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及实现路径——从反思“灌输”理论谈起

2013-08-15孙旭武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灌输列宁马克思主义

孙旭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

一、“灌输”理论的时代背景、不足及启示意义

如何让青年大学生学会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立场、观点,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方法问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实质上看一直沿用着列宁的“灌输”理论,从效果上看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所以我们有必要反思这种思维方式的时代背景,探寻出何种启示意义。

(一)“灌输”理论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经济派主张重视工人运动过程中思想的自发性。列宁在与这个派别的争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灌输”理论。列宁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不是从工人阶级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由知识分子自觉创造出来的。同样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也是如此。“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俄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1](P28-29)在列宁看来,这样的理论对于整体上还处于文盲或者半文盲状态的工人阶级来说无疑是没有能力自发性产生的,甚至让这样的群体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颇有难度的。而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比宣扬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要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更多。所以列宁认为必须将“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1](P209)

(二)“灌输”理论的不足之处

距离列宁提出“灌输”理论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我们今天看列宁的“灌输”理论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灌输”理论是在以信息封闭为前提下的“填鸭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强制受教育者接受某种特定的思想理论,而不允许受教育对象在多种观点的启发下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选择更优或者更适合自己的理论。所以这种方式有简单粗暴之嫌。而且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封闭的代价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变得不可能。其次,“灌输”理论也有理论缺乏自信之嫌。列宁似乎认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有更多的优势,但是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思想体系是在对整个西方思想的继承与批判中建立起来的;在马克思之后,只要产生一个学派就会出现相应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诸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西方世界也多次被评为“千年思想家”之首等等。这些都充分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能力使受教育者在多种观点的甄别、选择中接受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最后“灌输”理论似乎没有正视受教育者的改变。列宁提出“灌输”理论的时代,受教育者大都是文盲或者是半文盲,而今天的受教育者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已经有了较高的理论素养。

(三)“灌输”理论的启示意义

列宁的“灌输”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延续了列宁的“灌输”理论,同样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几十年的社会稳定与繁荣发展。列宁的灌输理论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列宁看到了这些受教育者群体普遍文化层次较低的现实情况。这就给了我们重大的启示,也就是说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充分地考察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考察一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与列宁提出“灌输”理论时代的无产阶级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这一代人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十多年之后。改革开放发生在世界已经走在中国前列之际,因此,改革开放伴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方式等的引入、吸收,中国的生产力以惊人的跨越式的爆炸方式发展起来,迅速获得了大量的财富积累。大体上说,“90”后大学生是在衣食无忧中长大的,这就为这一代人的思想成长提供丰厚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使当代大学生有着特殊的思想特征。

(一)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加务实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读书与工作是直接关联的。千百年来,读书就是考取功名,书读得好就能做官。一直到21世纪初,大学毕业后的工作都是所谓的“包分配”。包括我们这些从事两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大都也是赶上了所谓的“包分配”。可以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过去考取功名的还是以前的大学生,都没有就业的压力。但是当代的大学生不一样了,他们考上大学并不等于直接就有了生活的保障。笔者在2007年攻读博士期间,曾确认某省属普通高校某专业毕业生第一次直接就业率统计数为0,当时对自己内心的震撼今天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因此每位大学生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所以我们说现实迫使他们必须关注现实,他们的更加务实无可厚非。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加有个性

当代大学生所展现出来的个性也是以往无产阶级所无法比拟的。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大都比较淳朴,有着浓厚的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个人的主体自我意识还没有获得充分的自觉。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国家也鼓励人民争取富裕的生活,争取个人的利益。尤其是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西方文明所追求的个体权利、个体价值、个体自由等思想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在当代的西方,个体主义、功利主义也都是非常流行的观点。这些都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不断地彰显出来。虽然说他们所展现的个性有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就是无知,但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巨大的进步。

(三)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着比较浓厚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由于他们接触知识信息的途径比较多且方便快捷,所以对他们思想冲击的来源也比较多。在这么多信息的冲击下,他们的思想都比较前卫早熟。在多元文化的引领下,对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都有了一定的思考,对于自己如何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因此对于自己所接受的思想都充满了审视和怀疑。有些学者尖锐地认为,中国正处于“启蒙时代”。什么是启蒙运动的特征呢?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对启蒙运动及其由此而产生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发出由衷的赞颂。“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辩护存在的权利”。[2](P56)所以我们说当代大学生有着比较浓厚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四)当代大学生在行为上依赖于网络,追逐时尚潮流的东西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批判当下的人失去了全面发展的维度,单向度的人就是认同现实,没有批判精神,不反思的人。马尔库塞看到:“在过度发达的国家里,人口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成为一个巨大的因受控制而无力行动的观众——不是被极权主义政体所控制,而是被某些公民的自由所控制,这些人娱乐和高升的媒介强迫他人分享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见解、他们的趣味”。[3](P193-194)换言之,大众已经被媒体及其话语同质化了。马尔库塞认为随着媒介能力的极大提升,每个人都受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的影响。广告技术成了操纵群众爱好的手段。大学生们处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模仿着各种明星。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非常崇尚和追求时尚潮流的东西。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存在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时代的烙印。他们不再像以往无产阶级那样单纯,不再能毫无反抗地接受列宁式的“灌输”。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这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理解和尊重的。我们只有承认了这些变化,承认了这些特征,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接下来我们还要探讨一下由于当代大学生的这些思想特征,使得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的诸多不足之处。

