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降血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3-08-15李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决明子降脂胆汁酸

李明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大,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导致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不断增加,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高脂血症容易诱发冠状动脉心脏病、脂肪肝、高血糖、肥胖症等,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显著。因此,积极给予有效、不良反应小的降血脂药物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见的降低血脂药物种类很多,对大多数临床医生来讲,更注重于西药治疗,如: 他汀类、贝特类、胆酸螯合剂、胆固醇抑制剂等。虽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但作用过于单一,且容易引起患者恶心、腹胀等不良反应,甚至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复发率相对较高,不能做到标本兼治。因此,更多的人们将治疗药物转移到天然药物上,尤其是传统的中药成分。中药具有药源丰富、不良反应小、临床治疗效果肯定等优势,并且,又有多种降血脂作用途径,可各个方剂联合使用,不增加药物毒性[1]。因此,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青睐,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显示,高脂血症属于肝肾虚亏、脾虚痰湿、气滞血瘀。从治疗角度上,更加注重整体辨证分析,通过联合不同功效的药物对患者身体进行调理,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但是,许多具有降低血脂作用的中药,在药效上侧重点不同,因此,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本文对降脂中药的种类以及有效成分进行阐述,具体概括如下。

1 高脂血症

所谓血脂主要是指自身血液所含有的脂类成分,可概括为: 三酰甘油、胆固醇、β-脂蛋白、磷脂和游离脂酸等。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同脂类相结合的蛋白质,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等,发病诱因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多,导致机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多见的一种疾病。胆固醇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成分,其吸收、合成、排泄、分解以及胆固醇的代谢等因素均对胆固醇的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机体胆固醇合成、吸收、排泄、分解、代谢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时,都会导致机体的胆固醇内环境稳定失衡,加之遗传、环境等多种外界因素刺激,容易诱发机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从中医角度来讲,高脂血症属“胸痹”、“血瘀”、“中风”、“眩晕”、“消渴”范畴。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肥胖、肢体麻木、胸部不适、憋气、心悸、头痛、疲劳等,通过中医诊治,可见患者的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临床治疗多采用清热、除湿、化痰、化瘀等中药辨证治疗。

2 降脂中药的种类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降脂药物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包括近百种。其中,以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主要包括: 何首乌、山楂、泽泻、柴胡、当归、川芎、荷叶、灵芝、刺五加叶、党参、人参、怀牛膝、蒲黄、沙棘、漏芦、大豆、陈皮、半夏、薤白等。以降三酰甘油为主的中药主要包括: 甘草、刺五加叶、黄连、黄芩等。以降胆固醇、三酰甘油为主的中药主要包括: 葛根、大黄、决明子、桑寄生、姜黄、人参、女贞子、虫草、月见草、三七、绞股蓝、枸杞、银杏叶、虎杖、马齿苋、水蛭、熊胆、大蒜、茶叶、木耳等。其降脂功效多属以补肝、肾,健脾胃,养血补气,活血化瘀,以及除痰、利水等为主。作用以降血清胆固醇为主。

3 降脂中药的有效成分

3.1 蒽醌类 蒽醌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天然的药物中,以蓼科、豆科植物相对较多,如大黄、何首乌、决明子、虎杖、番泻叶等,具有增加肠蠕动,利于肠液分泌,促进胆固醇排泄等作用,进而减少外源性脂质的吸收。另外,决明子有利于蛋白质与胆汁酸相结合,降低肝、肠循环的胆汁酸量,从而起到增加排泄量的作用。大黄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调节血脂; 但是,需要注意,对于脾胃虚弱,大便溏稀的患者来说,不利于使用,容易诱发药物依赖性便秘。何首乌能与胆固醇有效结合,降低肠道吸收。

3.2 活性多糖类 绝大部分植物多糖可增加消化液的黏稠度,降脂机制与蛋白质雷同,在消化道内形成胶体屏障,降低肝肠之间的循环,抑制胆汁吸收,从而使血清总胆固醇的指标降低。其种类主要包括: 枸杞多糖、北虫草多糖、海带多糖、石莼多糖以及魔芋中所含的葡甘聚糖等,均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起到调节作用。该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来完成的[2],但是,当患者的胆汁酸排泄提高,机体的生态平衡稳定,胆固醇所合成的胆汁酸,利于血清胆固醇的合成减少,如人们常见的枸杞子、灵芝、胡卢巴、香菇、海藻类等药物。对那些成分中含有纤维、果胶、琼脂等不容易吸收的多糖类药物,与胆盐结合后,也可形成阻碍胆固醇吸收的物质。

