体制内与体制外两种青年工作资源优势比较研究
2013-08-15刘黎红崔桂萍
刘黎红,崔桂萍
(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市团校,山东青岛266071)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流动的加快、政府职能的改革、共青团的工作职能日益扩展,开展体制外①青年工作成为当前共青团一项新的重要的工作内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体制外青年的数目远远超过了体制内青年。体制外青年自组织化倾向明显,对党、团组织的归属感偏低、需求多样,采用传统的行政性指令化工作方式开展青年工作,既无合法性也难以奏效。因此要顺利地开展体制外青年工作,采用社会化工作方式更加合理、合法、高效,但这需要更多的资源作为基础保障。现实状况是,与政府的职能部门相比,团组织自身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政策资源、权力资源并不丰富。资金缺乏、没有活动场地、辖区企业不支持是开展体制外青年工作的主要困难;在政策资源上,共青团的法律身份不是公共权力部门,不能直接制定有利于体制外青年的公共政策;在权力资源上,也不拥有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行政权力。在工作职能扩展和资源匮乏相矛盾的情况下开展体制外青年工作,困难、压力不言而喻。
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的,正如孙立平先生所言,当前资源动员的社会背景是“后总体性社会”,②在这样的社会中,随着国家对资源和社会活动空间垄断的弱化,以及体制改革所释放出来“自由流动资源”的增多和“自由活动空间”的增大,社会正在成为一个与国家并列的、相对独立的提供资源的源泉。因此,有效地整合体制内外资源,利用各级共青团所能调动的体制内资源满足体制外青年的需要,同时引入体制外青年的资源服务于广大青年和社会,成为当前开展体制外青年工作的重要思路。但两种资源统筹互动的前提是首先得理清两种资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据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相互加以交换,进而达到相互吸引。两种优势资源互补,将会有力地促进当前的体制外青年工作。
一体制内外两种青年资源的界定与分类
“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自然资源,广义指“对人类或非人类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1]根据所有权不同,资源可划分为个人所有、组织所有和国家所有。了解了“资源”的内涵后,在界定体制内外两种青年资源时,可以确定它们既指体制内外与青年工作有关的个人资源,也指体制内外与青年工作有关的组织资源。但当管理者试图统筹资源时,其一,如果采用面对个人的整合、配置方式,则操作难度大、管理成本高,因而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建立以组织为行动者的网络来统筹共享资源。其二,无论是体制内的各级团组织还是体制外的青年社团、自组织,其整合、配置资源的行为都属于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其三,资源统筹互动的目的之一是广覆盖地建立团组织,而组织是一个群体概念。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主要从组织资源的层面上进行资源统筹互动的阐述,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厘清体制内团组织和青年社团、自组织所拥有的组织资源。
一般意义上,组织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形象资源。由于共青团的属性是具有很强政治属性的“准政府组织”,参照政治学上对行政资源的分类以及众多论述中对党的执政资源的分类,笔者认为在厘清团组织资源时,有两类资源需要特别提出,即政治资源、理论资源。政治资源的核心是公共权力,共青团虽然不是政府机关,但在它所拥有的4项权力——政府委托的权力、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执政党赋予的权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生成的权力[2]中,前2项都是公共权力。理论资源是指政治理论知识,它是共青团的灵魂,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经过不断继承与发展,共青团已经建构出一个与党和政府主流意识形态紧密配合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它能够引导广大先进青年的知识依托和坚实保障。
综合以上阐释,就体制内外两种青年资源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界定和分类。体制内青年资源是指各级团组织所拥有的,或存在于其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组织及其职工个人内的,有利于各级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的各类社会资源。体制外青年资源是指存在于非公有制领域组织及其个人之内的,有利于各级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的各类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外延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专业技术资源、合法性资源、形象和公信力资源、关系资源、政治资源等。
二、各级共青团的体制内青年工作资源优势
