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高校史地结合教育的探索——以《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为例

2013-08-15王开队

巢湖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历史区域课程

王开队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一定的历史活动,总要在一定的地域上展开。历史的发展是离不开地理条件的。”[1]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舞台。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历史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而历史存在的空间范围,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中外学者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认识到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具有密切联系。[2]事实上不惟如此,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同样在创造着历史,我们今天的世界就是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认识历史与地理的关系显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前提,因此如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史地知识及史地观念也就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观念及其它方面的原因,导致在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史地结合教育的缺失较为严重,这一点在目前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中表现尤为突出,部分重点高校可以通过自身雄厚的基础教育实力予以解决,但是,由于受自身学科设置或者师资的限制,绝大多数地方性高校面对这一问题则困难较多。在今天的高校通识教育中,历史学专业具有一定的位置,目前除了诸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规定课程之外,在一些高校往往还开设有历史学其它门类的通识性课程,那么,当前地方性高校是否可以依托历史学教育在通识教育中适当开展史地结合教育的尝试呢?本文即以《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的设置为例,以期对当前地方性高校史地结合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不当之处尚祈正之。

1 史地结合教育传统及其在当前地方性高校通识教育中的现状

历史学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而地理学却是一门关于空间的学问,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却是非常密切的。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地理学和历史学向来是密不可分的,以记载和反映中国传统学术知识体系的传统典籍为例,第一部系统反映中国早期地理知识的《禹贡》为《尚书》中的一篇,《史记·货殖列传》、《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等反映秦汉时期商业、水系、政区、人口等地理信息的专论皆附于史书之内,其后莫不如此,而在中国传统学术的集大成《四库全书》中“地理类”也在“四部”之一的“史部”之下,这些都说明了古人对于历史和地理是综合认识的。这一体系的建立使得古代中国人对于我们生活的世界的认识是一种综合的、宏观的,其长期的存在说明了其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直至近代,这一传统更被发扬。以乡土教育为例,其以培养学生对于家乡历史与地理的认识为主要目的,在20世纪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在高等教育中,以史地结合为特色的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点在浙江大学张其昀表现的尤为明显。张其昀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地学家、教育学家。1934年至1949年他协助竺可桢办学,创办浙江大学史地系,与当时中央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史地分系不同的是,他提倡史地结合,在其主持浙大史地系十三年的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其中包括建国以后成为中国历史学界唯一一位从属于自然科学的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谭其骧院士。[3]

但是,这一优良的教育传统在建国以后由于教育分科的原因却出现了问题。对科学技术自近代以来所呈现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两大趋势,我们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考虑分化一面的多,高等教育体制安排中文理分家、理工分校、专业林立、严格分工造成了人才过分专业化,综合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明显薄弱。这一状况持续至今仍然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尽管2000年以后在中学教育中已经注意到了史地知识结合的必要性,并将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展工作,但是在大部分学生升入高校以后,史地知识的综合认识及运用能力依然不容乐观。以笔者所在某省属“2 11工程”学校为例,由于笔者所在单位为历史系,自身从事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注意到了对学生史地结合知识的考察。经过随机考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对于中学所学地理知识的遗忘很快,而能够综合运用地理与历史知识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则更少。而笔者相信,这样的例子绝非孤证。实际上,由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一定程度上的脱节,使得大部分学生在从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过渡过程中对于中学知识的遗忘过快。对于这一现状,具备雄厚基础学科实力的高校可以通过系统基础教育的实施予以解决,而在我国当前大部分地方性高校中由于不具备较为完备的基础学科教育实力,学生的状况则不甚乐观。在一些地方性高校中,由于师资或者其它方面的限制,学生往往一方面很快遗忘了中学所学史地知识,另一方面又难以得到大学史地知识的适当补充,使得其在知识结构上出现了空缺,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

2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的设置思路

史地结合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缺失已经引起了部分高校的注意,2002年以来在一些重点高校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史地结合型的通识性教育已经在本科生中得到了很好的开展,特别是在以基础学科见长的北京大学,针对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史地结合型课程已经成为北京大学“博雅”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在目前的中国高校中,绝大部分高校显然还不具备如北京大学等那样雄厚的基础学科实力,而在一些地方性高校中由于学科设置的缺陷或者师资力量的限制还难以开设一流重点高校那样的成系列的史地类通识课程。那么,在一般的地方性高校中是否可以开展类似的教育尝试呢?答案是肯定的。成系列的史地结合类课程开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较为雄厚的学科及师资实力,这些对于地方性高校都是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各个地方高校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开设一些各具特色的史地结合型课程。如何设置课程显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以为《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其一,就师资力量而言,在地方性高校中多有从事历史学专业教育、历史学通识教育或者地方史研究与教学的师资力量,这就构成了开设《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基本的师资力量;其二,就史地结合教育的目的而言,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地知识及学会应用史地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区域历史地理教学的选择可以结合各个地方高校所在区域历史地理的实际来进行设计;其三,就史地结合教学的方法而言,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之外,实地的考察是必要手段,而地方性高校完全可以结合各个地方的区域实际开展考察,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内容的设置,笔者以为各个地方性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实情开展,但是其中有两条基本原则应注意把握。

