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培计划”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调查与分析*

2013-08-15肖定生李海霞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国培计划国培参训

邹 强,肖定生,李海霞

(1.湖北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刘河镇石鼓河中心小学,湖北 蕲春 435325;3.咸宁温泉中学,湖北 咸宁 437100)

2010年6 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2012)(即“国培计划”),大力推动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国培计划”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形式,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示范性举措。为了了解在“国培计划”实施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探寻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依据与参考,本课题选取了2011年湖北科技学院“国培计划”培训班学员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培训班学员分别来自湖北麻城、团风、浠水、通山、崇阳、监利、潜江、赤壁等八个县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为84.0%。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参加“国培计划”教师基本情况的分析

1.关于参训教师基本情况的分析

据调查,本次培训对象主要是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师。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从学校层次性质上看,来自重点、实验学校的教师占参训教师总数的18.4%,来自普通中小学的教师占参训教师总数的80.4%;从地域分布情况看,23.8%的教师来自县城,73.8%的教师来自乡镇和自然村;从年龄分布情况看,30岁以下教师占参训教师总数的35.7%,31-40教师为43.5%,41-50岁老师为 20.2%,50岁以上教师为 0.6%;从教龄分布情况看,5年以下、5-10年、11-20年、20年以上教龄教师比例分别为 14.9%、17.9%、48.8%、18.5%;从教师的第一学历情况看,本科比例为10.1%,大专为25.6%,中专(或高中)为60.1%,初中为1.2%;从教师的现在学历来看,41.7%的教师已获得本科文凭,51.8%的教师已获得大学专科文凭;5.4%的教师为中专文凭;从教师的职位身份来看,本次参训教师,51.2%为普通教师,32.1%为学校的骨干教师,4.2%为新教师。调查的情况表明,本次培训的重点以农村乡镇及以下区域的普通中小学教师为主,以中青年教师培训为主,以普通教师培训为主兼顾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培训;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情况较好。调查也表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逐渐由“学历达标培训”转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训。

2.关于参训教师现阶段工作状况的分析

(1)对现阶段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在参训教师中,60.1%的教师对目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持“满意”态度,有33.3%的教师持“说不清”的态度,有5.4%的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2)对现阶段工作的压力感情况。33.4%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较大”和“很大”;42.9%的教师认为有中等程度压力;22.1%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轻微”和“没有”。(3)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的认识情况。参训教师认为目前工作存在的困难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经济收入低下(79.8%)、工作任务重(41.7%)、工作条件差(41.7%)、培训机会少(38.7%)、晋升机会少(32.1%)。(4)个人专业发展期望情况。35.1%的教师希望成为“骨干型教师”,20.2%的教师希望成为“专家型教师”、19.0%的教师希望成为“合格教师”、17.3%的教师希望成为“研究型教师”。以上调查情况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虽然待遇偏低、工作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面临一定的工作压力,但他们基本满意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表现出较高的个人专业发展期望,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与条件。

(二)参训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情况的分析

1.参加继续教育的面在扩大,但对继续教育政策了解较少

在回答“近5年来参加过在职教育培训(各级培训)的情况”问题时,有33.9%的教师回答“参加过3次及以上”,33.3%的教师“参加过2次”,25.0%的教师“参加过1次”,7.7%的教师表示“从未参加”。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机会在逐渐增加。但在问及对国家、省、市、区教师继续教育相关政策与要求的了解情况时,仅有18.5%的教师“比较了解”,而高达71.4%的教师表示“了解较少”,7.7%的教师甚至表示“一点儿都不了解”。可见,在继续教育政策宣讲方面需要加强,让更多教师了解继续教育政策,自觉参与继续教育。

