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看诗歌的翻译模糊美感磨蚀——以《无题》诗三个译本进行比较
2013-08-15王轶普
王轶普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孔子或前孔子时期,中国的诗歌就非常发达。诗歌翻译与模糊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到处都渗透着模糊性,若要使译语读者能获读者得与原语相同的美感,翻译就不单单是纯粹的文字形式上的转换,更多是要求译者在深刻地理解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但是在这种二度创作的过程中自然不可避免会有美感的磨蚀,本文就古典诗歌翻译的模糊性美感磨蚀及如何挽留进行探讨。
一、接受美学与翻译
接受美学理论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其直接理论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阐释学(Hermeneutics),其后是由伊瑟尔(Wolfgang Iser)和姚斯(Robert Jauss)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的突出在于它大大地提升了读者的地位,把文学鉴赏的重心从作者和作品转向了读者,出现了“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现在理解结构和先在只是框架的状态,对于同一部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由于这种期待视野的差异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作者一方面会幻想原来的阅读记忆应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帮助阅读的进行,同时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使读者对新的作品产生期待态度,另一方面,新的知识会进入读者的知识结构,对已有的之手记忆进行修改、调整使阅读继续深入下去,同时使读者的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作出不断的变化和调整,并重建新的期待视野。因此,读者的期待视野必须要不停地被打破,被超越,被创造,而语言的模糊性,也就是译文的模糊性,就更能“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就更能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而精确表达从根本上缺乏了激发或拓展读者“期待视野”的机制。翻译的模糊性,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特征的需要,是翻译美学的需要。
二、古典诗歌翻译模糊性美感磨蚀
诗歌具有模糊性——含蓄、复义、多解、不确定性。诗性文本的表达方式也是模糊的,一般而来说,非诗性文本力求话语的准确,清晰,以排除干扰,消除歧义,在表达方式上也多采用直陈式,做到交流过程中的高保真;而诗性文本中交流的主要是一种情感,而情感追求的是一种感染力,它是一项不能进行科学分析的模糊信息,它只能靠主体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去感受。而接受美学中的空白、未定性也更有助于读者拓展创造空间,在原作与译作之间达成更加良好的审美交流。以下将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以李商隐的《无题》三个译本进行比较为例,对古典诗词英译进行具体讨论。
无 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是晚唐浪漫派诗人,诗的内容扑朔迷离,一向有诗谜之称,回顾诗人的一生,生在晚唐那个盘镇割据,宦官专权的动乱年代,他的一生为党争所累,志不得展的不幸遭遇形成了诗歌内涵丰富而复杂,感情真挚而强烈的风格。当时晚唐的诗风盛行唯美,李商隐学李贺的象征手法作诗,形成了奇诡而凄美的诗作,其表达方法间接,效果朦胧神秘,他的复杂心境与现实厉害相成映趣。此外,李商隐对道教有着相当程度的认真,也很有兴趣,这从其好用仙典可以看得出来,名曰无题,可同时包含“有”“无”,这都是受到了老子的启发。文中的这首《无题》,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的场面,是何等地热烈醉人,尾联则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感情真挚缠绵,不过也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三种译文:
Last night’s stars, last night’s winds,
By the West wall of the painted house, east of the hall of cassia.
For bodies no fluttering side by side of splendid phoenix wings,
For hearts the one minute thread from root to tip of the magic horn.
At separate tables, played hook-in-the-palm.
The wine of spring warmed.
Teamed as rivals, guessed what the cup hid. The candle flame reddened.
Alas, I hear the drum, must go where office summons,
Ride my horse to the Orchid Terrace, the wind-uprooted weed my likeness.
(A. C. Graham)
For the stars, for the wind, last night we met
East of cassia hall, west of bower of art.
We have no wings to fly side by side. Yet
One sharp arrow wounded yours and my heart.
Warmer than spring wine, you hint how to bet.
Burning like candle fire, I guessed truly smart.
Alas, called morning drums. Stumbling on street,
To duty at Royal Library, was this torn sheet.
(Huang Furu)
As last night twinkle stars, as last night blows the breeze
West of the painted bower, east of Cassia Hall.