在分析如何统筹体制内外两种青年资源以促进其良性互动之前,首先需要厘清体制内外各自的资源优势是什么,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利用。两者比较,各级团组织所拥有的优势资源主要是合法性资源、关系资源、形象与公信力资源、政治资源、理论资源、青年社团管理知识资源、阵地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一类优势资源是合法性资源,这主要是针对各种现实与虚拟的青年自组织而言的。“合法性”是西方伦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非常复杂,中文“合法性”一词集结了两种主要含义:第一是“合法律性”,意指一个行为或者一个事物的存在符合法律的规定,接近英文词legality;第二是“正当性”、“合理性”,表征一个行为或者一个事物的存在符合人们某种实体或程序的价值准则,以及其他非强制的原因,而为人们所认可或赞同,进而自愿接受或服从,接近英文词legitimacy。[3]青年自组织是未经注册登记、以非法身份存在的组织,它们的组织行为就表现为具有“正当性”,但缺乏“合法律性”。它们所开展的集体性活动,特别是面向公众的募捐活动,其性质上属于非法行为,面临活动被取缔、组织被取缔的风险,即便活动侥幸得以进行,后期也容易陷入法律纠纷。此时,团组织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合法性”、“准政府”身份,为此类活动提供法律合法性。
第二类优势资源是组织体系和社会网络资源。共青团在体制内拥有非常完备的纵横交错的组织体系、崇高的奋斗目标、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先进的组织宗旨、行之有效的组织原则、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庞大的团员干部队伍以及丰富的团建实践经验等为团积聚了十分丰厚的组织资源。[4]不仅如此,以团的各级组织为行动者,还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组织社会网络,这一网络中的行动者既包括各级团组织,也包括体制内的其他组织。这一网络具有几个特点:(1)网络规模庞大,异质性强。目前,全国共有基层团组织约300万个,可谓规模庞大。此处的异质性是指各级团组织分布于体制内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中,即便在体制外,在那些已经建立了党组织、工会组织的单位,也可以采用“搭便车”的方式,建立起同这些单位的关系,这样的网络特点为各级团组织协调各种体制内公共关系、整合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网络关系稳定、持久性强。各级团组织所拥有的关系网络是制度化的“资本”,“是一种体制化的社会关系,而不是那些靠亲属关系和组织关系建立起来的自然联系,是在特定的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中存在的,它要通过某种制度的关系来加强,否则就是变动不定的偶然联系,而不是作为具有稳定联系的社会网络”[5]它不会因某个负责人的变动而丧失获取资源的机会与凭藉。这保证了资源的动员整合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式微、断裂。(3)各级团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纽带是行政性从属与合作关系。这保证了上级团组织在利用下级团组织动员整合资源、协调关系时能够高效地运行。社会网络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流动渠道,团组织关系网络的这些特点,保障其具备了获得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知识、政策等资源,为青年自组织与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合作进行牵线搭桥的条件。
第三类优势资源是权威、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公信力资源。这一资源优势无论对于青年社团、自组织、两新组织还是青年个人都很有吸引力。公信力是指社会对一个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公信力一经拥有就成为组织的一种无形资源,拥有较高公信力的组织,就能够拥有较大的影响力。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在自律、他律和社会监督方面存在种种缺失,以及频见于媒体的一些社会组织有悖非营利宗旨的行为,导致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成为困扰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对于新经济组织而言,在当今中国社会商业诚信危机频现的背景下,更是迫切希望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团组织的特殊属性及其长期服务实践决定了它的社会形象不仅良好而且权威,特别是当这种社会形象与公信力资源与团组织的媒体关系资源结合在一起时,将会对两新组织和青年社团、自组织产生出巨大的吸引力。团组织的社会形象与公信力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对体制外组织或青年个人产生传导效应。其一,通过与团组织联合举办活动或承接、参与团组织所举办的活动,产生传导效应。当某一个两新组织或青年社团、自组织与团组织关系密切,或举办参与的活动与团组织联系在一起时,有助于赋予这项活动以合法性和权威性,增强人们对这一活动和参与组织的信任。如果活动能够被媒体报道,在潜功能上就相当于为参与其中的体制外组织做了质优价廉的广告,借助于公共权威和社会公益的元素,其宣传效果远远大于体制外组织自己掏钱在媒体上做广告。其二,通过获得团组织所授予的“青年文明号”、“五四青年奖章”、“青年岗位能手”、“杰出进城务工青年”等荣誉称号,以及各级团组织所举办的各类比赛的获奖证书,增加组织和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虽然现在某些荣誉称号和获奖证书的公信力和含金量令人质疑,但由团组织所授予的仍具有很强的社会认可度,这些文化资本将有助于提高体制外组织和个人的社会地位与竞争力。