3.3 皂苷类 含有降脂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以皂苷类为主,皂苷类主要与胆固醇结合,阻断肝、肠循环,有利于脂质的转运和排泄,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和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主要代表药物包括: 绞股蓝、三七、人参、柴胡、刺五加等。可有效抑制内源性脂类的合成,使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各个途径均得到有效抑制,绞股蓝通过与胆固醇结合,可以使脂肪组织细胞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阻断肝肠循环,减少机体对胆固醇吸收,使进入细胞合成中性脂肪的葡萄糖降低,从而达到降低外源性胆固醇,起到降脂的疗效。泽泻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阻碍小肠吸收作用,起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阻碍类脂质在血液中停留的功效。促进血浆总胆固醇的输送,阻碍胆固醇吸收入血。胡卢巴皂苷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大多经粪便排泄至体外。

3.4 黄酮与多酚类 其生理活性种类很多,黄酮与多酚类的降脂作用主要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来完成的。主要代表药物包括: 山楂,临床最为常见的中药材,其成分主要含有金丝桃苷为主的黄酮类有机酸,对高密度脂蛋白的提升起到显著效果,对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丹参具有促进血脂分布、运输及清除的作用,能加快脂肪在肝脏内的代谢,对内源胆固醇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姜黄素可阻碍葡萄糖的转化,有效抑制胆汁酸的合成、分泌,有效促进胆汁的吸收以及脂肪的分解代谢,是临床不错的减肥药剂; 多酚降脂机制类似,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清除自身抗氧化自由基。

3.5 生物碱类成分 是天然药物所含成分最多的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

3.6 不饱和脂肪酸类 该成分所含熔点低,利于运转、代谢以及排泄,降低血管壁中脂质沉积,利于胆固醇在体内的分布。主要代表药物包括,醇类: 月见草、火麻仁、红花等药物富含丰富的植物油,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类,可降低脂质在肝脏与机体之间的沉积,从而导致血脂减少[3]; 植物固醇有很好的抗感染作用,通过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利于其分解代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对于蒲黄含谷固醇、豆固醇、菜油固醇等固醇类,作为植物的一种活性成分,可抑制肠道内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中,在结构上与胆固醇十分类似。

3.7 挥发油及脂肪油类 主要包括萜类、低分子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代表药物包括: 沙棘油、月见草油、微孔草油、中华大蒜油及火麻油等。

3.8 蛋白质类成分 主要含有活性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主要代表药物: 甘薯黏蛋白、大豆蛋白、决明子蛋白质等,通过与胆汁酸相结合,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胆固醇在体内的沉积,对降低三酰甘油、胆固醇效果极佳。

4 结语

根据上述研究表明,中药降血脂作为一种简单快速,且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在临床上很有前景。并且,在降脂中药种类上,有些中药药材又是食材,如山楂、枸杞子、荷叶、大蒜、海带、菊花、马齿苋等,这为降脂中药的研究提供了最佳平台。目前,令人们困扰的最大问题是,中医人才的匮乏,导致一些中药的药理作用得不到充分利用,使药物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面,出现不合理应用。甚至,大多缺少现代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中药研究领域也应深入,对有效药物进行筛选,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1 王阶,张金生. 降脂中药研究勾玄[J] .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 (11) : 1005-1007.

2 吕翠婷,黎海彬,李续娥. 中药决明子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2006,14 (8) : 1-120.

3 黎海彬,方昆阳,吕翠婷. 决明子、山楂提取物不同配比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 中药材,2007,30 (5) : 573-575.

猜你喜欢

决明子降脂胆汁酸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谈谈决明子的肝肾毒性
总胆汁酸高是肝脏出问题了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应用决明子改善偏热体质
HPLC法同时测定三参降脂液中9种成分
β-环糊精对决明子的辅助提取作用
UHPLC/Q-TOF-MS法分析决明子化学成分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