Having no wings, I can’t fly to you as I please;
Our hearts at one, your ears can hear my inner call.
Maybe you’re playing hook-in-palm and drinking wine
Or guessing what the cup hides under candle red.
Alas! I hear the drum call me to duties mine,
Like rootless weed to Orchid Hall I ride ahead.
(Xu Yuanchong)
“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二字连续出现了两次,提示了诗人是在今天回想往事,“昨夜”二字的情感含量大,说明诗人的记忆刻苦铭心。黄的译文中多加了“met”,在原文中其实并不曾有这层含义,可见此处的自行发挥反而对原诗不够忠实。从语法结构来看,这两句属于超常组合型的语句,没有明显的主语、谓语、宾语,这就使得整个句子具有模糊性,它像两幅画一样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解读。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是原诗的精华所在,又是相互关联的,虽然句中用了两个典,但是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用典的翻译确实是中译英的大难题,实译太实,虚译太虚,很难找到中间地带。在三个译文中,对典的翻译,Graham最忠实于原文,虽然“phoenix wings”和“magic horn”给读者带来了形象的视觉效果,但是其“神似”方面还远不如许翻译来得更妙,而许与黄的译文皆采用的是意译手法,黄用丘比特之箭来替代也未为不是一个巧思,对于读者来说,这种精确手法的翻译更易于理解,更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但同时却不能给读者创造新的期待视野。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中文语法跟英文语法在这里就尽显不同了,中文中形容词特性活泼,特别是古文中同时兼动词的部分功能,使得翻译起来很困难,“暖”“红”两个字是相对应的,黄译中“hint how to bet”是一错误,送钩是藏钩的别称,并无暗示之意。这一翻译新加的暗示之意,大大破坏原文的本意,是翻译的忌讳。Graham将“暖”“红”译为动词 “warmed” “ reddened”,形美、音美,但是整篇译文下来比较冗长,不够精简,虽然译者比较忠实于原文,整体美感还是比不上许、黄之所译。许则一贯采用其重现原文美感手法,而不是遵照逐字逐句的对照翻译,但在翻译的忠实性上有所偏颇。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许的翻译很好地传达出了原始的神韵,既告诉了读者谈论的大体内容,又遗留了意义空白,可以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是 “something like an arena in which reader and author participate in a game of imagination.If the reader was given the whole story,and there was nothing for him to do,then his imagination would never enter the field,the result would be the boredom which inevitably arises when everything is laid out cut and dried before US”(Iser,1974: 97),而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其留给读者想象与发挥的空间必定要比散文,小说等其他语体要来得大一些。在这三个译本中,译者不是只在内容上忠实了原文而缺失了神韵,就是只凭借自己的理解发挥重新改写,并没有对古典诗歌的美做到极致。因此对诗歌翻译做到“信”,“达”,“雅”的同时又能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是需要极高的语言文学功底和对两种文化的差异有着很好的把握。
三、结语
由于汉语民族跟英语民族在思维上面存在着差异,对于审美意识,汉英民族自然也会表现得不一样。中国的传统思维是一种具象思维(形象思维),总是在一种形象的运动与转换中一个由未知到已知的转换过程;西方民族发展的是一种理性思维,是通过判断、推理实现对事物的认识。翻译是一种双语转换活动,译者语言功底的薄弱只会使自己的译文平淡如水,甚至错误迭出。而模糊语言往往闪烁着知性和理性的美,有时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却是难得模糊,再加上诗歌与模糊语词本身具有音乐感,这就更增加了翻译难度,由于汉语中模糊语的运用频率较之英语要相对高些,因此我们要提高多模糊语言的领悟能力。
[1] 陈春燕. 试论英语文学中美学的模糊性与翻译[J],嘉兴学院学报,2002,(1) .
[2] 胡和平. 模糊诗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Ise,W.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s of Response[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gs University Press. 1978.
[4] 黎千驹. 模糊修辞学导论[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5] 毛荣贵,范武邱. 英汉翻译技巧示例[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6] 毛荣贵. 翻译与美[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7] 王乃霞. 模糊学与文学翻译的神似[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3).
[8] 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0]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