其一,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原则,即要通盘考虑该课程的内容设置。既然冠之以“中国区域历史地理”,那么首先要考虑“中国”这一问题。应注意从中国历史上的地缘政治结构,阐述大地域、多民族统一国家在形成发展进程中,区域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地貌与交通线的分布,地区开发的模式,区域环境的变迁,环境变化的模式与区域社会的互动;自然环境对城乡居民建筑、民间习俗的影响。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文化扩散与融合,区域民间文化的特征。具体授课则可以按中国黄土高原、河西走廊、西北内陆、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淮海平原、山东丘陵、东北平原与山地、内蒙古草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低山丘陵、沿海岛屿、岭南地区等大自然区域,分别讲授区域历史地理。内容涉及:气候与环境、地貌与水系、交通与城市分布的地带性与形态特征、经济开发、区域文化景观。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中国”这一基本原则,才能够达到讲授本课程的目的,从区域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区自然环境、经济与文化历史地理的综合性认识,适应学术研究或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其二,局部性原则。所谓局部性原则,就是要兼顾各个地方自身的具体实情开展课程设计及实际教学。由于各个地方性高校学科设置及师资力量的差异,要想在广度和深度上将《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这门课上得很好,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需要授课教师较为扎实和全面的历史地理知识,但是地方性高校从事于通识性教育的老师大多对所在地方较为熟悉,这样就可以在适当兼顾全国各个区域的基础上适当加深、扩展地方区域历史地理知识的教学。与此同时,由于对于地方史地知识熟悉的便利也可以很好的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以笔者所在高校的合肥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讲述合肥地区的历史发展时,就可以将秦汉时期的全国性都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争夺的军事要冲——隋唐时期的江淮都会——宋元明清时期的合肥发展这样一条合肥发展的历史主线与合肥地区所在地理环境、中国历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变迁结合起来讲述,就可以使学生明白合肥的发展是不同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历史结果。

只有将整体性与局部性原则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既可以掌握相对丰富的全国性史地知识,以达到拓宽其知识面的目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学会从具体区域入手,学会运用史地结合的知识来分析具体历史地理问题的能力。

3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

要想较好的在地方性高校中开展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教学,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有两点应必须学会。

其一,地图教学法。要做到读史与读图并重。“语言是一种经过时间的延续先后相接的表示符号,单以语言表述地理现象,是不适合的。地图是表示地理现象的最好工具。”[4]众所周知,地图不仅是地理知识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同时也是研究历史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即有“左史右图”的传统。授课教师在课堂应学会使用各种地图,特别是一些历史地理方面的地图。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例,在《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使用这一地图不仅能使学生明白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国界、政区、合流走向、民族分布等基本信息,而且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地图中相关要素的对比还能激发学生探求其变化原因的兴趣,从而增加课堂教学效果。

其二,野外考察法。要做到课堂教学的同时辅之以适当的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是地理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考察不仅能增加对于地理现象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有时还可以弥补甚至纠正文字材料中的不足与错误。例如以安徽为例,各种学术著作及课本中多提到安徽是一个兼具南北特色的省份、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色彩,但是这一文字语言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直观的印象,而通过野外考察的方法,由安徽的北部至南部,学生们就会发现从北到南安徽各地在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居住环境、生产生活环境、民风语言习俗等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无疑会加深其对于安徽印象的认识。

当然,要做到以上这些对于教师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除了要系统的掌握分科理念的历史及地理知识外,还需要有较为明晰的历史地理学理念,同时,还要掌握各种现代的历史学与地理学相关教学理论与方法,而这些对于绝大多数地方性高校历史专业的老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2.

[2]罗炳良.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J].史学月刊,2004,(9):10-13.

[3]颜士之,许为民,张其昀,等.史地结合思想与浙江大学史地系办学特色[J].浙江大学学报,1998,(3):55-60.

[4]沙学浚.中国通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397.

猜你喜欢

历史区域课程
分割区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