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训部队卫勤保障特点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2013-08-15付留杰刘元东张汝波
付留杰,刘元东,高 伟,向 彬,张汝波
随着我军军事训练的不断深入,部队的机动化、多功能化、水陆两栖化能力也在不断得到加强,陆军部队海上训练已成为部队军事训练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夏季海训气温高、湿度大、训练地域疫情复杂、部队机械化运输等,增加了疾病预防控制和饮食卫生安全的难度。针对海训部队卫生防病的特点,近几年笔者所在单位加大了指导部队防病工作的力度,全面督导防疫措施的落实,现报告如下。
1 海训部队卫勤保障特点
海上训练部队由于训练背景、训练科目、训练时间与在内陆地区的军事训练大不相同,其卫勤保障方式也有所变化。
1.1 环境特点 近几年,部队一般在夏季(主要是7~9月)进行海上训练,沿海气候白天气温高,中午有时高达40℃,而晚上海风吹拂,温度较低,使人感到凉爽,这是与内陆地区环境的最大差别;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湿度大,夏季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度大。内陆部队到达沿海地区训练,由于依靠当地食品供应保障,因而饮食结构也有所变化。
1.2 训练特点 部队平时训练主要以平原、丘陵、山区为背景,针对不同作战目标设置相应的训练科目,电子信息干扰、红蓝军对抗、射击、战术隐蔽等是常规训练内容。而部队从内陆转到沿海地区训练,则以武装泅渡、渡海登岛、抢滩登陆为训练科目,有时还需要配合多军兵种协同作战训练。在早期要做好水上适应性训练,主要是防晕船、防溺水、防肌肉痉挛、防日光性皮炎等。
1.3 疫情特点 部队长期驻防于内陆营区,官兵发病除普通训练伤外,其疾病谱与驻地常见病并无区别。而参加海训的部队官兵发病除发生与海上训练有关的疾病外还要受到沿海地区疫情的影响。例如,有的地区甲型肝炎发病率高,有的地区腹泻病较多,这与当地饮食环境有关。因此,部队要切实做好传染性疾病和各种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
2 海训部队伤病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
由于海上训练特点的变化,海训部队的疾病谱也发生很大变化。据2012 ̄08调查,某部队海训24 d,前5种疾病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43.4%)、胃肠道疾病(13%)、过敏(虫咬)性皮炎(5.7%)、日光性皮炎(5.1%)、外伤(4.8%),主要发生于到达海训地域后的前10 d,中期后发病逐渐减少。内陆地区部队刚到沿海地区,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海洋气候,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夜间睡觉时战士不盖被子或毛毯,导致感冒或受凉较多。2004年肖清华等[1]对海训部队调查,急性腹泻病发生率为15.89%,其中4例不能参加正常训练工作,1例送后方医院住院治疗。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卫生知识掌握差、平时卫生习惯不良、常外出吃夜宵是急性腹泻病的危险因素。皮肤病是近年来海训部队的重要发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官兵的身体健康和训练质量,尤其是日光性皮炎发病率占皮肤病发病的63.40%[2],以Ⅳ型日光性皮炎最多[3],主要与训练时间不当、皮肤暴晒时间过长、无有效保护措施等有关。
3 疾病预防控制和食品安全措施
由于海训部队训练地域、训练内容和单兵能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伤病种类随训练的不同阶段也有所变化,根据海训部队伤病基本情况和频海军事训练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4],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大特殊疾病的防护训练,才能保障训练安全。
3.1 制定各类预防伤病和安全训练方案 部队要结合训练实际制定各种预案方案,要细化量化,责任到人,措施落实。主要预案和方案有:《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防海水淹溺处置方案》、《腹泻病预防方案》、《中暑应急处置预案》、《常见病防治预案》等。
3.2 加强针对性防病知识宣传教育 坚决落实各级有关海训部队预防训练伤病和卫勤保障工作的指示,编印《海训部队卫生防病手册》,下发“海训快报卫生防病专刊”,海训开始前,要让所有官兵学习掌握食物中毒、急性腹泻病、海水淹溺、中暑、日光性皮炎、蚊虫叮咬、肌肉痉挛、晕船等预防常识,使官兵对防病有一个基本了解。海训开始后,要充分利用宣传手册、黑板报、卫生课、影视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病教育,使官兵增强自我防护能力,降低因训练而致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部队到达训练地域前或刚到时,卫生人员要开展卫生流行病学侦查,包括饮水洁制消毒、饮食结构、疾病谱变化等,使疾病防控和饮食安全更有针对性。
3.3 严把饮食饮水卫生关口 夏季训练关键要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饮食安全。从官兵到炊事人员都要始终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加强对饮食卫生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严格执行各项食品安全和饮食卫生管理制度,把好食品采购、加工制作、分类贮存和留样以及餐具消毒等关口,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从严控制部队食用贝壳类海产品,菜品统一采购,索取购货凭证和产品检验合格报告,不得到个体摊点购买食品和饮料。加大环境整治和蚊蝇消杀工作力度,降低蚊蝇密度,炊事车四周必须安装纱网,购买防蝇罩,进一步完善伙房卫生设施,伙房、餐厅要离开垃圾、厕所至少50 m。把好生活饮用水检测关,加强水质消毒和净化,对于采用水罐车拉市政自来水分到各营区用水点的部队,为防止二次污染,必须加氯消毒,并确保消毒效果。
3.4 加强疾病监测和医疗技术培训,建立畅通的后送军地保障联系 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掌握部队海训驻地疫情动态,并及时整理分析海训部队门诊登记,对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后续发生。针对海训出现的疾病,强化救治技术训练,尤其是海水淹溺、重度日晒伤、肌肉痉挛的紧急抢救技术。积极与驻地就近的军队中心医院和地方医院保持沟通,密切联系,建立畅通的伤病员急救和后送渠道,便于发生批量病员或者特殊伤病时,及时后送并得到技术支援保障。
3.5 加强部队管理,合理调整训练时间 禁止部队官兵外出就餐,以防腹泻病的发生。训练时间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训练间隙和路途中要穿好长袖衣服,避免阳光直晒。加强监督检查和管理,根据疾病的易发时间,卫生人员有权向领导建议训练的时间。
[1]肖清华,彭世喜,周乐友.海训部队急性腹泻病调查[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6,20(6):48-49.
[2]时利民,马守江,杨道秋,等.海训部队皮肤病调查与防治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5):454-455.
[3]钱 江,杜青云,郭文勇.东南沿海某部海训官兵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调查[J]. 医学信息,2008,21(9):1578-1580.
[4]于晓华,胡一平.频海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预防[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6):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