2.认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但参与继续教育动机的功利性倾向突出

有近93.5%的参训教师认为在职培训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有必要”,有近67.2%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对自己参加在职培训表示“非常支持”和“支持”,可见,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认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但在参与继续教育的动机上,农村中小学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功利性倾向。高达75.0%的教师认为自己参加在职培训的主要动因是“为了提高教学技能”;在回答希望“在职培训在哪些方面能够给你提供帮助”问题时,参训教师的回答依次是:提高教学能力(66.7%)、掌握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61.9%)、更新教育观念(60.7%)、增强师德修养(46.4%)、更新知识结构(37.5%)、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具体问题(36.9%)。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要动机还是停留在提升学历和教学基本技能上,这与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尤其是第一学历)偏低有直接关系。

3.在继续教育教学内容的需求上偏重于技能训练,轻视素质提升

参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内容需求表示“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的比例依次为:教学技能技巧(92.8%)、现代教育技术(82.7%)、解决实际问题培训(82.7%)、本学科专业知识(78.0%)、课改新动态培训(78.0%)、教学反思能力培训(75.6%)、教师基本功培训(75.0%)、班级管理培训(70.2%)、教研培训(69.8%)、师德教育(60.8%)、教育学等教育理论培训(54.8%)、自然人文等基础知识培训(50.6%)。从培训内容需求情况来看,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师迫切希望提升教学方法与策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拓宽专业知识,掌握新课程理念,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自己专业发展。但调查结果也表明教师参与培训较强烈的工具性价值取向,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重教学操作,轻教育理论,对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同时,对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师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教研培训等内容表现出较低的认同。访谈的结果也表明,许多受访者明确表示,在继续教育课程安排上,少安排教育学等理论课程;应多开设专业课程,增加专业技能训练,加重教材教法培训,以提高教师教学艺术;重视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如“课件制作”,以适合中小学教育教学需要。

4.比较认可参与式、互动式等实践取向较强的教学模式,对理论讲授、讲座等思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认同度不高

在回答你希望的在职培训授课方式时,参训教师的回答依次是:现场观摩交流(56.0%)、参观考察(38.1%)、导师带教(34.5%)、同行交流(29.8%)、教学研修(26.2%)、课题研修(18.5%)。在访谈中,大多数教师也对当前采用的专家理论讲授与讲座、专题报告等思辨形式为主的继续教育教学方式表示不认可和不欢迎。不少教师建议培训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方法,多组织受训教师到一些教学理念比较先进的中小学校现场观摩公开课、示范课,或者是同行经验介绍、交流与讨论,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可见,参与式、互动式等实践取向较强的教学模式比较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欢迎。

5.在继续教育培训师资选择上倾向于经验丰富的同行带教

在继续教育培训师资的选择上,70.8%的参训教师选择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41.7%的教师选择“高校教授、专家”,28.0%的教师选择“教科研人员”,18.5%的教师选择“教材编写者”,4.8%的教师选择“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可见,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愿意选择有助于提升自己专业教育教学技能的经验丰富的同行,虽然教育部要求承担“国培计划”的培训院校在培训师资构成上要求本校教师、校外专家、一线专家教师分别达到一定比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偏重本校教师、偏重高校专家的倾向。

二、讨论与对策研究

(一)“国培计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讨论

从上述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均衡发展”逐渐成为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的时代背景下,以“国培计划”形式推进的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与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逐渐加大了继续教育工作的力度,从政策、制度、经费及组织等多个方面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权益,尤其是“中西部项目”使广大农村教师及薄弱学科教师从中受益,并取得了很好效果,大大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工具性倾向明显。随着人们对在职教师培训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职培训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学历补偿、学历达标培训,逐渐转向以提高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的继续教育。但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部分教师在参与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偏向于工具性与功利性,部分教师更多是将继续教育视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而很少从“终身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的理念层面看待和参与继续教育。

2.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调查表明,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表示在工作中感到比较强烈的继续教育需求,但这种需求并未引发教师实际的主动学习行为,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参与继续教育都是由于政策规定和领导指派,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参加培训,不仅影响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更影响培训的效果。

