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导师制与大学生读书

2013-08-15陈良中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读书

陈良中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0047)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当学生步入大学校门,面对四年的学习充满了期望与困惑,本科生导师的配置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导师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一个问题、评判解答问题的依据并亲自陈述它”,“了解他人如何思考的同时学会自我反思,并懂得即使是最权威的思想家也容易犯错误。”[1]导师要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也就必须经过严格的遴选和监督,学生也应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一)导师遴选机制

遴选导师主要考查其师德和专业知识。师德的考查,主要关注导师教书育人的责任,要有为国家民族育才的使命感,而不是为完成任务而被迫工作。专业的考查主要关注导师是否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能力。导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以及观念不一,真正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导师比例不高。基于此,学校应当建立起明确的导师制度,规定师生的权利义务,以便形成双向约束,对优秀的导师要进行一定的奖励,对没有执行导师职责的老师实行应有的惩戒,表明一种导向。

导师一般要求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对一个专业的知识结构具有宏观把握能力,要能对学生四年的成长进行良好的规划,能根据专业每学期所开课程安排阅读书目,使读书和教学形成良性互动。比如汉语言文学开设《古代汉语》课程的一学年,导师布置《说文解字》、《马氏文通》的学习,上《古代文论》课的时候布置《文心雕龙》、《诗品》等文论专著的阅读,上六朝文学的时候布置玄学、佛学、道教相关书籍的学习,这样读书指导具有了极强的针对性,又不与任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产生冲突,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读书,任务方可能落到实处,又可以深化课程的学习。

事实上不是每一个老师都具备这种思考能力,有的老师自身知识有严重缺陷,又没有基本研究能力,自己尚且不懂如何看书,更遑论指导他人。比如有学院规定每位学生每学期精读10本书,这一规定无疑缺乏思考,如果是小说,10本远远不够。如果是经典,一个学期读完一本可能也是相当吃力的。如一位老师完全不思考学生操作的可能性,给刚入大学的学生开了《周易》、《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韩非子》、《四书》等10本书目,要求学生下学期开学交读书笔记,这一书目的开设表明这位老师缺乏思考,单就《周易》来说就不是大一学生所能胜任的。即使学生读完,最多只能说是翻了一下,不可能对经典内容有真切了解。读书毕竟要注重效果,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导师与学生还应当实行双选,学院负责向学生介绍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及治学风格,学生根据个人学习的兴趣爱好选择导师,并且在4年里可以允许学生第二次选择导师。师生关系无法协调的情况下可以更换导师。

(二)导师监督机制

现实推行中的导师制缺乏必要的监管,导师作用完全靠个人职业道德约束,其效果是有限的。笔者学校对导师考核分实际业绩(按导师工作的基本职责,从导师指导活动的数量和效果、工作记录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学生评价(由所指导的每位学生根据其本科生导师的具体指导情况填写,计算学生评议平均分)、学院综合评价三部分构成。部分学生可能对导师有偏见,或因导师严厉而反感,因此学生评价部分应当规范。

在目前普遍重视科研而教学逐渐边缘化的条件下,导师制要能得到全面的落实,就应当配备助手。助手以研究生群体为主,主要协助导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组织讨论、批改作业、收集意见。笔者所在学校一般每位导师指导30名学生,并且负责学生4年的学习指导,要求每学期导师与学生集体见面至少2次,与每位学生面谈不少于1次。以每人面谈2次计算,则需要60次时段,就是一次约见两位学生就得30次时段。现在大学普遍是两个校区行课,教师住处与学生学习区距离遥远,一般每学期教学周是18周,每周大约上两次课,为了节约成本一般老师都会安排学生在自己上课后见面,但需要保证学生在这位老师上课后的时段没有课,由于教学集中在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时间基本被课程填满,事实上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除非剥夺双方的周末休息。由于学生人数过多,一对一的因材施教目标事实上很难实现,导师制的效果是有限的。这与牛津导师辅导一两位学生有巨大差别,每周有例行周会讨论学生根据导师要求完成的论文并布置下一周的议题完全不一样。我们的导师制基本上是虚假的,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检查学生是否读书,而不是培育学生的心智。书怎么读有的老师自己都没搞明白,比如有的老师并不要求学生进行学术性思考,读书只要摘抄文句就可以完成任务。结果是汉语言文学学生只会抄一抄小说、诗歌中的自认为精美的语段。这种工作应当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绝不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一种没有思考深度和批判审视的读书笔记绝不符合大学教学要求。学院有必要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以确定导师在指导中所起的真正作用。

