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老总二三事

2013-08-15

三晋基层治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芝兰朱总司令总司令

王 晖

(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山西 太原 030021)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虽然身居高位,却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抚循部曲亲如子,接遇乡农蔼若风。谈笑雍容襟度阔,最从平淡见英雄。”这首诗就是对朱德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革命情操的高度概括。他在山西不到三年的戎马生涯中,与八路军官兵和人民群众结下了令人难忘的鱼水深情。高昂的热情,充沛的精力,辛勤的劳作,感人肺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处以群众利益为重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佩;艰苦奋斗、爱兵如子、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的革命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八路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至今,在太行山人民群众中仍传诵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一 鱼水深情

火红的太阳熊熊地燃烧着大地,像要把人烤熟一般,豆大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流淌下来,脚踩在地上烫得只想赶紧抬起。酷热、奇闷、难耐,这是1939年盛夏的一天。砖壁村的张大爷冒着酷暑在谷子地里间苗除草。由于家里能劳动的人少,田里的杂草比谷苗长得还高。

这时,几个八路军走了过来,看到地里如此荒芜,其中一个老八路关心地问:“老大哥,你在锄草呢?”

张大爷抬头看着他们说:“啊!荒了,紧锄慢锄也锄不出来。你们是……”

老八路和蔼可亲地说:“我们是八路军,出来给马割点草。看你的地荒成这样子,我们还是先帮你拔草吧。”说着,老八路向战士们挥了挥手,这几个八路军立刻奔进谷田蹲下拔起草来。

“这,这……”张大爷虽然非常希望有人帮忙,可又怕这些当兵的不懂庄稼活儿弄坏了谷苗,一时不知所措。

老八路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说:“放心吧,老大哥,我们都是庄稼人出身,你怎么干,我们照你的样子干就行了。”边说着话,边手脚麻利地拔到前面去了。

张大爷不放心地逐个看了看战士们干的活,只见垄道间干净利落,留下的苗健壮喜人,拔下的草一把一把整齐地放在垄背上,哦!看起来确实是干庄稼活的行家里手,他满意地点点头,笑了,放心地回到垄间蹲下拔起草来。

老八路边干活边和蔼地问:“老大哥,你们村有多少户人家?都是种地的吗?”

“全村87户,除三两家富户外,都是种庄稼的穷庄户。”张大爷感慨着。

“你家几口人,日子过得怎么样?”老八路又问。

“俺家六口人,每年除了交租子外,剩不了几颗粮,总是糠菜接济对付着过呗。”张大爷摇摇头,无奈地说。

“那你们买盐买油的钱从哪里来?”

“唉!有时上山砍些木头卖。可是,这年头也没有人要。卖不了木头赚不来钱,就只好吃淡饭。”接着张大爷问老八路:“你家在哪里?家里还好吗?”

“我家在四川省仪陇县,也是个租田谋生的佃户。”老八路说。

“噢,那咱们差不多,也算是一根苦藤上的瓜。”张大爷感慨地说。

老八路赞许地说:“对,咱八路军就是穷人的队伍,是工人农民的子弟兵。”

“嗯。”张大爷感到遇到了知音,就好奇地问:“听说八路军的领兵头儿是朱德,他也来俺这里了,是吗?”

老八路笑着点了点头。

张大爷敬仰地问:“听人说朱德将军是个大英雄,用兵如神,去年在俺县长乐滩,指挥部队包围了日本鬼子,一下子就消灭了两三千敌人,机枪大炮缴获了一大堆。你见过朱德吗?”

“嗯!”老八路点点头,接着说:“可他不是什么大英雄,他的本领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依靠老百姓帮忙,真正的英雄是广大人民群众。”

张大爷虽然对这位老八路说的话不太满意,但又不好意思说什么,就问:“你说,像俺这样的老头子,能见到朱德将军吗?”

“能!能!”老八路点着头,说:“你一定能见到朱德。”

炎炎烈日高悬在当空,放射出万道灼热的光芒,地面更加烫人了。吃中饭的时候到了。张大爷和八路军一起动手,将拔起的草捆好,正准备回村吃饭,这时,山坡上走过来几个八路军战士。他们看到老八路,老远就喊:“总司令,我们来接替你们割草来啦!”

