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3-08-15邵海英
邵海英,林 川
西方心理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心理韧性(resiliency)(回复力、弹性或压弹),并进行了广泛探讨。近年来,心理韧性(Resilience)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这一领域当前也已引起我国学者注意,但国内多数研究都集中围绕针对韧性的变量模型和个体模型展开,有的侧重测查逆境的严重程度、后果及个体或环境中保护个体免受危害的潜在功能之间的关系;有的侧重研究处境不利的儿童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于农村留守儿童、灾后青少年、普通初中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而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的重点人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实证研究尚少有人涉足。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适应问题也成为学校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贫困大学生是指高校里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国际上将这类学生统称为低收入大学生low-inocome undergaduates),我国将其称为贫困大学生(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近年部分高校为避免“贫困生”一词的歧视意味,把这个群体改称为“经济困难学生”。研究表明,经济困难生较普通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不适应症状,表现出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有统计结果发现,困难学生中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占困难生总数的80%之多。但现实中我们会发现还是有许多经济困难生不像以往研究所说的存在诸多适应不良状况,而表现出更强的适应与应变能力。综合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心理韧性是决定经济困难学生能否很好的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积极上进,保持良好心态的主要因素。
Edwards认为,应对的位置处在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应激能否引起健康损害与3个因素有关:应激源的强度、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心理机制,它在个体面临应激时会被唤起并产生作用,但其对于应对方式的选择是否会产生影响甚少有人研究。江瑞辰以藏族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认为藏族中学生积极的心理韧性因子对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有显著预测作用。那么,对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本研究拟以广东两所高校经济困难生为对象,探究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两者间的关系,为后期研究将认知优化干预技术引入对经济困难生的训练和干预提供实证数据。
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向广东地区两所高校230名学生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9份,有效率为95.22%。其中由学校审定的经济困难生113人,非困难生106人。
研究工具:①心理韧性量表。采用晁粉芳等翻译修订的Wagnild&Young(1993)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RS),该量表共有25个项目,用于测量个体适应良好的积极特征。量表采用7点计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量表得分分值位于50到170之间,分值越高,心理韧性越强,高于 136视为高心理韧性。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系数为0.8779。②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肖计划等人1999年编制的 “应对方式问卷”(CSQ)。该问卷共62个项目,分为6个分量表: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和解决问题。六个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6=0.72。
数据处理:本研究使用SP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经济困难生的心理韧性总分、应对方式总分分布状态
根据经济困难生心理韧性总分和应对方式总分分别得到其分布为近似正态分布,偏度(skewness)值分别为-0.232和0.148。可以进一步进行参数检验。
(二)经济困难生与非困难生在心理韧性、应对方式上的差异
经调查发现,经济困难生与非困难生在心理韧性、解决问题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1<0.001,P2<0.01);在应对方式合理化因子、求助因子、自责因子、幻想因子以及退避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
(三)经济困难生心理韧性、应对方式的人口学差异
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应对方式退避因子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1<0.05,P2<0.05),在其他因子上则无显著性差异。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各因子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水平上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四)经济困难生高低心理韧性组在应对方式及各维度上的差异
研究发现,高心理韧性组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低心理韧性组(P1<0.001,P2<0.05);高、低心理韧性组在自责、幻想以及退避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1<0.05,P2<0.05,P3<0.01),低心理韧性组在这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高心理韧性组。
(五)高校经济困难生心理韧性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经调查发现,心理韧性对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解释为19.7%;对于应对方式中的求助因子,心理韧性能解释其3.9%;对于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因子、幻想因子以及退避因子,心理韧性能分别解释其8.2%、7.6%、10.4%。说明心理韧性可以良好地预测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以及能良好地解释求助的应对方式。
三、讨论
(一)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特点
本研究显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近正态分布,其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非经济困难生;在经济困难生中,男生比女生具有更高水平的心理韧性。可以解释为,由于家庭经济压力,经济困难学生从小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受挫折能力更强;在中国家庭和社会,与女孩相比,男孩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和更高的要求,承受更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具有更强的心理韧性来践行社会角色。在本研究中,被试中93.4%都不是独生子。数据显示,非独生的困难生的心理韧性水平略高于独生的困难生;来自农村的困难生的心理韧性水平略高于来自城镇的困难生,但这两种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这与对普通大学生的研究结果有些不一致。
(二)经济困难学生应对方式特点
调查发现,经济困难生依次倾向选择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和自责。经济困难生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得分显著性高于非经济困难生,在其余五个因子上则无统计学上的意义。肖计划等人认为,六种应对方式在个体身上构成三种维度的应对模型,“解决问题——求助”模式,即成熟模型;“退避一—自责”模式,即不成熟模型;“合理化”模式,即混合型。本研究表明经济困难生遇到危险和困境时,更倾向于选择成熟型应对方式。可以解释为,作为弱势群体,从小饱受经济困阻,无法得到更多积极关注,遇到问题时往往需要自行解决。此外,研究还发现应对方式退避因子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比男生显示出更高的退避。这或许与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的角色期待和要求有关。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性是勇敢的、坚强的,肩负起更多的家庭、社会责任,所以需要更勇敢、积极地去应对问题;女性是柔弱的、胆怯的,社会容许她面对问题时退缩,从而寻求庇护。研究结果还发现,应对方式其他因子在性别、是否独生以及生源地类别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贺斌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三)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高心理韧性组在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五个因子上得分与低心理韧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心理韧性水平越低,越倾向于选择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或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从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经济困难生而言,心理韧性对成熟的应对方式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说明心理韧性对经济困难生的成功应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认知优化教育,提升心理韧性,使学生以积极的方式评价和面对重大事件,尝试建立系统化的经济困难学生全程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1]晁粉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江瑞辰.藏族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34):101-105
[3]雷万胜,陈栩,陈锦添.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2):155-157
[4]贺斌.河南省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57-58
[5]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M].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顶版),1999: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