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中尚存的若干问题研究
2013-08-15黄太斌
黄太斌
(新余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新余 338031)
1.前言
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学龄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理念的关键环节,在搞好体育与健康教育、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真正实现课程的重要目标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笔者拟从高校体育课程发展阶段的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标准出发,对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改变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目前所存在的不足,为高职高专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2.1 教育观念落后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积极倡导“快乐体育”、“生涯体育”、“保健体育”、“终身体育”等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我国在90年代后期也提出与之相呼应的系列改革理念。然而,时至今日在众多的体育教师心目中,竞技体育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体育教育观念依旧变化不大,致使整个体育教育观念改变不大,无法与学生的健康需求相适应。
2.2 教学内容设置陈旧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新的课程理念及课程标准都发生本质变化的时候,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内容却变化不大。致使课程理念与教学无法进行的有效的衔接。
2.2.1 教学内容选择过死、缺乏特色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增加更多的选择性,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罗列出一些具体的内容,但也仅仅作为地方在实施体育教学时的内容建议,具体的主动全还是掌握在地方教育单位及体育教师自己手里。然而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校或部分体育教师没能正确理解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仍然照搬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的所有内容,试图在教学内容上做到面面俱到。实际上,国家需要的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最终激发所有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使将来精力充沛的从事工作和生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要求各学校教师要根据各地域及文化范围的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倾向,选择各自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
2.2.2 教学内容竞技化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沿着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这么一个观念发展。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教育部门就从新审视了学校体育的功能,确立了“健康第一”这一重要的体育教育理念。为各级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认为学校体育不应该也不可为竞技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它们实现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目标,理应把两者给区别对待,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学校体育不能受制竞技体育的牵制。一切学生感兴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的运动项目都应该称为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然而就目前为止,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一直使用着竞技赛场的一些比赛项目。比如: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素质是,通常教师会使用短跑、投掷、中长跑或长跑的教学内容,忽视在一些愉悦性很高的球类运动以及各种游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上述几方面的素质。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
2.3.1 传授式的教学法和以应试教育为目的仍占主导地位
体育课是以动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校体育课一周仅有一次90分钟,理应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充分、自由、愉快地活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进行纠正这一周而复始的固定教学形式。在这一固定教学形式中,讲解与示范主要依靠教师来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另外教学目的没有突破“应试体育”的教学模式,体育课程为考试设,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没有给学生留下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健康第一”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宗旨,最终影响课程整体目标的实现。
2.3.2 系统性的教学法没能摆脱学校体育竞技化的教学传统
系统性的教学法非常重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系统性。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几乎完全将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移植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例如,教篮球运球的时候,一些教师总是从原地运球开始,然后一次教行进间运球,再是变向运球、急停急起运球等,对于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学,我们有没有别要如此系统系统地进行教学,这种系统教学的效果又会怎样?因为一周只有一次90分钟的体育课,学生只能是蜻蜓点水地学习一点皮毛而已。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不符合普通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现代的体育文明创造的这些系统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让运动员到竞技场比试高低,而不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生活、生存。既然如此,体育课堂教学就如此系统地给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况且,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
2.4 评价内容和手段单一化
2.4.1 评价内容单一
我国现行的体育课程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发展对外环境的适应、意志品质、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精神等,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评价内容,但对于高校目前的体育教师而言,仍然无法准确把握新课程中所要求的五个领域目标,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习惯地对相对简单的运动技能和体能进行评价,无法真正实现新时期体育课程的目标要求。
2.4.2 评价工具和方法单调
评价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与体育课程目标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方法是否得当也直接传达课程目标的实现效果。然而受传统体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及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目前高校在体育课程的实施中有相当部分的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无论是评价方法还是评价工具,都比较单调、贫乏,所采用的仍然是教师评价、终极性评价等传统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也只是纸笔考试、体能运动技能测验等。没有掌握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差别及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特征,以至于在评价中不能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及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
3.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1.1加强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
目前高校在岗教师中有相当部分是受的上个世纪中后期的高等教育,甚至是有的没有受过专业的高等教育。思想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较深,在知识更新及对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要求内容方面知之甚少。另外,对于一些年轻教师在专业的学习中也是处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时期,对于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没能准确把握,以至于在体育课程实施中倍感困惑。因此,学校应采用将在岗教师派出到专业院校进行专业培训、在校中进行公开课比赛请专家指导、从外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组织研讨会等多种方法完善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
3.1.2 做好新进教师的技能与知识水平的考察把关工作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高等教育就开始了扩大招生工作,以至于在一段时间许多高校中出现师生比例不协调的窘况,对于老师的引进在随后的几年里就成为各类学校每年极其重要的工作。对于新老师的引进,首先各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学历要求,以免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归范的方式。另外,在新老师的业务能力考察中,要考虑到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不但要对实践较强的技术技能水平进行严格的考察,还要对促进身体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把关,力争做到引进理论与实践都较为全面的双师行优秀人才。
3.2 加强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创新
3.2.1 结合兴趣与需要设置课程内容
大学阶段,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兴趣广泛而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大学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各高校在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同时,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和专业,在体育项目的配置上,做些灵活而有效的安排。就多数学生而言,一些健身体育项目,如健美操、瑜伽、武术等,都是他们在中学时代可望而不可及的喜爱项目。再则,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体育项目进入社交场合,如交谊舞、门球、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等,都是目前在社交场合中常见的体育项目。上面所提到的这些项目学生不仅兴趣比较高,而且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不无裨益。
3.2.2 普修与选修相结合,发挥学生自主性
综上,笔者认为,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排除强制性必全修某几项特定内容的设置,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学生自主选择不是任意选择,可以结合教学大纲实行课程内容上的普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学生自主选课上的一定范围内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具体来说为普修课实行一定范围内的选择,即设置某几个特定项目,学生不必全修但必须修满一定数量的项目,如四项选两项。但特殊的是体育理论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这个大概每学期可有一到两节。具体的学习项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而选修课则实行学生任意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兴趣与需要可将普修课设置为太极拳、篮球、排球等几项;选修课可设置的运动项目很多,很难面面俱到,各院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和现行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配备情况而定。
3.2.3 根据情况阶段化安排课程
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可按如下进行:①大学一年级每学期都选择一项普修课,其余任意选择;大学二年级全部实行任意选课。②每学期设置1节的体育理论课程,每个学生都必修,内容是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③多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安排学生参与组织、裁判等各项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比赛来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3.3 确立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体育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它是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依据。考虑到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立的,发展目标是针对少数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立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由于我国体育课程目前还处于从传统模式到新课程模式的过度时期,教师对传统的标准明确的课程认同度较高。因此,各校在课程目标设置上要具体、准确、科学地从数量上测试或从性质上描述大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基础、心理健康、体育文化素养、社会适应等领域应达到的水平。从而为教师在实践操作中能合理使用具体的方法手段找到方向。
3.4 优化体育课程评价
传统体育课程的评价是以单一的教师评价和对运动技能等简单内容评价的课程模式,这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课程发展的基本需求。根据新课程的改革理念,笔者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应包括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也是以目标达到程度为中心的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方法进行。评价中应淡化优劣、选拔功能,强化奖励、发展功能,要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其中。要加强评价的诊断、改进功能,要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黎雅菊.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2]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黄晓俊,左新荣. 安徽普通高校田径课程选修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8,(3).
[4] 凌会俊,钱杰. 现代化高校体育课程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5] 陈永明. 现代教师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 王惠霖.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致高校体育教师素质重构[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1).
[7] 郭太玮,潘绍伟. 新课程标准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 体育学刊,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