3.继续教育在时间安排上存在工学矛盾的现象。“国培计划”采取的是脱产研修、集中培训等方式,这种方式固然具有时间集中、连贯,便于教学活动组织与安排等优势,但在中小学学校,由于教师是定编定岗,“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可替换教师,加之部分学校本来就师资编制不足,造成工学矛盾的现象较为突出。在相关配套措施不甚完善的情况,脱产培训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也会使部分教师因担心难以完成所在学校教学任务而产生“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焦虑心态,从而影响参训的积极性与效果。

4.培训课程存在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是目前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机构,现有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大多参照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模仿或照搬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现象比较突出,而根据受训教师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的情况较少。在笔者对“当前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47.0%的受访者认为“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佳”,44.0%的受访者认为“课程开设不尽合理”。在笔者对部分教师的访谈中,教师普遍反映对培训质量不满意,培训存在形式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缺少“针对性”、“实用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5.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笔者的调查表明,继续教育培训主要采用专家理论讲授、专题讲座和报告等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中,受训者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单一的教学方式造成培训者与受训者、受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受训者实际上很少真正参与到培训过程之中。

6.继续教育教学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评价往往简单照搬职前教育的评价形式,在笔者的调查中,受训教师反映,课程结业评价与考核方式主要是定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如通过结业测验或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评价与考核,在评价主体上,很少考虑受训教师的需要与诉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实效性和专业性等特点,而忽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采取单一的评价机制,不仅会导致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不强,而且也会导致评价考核趋于失效和无效。

(二)“国培计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针对“国培计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真正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予以解决:

1.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与政策,确保继续教育得以实施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其在系统中的组织、协调、督导与管理的职能:一是加强继续教育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和建立规章制度,将接受继续教育规定为每个教师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以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实施。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如通过完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以确保继续教育工作得到实施,保障培训质量,实现培训目标;通过完善“顶岗置换制度”,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使其能够较快适应并胜任实习工作,使被置换出来的教师安心参加培训。三是制定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要增强继续教育的吸引力,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配套政策,将继续教育与教师的考核、评聘、晋级、加薪相结合,以激励中小学教师自觉地、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

2.培训机构:加强师资建设,优化继续教育体系,保障继续教育的质量

构建体系化的继续教育制度,是继续教育改革努力的方向:一是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培训师资队伍。建议抽调部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较深入的高校教师,部分对中小学教育有创新精神,经验丰富的特级、高级中小学教师组成一支继续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二是建构融“终身学习”、“专业化发展”等理念于一体的继续教育目标系统,将促进主体的专业性发展、强化学习的能力与意识、引领教师由非研究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提升教师服务意识与能力等新要求融入目标体系之中。三是构建融“本体性知识”、(与所任学科有关的知识)、“条件性知识”(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实践性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文化知识”(除上述三种知识外的广博的文化知识)于一体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四是构建课堂面授、专题讲座、自学研修、课题研究、教学研究、社会考察、导师带教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开放教学体系。五是构建涵盖教师教学评估、学员学业评估和教学管理评估于一体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融测验、调查、评课、座谈于一体的方式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3.受训教师: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必须切实转变作为受训者——教师的观念。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广大教师要时刻具有危机感,必须认识到终身教育是个人适应社会并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手段,并自觉转变观念:一是变“管用一生的教育”为“贯穿一生的教育”,教师要边教边学、学与教并行发展,自觉倡导终身学习;二是变“学历主义”教育为“专业能力”教育,自觉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形象的塑造;三是变“主智主义”教育为“整体优化”的教育,实现知识、能力、道德人格、潜能的整体优化;四是变由“政府、学校主导的”、被动的继续教育为由“教师个体主导的”、主动的继续教育,自觉、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

总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发展教师的教育思维、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把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提升继续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1]蒋亦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构建性阐释[J].继续教育研究,2009,(8).

[2]钟海青.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B).

[3]郑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估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1).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国培参训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培计划课程资源在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师太”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