第四类优势资源是政治资源。其资源优势性具体表现在:(1)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和影响政府制定有利于青年包括体制外青年的公共政策,间接地向体制外青年输送政策资源。团组织不是政府部门,本身没有直接制定公共政策的权力,但政府委托给了团组织“积极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职能与权力,根据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政府委托的有关青年工作事务第一类就是“推动制定实施有关青年的法律和政策,把维护青年的利益充分体现到有关法律法规之中,把青年的就业、学习、维权等事务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而且在政治实践中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政策制定参与影响的体制机制,团组织可以通过青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提案议案、团组织报送专题报告和内参等形式,向人大、政协和党政有关部门反映青少年诉求;可以通过与人大、政协有关工作机构的合作机制,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协助党委政府作出有利于青年的决策。(2)可以给体制外青年提供追求政治进步的机会和渠道。共青团可以推荐先进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于特别优秀突出的体制外青年还可以推荐担任青年人大代表或青年政协委员。
第五类优势资源是知识信息资源,包括政治理论知识资源、青年社团管理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其一,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团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始终追随党和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保证了其理论的先进性,在价值多元化,甚至有些迷失的当代中国社会中,这是它能够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依托和坚实保障。其二,自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至今,在长达90余年的历史中,共青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青年社团、开展青年活动的经验,而对大多数青年社团和自组织而言,团队建设、活动策划与组织恰好是它们的知识短板。在小规模问卷调查中,大部分人都希望团组织能给予团队凝聚力、能力建设、项目活动策划组织管理方面的培训。其三,信息资源包括公益对象信息以及其他有利于青年发展的信息。在公益实践中,一些体制外组织常常不知道到哪里去做公益慈善,而团组织通过体制内的关系网络,很容易从民政、工会系统获取相关信息,提供给这些有公益服务需求的组织。再者,团组织还可以整合各类有利于青年发展的信息,如政府的各种优惠鼓励政策信息、培训信息,各金融组织提供的融资信息,各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等,提供给有需要的广大体制外青年。
第六类是阵地资源优势。共青团有自己自属的活动阵地和舆论阵地。活动教育阵地如青年中心、青少年宫、团校、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等;舆论宣传阵地中有《中国青年报》这样面对全体青年,在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综合性日报,有《中国青年研究》这样理论性、学术性、专业性都很强的高级别刊物,还有《中国共青团》杂志这样主要在团系统内为一线工作直接起指导、交流、宣传作用的团属媒体,全国各地的地方共青团也都拥有针对地方工作特色的刊物;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地团组织还建立了电子网络阵地——共青团电子网站。这些资源是绝大多数体制外组织难以匹及的。
第七类优势资源是人力资源优势。各级团组织拥有一大批综合素质优良的工作人员,近几年来稳定在19万多名。与体制外青年相比,他们政治素质过硬,在组织领导青年这一特定领域工作经验丰富,工作内容集中。在体制外青年开展活动时,团干部可以在组织技术上给予指导。
以上体制内资源优势都是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的有力保障,也是体制外青年服务社会组织、青年社团自组织所缺乏的资源。但是限于共青团工作人员的结构与体制内组织身份,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换背景下团服务领域的拓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与蓬勃发展的体制外青年服务社会组织、青年社团自组织相比,共青团组织亦存在一些资源劣势,而这些劣势恰恰是后者的优势。
三、体制外青年工作资源优势
总的来看,在青年工作这一特定的领域,目前形势下团组织所拥有或能够开发利用的体制内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并不是说体制外青年资源就极度匮乏,实际上,体制外的资源非常庞大,是当前共青团三大资源支柱——自有资源、党政资源、社会资源——中一支新兴的力量。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不准备将所有体制外组织和个人的资源优势一一阐释,将集中分析青年社会服务组织、青年社团和自组织的资源和组织优势。它们拥有的专业技术资源、差异性工作思维资源、体制外青年信息资源、志愿性人力资源、民间关系网络资源都有较强的优势,这些优势是与青年社会服务组织、青年社团和自组织的组织优势联系在一起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体制内青年工作资源形成互补。与各级团组织相比,它们的资源和组织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是专业技术资源优势及组织专业化优势。从社会组织、青年社团或自组织来看,它们要么关注某一社会问题;要么关注某一社会群体,在特定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团组织难以具备的专业化优势。从青年个体来看,聚集在这里的体制外青年,在各自的职业工作领域中拥有团组织工作人员难以匹及的专业技术。在团组织所组织的各项公益慈善类活动中,当需要向各类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更加深入、专业、个性化服务时,社会组织、青年社团或自组织的专业化优势就会充分展现,可以进一步丰富团组织社会服务的内容、拓展其范围,提升其质量和层次。
第二是差异性工作思维资源优势及组织创新优势。社会组织、青年社团、青年自组织的活力就在于它们的创新性,在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服务内容上拥有独特之处。由于植根于群众、试错成本低,它们往往能及时地发现广大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和新需求,拓展出更加务实的、新的服务内容,并大胆主动地为满足这些需求进行有益的和必要的实验,由此找到提供服务的较好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在开展体制外青年工作时,通过深层的沟通交流,这些差异性工作思维可以给团组织工作人员带来许多创意和启发,有利于工作的创新和开展。
