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建设构想
2013-08-15付京伟
付京伟
成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建设构想
付京伟
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化服务是近年来的新趋势,作为中小型成人院校图书馆也有实行学科化服务、建立学科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成人院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成人教育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化服务体系。
成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构想
一、成人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需要
当代图书馆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重大的图书馆发展事件几乎都与技术创新有关。技术正在成为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引领者。网络、手机、手持阅读器、自助设施、多重触控演示屏、电子报栏、云计算、WEB2.0等新技术正在改变图书馆服务的形态和流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往的信息环境,为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数字信息环境。数字信息环境又带来了图书馆馆藏内涵、资源结构、资源获取方式、馆藏质量评价标准、信息资源保障方式的深刻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环境的改变,相应地图书馆服务也在发生深刻地变化。可以说,图书馆服务以读者为本的理念是永恒的,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更是持续不断的。
(二)适应成人高校读者需求变化的需要
新的信息环境下,读者的信息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要求更快速、更直接、更便捷地获取信息。而传统的我馆读者服务对用户关注不够,深入研究不够,对用户的深层次需求关注和调研不充分,工作的介入性、渗透性不强,远不能满足新技术、新环境下读者用户新的学习与研究需求[1]。新形势下的读者用户需求要求图书馆对信息的组织和管理要更为有序,更加重视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为此,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引入学科馆员制度,建立学科化服务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人高校图书馆也应向高校馆学习,顺应时代潮流,开展学科化服务,更高效地满足读者用户的信息需求。
(三)适应成人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长春教育学院为例,以前我院图书馆在学院整体发展中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今我院图书馆在软硬件建设上已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在人员素质上有很大提高——年轻馆员占大多数,学历层次高,皆为本科以上。拥有这样一批高层次、年轻化、学历背景丰富的馆员队伍,我院图书馆有决心开展学科化服务,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信息资源,满足不同专业人员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学科化服务就是很好的突破口。
(四)开展学科化服务有利于图书馆人员素质的提高
馆员要完成好学科服务的新任务,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专业知识,熟练的信息检索专业技能,熟悉馆藏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获取、组织及整合加工能力,以适应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2]。能够胜任学科服务的馆员不仅在图书馆专业知识上是佼佼者,在对应的学科专业水平上也要有相当的造诣。除此之外还要有娴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他们不仅可以为全体图书馆员树立学习的榜样、促使图书馆更好地形成以读者为本、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还可以在与师生的交流中和谐与各系部的关系,提高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学术地位,改善图书馆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
二、建设成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
以长春教育学院为例,作为以中小学校教师师培、干训、科研、继续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院校,具有地方性、综合性、师范性、高教性、职后性和示范性的特点,是多功能、多形式、多渠道的中小学师资和领导干部培训的基地。有别于普通高等大学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的能力要高。我们所培训的对象多是来获取新知,提升能力的,他们对信息需要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时效性高、可操作性强。相应的我们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这样。作为教辅部门的图书馆应牢牢把握住我院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优质高效的学科服务。即我馆应结合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建立学科化服务体系,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立足现实,找准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定位
我馆作为中小型图书馆人员数量有限,能力有限,不可能为每个学科都安排一名专门的学科馆员来进行学科服务,也不可能和研究型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一样能够提供出某学科领域中最高精深的学术信息。因而相比于研究型图书馆而言,我们的学科服务在层次上要低一些。特别是在学科服务体系建设初期更不能以“精深”为主要目标,而应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具体来说,我馆建立学科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有四个,一是要及时了解对应学科专业教师的主要需求,并在图书馆能力范围内给予满足。二是时刻关注我国教育政策动态变化,根据变化提前预见对应学科的需求变化,并组织整理相应的各种信息资源提供给专业教师。三是当教师在获取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及各项服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能提供帮助与指导,引领其充分利用这些服务。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形成正反馈,激发读者的更多需求,以达到馆藏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四是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科教师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中去,只有真正参与各项实际工作,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才能在服务过程中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才能让我们的学科服务体系健康成长,越来越好。
(二)多宣传、多沟通、多理解、多支持
