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普通高校推广健美课程的模式分析

2013-08-15

关键词:健美运动河南省体育

张 磊

(中原工学院体育部,河南郑州 450007)

一、普通高校开设健美课程的价值思考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早在1990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就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这是我国较早的关于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全国高校开展体育教育工作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为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学校体育课是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实践,是贯彻高校体育教育政策、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持续、健康、深入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健美课程的功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手段。

健美课程是在学习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营养学和体育美学原理课程的基础上,掌握有效的锻炼肌肉、增强肌力、改善体型、体态的方法,能指导自己和他人从事健美锻炼、形成健康新观念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一门高校体育课程[1](P12)。健美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身体素质和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美学教育效果。

(三)健美课程是高校传统体育课程的创新和拓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年)指出,根据学校体育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学习需求,各高校在优化传统运动项目的基础上,拓展了一批新型的运动项目,健美课程就是其中之一。

健美运动(Bodybuilding Exercises)是人们徒手或用各种负重器材(杠铃、哑铃、壶铃和综合器材等)来发展力量与耐力,从而获得强健身体、优美形体的体育活动[2](P17)。健美运动自诞生以来,备受青壮年的喜爱。健美课程的开设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增添了新的内涵,是体育选修课程的丰富和补充。相对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比如田径、足篮排、健美操等,健美课程在发展大学生力量素质、爆发力、有氧耐力素质等方面更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学者张莉清等通过调查发现健美班的学生在推铅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和1500米四个项目上的提高幅度远高于普通班级[3]。健美课程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增加肌肉弹性、提高肌肉耐力,还可以提供人际交流的机会[4]。

二、河南省高校开设健美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一)健美运动有一定的学生基础

普通高等院校开设健美课程,推广健美健身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同时,健美运动是一项独立运动,可以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进行锻炼,不受人员、时间的限制。目前,健美运动在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具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近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高校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并且积极参加全国和河南省健美健身比赛,向社会输送了一批素质较高的健美健身运动员。在河南省众多高校中,中原工学院在这方面起步较早。该校从2007年开始参加河南省健美健身锦标赛以来,比赛成绩逐年提高,对河南省高校开设并推广健美健身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组队参加比赛,带动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健美健身运动当中,给该项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设施

高校健美教学不同于社会上开办的健美班,它是结合高校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引进与吸收竞技健美内容。该课程通过各种方式的体育锻炼,达到提高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技能平衡,并最终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通过运用各种器械和各种训练方法,达到发达肌肉、健美体形的目的。所以,健美课程区别于以往传统体育课程的授课方式。BODY PUMP,即杠铃操,在训练中应用踏板、杠铃、杠铃片,通过节奏快慢变化、重量大小变化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完美结合,从而达到良好塑身效果。北京、上海等地部分高校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美课程,其中不乏将杠铃操、韵律操等节奏感较强的运动引入到健美课程中的授课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健美健身课程的特殊授课方式,它对于授课环境提出了较为客观的要求,比如需要有一定空间的室内场地,各种健身器材。在选择健身器材方面,有针对性的单一训练器材比组合器材更为实用。组合器材虽然很“专业”,练习的肌肉部位也很多,但使用起来并不方便,而且容易损坏。

(三)开设健美课程的师资条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高校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关键在教师。通过对河南省已开展健美课程的高等院校的教师和教练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健美课程教师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副教授职称占15%,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50.7%。这些教师大多数是从专业的体育院校毕业,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重点院校毕业,有的甚至曾是国家或省市专业运动队的运动员。可以看出河南省高等院校拥有一批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较完备知识储备的体育教师。目前河南省高校教师中具有国家级健身指导员资格的教师占9%。随着健美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发展,社会上的健身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健美运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中青年人所追捧。

三、河南省高等院校健美课程教学的探索

(一)完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高等院校开设健美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理论教学,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和健美理论等;模仿教学,由教师演示完成动作;实践教学,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完成;弹性教学,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基础,有弹性地设计教学进度和实际操作。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相应作出调整。比如理论教学中的解剖学,讲解小肌肉群和大肌肉群的训练时,一方面医学术语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可以采用展示挂图,播放音视频教程等多种教学手段,更为生动地讲解。

近年来许多国家已广泛地把音乐运用于健美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中。有实验证明,音乐可以延长大脑皮层中枢的兴奋时间,使运动者能长时间进行大强度的、枯燥单调或特殊要求的练习,并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在健美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组织作用,营造一个健康、友好、融洽的练习环境。如以自由组合为原则把学生进行分组(2~3人为一组),形成多个小集体。练习时,集体成员相互指导、相互督促、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使其在充满真挚情感的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轻松、愉快、自信地投入学习。另外,积极选拔并培训学习骨干,由学习骨干协助教师的管理和指导,从而使教学获得更大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动力

健美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动力。在已经开设健美课程的高校中,有一些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中原工学院健身房中张贴了近几年在全国健身健美比赛中获奖学生的健身照片,从视觉上给学生以直观刺激,并把这种心理转化为练习的动力,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有了动作参照对象。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大多学校健身房中悬挂镜子,使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看到肌肉的拉长和收缩。一些学校组织健美健身学生社团的学生参加大学生文化广场活动,为校园生活增添了靓丽风景。

学生通过健美锻炼不仅练就了一副好身体,还可以开辟其所学专业外的另一“领域”,对于学生就业也有很大帮助。中原工学院已有5名学生利用假期考取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证书,毕业后在青岛、苏州、石家庄、郑州等地的健身房从事健身教练工作。学校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综合运用演示法、直观教学法,通过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健美训练展示。建议购买健美、健身的书籍和杂志,供学生平时翻阅。必要的健美教学器材、设施是普通高校开设健美课程的硬件保障。学校的健身房对学生开放,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能起到普及健美知识、激发和鼓励学生锻炼身体的作用。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河南省高校健美课程的师资结构中,教师的职称以副高和中级职称者居多,青年体育教师的学历以硕士学历者居多。但是,健美课任课教师的原始专项多为其他项目,如体操、篮球、田径等。所以,河南省普通高校要注重健美课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健美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德育和教育水平,不断加强健美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定期选派任课老师参加全国健美协会或省健美协会举办的健美健身培训班、健身指导员培训班,或者到大型健美俱乐部进行学习,以提高健美课程教师的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还可以利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院校的师资,在河南省高校中建立健美教师协会,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为河南省高校健美运动服务。另外,鼓励任课教师带队比赛,每年选派一些有条件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健美健身锦标赛。健美课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育人者,既要教给大学生健美知识,又要对大学生进行美育、德育甚至人生发展的指导,在健美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四)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当前,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没有统一的规章可循,导致体育课程缺少明确的方向,影响了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效果体现。在河南省高校进行体育课程评价,可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促进高校开设更适合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课程,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健美课程内容的设置、教材的选择、课堂效果、课程管理、学生学习效果和反馈等方面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课程评价来获得。因此,加强对体育课的课程评价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和科学地设置相关课程,促进体育和德育功能,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不断提高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整体水平。

:

[1][苏]沃罗比约夫AH.男子健美与体型[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相建华.初级健美训练课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张莉清.健美体育课和普通体育课对改变普通大学生身体素质机体成份的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报,2005,(3).

[4]张文颂.南京高校健美教学多种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健美运动河南省体育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健身健美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分析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健美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优势因素分析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山西省高校健美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