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态学视角析《咏水》诗的意境与意义

2013-08-15

关键词:万物宇宙人类

刘 晗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河南郑州 450045)

《咏水》为骆宾王诗作,属五言律诗。全诗巧借精妙的字词组合和篇章结构,营造了言说不尽、含蓄隽永的水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但《咏水》远没有像他的《咏鹅》、《在狱咏蝉》等诗作为世人传诵,个中缘由自不待细究。今天,在人类生态文明的宏阔视野中,在资源水利、民生水利高扬之时,用生态学观照《咏水》,实乃有价值、有意义的解读。拙文尝试用生态学的观念、方法解读《咏水》,期许为人类文明发展尽绵薄之力。

一、《咏水》诗的生态意境

(一)首联确立了水的生态序位

“序位”本是生态学理论中关于“生态序”和“生态位”的说法。按照现代生态学观点,“生态序”指一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功能及其环境条件在空间与时间中的秩序;生态位是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或生态群落中,某一个物种实际上或潜在地能够占据、生存的空间和地位。“序位”就意味着“合适的处所”、“相称的职责”。《咏水》首联从宏阔的视角确立了水在宇宙中的地位,即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序位”。古人认为,世间万物乃二(阴阳)五(金木水火土)妙合而成,“水”孕育、幻化着世间万物。从时间维度看,混沌初开,天地分合,地维撑天,水相伴而生;从空间维度看,它行走大地,支流疏散,浩渺无际,万川归一,合于天津。地球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水是地球上一种独特存在的物质,是一个在一定的环境中创生发育成长着的系统,理应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享有一定的“序”和“位”,这是水的“安身立命之地”。

水,自成一个完整、独立的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结构、功能和秩序,在宇宙中按照自身生命的规律存在着,循环着,生成着,闭合着。空中千姿百态的云变成雨降落到大地上,成为小溪、河流;川流不息的水蒸发为云,云再次降落成为雨;雨蒸发再为云……周而复始,水在自我生命流转中自成系统。而在宇宙生态系统中,水滋养万物,是生命的源泉。所有的生命源于水,也终于水,水在宇宙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所以,宇宙生态系统平衡运转中自有水的空间和地位。这是合乎自然、遵循天道的本然存在,也是“水”天然的生态序位。

(二)颔联、颈联展现了水的生态存在

颔联、颈联四句详细描写了水、柳、鱼、月、霞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和谐画面:微风吹拂下荡动的波纹在月色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纯净透彻;一朵朵形态美丽的浪花自由地追逐、嬉戏,就如春天盛开的桃花,柔媚无比,春光无限;敷染在水面上的万丈霞光,如同潜隐在水底的石块,五彩斑斓;倒映在水中的柳条,恰似悠游自在的水底的鱼儿,婀娜多姿。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这四句诗形象地表现了水的生态存在样态。它,形态多样,幻化无穷。或沉静,或活泼;或清浅,或深邃;或方正,或圆润;或清冷,或温热……它滋养万物却不争,成全万物却不显,它拥有月光、霞光、映柳、隐石、沉鳞,却不占有它们,而是在澄澈中使其自我显现、自我保全、自我生长。水的生态存在集中体现为“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本为道家哲学的基本精神。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注曰:“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由此,“自然”就是事物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无为”实质上就是“自为”。老子以“水”喻道,“道”法“自然”,“水”自然也法“自然”。虽然“水”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化生万物而不占有,养育万物而不邀功,而是任万物各按其本性存在。所以,“自然无为”是“水”的根本。

(三)尾联道出了水的生态品性

尾联乃全诗精髓,主题提炼精妙。水,有品有节,至德至善。或义;或勇;或法;或正;或察;或志;或善化;或道;或德……老子、孔子、荀子等思想家都对“水”的品性作了精要的阐释。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具有“谦德”、“仁德”。孔子讲“智者乐水”。朱熹注:“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不滞,有似于水,故乐水。”荀子论水“九品”。水,以柔克刚,水滴石穿;水,心向大海,九折不回,一往无前;水,明察秋毫,公平公正;水,荡涤万物,鲜洁以出,善化万物……水的最上等的品行应归于“淡”,“淡”体现为水的透明、透彻,体现为水的任运自然,体现为水的简单质朴。因此,“淡”乃水之“上善”。