“啊?总司令!谁是总司令?”“谁是总司令?”张大爷转转身望着大家惊愕地连连问着。

一名战士说:“刚才在你身边锄草、谈话的就是呀!”

张大爷全身的血一起涌上脸,激动地上前一把拉住老八路的手说:“哎呀,原来你就是朱德将军呀!我太没眼了。俺活了七十多岁,还没有见过总司令亲自割马草,给老百姓锄草间苗的!”

朱总司令哈哈大笑,拍拍张大爷的肩膀说:“咱八路军不同于其他部队,咱们是官兵一致,军民一家,只要对老百姓、对国家、对民族有利的事,咱们不分官兵,人人动手。”

“我见过朱总司令了,朱总司令还给我家锄草呢!八路军真是咱老百姓的队伍呀!”张大爷逢人便说。

二 大局为重

在日军入侵,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朱德总司令认真践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团结国民党军队共同抗日,为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和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8年3月下旬的一天,朱总司令率领十八集团军总部,迎着料峭的寒风,来到沁县小东岭,深入群众,宣传、动员民众抗日救亡、扩军、练兵,为粉碎日本侵略者九路围攻晋东南进行着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

一天早上,警卫班长从村外带着六个倒挂着枪的国民党军人向总部走来。在离总部不远的地方,班长把他们安排在一棵大槐树下休息,兴致勃勃地走到正在总部站岗的马忠兴面前:“小马,快去报告总司令,就说国民党三军有六位战士开小差出来,要求参加咱们的部队呢!”

马忠兴一听,他们是来参军的,高兴地拔腿就朝总部那孔窑洞跑去。

“报告!”

“进来!朱总司令用询问的目光注视着马忠兴问:“什么事?”

马忠兴把来意讲完后,朱总司令笑着说:“让他们到西院等一下,我马上就去……”

午饭后,朱总司令决定亲自把那几个兵送回去,并让马忠兴执行保卫任务。一出小东岭,马忠兴提着打开保险的盒子枪,板着面孔命令那六个国民党士兵把枪背正,前边带路,然后把马牵到总司令面前,请他上马。

朱总司令大概看出了马忠兴的心思,笑着说:“都是中国人嘛!何必咋咋唬唬的,以后还要并肩打日本呢!”接着便走到他们中间,说说笑笑上了路。

走在小东岭到史北镇的路上,朱总司令和那几个国民党士兵交谈着。原来这几个士兵是不愿做亡国奴才从军入伍的。但由于国民党军风不正,当官的随便克扣军饷,还常常打骂士兵与老百姓。特别是军长的外甥结伙持枪抢了西厢岭一个大户后,国军的形象更加受到损害。这几个人感到当国民党军人不光彩,于是开了小差投奔八路军。

国民党第三军的军长叫曾万钟,住在史北镇一个姓路的老乡家。朱总司令来过一次,熟悉他的住处。一行人走到大门口,让门卫给曾军长传话。不一会儿,曾万钟迎了出来,和朱总司令互行了军礼之后,一同进了屋。

朱总司令以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的身份询问了三军的军训、生活及战士的思想情况,然后对曾军长说:“我今天一是来送人,二是来告这六个逃兵的“状”。并以试探的口气问:“曾军长准备如何处治他们?”

“杀头示众是我的军规!”“咔”的一声,曾万钟站起身来立正,振振有词地回答。

朱总司令哈哈一笑:“曾老兄,请坐下慢慢地讲嘛,依你之见,如果整班、整排地开小差,你就该动机关枪了吧?”