配合读书笔记,学院每年举行一次读书报告,让学生把自己读书的思考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对多数同学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导师负责学生读书报告的推荐遴选,学院对优秀的读书报告给予奖励,同时对指导有实绩的导师给予嘉奖,以此建立良好的教风学风。

(三)导师制下的学生权利与义务

导师制还需要明确学生的权利和责任,大学的导师制很难推行,或者见效甚微,这与学生的责任不明有关。这种情况即使在著名的牛津大学也依然存在,威尔·G·摩尔《导师制及其未来》中描述了导师的教学情形,“当他们独自面对导师时:有些可能装笨,有些可能真笨,有些事懒惰成性但擅长狡辩,有些则很容易就垂头丧气,少有不经表扬而做得最好的。许多学生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态度。”[2]我们实行的导师对学生没有更多的约束力,虽然在笔者导师制教学过程中,每届都有一部分认真学习的学生脱颖而出,他们按照要求接受严格训练,养成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学会了理性批判。有个别学生根本不读书,但导师对没有完成读书任务的学生几乎无法实行有效的惩戒。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导师制形同虚设。我们就需要追问是否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顺利毕业,哪怕是堕落的学生?

二、大学生读书与养就专业素质

学生刚步入大学,对于读什么书?如何有意义地读书?几乎是一无所知,导师必须明确引导。大学读书在于养就专业人才,读书有极强的专业导向,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文学、语言文字、文论是其核心知识板块,导师要注意必读书目在三大知识板块上的合理搭配,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给学生开书目。导师如果只以个人的研究兴趣指导学生读书,必然导致学生视野的狭隘而误导学生。

很多大学都有大学生必读书目,笔者所在学院把必读的一百本书做成了电子文本,应当说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但是这一百本书涉及不同类型,怎样读这些书只有靠导师引导。导师对大学生必读书目要进行有效分层,笔者认为大学生必读书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知识性读物、理论著作及经典三大类,这种分类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有时是相互交叉的。笔者认为通俗读物仅能当做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不在讨论之列。知识性读物在于增长知识,阅读只要记住书中介绍的知识就行,读书笔记记下知识要点即可,有纯粹知识介绍型,比如“文学三百题”、“哲学三百题”、《辞源》之各知识门类分册等一类书籍,这一类书要挑选权威编撰的,否则容易出现常识错误。还有如通论类、通史类书籍,多为一门学科知识的系统介绍,如皮锡瑞《中国经学史》对中国经学发展演变的详细介绍,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对清代学术发展的简明论述。以及专门史,如刘起釪《尚书学史》对《尚书》一经研究的历史叙述、洪湛侯《诗经学史》对《诗经》学的概述等。这一类书同样要选权威著述,因为著者观念会对知识进行筛选,叙述会带有主观倾向,如作为今文经学家的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对古文经学多有批评。此一类书籍是增长知识的主要渠道,一本书可能就包含某个知识门类,此一类书本科四年都要广泛涉猎以广视野。

理论著作阅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困难的,尤其是思想史、哲学类书籍,这一类书籍大一学生很难进入,应当安排在大二以后阅读。理论著作阅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梳理清书中呈现的知识体系,比如看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新编》,需要理清中国哲学各家各派的基本观点、各家各派的流变与相互影响,理清中国哲学变迁脉络。第二个层次是理清作者叙述的基本立场,比如冯友兰先生以共相殊相观念叙述中国哲学的基本立场,理清作者阐释知识背后的观念。这是提升学生概括能力,理论思辨能力的重要训练。第三个层次是对作者立场做适当的评价,比如以往完全以阶级分析观念阐释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合法性是应当受到质疑的。杨国荣先生《庄子的思想世界》以西方存在主义的哲学视野探讨了庄子思想,对于以往学界以唯物唯心观念所作的解释要深刻而有意义得多。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打破了思想家小传的叙述模式,融合了精英思想和一般知识、信仰,以及大量非文字材料的使用,思想史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大学生应当读一定的理论著作,当精读一些重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作,以便有更多的认识应对世界的方法,避免陷入单独哲学方法的僵化和无知。