二、《咏水》诗的生态意义

首先,骆宾王的《咏水》诗恰似一帖清凉剂,时刻提醒着人类要深刻认识“水”在生态系统中应该拥有的生态序位,懂水,爱水,尊重水。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自我标榜为“宇宙的中心”,“万物的灵长”,凭借科学与技术任意役使自然、开发自然、掠夺自然、蹂躏自然,人类的意志和选择早已打破了宇宙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扰乱了水在宇宙生态系统中的“序位”。在学术界,早有人提出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人类纪”与以往的“白垩纪”、“侏罗纪”、“寒武纪”等相比,最鲜明的特点是人类任何一项重大活动都将引发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其中淡水资源枯竭将是人类面临的极大挑战。人类为着一己之私,一时之利,完全无视水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无视宇宙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知道,每一条河流都有出生、生长、发展的过程,和人类一样,需要休养生息,需要自我调整。但是,人类如果只是一味索取,大量取用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甚至索取生态用水,剥夺了水自我调节、自我休养、自我还原的权利和机会,就会陷入到人类为其设定的生态“序位”。

其次,骆宾王《咏水》诗中水的生态存在样态,启迪着人类应让万物自由成长,共同建构一个鸢飞鱼跃、草长莺飞的和谐世界。生态学中有一条重要的“共生”原则。“共生”原则是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原则,即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为他人考虑,包括动物、植物和地球本身,这样他人亦会为你考虑。所以,“共生”原则是宇宙万物得以各自保存的基本法则。水、月光、霞光、映柳、隐石、沉鳞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存在、发展的权利,因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经过若干世纪自然形成的,每个物种都在为大系统存在输送必要的能量,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或能量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紊乱,乃至崩溃。所以,万物自显,万物自存,和谐共生。但人类日益膨胀的自我意识将个人私欲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视自然界自生自长的规律,妄图通过科学、技术掌控整个宇宙,穿牛鼻,射鸟兽;伐山木,开道路;贵珠宝,尚财货,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必然造成“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盖以荒”的生态紊乱。

最后,骆宾王《咏水》诗中水的生态品性,要求人类必须懂得简淡。人类在物欲的道路上飞速奔跑,欲望无限膨胀,过分地对财富的攫取导致了地球超负荷运转,出现了全球淡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能源短缺等重大社会问题。面对这些社会问题,西方当代著名思想家欧文·拉兹洛认为,生存的极限不在于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在于人的内心,在于人类对于自己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的选择他:“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人类的最大局限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是地球的有限,而是人类意志和悟性的局限,阻碍我们向更美好的未来进化。……如果我们挤破了城市,种薄了土地,耗尽了牧场,捞尽了湖海里的鱼,污染了空气、陆地和水域,别说地球的资源不够丰富,是我们没有用好她的财富。”

所以,解决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归根结底,要解决好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我国著名生态文艺家鲁枢元先生认为:“人心”是人的心理、心境、心向;是人的欲望、需求;是人的情绪、情感;是人的是非善恶,人的意象选择,人的意识观念,人的信仰理想,即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广泛、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发展。人类是否该停下追赶物质财富的急匆匆的脚步,是否该停下无休止地对大自然的掠夺,是否该停下对外在世界的无限开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但却是思想最解放、精神最自由的时代,陶渊明、“竹林七贤”、谢灵运等都追求简朴、自然、恬淡、悠然的“山林之乐”。他们心境澄明,虚纳万物,“无功”、“无名”,真正达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人生境界。这样一种平易恬淡的简朴生活,也许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人生的天地境界。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事天”。因为他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不但应对现在社会负责任,也应对将来社会负责任,亦应对宇宙负责任。也许当人类真正融自然、简朴、艺术为一体时,“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运转”的生活时代才能真正到来,我们就会“回归于古老的家庭、社会、良好的工作和悠闲的生活秩序;回归于一种悠闲的足以让我们观看日出日落和在水边漫步的日常节奏;回归于值得在其中度过一生的社会”。

猜你喜欢

万物宇宙人类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宇宙第一群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这宇宙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