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心理学在徽州村落中的应用研究*

2013-08-15周玮陆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观察者徽州民居

周玮,陆峰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村落的建筑环境设计最终由人完成,设计依据始终为人的意志。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人的心理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建筑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村落建筑环境设计的意义在于为人类塑造健康、舒适、方便、安全、富有文化情境的育人环境工程[1]。建筑物的外观、色彩以及空间等方面都逐渐溶入到设计的内涵当中,将环境心理学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作为指导,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设计人员的关注及研究[2]。环境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对人、建筑以及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研究人在不同建筑环境下所表现的心理特征,以及由心理所导引出的行为,将环境心理学应用于村落建筑设计中也就是通过预定的设计手段来引导和规范居民的心理及行为。因此,环境心理学在村落建筑环境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项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分析和研究问题是依据人类的心理特征变化,以此可以让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怎样设计和创造民居建筑环境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3]。人处在建筑环境中,虽然其心理与行为存在个体差异,但从总体上仍然具有通性。环境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环境的认知和评价、如何组织利用环境和空间,都将成为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2]。

村落建筑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建房需求以及使其能够生活的更舒适,而运用环境心理学,不仅可以丰富提高建筑环境设计的理论内涵,还可以改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当前随着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应该如何平衡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学习和研究环境心理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环境心理学和徽州村落

1.环境心理学与徽州村落的格局

在建筑环境中,有很多元素(如色彩、线条、形状等)会让人产生错觉,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变化。建筑物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就是从形状、线条以及轮廓上给人带来的视觉刺激,既而使人们产生视觉心理。

徽州村落有着固定、统一的布局:枕山、环水、画屏。在村落的正前面有山为屏障,后面的龙山为依托,溪水河流通常会环村而过,通常水口在两山的夹峙处。村落的整体与个体建筑的同构性构成了色彩系统(灰墙白瓦)、材料质感(砖木石瓦)、空间形态(院落围合)的通性,表现为个体对整体的认同和归属,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村落环境。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同性元素的存在可以减弱视觉反应所引起的紧张心态。很多色彩、大小和形状等相近的建筑群体观察者很容易在观察时将其看成整体。远望这些村落,灰瓦和白墙对比鲜明,高墙和飞檐错落有致、依山傍水、天高云淡。现实的体块感变成了一道道的白墙,白墙上点状的窗洞不规则的排列着,增加了平面感。旧墙的斑驳灰暗减弱了光和影的关系,叠落的檐部幻化为几笔轻盈的墨线。高与低、繁与简、旧与新都仿佛统一在这样一个整体的二度空间中[4]。

2.环境心理学与徽州村落的色彩

色彩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魔力,它会将人的感官领入“歧途”,建筑色彩因其自身的视觉效果,故与建筑形式相比,更能刺激到人们的环境心理。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考虑不同的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不同作用而对建筑采用相对应的色彩。

徽州地区的自然条件非常的优越,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徽州自然环境和徽州村落构成的画卷中,自然环境是这幅画卷的卷底而徽州村落的素雅是画卷的焦点。

格式塔心理学说:人的各种知觉构成了一座完整的格式塔,而不是单纯元素的组成。即整体优于部分,并不是简单的元素叠加,元素并不具有整体的特质。如:我们观察民居及其周围的树木和天空时,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光和色各种元素的集合,而是民居、天空和树木组成的整体;即要看到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也要看到这些元素是按照某种特定规律有机组成的整体,并非人为感觉元素的简单叠加。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去研究徽州地区的村落,发现徽州村落简单的黑与白两种颜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中的青山绿水形成了鲜明的图与底的关系。村落的白墙和黑瓦的存在可以及时抓住观察者的视线。在徽州村落的环境中,随着观察者的距离和角度的不停变化,图与底的关系多层次的交替存在。

3.环境心理学与徽州村落的空间

空间是人们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建筑群之间的距离远近以及每一个建筑空间的开阔程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及行为。

根据雷切尔·卡普兰和斯蒂芬·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表明:神秘性、复杂性、易识别性和连贯性是影响人们对不同环境偏爱的四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的神秘性和复杂性两个因素的存在增加了环境的不定性;观察者的唤醒水平得到增强;易识别性和连贯性两个因素利于观察者对新的复杂环境的理解,使环境的不定性和观察者的唤醒水平得到减弱。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的确定性和不定性达到一种平衡时,使观察者既保有对环境的控制感,又不失对其探索的兴趣,也是得到偏爱的环境。首先标志空间代表着村落的形象,标志往往可以增强一个地区的连贯性和易识别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易识别性和连贯性的提高,使居住人员的归属感和对环境的偏爱得到加强,使居住者的情绪愉悦。当村民在熟悉的村落标志空间中进行劳动和生活时,会感到放松、惬意;当外出的人们回到家时,只要一看到村落标志空间,那种非常强烈的归属感就油然而生。其次,村落的私密空间主要指民居空间环境、建筑布局和结构三者之间非常自由、紧凑的搭配,使屋宇之间依次相连,平面沿着轴向对称。但村落建筑结构中的封闭性,很容易隔断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长居于此,虽然满足了人们安全、防御的心理,但是会使人产生一种失落感,会使人们对外部自然空间的渴望更加强烈[5]。

徽州村落的民居很多是面阔三间,有时候大点的有五间。一般布局是中间一间为厅堂,两边的两间为室。民居的四周围以高墙,中间有狭长的天井,用以采光和与外界交流。民居外墙很少会开窗,下层几乎不开窗。如果居住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中,很容易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控制感。环境心理学理论认为:在自然环境原有的个体特征和人们的审美观上,总体结构特征往往会起到调节和中和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喜爱甚于人造景观。徽州村落的私密空间有别于无限制的院外空间和封闭的宅内空间,表现为:既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领域感,同时又与天地之间和谐统一,使自然环境成为其组成的一部分。在民居人为模仿的、人为设计的自然环境里,既可以使居住者对空间隐私的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又提供一个很好的感知自然和接触自然的机会[6]。

三、结语

环境心理学作为现代村落建筑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在村落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着民居建筑的永恒价值,在村落建筑设计中合理的运用环境心理学,可以弥补当前我国在建筑的设计中重技术外形而轻文化配置的现象。良好的村落生态环境存在的目的是:使与生活和文化相关的村落生态环境极其综合价值得到保护。即使不同村落的结构和布局不尽相同,大多数村落都是依据其自身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建造,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环境心理学在村落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对于科学、完整的保护徽州村落建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应莉,潘国泰.徽州传统民居营造心理环境的研究[J].建筑与规划,2009,3(9):630 ~631.674.

[2]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陈伟.徽州传统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科技信息研究院,2000.

[5]汪亮.徽州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2006.

[6]胡敏娴.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空间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观察者徽州民居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徽州春雪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徽州绿荫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