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定位
2013-08-15魏忠明
魏忠明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利用网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渠道和空间,要运用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加强网络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为了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我们必须结合现代网络和新型媒体的技术特点和功能属性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理念的变革,即由传统模式下“主客二分对立”的思维方式向现代模式下“主客互动共融”的思维方式变革,进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教育方法,以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空间、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过程、教育目标的总体构架,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凭借新技术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模式,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种扬弃,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的一种尝试。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进行:一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用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二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手段、机制与组织方法如何发展、创新。前者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狭义理解,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局部体系的构建问题,后者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义理解,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全面体系的构建问题。[1](P2-6)因此,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狭义和广义的理解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范围和层面。网络环境的形成是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将网络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又促进了教育理念、方法的全面改革。我们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两个方面要同样重视,既要全面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也要有效地运用新兴的教育方法。[2](P45)要准确而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我们就必须首先研究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具有教育的一般特性和共同本质,但其独特性和重要性还在于其肩负着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理性与意义世界的构建、进行政治理想、价值目标和道德品质的正确塑造、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即简洁地说,就是育人。[3](P43)“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技术时代和信息时代呈现出规范化、生活化、民主化、科学化、社会化、隐形化、主体化、现代化等一系列全新的发展态势,[4](P2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地确保其意识形态建设的阵地性地位。因为新技术时代的便利和信息时代的快捷让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极具交互性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赛博空间”的宏大而庞杂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领航作用、网络世界的隐蔽性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拉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的距离、网络信息的快捷性及基于网络的“文化反哺”现象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与时俱进。然而与此同时,网络的固有属性和技术特点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信息的庞杂性和迷惑性涣散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网络环境的超现实性和虚幻性极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反现实的叛逆行为、网络环境的隐匿性和虚拟性所造就的大学生多重角色的频繁转换极易诱发其人格的分裂、网络环境的高度开放性和自由性极易诱发网络犯罪行为。[5](P40)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相对于互联网和新媒体下的现代模式,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则可以称之为传统模式。传统模式由于其技术的相对落后而导致其形式的相对单一,内容的相对凝固从而总体上缺乏必要的活力,具体表现为“价值导向的过时性、内容要素的滞后性、结构关系的不合理性”,[6](P58-59)这必将在一定程度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的进一步发挥。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来提高其教育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型,我们可以从教育空间、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过程、教育目标等方面采取如下教育方法的创新。
其一、“虚实结合法”是正确处理网络的虚拟空间和物理的真实空间之辩证关系的重要方法。将网络空间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虚拟和现实空间的互动中健康成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一个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就在于能否构建一个吸引学生进来,并在其中进行体验与思考的教学空间,形成师生共同参与并展开思维、想象的“气场”。[7](P9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虚拟数字技术营造的虚拟空间与真实教学内容组成的真实空间进行“无缝对接”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式、全方位的教育空间的拓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的发挥提供空间保证。
其二、“亦师亦友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网络环境下更好发挥其教育职能的必然选择。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主体高高在上的权威,逐渐被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新型媒体的应用所消解,平等沟通、协商交流是教育主体在网络环境下转变角色的客观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既然都是各自活动的主体,又都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活动的主体,而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活动又是一种复合性的交互活动,那么,他们以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客体为中介结成的关系模式则是“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关系模式,[8](P124)而“亦师亦友法”可以很好地成就教育者的角色定位。
其三、“求同存异法”是网络环境下全面认识大学生的根本方法。大学生正处在其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一刀切”忽视了大学生的多样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唯有通过求同存异法来充分尊重和全面认识大学生的主体的苏醒、个性的张扬、思维的活跃、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就必须在全面理解和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普遍意义上的人生设计之出发点和归宿的同时,还必须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来具体分析和特殊处理每个大学生在思考人生难题时的不同思考,尤其从关爱生命为重的意义之维、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以心灵为重的情感之维[9](P17)三个方面来“求同存异地”认知和关爱大学生。
其四、“点线面体法”是网络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临就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对同一个信息因子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介绍和引导。通过网络这种现代技术来全面比较信息源和信息流的真假、美丑、善恶,一方面可以避免信息的某一点被不正常的放大而对大学生产生误导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来更好地通过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充分实现网络的政治宣传、价值引导、思想传播和行为控制的功能[10](P15)。
其五、“多管齐下法”是网络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载体的使用原则,网络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其六、“动态跟踪法”是网络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通过网络和媒体等新型技术力量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化的跟踪管理,从而结束传统模式下的仅仅在有限的几个课堂内的简单反馈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适时动态化、反馈及时化、跟踪定向化的要求。
其七、“隐显渗透法”是网络环境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突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性、情感性、合目的性、实践性,自主性”的特点,[11](P50)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时要分别从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一是教学内容上既要反映社会需要又反映学生个性发展、提升人格、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既要关注教师讲授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更要着力引导、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并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成绩评定等环节留出较大空间,引导学生讨论、体验、反思,开展自省、自评”,[12](P41)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相互渗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
综上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有利于深刻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处和不足,虽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当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空间,但技术手段不断地变革导致其困境丛生继而影响其实效;二是有利于客观评估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双重影响,网络媒体作为新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努力降低和避免其消极作用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难题;三是有利于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方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内容,必须结合网络媒体的技术条件和功能属性之形式;四是有利于全面推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教育方法的创新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育模式的转型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但都必须与变革了的物质技术条件相适应、相结合才能顺利进行。
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给其带来的难得机遇的同时积极应对其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是推进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一种转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毫无变化”的简单重复,也不是离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另起炉灶”的彻底颠覆,而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打扫旧屋子、开始新生活”的扬弃,是建立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创新基础上的一种现代转型。
[1]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5,(7).
[2]潘敏,陈中润,于朝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11).
[3]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J],高校理论战线,2008,(3).
[4]亓慧亭,刘明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探析[J].理论前沿,2008,(6).
[5]彭伟,李刚.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6]刘新庚,罗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创新探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7]谢迪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空间设计及其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8]褚凤英.交往活动与主体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新解[J],理论探讨,2008,(1).
[9]李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增 2).
[10]严耕,陆俊.关注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功能[J].前线,2008,(10).
[11]曾学龙.“知行结合、德美渗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12]朱志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及其有效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