曾万钟被说得窘迫不语。

朱总司令继续说:“我看杀头示众不是解决逃兵问题的好办法,倒是应该弄清他们为什么要逃跑。我今天从和他们的谈话中了解到,这些人并不怕打仗卖命,问题是贵军下属官员克扣军饷,打骂士兵,抢劫民财,欺压百姓,坏了部队的名声。他们感到当这种兵,与民众为敌,不如逃跑。你不能杀掉他们。要杀,应该先杀那些破坏军纪的首恶分子。”

朱总司令返回驻地的第三天,曾万钟召开大会,枪毙了抢劫首犯,也就是他的外甥,改善了军民关系。后来,这支军队在粉碎日军九路围攻中,英勇杀敌,立下了战功。

三 小兵与将军

五月,火红的五月,鲜花绽放,花树堆锦,杨柳吐绿,禾苗茁壮;五月,生机勃勃的五月,它催促着万物成长,它孕育着绵绵不绝的希望。

时光艰难地驶入1938年5月,在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连贵和,正在襄垣西营花豹拐执勤。部队首长告诉大家:“据可靠情报,最近这一带有不少便衣特务活动,必须加强警戒,严密盘查,配合民兵游击队,做好保卫工作。”连贵和站在花豹拐的一个交叉口的哨位上,想着首长的教导,挺直了身体,紧握钢枪,睁大眼睛观察着四周的动静。须臾,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小雨。连贵和的衣服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淌着。这时,一个人踏着泥泞的道路从南边走来。他身上披着一件破旧的夹衣。连贵和连忙走向前,拦住来人仔细盘问起来:“大伯,你是哪里的?”

“磁窑头的。”来人不慌不忙地说。

“去哪里?”

“就来花豹拐。”来人接着说:“八路同志,我本来想去花豹拐办事,看来不用去了,你就能帮了我的忙。”

“什么事?”连贵和诧异地问。

来人笑嘻嘻地说:“是这样,我家里很穷,靠着打山害卖些钱维持生活,偏偏枪坏了,最近发现山上有几只狐,想借你的枪用一下,用罢马上还。怎么样?”

连贵和一听,这人要借枪,便立刻想起首长“枪是战士的生命”的话,便对来人说:“枪是战斗的武器,战士的枪一时一刻不能丢。这是军队的纪律,不能随便借给人呀!”

来人继续说:“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我是一个穷老百姓,连这点忙也不能帮一帮?”

“不能,这是纪律,说啥也不能借给你。”连贵和斩钉截铁地说。

来人有点“火”了,说:“走,去问问你们的首长!”边说边动手抢连贵和手中的枪。

来人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连贵和的怀疑。于是,连贵和双手提枪,照着来人的胸脯用力一推,来人便跌倒在地。

第二天,正当连贵和为此事洋洋得意时,部队却派另外的战士接替了他的哨位。班长还通知他去连部。出了什么事了?连贵和非常纳闷。走到连部驻地,一个战士见到他悄悄地问:“贵和,出事了。听说你打了总司令,要处分你呢!”

连长见到连贵和,一脸的严肃地说:“总部指示,让认真查一查昨天我连在花豹拐放哨的战士打了一个农民的事。哎!据说那是朱总司令穿便衣查哨。”

连贵和如实地将情况作了汇报,连长认真地做了记录,并把情况报告了总部。连贵和一肚子委屈地边做检查,边等待上级的处理。

一周后,八路军总部在砖壁召开全体指战员大会。会议开得很隆重。简易的主席台上坐满了总部首长。

有人在台下告诉连贵和:“那就是朱总司令。”

连贵和揉了揉眼睛,仔细端详着:“不好!那不正是被自己推倒在地上的农民吗?就等着受处分吧!”他心里像堵上了一块铅。

正当连贵和在那里忐忑不安,胡思乱想时,一位首长宣布开会了,他说:“今天是一次记功受奖大会。”连贵和脑子里乱轰轰的,只听见那位首长宣布了一批名字,其中听到有自己的名字。那位首长接着说:“以上同志各记特等功一次!”

“记功还是记过?”连贵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旁边的战友。当战友告诉他的确是记功时,他纳闷地想:“是不是首长搞错名字了?”

