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英语教育和儒家“和谐”思想观的关系

2013-08-15侯晓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和谐儒家

侯晓舟

一、前言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社会建设有其利、有其弊。“其利”在于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给予我们充分的思想源泉,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以史为鉴”;“其弊”在于当我们面对如此宏大的文化历史时,难于结合现时中国社会的情况以及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方向来充分利用好它。正所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国社会的历史上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深厚,儒家思想为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起关键的作用。面对这一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我们要谨慎地加以继承,面对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对于其糟粕的部分我们要坚决地予以摒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涉外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突飞猛击的形势。由于英语为国际通用语,我国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然而“饮水思源”,我们如果一味地追求英语教育中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势必会产生我国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扭曲;因此,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应当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儒家思想的教育。我国英语教育培养的是可以更好地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传播出去,然而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存在一些弊端,而儒家的“和谐”观恰恰可以对这些进行指正,并促进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因此,在英语教育中以优秀儒家思想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英语教育的目的和弊端

我国的英语教育界很多时候都是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认为学习英语只能从西方文化入手,将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思想视为中国英语教育的重点。虽然学习英语必须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但是就教育的重点这一问题我们还是要辩证的来看待,不能将我国英语教育的目的忽略。2003年12月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文件,并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依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到的培养目的,笔者认为我国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优秀英语语言技能、谙习中西文化和哲学思想、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人才。对于中国英语教育的出现的种种不平衡问题,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史耕山,周燕(2007)通过外语教育论文所引参考文献的调查和从社会学习口号的总结,对外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影响的阐释,认为重新审视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我国外语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吴丹(2011)从儒家思想的价值观讨论了儒家思想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利与弊,并认为“英语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来为外语服务……另一方面,面对费时低效的外语学习,转换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这些论述均表明我国英语教育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追求快速、速成的教育模式,而忽略了语言教育的本质,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育离不开文化教育。语言学习是为了进行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语言交流,二语的教育更是要以将母语文化传播出去为目的,因此语言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儒家思想的“和谐”观

儒家思想在中国存在几千年,深深地植入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使儒家思想中优秀的部分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宋明理学,都倡导以“和”为本,是一种“普遍和谐”的思想,强调“和谐”为本体、主导、核心和灵魂。其理想境界是追求人自身的身心、个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普遍和谐。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2]”其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思想是指在世间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有各自产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共同生活在一起并不相互损害,而相互的规律,也就是儒家所说的“道”,并不相互违背,而是共同向着一个共有目标发展,要和谐共生。《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以上这些论述均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强调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共生的存在,是和谐共处的。

四、儒家“和谐”思想对我国英语教育的指导作用

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在如上阐述中已经非常明显,面对我国英语教育中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求速成”的现状,儒家的“和谐”思想对我国英语教育是有着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的。儒家思想从自然与人的关系论说和谐的内容和意义,是一种朴素的对“和谐”的解读。万物各自得到了“和”的生存发展的环境才可以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各自得到了这样和谐的环境才可以“养”,这种“养”就是达到真正意义的世界,也就是儒家思想承认社会中的各个方面都是有各自位置的,是一种朴素辩证主义的观点,即:社会各个方面有矛盾,而这些矛盾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欺压的,而是共生融合的,这才是社会的本来面貌。

就第一个弊端而言,我国英语教育过于重视西方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导入,却忽视了我国英语人才培养的根本,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我国英语人才培养应当担负起运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然而英语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轻视,导致大多英语学习者出现对英语文化不熟悉,对母语文化不清晰的局面。儒家思想指出了各个矛盾不是排斥而是融合的观点,恰恰可以对我国英语教育文化失衡的现状进行指导。

面对英语教育的第二个弊端,即“求速成”,我国英语教育者更加应当重视儒家“和谐”观的思考。“和谐”的本质不仅仅是融合,而是要依照事物发展规律进行推进。如果违背了语言教育的规律,那么语言教育的结果必然是扭曲的、偏离的。语言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英语教育大家李赋宁先生曾说:“活到者,学到老,我在壮年和如今老年时代仍在继续不断地学习英语,但是记忆力和敏感程度(包括好奇心)以及体力和脑力都大不及青少年时代,就再难有一个飞跃了。因此我奉劝青年同志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岁月和才华,打好汉语和英语基本功,把专业知识和外语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努力不懈地早日成才,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4]因此我国英语教育应当借鉴和吸收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儒家思想的精华,运用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来促进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为我国英语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才。

五、结语

“和谐”是以人为基本,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各个方面全面地协调发展的社会关系,是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和谐共存、共融。我国英语教育存在弊端,但是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是借鉴西方的思想,而是要中西思想兼顾,立足哲学、文化根本,坚持科学的教学目的和方法,这样才可以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人才。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国大学教学[J].2004.1:8-10

[2]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李赋宁.英语学习经验谈[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10

[5]史耕山,周燕.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7:129-133

[6]吴丹.儒家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利与弊 [J].新课程研究.2011,8:188-190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和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家思想与书法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