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研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8-15董玲
董 玲
一、校本研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研修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研修工作整体滞后
1.把研修工作只作为一次常规活动而不做深入研究。有些学校并没有按要求把研修工作作为工作主线来抓,不做系统的研究与规划,使学校教师课题研究工作缺乏有效指导和系统要求,工作只停留在文本制做上,且文本材料质量不高、零散、欠条理,导致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课题研究水平没有起色。
2.校本研修的发展极不平衡。在区域校本研修推进过程中,学校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为资源建设和利用情况的差异、活动开展的差异、文化建设的差异,尤其是研修文化建设的差异。校际差异已成为区域性校本研修制度建设深入发展的瓶颈。部分学校只是停留在一种说教和形式上。同样那么几节教研课,同样那么几次说课,冠之以“校本”似乎就是在搞校本研修,而实际上校本研修只成为一句时尚的口头语。
3.校本研修与常规教学、教研相互分离。由于学校未把校本研修工作提上主要工作日程,把课题研究只当作一次活动落实,使校本研修与常规教学教研活动缺乏有效的整合。教师打两份工,负担重、效果差、对校本研修产生逆反心理。
4.前期规划不到位,或是具体实施欠力度,校本研修工作落实效果差。可能是制定方案时即对研修的要求缺乏应有的思考,或是方案、计划文本完成后只当完成了一次任务,再不翻看、学习、完善。在研修制度上有些学校未做任何工作,或者动作很小,因此,也就很难达到“把校本研修纳入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的要求。
(二)对校本研修本身(目的、意义、要求)认识不到位,导致思路不清,过程实施的规划、安排、实施欠条理、欠系统
1.把校本研修当做一般意义上的课题进行研究,找不到研究的内容和具体方法而使课题规划思路不清,安排欠条理,指导无方向,教师陷入迷茫之中,找不到头绪。
2.对“校本研修”概念本身理解不透,在具体研修安排与实施时思路不清,导致研修工作整体执行不好,管理困难,研修质量不高。
3.对校本研修“预期的研究成果”理解片面,片面追求文本材料的积累而影响了实践研究。
(三)对校本研修的整体工作思路理解不透,导致学校整体工作与校本研修无法有效整合,整体工作思路不清
1.学校对校本研修与整体工作的关系不明确,校本研修的主线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有些学校习惯于墨守陈规,按部就班,很难加进新的东西,校本研修游离于常规教学以外。把校本研修作为常规以外的工作内容。常规与研究不搭界,失去其应有的效益。
2.对个人小课题研究与学校课题研究的关系梳理不清,研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于课题研究提出的工作思路,有些学校理解不是很到位,因此在具体研修中,课题成了“摆设”,并未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在部分学校教师的研修记录中,研修内容几乎与课题无关。
3.由于对整体工作思路不清,导致整体工作落实的质量大打折扣。按总课题要求,在全区方案规划的基础上,校有校规划方案,研修小组有具体工作计划,个人有个人的发展计划,要求层层规划、逐级落实,但具体落实质量并不尽如人意。
(四)受对课题本身理解的限制,加之课题研究水平不高,研修的过程及文本质量不高
1.对总课题方案研究不透,对方案设定的有些内容理解不到位,导致文本质量差。如教师成长分期,是用来确定起点成绩的一个主要指标,看三年发展效果的。而在具体确定时,各校大多都是看教龄不看具体能力指标而定位过高。
2.学校研修方案中现状分析未能紧扣上级方案的要求,导致现状与结果不对应。在现状分析中要对本校教师发展各阶段比例进行界定,在成果中要对原各发展期教师的发展、提高有预期,使课题研究的成果更具体、更实际。
3.个人计划书质量不高。个人发展计划书应有三年总计划和分年度计划,但在部分学校,年度计划书不全,同时,在个人计划书中“发展目标”、“主要措施”不分,或者太过简单、原则、欠具体。“目标达成度”应是相应时段结束时,根据发展实际再填,可有些老师一次性就填好了,这不是课题研究应有的态度。
4.个人研究方案雷同。大多数学校是以研修小组为单位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因此,研修计划可以小组一份,但由于各人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同,具体实施过程即可不同,因此,小课题研究方案必须每人一份。在检查中发现,许多方案雷同。应该清楚,计划是具体活动的日程安排,而研究过程则是针对具体问题为研究而设定的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一般不受时间的限制,有些可能是在课堂上循环使用,不断完善的可操作的一个过程,二者是有区别的。有些虽把两者区别开了,但内容太原则、空泛,缺乏应有的可操作性。
(五)初涉校本研修,研修过程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1.研修过程不完善,部分环节缺失。按课题研究的要求,半学期一小结,一学期一总结。大部分学校中期小结缺失。有些教师或有三年计划无年度计划,或有年度计划无三年计划,有些研修小组无小组研修计划。
2.重“研”轻“修”,研修失衡现象严重。对于大多数初涉课题研究的教师来讲,课题研究的能力一般都较低或尚不具备全面进行研究的能力,这要通过“修”,翻阅学习大量的文献资料、他人经验,寻找“研”的依据、经验和方法,获得“研”的能力,提高“研”的质量。从表面上看,大家似乎很重视“研”,但“修”的基础没有打好,未能准确找到“研”的依据和方法,“研”的实践即很困难,进展不大,质量不高。