这时,首长又宣布了两个战士的名字,批评他们丧失警惕性,总司令穿便衣查哨,竟把枪随便交给“农民”模样的人去借用,给予记大过处分。直到这时,连贵和才明白自己确实做对了。

最后,朱总司令讲话,他特别表扬了连贵和。他说:“这个战士警惕性很高,无论如何不丢他的枪。有人说他打了总司令,要处分。相反,总部给他记了大功。当时我并不是总司令,而是一个农民打扮的陌生人。你随便把枪交给他,算什么问题?是一个原则问题。通过这次查哨和今天的会议,每个同志都应该从中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朱德总司令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实事求是,以革命利益为重的高贵品格深深地震撼着连贵和的心扉。

四 亲做月下佬

在西伯利亚冷空气的肆虐下,气温直线下降,狂风也不甘寂寞地狂吼着,撕扯着路上的行人。就在这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的1939年1月,新年的钟声刚刚敲过,刘芝兰随着党中央巡视团来到潞城县北村。

几个月后,在一个春风拂面的傍晚,朱德总司令约刘芝兰到淤泥河畔散步,从刘芝兰的籍贯、家庭、读书一直谈到参加革命,气氛十分融洽。朱总司令又亲切地问刘芝兰:“多大岁数了?”

“24岁。”

“有对象啦?”

“从学校到革命队伍没几年,还没有人给俺提这件事儿。”刘芝兰低下头羞涩地说。

“我帮你找一个,你看咱们的小左怎么样?”

“他是咱八路军的副参谋长,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学习、工作是总部的榜样,思想、品德、团结同志,各方面都很好。”

“要是你愿意,我来给你俩做红娘,怎么样?”

刘芝兰看到日理万机、举世闻名的朱德总司令,在百忙中还惦记着年轻人的终身大事,就腼腆地说:“你叫我说什么好呢?从投身革命起,我就把一切交给党、交给组织啦,这事儿听凭总司令安排吧!”

“这可不行,组织也不能包办婚姻,你们再互相了解了解,好好地谈谈,都没有意见喽,我再给你俩做主……”

4月16日上午,彭德怀副总司令对刘芝兰说:“经总司令介绍,你俩谈了一段,条件已经成熟。我来给你们做主婚人,今晚就举行婚礼,有意见吗?”

“我可啥也没准备呀!”

“我和总司令碰过头,啥都准备好了,只要你服从命令听指挥,咱们来它一个别开生面的婚礼。”

月亮挂在中天,把那柔和清澈的光辉洒遍了人间,像一望无际的洁白朦胧的婚纱笼罩着大地。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的婚礼正在这朦胧的夜色中举行着。在左权住室的墙上挂着毛泽东的画像,“今日花烛夜,感谢毛主席”的对联贴在毛主席画像的两边。屋里挤满了前来参加婚礼的人。歌声、笑声荡漾在屋内,一派喜庆气氛。左权和刘芝兰穿着崭新的粗布灰军装,胸前戴着纸做的大红花,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

婚礼开始了。主婚人彭德怀风趣地说:“小刘同志来我们抗日前线巡视工作,积极肯干,吃苦耐劳,热情活泼,表现很好!尤其是和同志们的团结搞得好,把我们的参谋长也给团结过去了……”室内顿时荡漾起欢乐的笑声。证婚人朱德总司令站起身说:“希望你们要互相帮助,团结战斗,打倒小日本,为建立新中国贡献力量,要男女平等,互敬互爱。小左同志,不能以你大参谋长的身份欺负我们的小刘同志……”欢快的笑声再次在室内荡漾。炊事员端来了土豆片、萝卜丝、白菜等六个菜,北村群众送来一壶自己土造的老白酒和热气腾腾的大馒头。朱德总司令和大家一起分享着左权和刘芝兰这对新婚夫妇的快乐,欢乐的笑声,愉快的歌声,打破春天夜晚的宁静,荡漾在左权的家里,荡漾在北村,荡漾在大家的心中。

猜你喜欢

芝兰朱总司令总司令
身体的“总司令”——神奇的大脑
朱德曾给哪部电影配过音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芝兰书画长卷》
芝兰堂闲话
朱老总给自己配音
越南战争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上将
“沙漠之熊”——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
朱总司令在球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