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中的应对策略
2013-08-15张珊珊
张珊珊
(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高校突发事件,主要指在高校范围内由偶发性因素引起,突然爆发,有可能迅速激化或蔓延,并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或威胁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事件[1]。从当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问题突出、影响大且发生频率高的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群体性行动、心理疾患、校园安全与事故等方面,如学生自杀、群体斗殴、食物中毒、意外伤亡事故等[2]。对作为政治与文化浓缩源的高校来说,其中的主角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既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又保留着身心上的不成熟性,再加上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偏重于智力发展,忽略了对自身健康人格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诸多矛盾,形成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3]。从实际情况来看,由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引起的突发事件近年来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些事件强烈冲击了大学生的内心,同时给他们带来人身、财产损失,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受到一系列负面影响。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我们既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也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更是学校安全稳定的守门人,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注重预防,做点亮大学生心灵的一盏灯
对待任何一类突发事件,最好的手段都是注重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直至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那么,从现实情况来看,可能引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的危机源主要集中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因此,应对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尤其要注重预防阶段的教育引导,即便在风平浪静之时,也要保持忧患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把工作做好做细。作为辅导员,一定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要总以严肃的老师身份自居,扮演令他们敬畏的管理者及监督者角色,因为这样很容易拉开心与心的距离,令他们敬而远之;经常主动到宿舍找学生谈心、聊天,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成为他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健康状况、成长历程及心理健康状况等,尽力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成为他们遇到挫折、困难时愿意信赖和可倾诉的对象;同时,辅导员应定期深入学生课堂,在听课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意见,更进一步摸清学生的思想状态,从而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思想动态。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情感、考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困惑,消除顾虑;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懂得珍惜生命,珍爱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教育学生明事理、顾大局,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升到维护国家稳定的政治高度。日常关爱,往往能唤起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更强的信心和乐趣,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抗挫能力,使他们能够保持健康阳光的心态,勇于面对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4]。
二、灵活应对,进行合理有效的危机干预
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具有难以预测、可控性差的特点,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及职权又是相对有限的,这就需要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务必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根据平时所掌握的学生信息,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对学生过激行为的负面影响、危害程度等做出初步判断,在上报相关部门领导的情况下,及时做好应急性心理干预。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人们总会产生紧张情绪,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也会跟随而来,如惊恐、失落、易怒,攻击性行为等。辅导员进行合理、适当的危机干预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心理危机的情绪干预策略。突发事件给学生带来的伤害主要体现在情感的变化上,事件发生后,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的负性情感很容易导致学生发生过激行为,以至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负性情感最适宜的心理干预模式是平衡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克服不良情绪[5]。首先是引导情绪宣泄,负性情感容易产生积累效应,适当的情绪表达、宣泄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倾诉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干预方法;其次是稳定情绪,通过宽慰和引导,减轻或消除当事人的痛苦及恐慌心理,通过及时、准确地传播危机信息,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要教学生学会自我放松、稳定情绪,如把情绪诉说出来、参加运动游戏、保证充足睡眠等;再次是转移情绪,针对一些短期内难以缓解和消除的负面情绪,要设法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转移注意力,进而达到转移情绪、弱化原有负面情绪的作用。
其次是心理上的认知策略干预。临床心理学家Ellis认为,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作为一个结果,并非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而是由个人对事件的认识或者信念引起的[6]。危机干预中的认知模式认为干预的重要对象即是人们对事件的歪曲认识。一是实施信息干预,人们对某种信息或某个事件的不确定状态是忧虑和恐慌的唤醒因素,做好信息的发布工作,利用校内各种媒体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真实信息,减少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是加强危机中大学生心理干预、维护校园稳定的思想前提;二是实施舆论干预,要利用校广播台、校园网等多种媒体通过对话引导、宣传教育等措施来实现舆论引导;三是实施领导干预,国外危机干略专家将领导亲临现场进行指挥、协调归纳为“3C”策略,即命令、控制、沟通。事件发生后,学校各级领导对事件的合理应对具有心理干预功能,领导冷静、负责、亲民、以身作则的行为特征会当事人带来良好的心理干预效果,能使学生感受到校方解决问题的诚意,消除其放大了的对抗心理,使大学生从焦虑、狂热中尽快冷静下来,从而降低抵抗程度。
三、亡羊补牢,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当突发事件得到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后,化解事件中反映出来的各类矛盾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辅导员在这个阶段要扮演好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耐心询问、积极疏导,以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心理学知识化解学生心中的矛盾,这同时也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契机。矛盾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化解,对于在事件中受到伤害或影响的学生,辅导员要多给他们一些关心与爱护,尽快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辅导员可以通过个体辅导或团体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分析心理现象,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并传授心理调适技能,使学生学会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提高自身心理调适能力。一是引导学生采取合理应对方式,掌握宣泄、转移、升华、脱敏、幽默等应对措施;二是积极聆听,利用心理咨询学中的聆听技巧,积极认真地听,鼓励学生表述感受、诉说委屈、发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在认真聆听的同时积极表达理解、支持、安慰,传递希望和乐观的精神,激励他们的斗志,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重树信心,擦干眼泪勇敢地站起来,微笑着迎接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在实践中忘却伤痛,以期达到良好的共情效果;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开展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种类繁多,参与者可以通过走、跑、投、爬越等形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些活动既有助于学生分解、释放心理压力,摆脱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又能帮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保持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通过这些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支持与安慰,从而尽走出心理阴影,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上。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一定要利用工作之余充实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深入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技能、心理诊断技能等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健康调适技能和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去。这也是提升辅导员应对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能力的重中之重。
[1] 田川. 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4).
[2] 林佩云,钟向阳,杨立江. 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与方法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9,(12).
[3] 陈娅萍. 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探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
[4] 边洪强,许敬刚. 浅析高校辅导员亲和力[J]. 宿州学院学报,2010,(9).
[5] 王鸿. 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J]. 教育学月刊,2011,(5).
[6] 王鸿. 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J]. 教育学月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