3.大多数学校,特别是一些乡镇学校,大多未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或成长档案太原则、笼统。教师成长档案是对每位教师成长轨迹的记录,针对课题来讲,就是最终的课题研究记录。它所记载的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成长轨迹,是对课题研究成果的最有效的印证材料。
4.在整体研究过程中,存在就事论事、统筹规划思考不到位的现象。从研修的意义上讲,对于基层学校,就要从有形的组织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做起,在科学有序的组织管理与合理严密的制度体系的约束下,促使高效有序的无形的运行机制的形成。从现实情况看,多数学校原有的制度体系都比较完善,已将校本研修的相关内容纳入了制度体系,但对课题本身的针对性不是很强的部分需要进一步修改,个别学校虽然制度种类很多,但缺乏有效的整合或对基本内容研究不透,制度显得繁杂,不成体系,制度内容空泛,欠具体,操作性不强。乡镇学校普遍存在制度老化,体系欠严密,修订不及时,校本研修内容未纳入制度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5.不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但缺乏开展活动的系统性,缺乏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和规律的探索。
二、校本研修问题对策研究
(一)建议各校应从学校整体长远发展的高度,统筹规划,深入研究,真正作为今后的工作主线来抓
各校在文本制做完成后,尽快投入行动研究的实践探索,从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教学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在课题长远统筹规划的前提下,从制度建设入手,强力推进。同时,区级研修机构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应全面整合教研、师干训、科研、德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专业科室力量,与学校校长和教师组成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和实践符合不同类型学校的校本研修模式。
(二)要深知“校本研修”是对具体活动的定义,但又不是对具体某一活动的定义,而是对一类活动的总括性的概括
具体内容包括自我反思:反思、笔记、教育叙事、随笔、日记、教后小记、体会、心得、总结、调研、报告;同伴互助:听课观课、研讨交流、集体备课、沙龙、论坛、结对帮扶;专业引领:集中培训、听讲座、读书学习、网络自修、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等。因此,在小课题确定后的研修活动安排、选择、检查、考核上即应归类清晰,规划明确、考核准确。建议在认真理解校本研修含义的基础上,按照课题指导方案的要求,选择有效的研修方式,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研修活动。课题的终极目的,并不只是我们所拟定的“预期成果”中的各种文本影像材料,以及目前所列问题解决的具体结论;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实现目标的过程、途径和方法。因此,各校应在完成基本文本管理材料的基础上,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过程管理上,以扎实的过程,自然生成材料,而不是刻意地制做文本材料。
(三)各校应在系统规划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要求,对现有常规教研活动进行整合,把其纳入课题研究的范畴,真正做到“研究即教学,教学即研究”
对于研修工作落实问题,建议各校按照研修方案的具体要求,重新审视学校及教师个人文本材料质量,先查是否健全,再查具体质量。
(四)建议各校在充分向一线教师讲清成长分期的目的和含义的情况下,实事求是地给自己一个客观、真实的定位
各校要重新审核课题方案,在现状分析部分对本校教师各发展期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在预期成果中对各期成长结果有个预估。要严把个人计划书以及研究方案的质量关,杜绝形式主义。
(五)应引导广大教师根据研究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相关内容,有效指导“研”的实施
从目前的教师研修的现实看,学习是以“蓝皮书”为主。这种选择无可非议,但以“蓝皮书”得到的是宏观的方法上的指导,而在此基础上,针对课题内容的学习更重要,更有指导意义,这恰恰是一线教师学习上的软肋。因此,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快捷、共享、开放、互动的优势,解决工学矛盾,满足教师培训学习的多元化、个性化需要。目前,我国的教研网和继续教育网页不断完善,为教师提供了以师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教师心理调适等多种内容构成的菜单式综合素质课程体系。教师可以通过BBS、UC、QQ、教师博客等方式实现与专家、同行零距离交流互动,反思提高。
[1]牛冬梅.深入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4)
[2]张建明.学校如何有效开展校本研修[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3]姚建东,施莉萍.论校本研修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
[4]顾泠沅.校本研修应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7,(8)
[5]刘梅雪.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