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大学生“不感恩”现象的探索与研究
2013-08-15严玲玲
严玲玲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一、贫困大学生“不感恩”现象概述
近几年,关于贫困大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新闻日渐报端,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襄樊贫困大学生不知感恩被终止资助、湖南醴陵市陈自绪老人的梦难圆等报道,炒的沸沸扬扬,也引发了人们对贫困大学生不感恩行为的关注和质疑。不写信、不寄照片、不打电话、不看望、不参加座谈会、不表演《感恩的心》……诸如此类,都被认为是“不感恩”。资助人从自身的角度对贫困大学生的感恩行为提出了要求,如果没有按要求行事则被认为是“不感恩”,并存在停止资助的可能性。这体现了资助人具有与受助人进行互动的心理需求,虽然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但并不是每一位贫困大学生都能做到。
二、“不感恩”现象背后的原因探析
具体而言,部分贫困大学生“不感恩”,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不知恩、不感恩”;其二,是“知恩、不感恩”;其三,是“知恩、感恩、不感恩”。
1.“不知恩、不感恩”
调查资料表明,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农村,特别是农村多子女家庭,父母是农民或无固定职业者,家庭无固定收入造成他们在校期间在支付学杂费或最低生活费方面发生困难”[1]。部分学生“不知恩”,导致“不感恩”,可能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1)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乏。农村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多从事体力劳动、且无固定收入的工作,缺乏对子女的教育和关注,或是有心无力、不知所措。(2)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体现。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升学率仍是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为此,学校中缺乏感恩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2.“知恩、不感恩”
部分贫困大学生是“知恩”的,正如一位贫困大学生所说“我是真心感激您,但是由于我内心实在觉得对不起您,我就只能做出懦夫的选择——逃避,不敢去打电话给您。您知道吗?站在电话亭旁边,我曾一次又一次地想伸手拨打您的电话,但我实在是……得到过您的帮助而没有与您联系的同学,他们并不是忘恩负义,并不是不感激您,只是暂时将此份恩情藏在心底,或者是他们大学里遇到了新的烦恼和困难,需要解决。”[2]但是在很多时候,他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了“不感恩”。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1)含蓄,不善于表达。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含蓄,不善于将感恩之情诉之于口,而是选择将感恩之情存放心底。某贫困大学生在被终止资助后,其父亲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的娃不是个不懂报恩的人,他知心疼父母,但是也从来没给我们写过信”[3]。(2)自卑、封闭。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家境贫寒,比较自卑,有着强烈的自尊和高度的敏感,他们不愿意自己因贫困而被公之于众,逐渐封闭自己,宁愿“不感恩”,也不愿或不敢与资助人取得联系。(3)“知恩、感恩、不感恩”。也有部分贫困大学生既“知恩”,也“感恩”了,最后还是“不感恩”。通过与部分贫困大学生的交谈了解到,有时候给资助人写了信,尤其是写了好几封信之后,较长时间内没有收到资助人的回信,便会对写信以表达感谢、增进情感的这种互动方式产生质疑。久而久之,便也成了“知恩、不感恩”。另外,有的资助人可能由于不想受到打扰、或做好事不留名,没有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受助人,导致贫困大学生对资助人的感恩行为从源头上被遏止。
三、建议
物质上的资助虽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经济方面的困扰,但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情感、就业、思想等方面却面临着较大的困扰。为此,要做到真正的“爱心帮扶”,让贫困大学生从“不感恩”到“学会感恩”,就要做到“经济帮扶”和“思想帮扶”一体化,而学会感恩、通过与资助人的良性互动,可以让贫困大学生不仅可以得到经济上的资助,更可以得到资助人的关心、爱护、鼓励和指导,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也更有利于适应社会。
1.开展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贫困大学生在缺乏感恩意识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在大学里以“补课”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比如在“两课”等课堂上、感恩专题讲座、优秀贫困大学生感恩报告、围绕节庆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等,逐步构建大学感恩教育的组织体系、教学体系、实施体系和活动体系4,让贫困大学生在感恩教育中将感恩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体系,形成自己的感恩认知和感恩意识。
2.进行心理辅导,突破心理瓶颈
贫困大学生一般比较独立、自强、上进,但是往往自尊心强、比较敏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容易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困于自己的世界,不愿与外界尤其是资助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事实上也放弃了心理帮扶、自我成长的机会。为此,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辅导,给予他们正能量,帮助他们突破心理上的瓶颈,敢于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打破狭隘的交际圈,能主动地与资助人联系并汇报自己的在校情况,坦然地走出过去,自信地走向现在、走向未来。
3.敞开胸怀,建立良好的资助互动关系
资助人在资助互动关系中属于主动的一方,从经济能力、社会经验等各方面均优于受助人,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增加与受助人的互动,如打电话或写E-mail给受助人,主动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情感、就业、思想等诸方面,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思想帮扶和智力支持。这样,既能让贫困大学生在资助人的经济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更能让他们在爱的滋润中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还能让他们在春风细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资助人自己不仅可以感受到资助行为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同时也能从资助互动中获得心理上的认可与满足,有助于促进资助行为的延续。由此,形成良好的资助互动关系,资助人、受助人、社会都能从中受益,可谓是“三赢”,或“多赢”。
[1] 李小鲁,等. 高校贫困生资助新视野[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3] 唐湘岳,纪富贵. 请教会孩子说出感谢[N]. 光明日报,2011-11-14.
[4] 张娟.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