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钢琴演奏曲的演奏特征探讨*

2013-08-15张丽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奏鸣曲调性贝多芬

张丽妍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教育系,辽宁 盘锦 124000)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在钢琴奏鸣曲的作曲技法上规模宏伟,构思严谨,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和演奏特征。本文结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以其钢琴奏鸣曲作品中的《月光奏鸣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特征,以期为演奏者在演奏贝多芬作品时所要把握的演奏方法,演奏重点提供宏观认识材料。

一、以把握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为主线,协调乐曲演奏旋律

所谓曲式结构,即创作时所呈现的一种格律和框架,形成乐曲的大结构,使其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普契尼曾说:“没有协调和刺激情感的旋律,就不可能有音乐”。我们如果把乐曲的演奏旋律比作分子运动,那么构成乐曲作品的曲式结构就是该分子运动所遵循的轨迹。因此,乐曲演奏旋律的协调,应以作品的曲式结构为主线。该演奏特征体现在贝多芬众多钢琴奏鸣曲作品的演奏中,其中以《月光奏鸣曲》作为典型。

贝多芬在《月光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创作上,继承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式——大型交响曲式,这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同时,贝多芬根据自己的思想将乐曲曲式改造成庞大的结构。一是扩大了乐曲第一乐章的规模,特别是扩大了尾声。并在海顿和莫扎特作品曲式结构的基础上,把展开部看作是奏鸣曲式的动力中心,演奏时以猛烈的力量和气势展开。二是将第二乐章中的小步舞曲乐章变为谐谑曲乐章,成为具有节奏动力的乐章,情绪从“纵情大笑”到神秘的和惊奇的。三是将终曲扩大,成为在规模和意境方面与第一乐章相仿的一个乐章,使交响曲在凯旋中结束。而在演奏旋律的协调上,无论是伴奏还是和声与调性,它们之间配合得水乳交融,具有整体性构思。

如:《月光奏鸣曲》

第一乐章。第一乐章中,贝多芬颠覆了“快板”在第一乐章中长期的统治地位,以“持续的柔板”取而代之。在演奏旋律的协调上,体现了两点鲜明的特征:一是三连音节奏的控制。全乐章始终贯穿八分音符的三连音。且三连音节奏控制均匀而有律动,弱而有深沉感,按照一定的强弱规律、时值长短、反复出现。在这种固定的节奏律动的推进中,想要在旋律声部作出音乐形象对比是不容易的。但贝多芬以丰富的调性对比手法,使音乐的旋律在这种定型节奏的柔板中富有内在的动力感。二是气息的贯穿。“静”是贝多芬月光的最大特点,乐曲在分句时要保住气息的连贯性,并将气息与共鸣点对准,控制气息的平稳,感觉气息在肋骨处慢慢向两边拉伸,线条感强,表现月光下柔美氛围。

第二乐章。第二乐章,将小步舞曲变为诙谐曲。主音不变,但三级音的半音升高,骤然带来明亮的色彩转变,加上小快板的速度安排,借助弱起的推动力,实现大跳的旋律进行连贯弹奏,逐步自然过渡,直至冲向最高点,迎来旋律的高涨。该部分的演奏在三拍子律感的控制上,贝多芬强调三拍子的韵律感,巧妙运用音符强弱与长度的对比,让旋律听来具有行进的味道切合行板的表情速度,使音乐流动起来。同时,巧妙利用上行旋律,保持绵延不断的节奏持续级进,自然地、未经任何刻意强求地让旋律缓缓流淌而出,保持协调。

第三乐章。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四四拍,奏鸣曲式。该乐章体现出极高表现张力,演奏快而不乱的节奏显示出乐曲旋律强烈的冲击力与爆发力,迎来旋律的高潮。

二、以表现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为前提,控制乐曲演奏力度

创作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特色,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进而表现作品主题思想。对钢琴作品主题情感、氛围和意境等风格的表现前提是控制乐曲演奏的力度。同时,力度的存在为钢琴乐曲的情感表现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在贝多芬创作的大量钢琴奏鸣曲作品中,其风格极具特色且丰富多彩,或强而有力,或细腻、幽默,或幽静与甜美。在乐曲演奏中,演奏者多以作品的创作风格为指导,合理的进行演奏力度的控制,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视听氛围。

如:《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第一章是中庸的快板,奏鸣曲式。极富美感而又新颖的,其气质是安静、简洁,柔美风格较为浓厚。演奏时触键力度控制得极为平稳,没有大的起伏,制造出一种沉思的意境,但是节拍也不能过分的拖沓。1—122小节,演奏力度由p—m f缓慢过渡,手腕要跟着手指的位置移动,快速下键,触键时根据乐曲柔美的风格,合理控制触键重量、速度、角度以及指关节的紧张度,营造出圣洁的宁静。123—341小节,乐曲风格以轻快、愉悦为主,田园色彩厚重。演奏力度升为f,音流密集。指法分配极其连贯、平均,渐强渐弱,同时着重强调的重音触键力度加重。轻快地断开每小节最后一个十六分音符,左手的琶音走句弹奏连贯,一气呵成,把欢快的气氛明显地表达出来。