第三是体制外青年信息资源优势及组织多元、贴近基层优势。青年社团和自组织数量众多,或大或小,遍布于各个阶层、各种行业的青年群体中,对青年需求的全覆盖,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就有什么样的青年自组织,迎合了现代青年社交、归属、求知、自尊、健康、休闲等多样化的需求,凝聚了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而且因为它们是来自民间、服务于社会或其成员的自治组织,其成员是为了表达、维护其群众的利益或社会公益而自愿组织起来的。无论是为其组织成员的内部利益服务的互益性组织,或是为了社会公益宗旨的公益性组织,为更好地服务于组织成员和服务对象,它必须对成员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时刻保持敏感,否则就会降低成员和公众对它的信任度和合法性,因此这些组织对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青年的需求信息了解得及时、真实、全面,而这些信息恰恰是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所急需的。
第四是志愿性人力资源、民间关系网络资源优势及组织低成本优势。由于其非营利的属性,青年社团和自组织内部人力成本比较低;这些组织能挖掘、整合到分散的民间社会资源,如志愿者、以及民间基金会的支持;“它们一般没有叠床架屋的行政体系”;[6](P31)青年社团和自组织负责人往往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其成员和支持者也是对该事业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奉献精神的人,这使得他们对社团事务兢兢业业、不计功利;另外,许多青年社团和自组织充分使用网络进行组织沟通,运行成本较低。这一切都对青年社团和自组织降低组织运作成本有积极作用。由于这些组织的数量众多,联系面广,因而也就拥有了许多的人力,可以为团组织开展工作补充大量的志愿性人力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组织中还蕴藏着一批重要的志愿性人力资源,即——体制外“能人”,他们对团组织开展体制外青年工作将有很大帮助。
第五是依托网络、组织灵活优势。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相比,青年社团和自组织在组织体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上具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青年自组织多是通过互联网建立虚拟组织,设计活动、发布项目、招募人员、沟通交流,避免了传统上区域固定、规模较小、活动单一等局限,突破了地域、资源限制,成为直接面对青年、面向需求、无边界的组织,组织文化平等、自由、轻松,沟通方式多样方便快捷。这使得它们便于根据不同情况及时作出调整,能够对广大青年或服务对象的要求作出迅速反应。
总之,两者的资源优势是比较而言的,共青团体制内的资源优势正是体制外青年服务社会组织和青年社团、自组织所缺乏的,而后者的资源优势也正是前者的薄弱之处。由于体制内、外两种青年工作资源各有优势,又各有劣势,才使得双方呈现出一种“共存与互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关系。体制外青年需要来自体制内资源的反哺,希望团组织能帮助获得合法性身份,帮助提升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形象;希望团组织能帮助协调关系,提供办公活动场所,派遣指导员进行公益活动策划组织指导,对青年骨干进行公益业务培训,帮助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等。而体制外青年也能够为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带来新的力量支持。各级共青团组织应当扮演好两种资源整合者的角色,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体制内外资源的统筹互动。这将会有力地促进体制内外共青团青年公共服务一体化,形成两个青年群体全覆盖的新局面,最大程度上实现共青团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注释:
①“体制外”是指市场经济体制或者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体制内”是指计划经济体制或者全民所有制领域。
②“后总体性社会”中资源配置体制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国家对稀缺资源控制的放松。具体体现为“自由流动资源”的形成与“自由活动空间”的拓展两个方面。其次,政治和行政仍然是一种辐射力和穿透力极强的资源,即使是完全在市场中流动的其他资源,也仍然要受到政治与行政力量的巨大影响。只不过这时候政治资本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往往是通过不规范的、非正式的方式实现的。参见孙立平、晋军、何江穗:《以社会化的方式重组社会资源——对“希望工程”资源动员过程的研究》,《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中国扶贫基金会,2001年。
[1]周德群.资源概念拓展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J].当代经济科学,1999,(1).
[2]潘运军.共青团组织权力来源[J].学海,2004,(6).
[3]谢海定.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J].法学研究,2004,(2).
[4]赵中源.论党的执政资源的特点及其体系架构[J].湖南社会科学,2006,(2).
[5]蔡必焜,王俊豪.社会资本与永续社区发展:概念探讨与研究议题[A].新故乡运动研讨会论文集[C].台湾大学,2003.
[6]高红.城市整合——社团、政府与市民社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