经典类书籍则要求精读,精读在于把经典中讨论的社会人生问题转化为现实的思想资源,以指导我们的人生。这里的经典不仅指儒家经典,应当包括经受了长期历史考验的文化产品,包括人文学科的各种重要典籍。精读是养成思考能力的关键,核心是养成学生问题意识,怎样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原创能力的关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相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回应。比如先秦诸子对人性的认识,孔子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性”也就是与生俱来的,孔子以独断的方式阐释了人性的本质是相同的这一问题,个体的差异来自于后天的习染。人的类本质是什么?孔子这里并未阐述,我们从《论语》中能找到答案吗?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谷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于天的根源性认识应当是其人性论的终极依据,天生化万物,有至善之德。又孔子云:“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直”作为人存在于世的常态,“可证明孔子实际是在善的方面来说性相近的”。[3]这种善具体到孔子的思想中就是“仁”。但孔子认为现实的人实存有差异,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又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为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又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孔子分人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等,这无疑开启了董仲舒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孔子对人性的模糊论述,开启了其后孟子“性善说”和荀子“性恶论”,以及宋代理学家“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论述。思想进入社会层面,统治者对于人性的不同认识,直接关系着政策的制定与实行,正统儒家对人性善的体认,落实于政治思想便强调教化。法家对人性恶的认同落实于政治思想便为严刑峻法。经典中先贤的一句论断往往形成关乎人生宇宙专门问题,精读经典就是要去探究先贤的这些思考,并对先贤的观念及价值取向作出批判性审视,据此达成我们对此一问题的重新认识。通过对经典研究式的精读,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以此养成创造性思维。

三、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读书

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导师与学生关起门来读书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借鉴人类一切的文化成果为我所用,我们必须吸取西方长于理性思辨的思维特征,吸纳西方各哲学流派提供的解读世界的视野。哪怕是研究中国纯正的传统文化,西方哲学方法可能为我们解读自己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比如对诠释学的了解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千百年来不断有学者解释同一部经典,为什么每一位经典解释者都以为自己真正继承了孔孟思想?以诠释学的观念来看,解经是对圣贤精神的体悟并使贴近圣贤精神成为可能,中国学者对经典的阐释是个体优入圣域的途径,而不是无意义的重复。事实上没有任何一部解经著作是相同的,每一部解经著作都浸润着解释者的思想成为个体心路历程。解经者在解经中体悟圣贤并努力把自己塑造为圣人,以孔孟传人自居是理所当然的。另外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独特问题,经典中所涉及的社会人生问题需要时代做出重新的回答,时代要求需要重新解释经典,如魏晋玄学、六朝以来佛学、宋明理学之心性论、本体论对经解的渗透。诠释学为我们了解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一种清晰的阐释。再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符号学等各个流派的方法论都会成为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文化的一个视角,并可能发掘出经典中潜藏的普世价值。

除了对域外文化成果的学习吸收外,域外汉学亦是一个值得学习研究的一大领域。刘东先生说:“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之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4]域外汉学家以异域文化视野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会发现大量我们未能发掘的问题。不同的文化视野对相同材料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他山之石可以打开我们看世界的新的窗口。比如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打破了建国以来一直以庄子为相对论者的认识,让我们对庄子有更新更深的了解。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极力维护孔子思想并大力发掘了孔子思想的普世价值,有助于我们对五四以来的反传统思潮重新认识,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文化的意义以及寻求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可能途径。

在信息化时代,读书还要关注电子资源,如四库系列电子数据库(四库全书、四库备要、四部丛刊等大型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大型数据库。电子资源具有查阅资料便捷的优势,大型资料库只要启动搜索引擎,有时几秒就能解决翻书长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且以主题词搜索,有时会找到我们需要的意想不到的材料。大型数据库对于信息的集成性会为我们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解决前贤未能解决的学术问题。

通过读书要让大学生学会一些能够引领其去过一种更有意义和更具内涵的生活的法则,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实现学生对多元文化价值持开放及批判性审视的眼光,掌握如何更新因时代发展而落伍的知识库的能力,并能从前贤积累的文明成果中吸取养分涵养一己精神。

[1]罗宾·雷·福克斯.经典导读与史学研习中的导师制:苏格拉底方法[A].(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反思》[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6.

[2]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高在何处?[A].(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反思[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8.

[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6.

[4]刘东.序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读书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V eraW an g
导师榜
我们一起读书吧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