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原文化的特点及历史传承
2013-08-15杜学礼
杜学礼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中原文化历经千年,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仅从表面看,她不过是一种区域文化,但是,如若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她又不仅仅是一种一般的地域文化——她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及根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中原文化的特点
(一)根源性
首先,中原文化是民族之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均与中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位于河南之淮阳,相传为伏羲、炎帝定都之地;新郑,则为黄帝定都所在;伏羲以及颛顼葬在淮阳。体现民族血脉的中华姓氏中,古今约有1 800个姓氏起源于河南,在依人口数量多少排序的300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其次,中原文化是文化之源。中国文化的源头,以“河图”与“洛书”为代表,其发生之地,正是位于中原的洛阳。中国元典文化中,儒家文化的源头在中原,道、法、墨、纵横、杂家鞥诸文化,其创立者为河南人,有的代表作也完成于河南。宗教思想,如洛阳白马寺为汉传佛教的祖庭;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的祖庭,而光山净居寺,则为天台宗的源头所在。道教所尊崇的鼻祖老子是河南鹿邑人;王屋山,这座道教的圣地,位于济源。在科技文化中,四大发明也基本上完成于中原。汉字文化中最早的文字雏形为舞阳贾湖遗址的契刻符号,最早的成熟汉字为商代甲骨文。在商业、军事、政治以及社会各个文化层面,都可以在中原找到源头。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而其根源性又保证了中原文化的原创性,因此,根源性与原创性,这正是河南文化的本质特点。
(二)主体性
在中国这一广袤的土地上,有着许多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以整个中华民族论,中原文化属于地域文化,但又与一般的地域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与主干,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流特点。这一特点是与中原地区自夏代开始至金代的3 400年间,长期为中国定都之地分不开的。在中国历史上,有200余位帝王定都或迁都在河南,中国的八大古都,位于河南的就有郑州、洛阳、安阳、开封四个,居半数之多。中国历代的文化中心,夏商时期,是以郑州、洛阳、安阳为中心;东周、东汉、魏晋北朝以洛阳为中心;北宋、金代则以开封为中心。在中国古都的东西轴线上,洛阳是一个关键点。当王朝以西安或开封为中心时,洛阳却仍然能够保证自己的辅都地位不受动摇;而当王朝以洛阳为中心时,西安的地位则大为减弱。历代王朝的制度建设、都城体系的完善、主流思想的形成都与中原密不可分。这种文化的正统性,不但浸润在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段,也浸润在中原人的行为举止与思想观念之中。
(三)系统性
系统性也可以称为连续性、传承性。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原文化的一大特点,上起远古,下至当今,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可谓是源远流长,连绵不熄。中原地区自古作为“逐鹿”“问鼎”之地,兵连祸结,战乱频仍,但中原文化以其锲而不舍的品质,坚韧顽强,不曾断绝。其发展链条,数千年来不断线,如在早期文化史中,形成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等完整的发展链条。在各历史时期,中原文化在每个王朝的发展脉络也十分清晰。另外,从每个专题文化的系列来看,中原文化不论是商业文化,还是汉字文化,仰或冶铸文化,都有比较完整的发展脉胳。这在其他地区,是难以达到的。
(四)扩展性
扩展性就是说中原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一问题涉及中原文化的核心问题,因而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事实上,不论我国哪一个地区的地方文化,无不是依赖中原文化的乳汁滋养长大的。所以只能说中原文化逐渐向周边扩展,使周边地区的地方文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如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其核心思想都来源于中原地区的河洛文化。由于中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地方文化 ,毫无疑问,地方文化都是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化。
(五)多样性
中原文化内涵丰富,积淀厚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历代中原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汗水、独有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现已查明在全省范围内,有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有3万余处,如安阳殷墟和龙门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有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的“国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89处(198项);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140多万件可移动文物被全省各文物收藏单位所收藏,收藏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因此,河南被诸多历史学家称作是“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在精神文化方面,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与佛教文化等,都在中原文化中孕育而生。此外,不但老庄哲学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儒学、墨学等亦属中原文化或其派生文化。而诸如夸父追日、“河图”“洛书”、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也隐含着中华民族精神起源的密码。
