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适应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3-08-15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二语社团交际

徐 鹏(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他认为使用语言不但要能够按照语法规则产出形式合格的句子,而且还应具有在不同的语境中合理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即语言使用涉及社会文化因素。交际能力由三个范畴的能力组成: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1]这种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是社会现象,而且是社会行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交流程度的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及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和要求有了极大提高。英语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因其未能有效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而一直饱受诟病。主要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教学大多秉承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教学理念。重形式、语法,轻功能、交际。并由于CET4和CET6指挥棒影响日益扩大,应试气氛浓厚。作为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和单调的内容中,自身的动机、兴趣降到零点。从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理论来看是非常不利于语言学习,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文化与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学习语言。特别是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还要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等。

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也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Hymes提出交际能力四个重要参数——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若不具备目标语社团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和该社团人进行有效的交流。而文化适应是指对新文化的适应过程,是对新文化的思想、信仰及感情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是学习者与目标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语言学家Brown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1)最初接触新文化时的兴奋新鲜期;(2)文化震惊产生的对目标语的抵触期;(3)文化紧张的舒缓期;(4)对新文化的同化适应期。[2]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出发,阐述了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即对新文化的适应程度影响着二语习得。该理论认为:(1)习得第二语言只不过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适应目标语社团文化的程度决定着他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2)文化适应模式主要阐述了社会因素变量和心理因素变量对二语学习的影响。二语学习者能否有效的学习二语,和其与目标语的社会距离,以及心理距离有关。社会距离、心理距离越大,文化适应程度越小[3]。所谓社会距离指的是学习者社团和目标语社团之间的地位关系或是相互认可程度。如:目标语社团与第二语言社团双方是否将对方看成平等的社会社团,双方是否都希望第二语言社团能够同化,第二语言社团的大小及内部一致性问题,两个社团文化的相同程度问题等等。社会距离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学习二语的兴趣和动机。而心理距离则是指学习者对新文化社团的心理感受和情感认知。主要由语言震惊、文化震惊、动机、自我界限等因素组成。语言震惊指学习者接触到目标语不适应时期,在使用目标语时产生了迷茫怀疑。而动机的强弱都会对二语学习者产生不同的影响。自我界限指的是学习者是否愿意将自己融入新的与目标语相适应的身份。如果一个移民愿意接受拥抱新的文化,则会促进其学习二语的效果[4]。

二、文化适应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由此可以看出,根据文化适应模式,外语学习十分强调外界因素的作用,尤其是目标语社团、社会因素和心理等因素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尽管Schumann的理论是针对二语习得提出,前提是学生置身于目标语社团文化中,两种文化进行接触。但对中国国内的外语教学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般来说,在目标语社团内学习二语,社会距离的作用较为明显,且超过心理因素。而在本国学习外语,此时的社会因素作用不明显,而心理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如何发挥好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个工具作用是国内外语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些恰恰是当今高校大学外语教育所忽略的地方。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英语文化的认同。具体操作可以如下:

1.帮助学生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建立他们对目标语国家和文化的好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中学英语的教育受高考的导向,应试气氛浓厚,学生未能系统有效地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进入大学后,大学英语老师应有责任引入西方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好感,增强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尽管开设专门的西方国家文化类课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可能性不大,但教师在上英语课过程中,可以对课本中出现的文化知识点进行拓展,比如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课The Expensive Fantasy of Lord Williams为例。在讲授时,教师可以拓展关于爱尔兰共和军,苏格兰场的知识,也可以播放关于英国乡村风情的图片,影片。扩大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另外教师也可采用任务型教学,布置专题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分组搜集相关信息和材料,以此增加对目标语国家的了解和兴趣。仍以上篇课文为例,可以给学生分组,布置课后搜集关于“英国爵位”的知识的任务。除此之外,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亲身体验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笔者曾经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中实践过,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被调动之后,对语言点的掌握更加牢固。之后的学后测试也证明,学生对于该单元的知识掌握远高于其它未触及文化教学的单元。

2.充分利用外籍教师资源。目前,各高校办学与国际合作办学越来越广泛,邀请外籍教师来中国进行教学交流也趋于正常化。外教作为目标语的直接载体有着其独特的互动性价值。充分利用外教这一有效资源,鼓励学生与外教交流,学生不但能听到纯正的语音,学到地道的语言与表达方式,还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东西。外教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地道的语言输入来源和直接的文化接触。在中国大多数大学生鲜有机会与外国人进行有效接触交流。英语学习主要局限于课堂和中国教师。中国教师的英语仍处于中介过渡语,与英语本族语者相差甚远。所以中国课堂的交际成功并不一定反映真实英语交际能力的强弱。中国学生常常遇到与老外有效交流失败的尴尬。既使平时语言功底很强的学生,在与老外交流时仍然表现出很大难度。原因在于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应对能力。学生在中国教师的课堂上接受的主要是语言能力和话语能力的训练,但在社会语言能力和应对能力上依旧很薄弱。而外教的加入恰好是对这两个方面的一个有用的补充。加大学生和老外的接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地道的交际环境中锻炼社会语言能力和应对能力。此外,由外教定期举办文化讲座,或邀外教介绍一些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异域风土人情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交际,切实体验中外文化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另外,从心理方面,加大和外教的接触,有利于降低英语学习者的情感过滤,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见到外国人不再逃避,难为情,紧张。

3.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入手,发掘培养其对目标语社团的兴趣和好感,使其产生强烈的向往。这是一个容易突破但被很多教师忽略的领域。我们不难理解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大部分并非来自课堂,而来源于日益全球化的经济和生活。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突破口。比如学生喜欢NBA,从而对英语和美国文化产生迷恋。学生喜欢英文流行音乐,喜欢外国服饰,娱乐节目等等。以这些话题为中心进行突破,能够有效地建立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学生学英语的结合性动机。在结合性动机的驱使下,学生学英语的收效要远远大于受工具性动机驱使的学习者。

4.大力发展外语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目前看来,在中国的高校里几乎都开展第二课堂,其活动内容丰富:包括看电影,英语角,讲座,演讲比赛,翻译社,配音大赛,英文短剧演出,英文报纸,以及各种各样的与英语有关的协会。而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兴趣远远高于第一课堂,这就给第二课堂的存在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课堂的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建立其对英语国家的正面印象。增加学生学外语的结合性动机,降低语言冲击,文化冲击,和自身界限。

三、总 结

总之,随着我国进一步地改革开放,对外交流日益加强,“走出去”和“走进来”的交流势必常规化。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有其新时代的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给我们的启发在于:外语教学是一个多维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在微观的词汇语法等知识项目教学上努力,且要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重视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宏观上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外部因素,加大学生与目标语文化的接触。因为调控好这些因素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少情感方面的阻碍,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Hymes,D.1972.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Sociolinguistic,1972.

[2]Brown,H.The Optimal Distance Model of Second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ESOL Quartely,1980,(14):157~164.

[3]John H.Schumann,Research on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1986,7(5).

[4]舒白梅.外语教育学纲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二语社团交际
缤纷社团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K-BOT拼插社团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