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2013-08-15孔庆聪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研究

孔庆聪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人才培养作为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大学作为独特社会组织存在的根本。《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明确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要围绕这一任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综观我国自99年高考扩招后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分析上。回溯、总结和反思这一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研究情况,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主要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研究发表了745篇(部)论文(包括17篇硕士论文、4篇博士论文)、论著(含非专论性论文、论著),其研究的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高校人才培养现状问题的探讨

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考察是探讨人才培养改革措施的基点。研究者通过分析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揭示内在和外在的矛盾,从而昭示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意义。刘英、高广君认为我国高等学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三要素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明显的矛盾。[1]朱清香、戚佳、刘志坚认为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改革主要问题体现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推进;缺乏针对性、难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文化氛围浮躁、不利于人才的培养。[2]徐和清从顾客价值的视角出发,认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重视知识本位定位、社会本位定位泛化、个人本位定位缺失,且在一定程度上都忽视其共同的基础——学生顾客价值。[3]袁兴国认为应对人才强国战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人才培养没能体现出“以用为本”的基本理念,高校存在着的制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等问题。[4]赵放辉、付静从当前就业市场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部分高校的定位不准,高校对市场反应能力不强,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就业指导服务不足,教育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5]解飞厚,龚雪从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高校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直接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6]李友生,曹雅萍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目标不明、思路欠清晰、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7]

(二)注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意义的探究

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意义与当前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是紧密联系的,当人才培养不能与高校、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协调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意义显得极其重大。万正立、张月生认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进行改革有重要的意义,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8]肖柯认为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体现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路径,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高校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9]王进鑫认为人才培养规格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是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突破口。[10]

(三)强调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策略的探索

学者关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改革策略,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等几个方面开展。

刘英、高广君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而展开。[11]关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上,刘晓伟、陈晓蓉认为要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12]陈希则认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13]杨同毅从生态学视角出发,认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要采取生态保育与优化策略,为人才培养及其质量实现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优质的生态环境中获得高质量的发展。[14]张新厂、罗岩等分别从人本理念角度和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给予了方向性建议。张新厂、钟珊珊、管兆勇认为要深化“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加快质量工程建设速度,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强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拓宽大学培养人才的国际国内视野。[15]罗岩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发,认为高等院校必须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实施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引导;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构建校企联合、课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6]

在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中,诸多学者对人才培养的制度改革给予了极大关注。胡建华认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需要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重视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重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17]解飞厚、龚雪认为制度创新才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18]李祖超、杨淞月[19]、刘庆伟、唐建倦[20]等研究者认为注重进行高校的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整合各方资源,协调不同主体利益,形成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步伐。郑礼平认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推行科研导师制将是一项极为有效的工作机制。[21]徐立清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认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培养途径的多样化,改变整齐划一式的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学生个性发展的分层、分流、分段、分地培养制度。[22]

在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上,薛澜、刘军仪提出三点政策建议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制定大学发展的战略规划,起草大学章程,及完善大学管理决策与交流沟通机制。[23]姚群秀、赵硕从科学人才观的视角出发,认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针对其人文和科学素养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以此建立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24]李友生、曹雅萍认为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强调顶层设计,用系统、全局的视角,对各要素进行系统的配置和组合,制订其实施路径和策略;建立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立交桥,开拓高校“产学研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25]吴伟,邹晓东,陈汉聪从慕尼黑工业大学创建创业型大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图景分析,认为单单实现产学结合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够,必须有效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多种资源,形成多管齐下的“多元制”人才培养格局。[26]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才培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价值导向不同,在我国不同时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加之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和主观倾向各有差别,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在研究内容上,多策略探讨少概念解析

人才培养涉及到诸多相关概念,从已有的文献中,可以看到诸如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各种不同的称谓。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龚怡祖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27]蒋爱军、许宁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机制的定型化范式。[28]刘英、高广君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范型和式样。[29]韦巧燕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定的教育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实现组合这种结构的方式。[30]

对于人才培养体系,肖柯认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指高校在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一个由主体、实施者、手段方法和环境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扶持的开放系统。[31]刘道玉教授认为大学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由大学的目的、教授的内容、教学模式、大学的文化氛围和人才评定等五个环节构成。[32]刘英、高广君认为人才培养体系是指根据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的政策规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确定的专业教学环节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等。[33]

对于人才培养制度,徐波认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包括外部制度与内部制度。外部制度包括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内部制度包括教学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34]胡建华认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实际上包括了从招生到就业,从校园文化到学生生活等有关人才成长的方方面面的制度、规则。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指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相关的制度、规则。[35]

从上述人才培养的相关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概念还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其结果也限制了概念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的误用。同时,大多数在对人才培养的叙述上,采用了回避概念本身的做法,转而直接进行策略探讨。

