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3-08-1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人才

杨 光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不仅决定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水平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因此,对高层次人才的合理引进和科学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受地域及办学条件所限,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较为困难

我国地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在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科研基础等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高层次人才在择业时多将注意力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加之高层次人才具有高稀缺性,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引进难度大、成本高,人才流动呈现出较强的单向性和不均衡性。此外,编制、户口、档案、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等仍然是人才引进的羁绊。

2.引进高层次人才缺乏稳定性

高层次人才一般都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在学历资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都胜人一筹,是各高校高度重视并激烈争夺的稀缺资源,因而面临着更多发展机遇及更加多样化的就业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层次人才引入之后的稳定性。

3.对高层次人才的使用及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人才“引”的目的在于“用”,有些高校在引入高层次人才时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缺乏人才引入后的使用和管理等配套措施,引而不用、大材小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高层次人才利用率低下,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4.对高层次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

目前高校对于引进人才的考核评价主要集中在其发表论文的级别和数量等方面,方式比较单一,不够科学和全面。引进人才的实际科研水平、教学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往往被忽略。

5.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后的培养缺乏可持续性

许多高校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培养”的现象,片面看重引进人才的高学历、高职称,忽视了对人才的后续培养,导致高层次人才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发展缺乏后劲,引进之初的优势逐渐淡化甚至变成劣势,背离了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初衷。

二、改进高校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的措施

1.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

(1)明确人才引进目标

高校应从本校发展目标、现有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学科建设情况、教学科研情况出发,确定本校需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类别和数量,并对人才市场高层次人才信息和供需情况进行广泛考察,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德能勤绩全面考核的原则,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引进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避免盲目引进。

(2)创新人才引进方式

高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应打破常规限制,对急需引进的顶尖人才特事特办,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在住房、配偶工作和子女上学等生活方面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受办学条件、学校所在地域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主客观条件限制的高校,可以采取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即打破国籍、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在不改变和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本着“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柔性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如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外聘专家来校讲学、指导学科建设等。

2.改善高层次人才管理方式

(1)坚持“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的用人机制

把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其作用和特长的岗位上,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跟踪管理机制,在薪酬制度、奖励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科研立项、学术交流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和措施,给予一定倾斜,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让高层次人才参与到学校学科发展规划、教学制度改革、科研制度改革等工作中来,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创造性。

(2)以人为本,完善人才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通过提高待遇、改善生活条件、优化工作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等措施留住人才,营造尊重人才的校园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以及留得住人才的生活环境。形成既可安居、又能创业的大环境,凝聚人心,稳定队伍。激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3.健全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

明确引进人才的岗位职责及聘期内工作任务及目标,在聘期届满前对引进人才进行考核。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尊重人才成长及发展规律,打破以发表论文数量为内容的单一量化考核方式,探索建立以业绩为重点,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实际教学能力、独立科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综合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激活人才潜能,激励人才竞争,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4.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应处理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的关系,建立和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围绕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目标,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制定个性化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使人才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业务水平能够持续提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使之尽快成为本学科领域的领军人、带头人。

总之,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应正视目前高校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改善高层次人才管理方式、健全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改进高校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开创高校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以此促进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Yan Zhou.Reflection upon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into University[J].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2006(4).

[2]周延.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4).

[3]艾芫.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和谐的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体系[J].经济师,2009(10).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有效开展老干管理工作的关键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