三、“灌输”理论思维方式下存在的问题

笔者是多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授课教师,对高校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存在的问题有着近距离的观察。在笔者看来,所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和教师双方身上都有体现。

(一)学生们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热情

我们的社会虽然这么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发展依然很不完善。上述我们讲到当代大学生已经非常务实,对自己的未来都非常关注。而现实呢,毋庸讳言,我们进入了一个“拼爹”的时代,找工作似乎与学习成绩没有多大关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功利性很强的当代大学生来说缺乏学习的动力机制,是造成他们缺乏学习热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从小就开始了激烈的竞争,要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而这些的取得也仅仅是依赖考试成绩。亚里斯多德在《形而上学》这本著作中,开篇就讲“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4](P1)但是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过早地压抑了他们的学习天性,抑制住了他们天性中对知识的热爱,学习变成了考试。当他们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考试已经没有了多大的诱惑力。大学成为他们追寻逝去的童年的玩耍之地。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抽象、枯燥、没用

当代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这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表现得最为显著。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评价是抽象、枯燥、没用。

思想政治课是抽象的,这是由理论的特性决定的。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哲学史就是柏拉图的“本质主义”。柏拉图将世界二分化为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5](P101c)由此我们看到,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根据的表达,而且表达的是事物最深刻的本质和根据。我们知道如何认识事物有一个由表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进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性是一定要不断脱离感性而进入到逻辑层面,最高的理论表达实际上就是纯粹逻辑的演绎(就像黑格尔的《小逻辑》)。如果想理解这样的理论问题,期望像看小人书一样容易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大学生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这样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认识需要,任课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够将这些道理深入浅出的讲给学生,引导学生接受这种理论的特性。但是深奥的理论本身就决定了无论如何深入浅出也不可能使之变得通俗易懂。这就需要当代的大学生自觉到这一点,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6](P23)

思想政治课是枯燥的,这同样是由理论的特性决定的。因为我们学的都是最高深的理论问题,所以与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感性世界有很远的距离,也就说学习理论很难与我们运用感性所看到、感知到的事物直接建立起关联,也就失去了感性世界的丰富和生动。实际上就丰富生动这一点而言,我们国内的两课教师做得已经非常不错了。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深知教师们的心思,无论从两课教师所承担的党和政府的期盼,承担的社会责任角度,还是从内心希望自己的工作不是无用功等角度看,他们都希望学生们喜欢这门课程。因此,我们发现这些教师的课件已经非常生动具体。可以说综观整个大学教育课程,这门课已经是最有趣的课程之一。但是,正如我们所说的,理论的特性决定了理论是远离具体感性的对象的,我们为了让学生们感兴趣而做出的趣味努力客观上造成了使理论不那么正确。感性上丰富起来的同时,精神上反倒失落了。我们可以看到,理论本身的枯燥和我们为了引起同学兴趣而加入的这些东西,使得这门课尽管能时常听到学生的笑声,但依然无法改变这门课枯燥的印象。

思想政治课是无用的,这是认识错误的结果。理论的魅力在哪里?理论是对事物最深刻的本质和根据的概括,欲掌握事物就必须突破感性认识而达于理性认识。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把握住这个变动不居的感性世界。所以说理性的魅力就在于用最简洁的逻辑运动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根据。由于这门课的成绩无关乎他们的功利主义目的(比如找工作没人看这门课的成绩),所以没有外在的压力,他们本身就不想努力学好这门课。再加上我们现在两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商榷,尽管这几年新引进的教师理论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往的部分两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是很高。这就造成直到今天,我们的两课教师整体水平依然是较低。而理论本身的特性要求这门课的教师需要有非常高的理论水平。这就造成了理论的魅力无法展现给学生。教师无法展现给学生理论魅力,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和学生都陷入了精神的失落,这样的课一定会是无用的。