(二)在研究方法上,多定性研究少定量研究

从已有的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是基于不同的语境下进行人才培养分析。胡建华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看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徐和清是从顾客价值视角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袁兴国是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赵放辉、付静是从就业市场化背景下看高校人才培养;杨同毅是从生态学的视角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郑礼平主要强调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李祖超、杨淞月是从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吴伟、邹晓东、陈汉聪是从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的视角,试图给我国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徐立清是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角度,进行四分式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都属于定性研究,很少进行定量研究,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就更少。

(三)在研究取向上,多理想导向少问题梳理

在关于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上,大多数文献从大的宏观政策和方向出发,探寻人才培养改革的途径。王凤君、苏醒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36]潘立文则主要从科学发展观上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37]肖柯主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看待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创新;袁兴国主要从人才强国战略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政策本身就是理想导向型,理想导向型政策目标往往长远而宏大,能够起到宣传引导、鼓舞人心、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但在执行中常常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38]体现在文献中,表现在对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倾向于理想导向型,较少采用问题梳理型。

三、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展望

培养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具有的基本功能,在当今高等教育社会功能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在高等教育成为社会的轴心结构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为社会能够作出的最大且为其他机构所不能替代的贡献仍然是培养人才。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是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方向和指针,是进行该项研究的广大学者们首先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基础理论建设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基础理论建设是相关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研究,其基础理论建设状况影响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对其进行研究时,首先需要弄清楚所做研究的具体所指“是什么”,继而才有“怎么样”和“怎么做”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关于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学者进行了较多的阐述,但在一些概念的界定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在对培养模式、培养制度的构建上,易直接援引国外一些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使得我国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土化进程缓慢。基础理论的匮乏影响了人们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认识,妨碍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只有不断地立足我国实际,加强基础理论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研究才会向纵深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二)整合质性量性研究

尽管我国学者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多,但相关的量性研究还较为缺乏,大多停留在理性的思辨上。其主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相对宏观和抽象,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易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不易于将宏观的问题微观化,将抽象问题具体化。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作为两种研究方法,两者之间有着互为补充的优势和局限。整合有利于克服质性研究中对研究者个人素养的过分依赖,又可以克服量性研究中纯数字的机械性和孤立性,提高了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与逻辑性,使得研究结果更深刻、更细腻、更有说服性。通过量性研究结果,运用简单而又精确的数字将人才培养相关影响因素表达出来,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39]在人才培养研究中,要吸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量性研究中的数据进行逻辑价值判断,挖掘数字背后所体现的真实意义。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结合使得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思辨上,而且研究更具有实践性,提高了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三)确立问题解决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思路,就是把发现和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作为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以理想为导向的改革思路,则是把预先设计的或理想的模式作为改革的方向或目标,一切改革措施的选择都以是否实现这种模式为转移。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和冲突是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些问题可能出现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里,处于现实需要,各高校各部门都需要进行相应改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理想导向则主要侧重根据方向政策确定改革思路,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从改革的主动性看,问题导向更易开展。而过分强调理想导向,可能使得改革的精力和资源偏离更重要并且可能更现实的目标。因此,在人才培养的研究中,需要着力从当前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同时,在问题导向的改革中,即使是不同国家面临相同的问题,由于特定的环境不同,其效果可能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解决问题时要设计合理、协调的要素,人才培养改革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11][29][33]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2]朱清香,戚佳,刘志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3][22]徐和清.顾客价值视角的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3).

[4]袁兴国.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5]赵放辉,付静.就业市场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0,(24).

[6][18]解飞厚,龚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视角[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7][25]李友生,曹雅萍.创新语境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5).

[8]万正立,张月生.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9,(3).

[9][31]肖柯.和谐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河北学刊,2011,(5).

[10]王进鑫.适应知识经济挑战 变革高校人才培养规格[J].中国高教研究,2001,(3).

[12]刘晓伟,陈晓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11,(7).

[13]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14]杨同毅.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15]张新厂,钟珊珊,管兆勇.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8,(5).

[16]罗岩.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9).

[17][35]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19]李祖超,杨淞月.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20]刘庆伟,唐建倦.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4).

[11]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23]薛澜,刘军仪.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5).

[24]姚群秀,赵硕.基于科学人才观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6]吴伟,邹晓东,陈汉聪.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1,(1).

[27]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6.

[28]蒋爱军,许宁,韩卫东,高慧敏.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20.

[30]韦巧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11).

[32]刘道玉.论大学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1,(1).

[34]徐波.约束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09,(8).

[36]王凤君,苏醒.试论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37]潘立文.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38]陈学飞.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39]保尔·拉法格.忆马克思,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9.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改革之路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改革备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