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下建筑学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研究

2013-08-15张平乐郭声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校企考核专业

张平乐,郭声波,蔡 华

一、校企合作下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背景

我国工程教育一直由高校主导,人才培养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应用和培养具有技术能力的学术型工程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企业需要大批有一定理论基础,同时实践应用能力强的技术型工程师,这种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脱节的现象,导致大量工科专业大学生不能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年批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中,大力提倡“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湖北省也适时提出“校企共建工科专业”机制。校企合作办学成为近年高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的一种开放办学模式。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及信息共享,是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必经之路,是高校与企业“双赢”选择。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资源与信息共享。其中校企双方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是校企合作中关键的一环,而这个环节往往又最容易被忽视,导致校企合作不能完全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本文以建筑学专业为例,重点分析探讨校企合作下,工科专业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二、校企合作下建筑学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特点

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的本质在于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校企合作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因此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相比,校企合作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企业深度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教学的全过程,其中也包括学生的课程考核和评价。课程考核与评价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重要一环,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和发动机,而在校企合作条件下,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也相应产生了巨大变化,其特征表现如下。

1.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用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统一。在课程考核和评价环节,应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应将职教课程与行业标准对接,并建立直接通过行业职业标准来考核教学质量和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结果的机制。并以此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将教学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 ,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相结合。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尤其是应规范和创新“生产实训 ”、“工学结合”等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行业和职业特色及专业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2.考核内容职业化。应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尤其是建立以职业资格认证和学历认证为标准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

3.考核方式的多样性。改革工科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应将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测试学生课程水平的基准。打破以单纯的书面考试成绩作为判定学生课程学习水平的传统评价方式,增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课程质量的评价应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能力为本位,要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质量观,采用符合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转变。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应尽可能地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形成以试卷考试、课程论文、综合型设计与答辩、实验和实训技能测试、实习报告、学科竞赛等为主要形式的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尤其要将课程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相结合,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指向性和实效性[1]。

4.考核主体。校企合作背景下 ,工科专业必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将课程考核评价由校内评价向校外评价拓展与延伸 ,吸收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高行业企业对课程考核与评价的权重,健全“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工作运行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 展工作,一是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 ,建立由行业、职能部门、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专业定位,共同制定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考核与评价标准等。二是完善双指导教师制度 ,建立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的校内校外双指导教师制度,校外指导教师对课程考核评价指标的权重不低于50%。三是加大学生参与课程考核评价的力度,以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课程考核与评价核心,形成以学校为主导,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三、校企合作下建筑学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设想

1.课程考核与评价原则的建立。一是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原则。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解决专业问题的水平等方面。二是注重学生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评价。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习、实训实际,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解释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并能采取必要措施应对和解决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不断提高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同时还要注重考核对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导向作用,把职业人的培养与社会人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将学校与企业的评价相结合。

2.考核主体。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主体发生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深度参与必然要求企业参与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学习。因此,校企合作开展的教学活动,其评价应有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作出。

3.考核方式。校企合作背景下,应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考核方式的选择与课程特点相适应。

(1)试卷考试。试卷考试是传统考核方式之一,对于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如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理论性强的课程都适合采用此种考核方式。试卷考试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题型应以综合应用性题型为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课程论文及其答辩。课程论文,包括调研报告、科研论文,是适合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等考核方式,也可以和试卷考试相结合,试卷考试和课程论文各占一定权重,来共同考察学生对某门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结合学科、工程实际撰写,侧重考察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试卷考试,能更好地考察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因此应占更多权重。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思考自己确定选题、进行文献查阅、现场调研,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理解、分类,并加以分析、综合、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判断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乃至团队精神等等,因此课程论文撰写是增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

(3)综合性设计。综合性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毕业设计等课程重要的考核与评价方式。综合性设计的选题至关重要。首先,选题的难度应适中,与课程考核标准相一致;其次,选题最好做到真题真做,即结合工程实例。将工程实例作为综合性设计选题,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熟悉工作方法和步骤、熟悉建筑设计规范,从而更快上手和适应未来的建筑设计工作。

综合性强的课程论文、毕业答辩可结合论文答辩的方式,以考察学生表达能力。

(4)将学科竞赛纳入课程考核。建筑设计系课程考核还可与建筑专业校内、省内、国内、国际的学科竞赛相结合。1—4学期参与空间建构竞赛,训练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动手建造能力;第5——8学期,建筑设计的选题可考虑和“蓝星杯”设计竞赛、“霍普杯”建筑设计竞赛、“中联杯”建筑设计竞赛等结合。这些国际、国内设计竞赛,都围绕建筑设计的前沿热点问题,如绿色建筑、建筑文化等开展,设计教学和学科竞赛合二为一,可培养学生广阔的专业视野、研究和创新能力,还可锻炼学生团队精神,更可与兄弟院校建筑专业学生开展交流学习。将学科竞赛纳入课程考核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之一。

(5)实验报告。建筑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有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电脑辅助设计。实验项目选择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项目开展,培养和考察学生设计、操作、分析、研究的能力。这些能力都通过实验报告和教师学生实验过程的观察来考核与评价。

(6)实训、实习报告。建筑学专业实习、实训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对于实习、实训环节的考核与评价应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应注重学生在实习、实训场所表现出的发现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格品质、协作精神、专业素质、工作方法等,因此考察应重过程考察,而考核主体应由教师和实习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

4.考核结果的应用。(1)考核与评定结果出来后,并不意味着考核的结束,考核者应对考核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对评定信息作出解释,查找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将其作为指导今后的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来完善教学过程。

(2)考核方式改革必须和教学改革同步。课程考核与评价必须与课程标准一致[2]。也就是说,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不能是孤立的,它应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没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教学改革必须和考核方式改革同步。

[1]丁兰,吕浩雪.改革高等学校考试形式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1999,(1):54

[2]范立双,刘学智.美国“成功分析模式”的诠释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8):77

猜你喜欢

校企考核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