四、一种可能的思维方式“吸引”及其实现的途径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列宁的“灌输”理论的成功表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受众的实际情况,而因当代的大学生与以往的受众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诸多问题,因此在当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我们认为应该由“灌输”方式转变到“吸引”的方式。所谓“吸引”就是通过向受众展现理论是正确的、有用的、有理论魅力的,使受众积极地面对所要学习的理论。

(一)关于此种可能性思维方式的几点思考

“吸引”的方式针对当代大学生求真、求实、求新,追求个性的思想特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展现理论魅力的、有用的。我们处在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迅速大量的产生出来,各种理论学说纷纷粉墨登场,每一种理论都必须极力为自身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当代的大学生获得知识的媒介也不断地丰富起来,电脑、手机、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等。大学生作为有一定思维层次的群体无疑会对多种理论学说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在这种现状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对自身的理论做出合理性的论证。

比如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理论,我们教材讲道:“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7](P42)美国学者波普在1957年出版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认为,历史没有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是人类理性过度使用的结果。随着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日本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即共产主义失败论。福山认为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那么,我们就必须对波普和福山的理论做出我们的回应,以化解当代大学生的疑虑。实际上,波普的理论之所以受到西方如此的欢迎是适应了当时“冷战”的需要,因为那时的苏联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西方资本主义都十分惧怕社会主义。福山的理论更是适合了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时西方人幸灾乐祸的浅薄。我们说马克思是公认的社会学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有着公认的巨大解释力。马克思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海德格尔在《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中认为,关于社会存在状况对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对于马克思来说,存在就是生产过程”。[8](P46)这一点康德、黑格尔都没有看到。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这本书中认为,马克思主义还很年轻,我们还仅仅处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开始阶段等等。

“吸引”理论也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说当理论达到了正确的、展现了理论魅力的、有用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这门课达到这样的要求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两课教师的理论思维素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大体上说分为两类,一类叫做“观点加实例”,另一类叫做“史论结合”。所谓观点加实例是指在教学中,每涉及一个知识点、原理就举一些实例来证实。比如,“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7](P32)然后举一些我们身边的实例,说我们找不到不在运动的事物。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说,这种讲法虽然似乎无可批驳的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但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因为这里所说的运动是有特指的,它特指的是“事物自身的运动”,是指事物自我否定、自我成长、自我展开、自我发展的类似生命的成长。而这个实例实质上是用常识思维去理解哲学所探讨的问题。这种教学的结果反倒是这样,难道说作为人类智慧的象征的哲学家们居然看不到这个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东西吗?到底是谁幼稚得可笑呢?所谓“史论结合”是指将理论深入到源点,揭示理论的来龙去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里所说的运动是指我们所追寻的那个世界的本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说世界是运动的。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史论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理论素养要求是远高于“观点加实例”方式的。这样,若想使理论课真实、有魅力、有用就对我们的两课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二)教师提升理论素养之思

通过“吸引”方式对理论的表现样态,表明这种方式对两课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两课教师应该自觉意识到自身的理论素养对于上好这门课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首先就要领略理论的魅力。而要想能真正领略理论的魅力只有先进入到理论的殿堂之中。每位老师都要多读书,多读思想原著,在人类思想大师那里领略理论的超凡魅力。小学生喜欢有爱心的老师,中学生喜欢漂亮的老师,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大学生喜欢博学、深刻的老师。人类天性中就是求知的,而大学生又是他们的主要代表,他们实际上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那些真正博学的老师才能得到大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尊重,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们进入到理论的世界当中。

另外有句话说得好,“无科研就无教学”,每位教师都要学会自己钻研理论问题,不一定要发表多少文章,但是必须试着1年自己撰写两到三篇研究论文。教师学会做科研,才能了解思想大师是怎么写出他们的著作的,才能体会到这些思想大师的目的、思路、情怀,才能被他们真正地感动。同时写论文也是理清自己逻辑思路的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认识很清楚的问题,真正写起来才发现我们很可能会有很多的思想漏洞。所以我们会发现研究问题越深入涉及的知识面就越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不断地系统地梳理着一个又一个问题,而我们的理论素养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得到了提升。只有做到博学,有研究能力,自己认识到了理论的魅力,才能将理论的魅力带给学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思想特征角度讲,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受教育对象有了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在当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该实现由“灌输”到“吸引”的转变。根据“吸引”理论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向学生们展现理论的魅力。而这一点需要我们的两课教师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博学和科研是实现两课教师理论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美】马尔库塞(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亚里斯多德(苗力田译).形而上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柏拉图.菲多篇[M].101 c.

[6]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费迪耶等(丁耕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2001,(3).

猜你喜欢

灌输列宁马克思主义
论恩格斯灌输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