由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在目前国内图书馆还是一种较新的信息服务方式,我院教师对其更是闻所未闻,因而在开展学科服务的初期,为了促进广大教师的认知,要广泛地宣传。我们要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建立学科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乃至对学科化服务的内容、方式、方法都要宣传到位。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通过展板对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历史来历、现状、作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等等进行展示;派学科馆员深入各系部面对面地和教师进行讲解介绍;利用教师到馆查阅资料时对我馆的学科化服务进行宣传;利用学校的科研报告时间举行专门的学术讲座对我馆的学科化服务计划进行详细说明。
总之要寻找一切机会,尽最大努力通过持续、细致地宣传和沟通争取院领导和各系部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这对我馆的学科服务能够顺利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科馆员队伍
目前学科馆员主要有四种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协作模式、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专职学科馆员直接负责模式以及高素质馆员兼职模式[3]。就我馆目前状况来说,人员素质虽已有很大提高,但距离优秀的学科馆员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因而我馆现阶段宜采用学科联络员——学科馆员的模式是最为可行的策略,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学科馆员的过渡阶段。学科联络员及学科馆员的产生方法和主要任务如下。
学科联络员可在院系各学科专业教师中挑选产生。鉴于各专业教授们教学工作繁忙,科研任务重,不适宜作学科联络员,可以选择学历层次高、有意愿的年轻教师来担任。他们精力充沛,对新事物更易接受理解,更适合担此重任。学科联络员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科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起到相互沟通的作用。
学科馆员在图书馆内部通过自愿和考核双向产生,主要任务是跟踪对口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服务读者;对馆藏文献进行有效的组织;吸收先进的咨询技术;建立重点学科导航,对重点建设的学科课程、重点科研立项实行全程服务。
这一模式的重点就是学科联络员和学科馆员之间要建立起密切有效的联系,及时地互相沟通。
学科馆员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图书馆内部要创造条件,鼓励有志于此的年轻馆员继续深造,特别是对图书馆专业以外的基础学科的深入学习,如攻读更高学位的学习方式;还可通过与院里各系部联合搞学科专业培训的方式[4],使学科馆员既具有丰富的图书馆学理论知识及信息服务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既是参考咨询员,又是学科导航员;既是信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者。通过学科馆员第一时间掌握的馆藏资源、学科动态,为各专业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应时刻注意加强与学科化服务搞得比较好的大型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加强馆际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经验的交流。有条件的话可以派学科馆员深入学科化服务工作开展好的大馆中工作一段时间,具体地观察和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四)建立有效地评价和考核机制
对学科服务质量的评估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学科信息资源或资源获取渠道组织整理的完备程度;二是学科服务平台管理与维护的状况;三是学科服务的人气指数(用户使用率);四是用户对学科化服务的满意度,这项工作可由对口服务的系部教师来完成。
可以建立月评制或季评制,及时对一段时期内学科服务工作的质量做出评价和反馈。加强对学科馆员们的管理力度,通过“抓典型”的手段,来督促工作开展。摒弃怕得罪人的思想,对“好”的典型,要通过提升职位、提高薪酬给予奖励,而对于“坏”典型,要及时提醒纠正,严重者应令其“下岗”。有效地监督和评价也有利于更好地挑选出最适合担任学科馆员工作的人选。
(五)学科化服务应结合我馆实际,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就我院和我馆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在全院各专业中同步统一推行学科化服务是不现实的,需要采取分步走的策略,以点带面。
可以优先选取一至两个专业进行学科化服务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我馆的学科服务计划后再逐渐扩展到其他学科。试点的时间应尽可能长一些,初步可定为1-2年的时间。在这期间馆长应多关心学科馆员的工作情况,及时了解工作动态。因为试行的学科专业少,学科馆员的数量也少,需要管理者跟踪的信息量也不会太大,由馆领导来管理学科馆员是比较现实可行的。而且领导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决定着事业的成败机率,特别是试行阶段工作任务完成的好坏对于我馆最终能否建立起全面的学科化服务体系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试行阶段,采取馆长负责制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这期间也不能忽略学科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育工作,要根据我院的教学动态,储备一定的学科服务人才。在试点成功后可根据我院新的教学安排及我馆储备的人才状况,再选择2-3个专业进行学科化服务,这样逐步推进,最后覆盖到我院的全部学科专业,最终建设起我馆的学科化服务体系。
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建立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我馆这样的中小型图书馆。我们面临着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困难,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团结一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总结中不断完善,学科服务体系的建立必将促进我院各学科专业的更好发展,为我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锦上添花,同时也必将促进我院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1]张晓梅.福建教育学院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构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3):118-120
[2]冯玉林.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5):107-109
[3]陈小勉,吴静.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0,(1):97-99
[4]冯琴.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起步阶段管理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9):48-51
责任编辑:何 岩
G25
B
1671-6531(2013)02-0078-03
付京伟/长春教育学院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吉林长春1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