(六)包容性
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中原文化的汇百家于一炉,融会贯通,而自成一脉。自古以来,便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正是由于中原具有如此高的战略地位,故而在从古至今的战争中,中原都是作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各方诸侯,逐鹿于此。在各方势力的较量之中,中原文化也在不停地吸收各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通过与自身文化相融合,使得自己不断在物质文化上有所升华,在制度与思想文化上亦不断提高。
考古学者的发现,为我们证明了早在二十万年前,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就在中原一带交汇融合。随着时间的发展,进入到新旧石器时代,这种交往就变得更加频繁。此时的中原文化与周边的一些文化具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如考古证明,正是海岱民族与中原民族互相交融,才造就了中原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再者如具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的陶器,却出现在了河南大河村遗址,如此亦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便在不断吸收周边的一些文化成果,从而加速自己的发展。及汉唐时代,胡服、胡舞等亦传入中原,同时,中原地区又主动引进游牧民族的良马以及治疗牲畜疾病的方法。此外,还引进和吸收了其他地区的种植技术和文化。从种植技术角度来看,这包括各种蔬菜、瓜果的引进,最为主要的是水稻种植的引进,为中原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而于宗教一事,更是体现着中原文化的“海纳百川”之态。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宗教都具有排他性的特点,但是,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其传入中原之后,却被本土的道教所接纳,也为本土的民众所接纳,并且成为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中原文化是在吸收北方的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和南方的水耕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
中原文化不仅仅是博物院里的文物,图书馆里的华章,更是中原地区丰富的名胜古迹,世代传颂的历史典故。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她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及根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原文化特有的主体性、正统性蕴含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段,在现在中原人日常的行为举止与思想观念之中也有体现。如今的黄帝故里已经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之一,河南省利用区域优势,深入发掘黄帝文化内涵,奠定黄帝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传承中原文化的根源性与原创性,将河南文化的这种本质特点发扬光大,不但丰富了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经济资源,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依据现有材料的佐证,河南新郑当为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自1992年始,新郑市决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办寻根拜祖节,到如今,这一节日已经演化成为炎黄文化节,而拜祖大典也成为了炎黄文化节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2008年,国务院正式认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成为由一项区域性的纪念活动发展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盛大节日。这一盛典,为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归属感起到了巨大作用,为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立足于嵩山的少林寺,也是河南的一个文化名片,一千五百多年积淀下来的文化是最宝贵的资源。其以中华文化圣山的嵩山作为根基,发展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少林功夫文化和禅文化。沧海桑田,发展至今,已经从这独具特色的少林文化中提炼出了超越国界、超越肤色的核心文化价值,不仅保护和传承了它的精华,而且还突出了特色与个性。在此凝聚的中原文化影响力,使河南省登封市成为了中国向世界展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少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到了中原文化的兼容并蓄。
二、中原文化的历史传承
(一)统治者的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国家大分裂时期,全国分裂成为很多个割据政权。这些割据政权为了逐鹿中原,大都致力发展文化,使得本土的文化事业昌盛起来,这就把中原文化逐渐向周边地方扩张。如三国鼎立时期,曹魏有以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以及王蜣、阮籍、钟鳐、华佗、刘徽等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孙吴有以陆绩、陆凯等人为代表的东吴文化。蜀汉有以陈寿等人为代表的巴蜀文化。特别要指出的是,东吴文化和巴蜀文化,并非完全是在当地土生土长的,据考证,都是在中原文化的孕育下成长起来的。
南北朝又是个大分裂时期,中原文化随着汉族政权的南迁,向江南等地区辐射。北方少数民族提倡汉化,使中原文化仍在中原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延续和发展,并辐射到其他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南朝除了一些文化人及其后裔,如何承天、裴松之、钟嵘、刘勰、阮孝绪等籍隶中原以外,在江、浙、皖、赣等地也出现了如沈约、孔稚圭、张僧肴、吴均、萧子云、萧统、顾野王等人。北朝代表性的文化人则有贾思勰、刘献之、郦道元、温子升等,他们大多是今河北、山东、山西人。
