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以动导动”*
2013-08-15方迪星
方迪星
(湖北科技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日渐被淘汰,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正在发生改变,新课改提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中,提出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如何引导学生?怎样适应时代要求?如何教导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学生发展的要求?怎样做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情感的熏陶为辅,思想体念为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呢?学生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它除了家庭、社会的影响之外,主要是依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激起学生的兴趣,如何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课堂上,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都很至关重要。下面本人主要是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爱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随意性等特点,谈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以动导动”的教学观点和教学体会。
一、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老师应该从儿童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儿童的特征,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向学生提供充分学习活动空间,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效率的“动”,让学生真正为学而动,并在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智力、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主动性,引导孩子们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学生就会喜欢、热爱这门学科,课堂也就生动有趣了,为主动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位小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思想认识和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使之成为一个身心健康,阳光快乐学生。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才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人在这种情绪下学习,对知识的掌握迅速且牢固。如何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何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老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唤起他们的好奇感。老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受音乐。例如: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教学片段,师生共玩看谁最能干的游戏,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纷纷说起来,他们的思维、他们的语言都是在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交流中流露出来。要求学生死记歌词是下策,引导学生练习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主动记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学习的效率才会很高。当本人范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时,我看到了有位同学积极举手,便请他起来演唱,虽然唱得不是很好,但看得出来他努力表达自己,我带头给这位学生鼓掌,其他同学也将自己真挚的掌声送给这位勇敢的学生。老师从多方面去温暖学生的心,激起学生心中的求知欲,课堂上,每个学生积极发言、动手、动脑,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搭建起师生良好的交流平台和表达方式,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和教学理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则以“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因而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自身修养。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对我们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不把生活中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每天上课保持好的心情;面带微笑的走进课堂;从多方面、多渠道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不断的提高理论水平。发现问题,积极自主探索,也可向有经验的长辈或同事请教学习,并记好心得体会,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
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制定合理的单元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教材要求和内容量来确定单元的重点、难点,在备课时,明确中心内容,突出重点、难点;确定课的类型,选定教学方法,课堂的结构以及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和时间上的分配等内容,老师在掌握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同时,把音乐学习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在听课过程中会发现,有些教师课讲得很好,教学目标也达到了,可总觉得缺点什么。认真思考和总结发现,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按部就班,照搬教材,应该有自己的理解,更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目标不仅是掌握知识、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用活教材。在音乐教学中突出知识的同时,应注意隐性的内容(如节奏感,音高感,音乐感)的渗透,使音乐教学真正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发挥教学机智,不断地调整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从而把教学活动不断推向前进。
三、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习新知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说,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世界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不管是新课的讲授还是巩固练习,根据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记忆为主的情况,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其内容的呈现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兴趣要求。在教学中,本人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资源,比如:“你们的朋友是谁?可以介绍下吗?”学生都积极的说起来,有的同学还动手描述了朋友的样子呢。“可以想想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吗?可以动手画一画吗”?学生们认真思考,动手画起来并解说他们为什么成了好朋友。课堂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讨论的氛围,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以设疑问激发兴趣,引导求知欲,形成讨论动力,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能力。
一首歌曲能否吸引学生,导入是关键,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征及音乐教学的特点,结合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比如:一年级上册歌曲《可爱的小动物》,本人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物的习性,如:小花猫,小狗等,孩子对动物是感兴趣的,课堂学习也更积极、更主动。其实,让孩子们听小动物的歌曲,扮演各种小动物,一方面孩子对动物有深一层的理解,学会亲近和关心小动物;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由此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个性差异带来的学习差异,老师通过积极引导、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当然,老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良好的语言表达可以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老师正确引导,合理的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全面提高心理素质,比如:一个温柔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欣赏的手势都能促进师生思想和心灵的交流,师生感情也加深了。
四、改变教学模式,开放引导,注重课堂音乐教学多元化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过多关注的“复习、新授、巩固”的教学模式,取代学生的是“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为主要的学习形式的活动,努力做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部分同学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教师运用趣味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体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去想、去做、去交流、去发现,从自己的成败中去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题,同学之间乐于交流合作,在课堂学习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认知过程,使其参与新知识的认知过程,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合作学生精神。
开放引导,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并非抛开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很大程度依赖于老师的引导,在教学中,随着学生活动的不断深入,在引入阶段,创设合理的情景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在探索阶段,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知识建构上,创设有效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的思维拓展及延伸。
音乐游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低年级的学生都有着好玩、好动的特性,老师引导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传递音乐知识,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对一些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知识,老师更应该发挥其作用,把理论具体化、实物化,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绪,恰当的调整课堂秩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教师不应按部就班的泛泛讲解,而是更多的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探索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课堂活动的日益丰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音乐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欣赏一年级上册《狮王》这首歌时,先以相关图片作为歌曲的背景插图,随着音乐响起时出现,让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和思想上都有直观的音乐感受。当学生按耐不住时,老师可以让他们模仿狮子威武庄严的形象或可爱的小白兔或小鸟的叫声或小鸭子摇摇摆摆的走路等等,引导他们有目的、有节奏的和音乐一起律动,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提高了。
五、寓教于乐,语言组织的趣味性和教学方式情感化
高尔基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可见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无穷,老师用准确恰当的词语,生动形象的语汇带给学生丰富想象力,当然,老师的语言、语速、语调、节奏等都要符合音乐塑造的形象,做到轻重缓急,把握音乐流动的命脉。老师栩栩如生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把音乐形象同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象,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教师讲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都保持较高水平,学习效果必然提高。反之,如果一个老师普通话不标准,重复性的废话太多,语言的情绪性不够、言语表达含糊不清、干瘪生硬,学生也会感到索然无味。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人的内心深处。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正确的引导学生,以情感入手,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老师用适当的情感方式来滋润学生的心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产生愉悦的美感,同时在教学中,老师应给学生营造积极开放的课堂,如同一个温馨的家庭,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让学生充分的感觉自身的价值所在。例如:在歌曲《找朋友》教学中,师:“你们都找到你们的好朋友了吗?可以跟我们介绍下你们前后左右的好朋友,介绍到谁,谁就站起来和你的好朋友握握手可以吗”?生:“我的好朋友乐其在我右边(俩人握手),我的好朋友王铮楚,他在我的左边(俩人握手),我的好朋友王子月在我的前面,(高兴的握手),同时,学生向后看了看,后面是听课的老师,学生犹豫了片刻,同时小声的议论着什么。师:“后面呢?后面是谁”?生:“是老师”。师:“你们想和老师交朋友啊,老师也想做你们的好朋友呢?生:“想。”师:“那就大胆的过去跟老师握握手”。学生走到老师面前跟老师握手,全班学生都很激动,同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学生看着老师欲言又止时,老师恰当的鼓励和其他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勇敢的伸出手,那一刻学生变了,由原来的局促不安变成自信十足,以动导动,课堂就在和谐、快乐之中进行着。
六、总 结
本文除了从五个方面阐述小学音乐教育“以动导动”外,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体系和教学目标,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征,综合学生和教材两方面。一方面,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着制定的计划展开小学生的以动导动;另一方面,老师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气氛“动而不乱”、“活而有序”,为学生搭建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舞台。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发展,并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体验、领悟音乐的内容。新时代,新观念,新教学方法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新气象和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