第二乐章。第二乐章是稍快的行板。这是非常著名的钢琴和乐队对话的乐章,乐队是比较庄严、深沉、不卑、不亢的演奏风格,而钢琴则是激动、忧愁、伤感、悲怆,赋有悲剧性色彩。该乐章演奏力度的变化非常丰富,从pp到ff。1—26小节,力度记号为p,每个和弦要连贯、赋有弹性,并运用手腕和指法把握触键力度,控制音色和音量,始终保持演奏氛围在弱起中。27—45小节,力度为dim,钢琴右手演奏6小节的颤音,左手配以紧张的半音阶短句,表现出女性的温柔,呈现出一个悲剧性的转折。46—60小节,演奏情绪骤然变得激动不安,力度记号为sf,触键加深。而在61小节时加入弱音踏板,渐弱至pp,给听众一种渐行渐远的氛围,柔和而不失力度,弱而不虚。这种弱后突强,强后突弱的演奏手法不仅形成力度层次上的戏剧性对比,也是贝多芬作品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演奏特征。使音乐风格变得生动、具体,既有色彩上的明与暗,也有情感上的收与放。

第三乐章。第三乐章活泼的回旋曲。第二章结尾处安静的声音发展使粗暴的情绪平静了下来。基本主题是一首明亮的快速舞曲,具有明显活跃、幽默、坚定的风格特征,演奏中则需通过力度的控制营造出浓郁的、欢快的、节日气氛。

三、以转换钢琴奏鸣曲的功能性和色彩性为桥梁,开展乐曲演奏调性

调性是乐曲的乐音组织结构形式,包括主音高度与调式类别。调性中的各种调式因其调式音级、音阶结构以及音律之间的差异,使其各具特色。所以,在乐曲中,当调式和其他表现手法配合在一起运用时可赋予音乐特定的表现力。而调性的运用实现不失功能性前提下的色彩转化是浪漫派和印象派作曲家常用的创作技法。同时,在贝多芬前期创作的钢琴演奏曲作品中,多数以四、五度功能性结合二、三度色彩性调性为主,而在贝多芬晚期创作的钢琴演奏曲作品中,他大胆的突破了前期作品的调性运用手法,将调性的运用从功能性关系转变为色彩性关系,用变化音体系三度根音关系的和弦连接,使和声的中音功能得以拓展,构成新的和声进行或终止样式,并产生独特的和声色。

如:《A大调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第一乐章乐曲开始A大调,以渐进的方式连接将所有的旋律音连接起来。到15小节,出现纯四、纯五度音程。24小节,转入E大调,直至后面所以小节,由E大调升c小调,升f小调,D大调,b小调,再回到升c小调,最后引至主调A大调并稳定下来。

第二乐章,开始的两个小节有着大九度的摩擦,较明显地转到d小调,而后转入c小调,a小调,g小调,降b小调,将乐曲段落用长长的一串小调连接起来,直至归结到降D大调,并对这一调性用符点节奏琶音进行稳定。

第三乐章,E大调,这是基于第二章的铺垫,第一次出现在第一乐章中是比较含蓄,继而在重复和模仿中壮大,在三度、五度、六度的号角进行的支撑下转变为一首嘹亮的胜利之歌。

从以上三乐章的调性运用来看,贝多芬大胆的将乐曲调性运用二、三度色彩性强且偏离中心调较远的关系进行转换,一方面突出乐曲调性色彩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从一个调的主和弦直接闯入另一个调的主和弦而造成突然的对比,并不采用主部转调的过渡手段,从而使乐曲调性中不稳定音级和合声中的不协和因素进行突出,表现出音乐的张力。

四、以抒发钢琴奏鸣曲的思想情感为导向,把握乐曲演奏音色

思想情感在钢琴乐曲中起主导的作用,或表现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而产生特定的思想盛情,或表现创作者因特定的时代背景而产生特定的创作思想。正是有了这些思想情感,从而使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气息。钢琴中的音色是表达乐曲作品思想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独特的音色美。心理学家认为,借助特定的声音介质,概念、想象、愿望是可以跑在实际的东西前面的。因此,就钢琴演奏曲而言,通过不同的演奏法、不同的触键、不同的踏板用法以及音区、音量等等方面的运用,完全可以产生不同音色的联想,抒发乐曲的思想情感。贝多芬创作的钢琴演奏曲作品中,不仅张扬着贝多芬的个性、叙述着优美的爱情、迸发着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之情,感情丰富,意境很深。在其作品的演奏中,要弹出“好听的”声音,必须以抒发作品的思想情感为导向,极力追寻作品情感的变化,加强情感的沟通和共鸣,合理控制各种重量和力量,从弹疾速轻巧的音所要求的飞掠而过的触键起,到弹宏大的音量而用大力度用力弹键为止,使声音悦耳动听,赋有情感色彩,强化乐曲的感染力。

[1]阎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处理特征[J].乐府新声,2009,(2).

[2]武晓亮.论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自由美”[J].齐鲁艺苑,2007,(2).

[3]陈娟.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的演奏[J].音乐探索,2007,(3).

猜你喜欢

奏鸣曲调性贝多芬
手机上的奏鸣曲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春天的奏鸣曲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饥饿奏鸣曲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