(二)人口迁徙的带动
分裂割据往往与战乱相伴随。战乱时期,文化人离家逃难,比如西晋末年,战乱频仍,中原文化人过江逃难,原是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的王羲之一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的谢灵运一家,都迁到会稽。藏荣绪过江隐居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平原(今属山东)人刘孝标,讲学于东阳(今属浙江)紫岩山。众所周知,他们对江南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又如唐末藩镇割据,中原战乱频繁,原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的韦庄,漂泊江南,后入蜀。河中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毋昭裔,入蜀投靠后蜀君主孟知祥。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韩熙载,流亡江南,归依南唐。高阳(今属河北)人毛文锡、毛文晏兄弟,南下仕于前蜀等等。这些人对于南方各地的地方文化发展,也都有极深刻的影响。
(三)私立学堂的发展
文化的传承,是教与学的过程。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使儒学文化得以确立。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弟子多是山东、河南人,故儒学在初期传播不广。后来交通日渐发达,学者讲学和学子求学都比春秋时期更加方便,文化的传播及其广泛。宋代程颢、程颐在洛阳讲学,福建人杨时、游酢不远千里赶去求教,程门立雪,载道南归,在福建广泛传播理学,并形成武夷文化,或称为闽学。到了南宋朱熹时,闽学更发展到可与春秋战国时期邹鲁文化相提并论的地步。二程门人及后来的弟子,遍及全国,尤其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学子,学成归乡讲学,形成程学分支,对当地的地方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南宋时期与朱学齐名的陆九渊陆学、吕祖谦吕学,他们既与中原文化有传承关系,又促进了赣北、浙东之学的兴起。赣南的杨孝本等人,也接受了中原文化,回到家乡,推动了赣南文化的兴起。温州人叶适、永康人陈亮,也都上承中原文化,而对他们家乡的地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书院的讲席有一定的开放性,书院经常邀请著名学者,甚至观点与自己不同的学者前来讲学,这对地方文化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如白鹿洞书院对于江西文化的发展,岳麓书院对于湖南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四)文人的传播
这种情况以唐宋二代较为普遍。在唐宋二代,考中进士的读书人,除了少部分人能留在朝廷任职,大部分人则被派到外地任县令,有的甚至从主簿、县尉等开始做起,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这些县级官吏刚一到任,对钱谷之事务还很生疏,而比较熟悉的却是古圣贤“民以教化为本”的教导,所以为政就从兴学着手,大力整顿县学、社学,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发展。如相关县志记载,从北宋到南宋,有范锷、杨简等几位杰出的县令,到任后大力兴学,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使得当地成为一方乐土,后来出现了洪皓、洪适、洪遵、马端临等全国第一流的著名人物。
左迁之官较正常调动的官员亦有较大差别,由于其因得罪在朝权臣或当朝圣上,因而其所贬谪之处,均为蛮荒之地。如唐之韩愈、宋之陈尧佐,均被贬谪到潮州,他们对潮州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再者如唐之柳宗元、白居易,宋之苏轼,他们被贬之后,所到之地,均能为当地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支持,如开课收徒,传播己有之思想,或被邀请讲学,传一方之文化,对当地的地方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战乱又使得中原人民将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到东南地区,以至岭南地区,从而促进了边远地区文化的进步。如在“五胡乱华”时期,大量人口南迁,他们不仅为南方地区带去了大量的人口,同时,也把中原文化带到了东南地区。他们虽然在东南地区侨置郡县,但是并没有死守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是体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姿态,跟本地的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再者如历代左迁之官,如唐之韩愈、王昌龄、柳宗元,宋之苏轼、陈尧佐等等,他们自身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在他们被贬之后,所到之处,均能有效带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在他们传播自身所带来的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当地文化的一些优秀元素,使自身文化得以提高。
正是由于中原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与传播性,使得中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逐步壮大,最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
对中原地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文化发展规律的体现,而中原文化又有着比较完整的发展脉络,循序、系统、连贯地发展,并在创新中继承与发展,要运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模式,推动中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使中原文化能够保持持久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
[1]叶万松.中原文明起源原生型辩证[J].中原文物,2011,(6).
[2]刘同般.论中原文化的特点及继承和发扬中原文化基本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一)[J].领导科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