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地位作用
2013-08-15王俊丹典松鹤张红旭
王俊丹,典松鹤,张红旭
(河南省白龟山水库管理局,河南平顶山 467031)
水利、水文化关联紧密,在不同的时代反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昌盛,凝聚着人类为顺应自然、改变环境、适应与之相和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行为文化及制度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为满足“兴利除害并举,保护利用同步”的水利工程与水利事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不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以其无与伦比的深厚文化底蕴,在人类的生存、繁衍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对水利与水文化的认识
什么是水利?它的含义概括为:“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适应、保护、调配和改变自然界的水和水域,以求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治理洪、涝、干旱、污染等各种灾害。研究这类活动及其对象的技术和理论知识体系称为水利科学;为达到这些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称为水利工程;从事与水利发展有关的各种活动总称为水利事业。”人类依托水来润泽万物涵养生命,利用水利科学来研究水利技术,积累治水经验,依靠水利工程来兴利除害,造福社会,运用水利事业来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所创造并与之相适应的一切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的理论体系和精神产品则称之为水文化。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适应和改造生态自然水环境,以利于自己更好地生存生活,必然会创造出与当时的社会与自然背景相关联的水利工程与水利事业相融合的水文化。这些水文化的核心价值,既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水事观念的综合认识,又是人类为适应自然水环境和满足于防洪除涝及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既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事活动的理论总结与经验交流,也是人们在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维护、利用等项工作活动中进行效果评估、效益分析的内在与外化准则。
在远古时代的农业社会中,我们的先民们创造了诸如龙王祈雨、女娲补天平息洪水等带有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这是人们对水文化最早的创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利和水文化产生着不同的认识。因此,水文化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人们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知程度,体现着人们改变这些自然生态水环境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与聪明智慧,而不同时期的水文化的代代延续、传承、发展和创新,经过时间和实践的验证、洗礼和丰富,又反过来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重新认识和评价总结,并把重新认识的观念进一步融入到所从事的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事业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与时俱进的、符合现况的、能够激励人们改造大自然斗志的精神产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利与水文化之间是一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依托的持续演变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的水利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丰富的治水经验,其中在对水的感悟认知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水事观念,构成了我国水文化的重要内涵。
二、水利、水文化的历史渊源
研究一个社会的水文化,其重点应以研究这个社会的人类水事活动方式为基本内容。我国的水事活动可追溯至四千年前。世代流传的大禹治水就是最早最著名的原始社会的水文化。说起大禹治水,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父亲鲧因治水不当无果而终。大禹临危受命,子承父业接过治水重任。因受启于父的治水方法,一改治水理念,变堵为疏,带领众人劈山导河,逼水入海,常年辛苦,栉风沐雨,三过家门而不入,几经奋斗,治水成功。并发展了引水灌溉,在黄河两岸开出许多良田,既治了水害,又兴了水利。大禹因此成为中国治水事业和缔造水文化的圣祖先师,并以其卓著的治水功绩受到后人的尊崇敬仰。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中,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商代就有了有关水利工程的文字记载,西周时期已有了蓄水、灌排、防洪等水利工程及水利事业的记载,而最著名的当数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兴建的四川都江堰工程。该工程迄今已历两千二百余年,其主体工程格局没有任何改变。这座旷世雄伟的水利系统工程在阅尽千年人间变化,历经千载风吹雨打至今天,依然青春无限、风光依旧,生命力旺盛。它不但在防洪抗旱除涝排险和农业灌溉以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以其独具匠心的、非常合理的选址、十分巧妙的布局和设计、创立的科学简便的岁修制度和巨大的社会效益赢得了无数中外人士、古往今来的水利专家、学者的高度称赞和叹为观止。该工程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治水成就,并以其举世瞩目的影响力在世界水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集中代表了该时代灿烂夺目的水文化。
我国封建社会的水文化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秦汉时期。由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废止了各诸侯国筑堤自防、各自为利的局面,统一了全国的水政,为一统治理江河,发展农业灌溉和防洪除害创造了条件。此时期的水文化主要以适应自然,满足人口增加及安居乐业的需求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的工程有白渠、郑国渠及灵渠等。二是在隋唐时期。该时期最重要的水利工程是修通了大运河,贯通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的水系,为当时的南北运输和经济的交流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尤其是在盛唐宋初,由于政通人和,长江流域大规模地开垦荒地,塘堰灌溉遍布,粮食增产,国泰民安、六畜兴旺,人们安居乐业,天下太平。随之兴起的唐诗宋词、人文传记和小说散文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辉煌的有关水利方面的文笔墨迹。这些文化遗产,千古传颂,空前绝后,充分反映了这个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与水利文化的相互交融和互为作用。三是在元明清时期。水文化表现了这个时期封建盛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如元代的屯田,明代修筑的荆江大堤、武汉大堤、黄广大堤、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专修的湖广堤围,大规模的修堤围垦等。其中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全国的人口达到了4.1亿,耕地面积发展为0.73亿 hm2,农业生产和农田复种指数也达到了大发展。这一切都得益于当时对水利工程和水文化的重视。
三、水利、水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纵观我国历史,水利的兴废与国家的盛衰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史前因大禹治水创建了夏王朝,秦之统一,以至汉、唐盛世的兴起皆有发展水利振兴国力的背景。明代末年大旱、特旱,后又继发洪水,灾民纷纷投入起义军,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清光绪2~4年,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旱灾,饿死灾民1 300万余人,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这一切都说明了水利在历朝历代的执政过程中所起到的安邦定国和长治久安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国近代和当代水利史上同样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由于战乱不止,民不聊生,致使水利事业停滞,水利工程效益锐减。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30年间,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国民经济严重倒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1915年珠江流域发生大水灾,造成堤坝漫决,整个广州城被淹没,死亡上万人;1920年秦、豫、冀、晋、鲁五省大旱,灾民200余万,死亡近50万,尸横遍野;1921年江淮发生大水,冲击十余座城市,损失惨重;1928年华北、西北、西南13省525个县遇到了大旱,庄稼枯萎,大部分农田绝收;1929年黄河两岸及下游各省发生旱灾,灾民3 400余万哀号动天;1933年和1935年黄河发生大水和黄河南岸决口,受灾百余个城市乡村;1938年国民党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豫、皖、苏3省44个县市5.4万平方公里一片汪洋,受灾群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和水文化工作。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号召,并相继做出了“保护长江,根治黄河,治理淮河”的战略部署。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水利建设在水事三要素“防洪、灌溉、工业用水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中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治淮、治黄以及长江防洪工程效益卓著,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更是闻名于世。与此同时,我国的水利科学技术与水文化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多次强调:水利不仅只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更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设施,要求全党全民全社会一定要把水利放在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个重要位置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以及党中央从2004年至2013年连续10年下发的一号文件也多次指出要把解决好水的问题作为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昌盛中一项重大的战略措施来抓紧抓好,并郑重地提出了我国的传统水利要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转变,要向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和综合治理的方向转变。在这些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各地治水积极性空前高涨,防汛抗旱能力大为提高,农业灌溉面积显著扩大,众多水利工程不断开工、竣工及发挥效益,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昔日伴随着大旱、大涝、大洪而出现的社会大饥荒、大逃难、大倒退、大动荡,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总结我国古往今来的水利、水文化在治水实践中的历史渊源与地位作用,防洪重疏导,水害重转化,工程重和谐,利用重综合,运行重维护,经验重积累,治理重全局等构成其主要内容。进一步发扬治水优良传统,丰富水利与水文化的理论及实践宝库,提高水利管理水平,不断总结水利与水文化的经验和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水管人才,用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提升水利与水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