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融入高职院校口才训练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13-08-15侯春宇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口才口语效应

侯春宇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体现学生职业素养、提高职业竞争力的必备素质。如何才能克服不良心态,做到自如、顺畅地表达?我们通过实践与探索,认为将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融入到《口才训练》课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摆脱不良心理状态

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进行《口才训练》课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摆脱各种不良情绪,达到学以致用、学来能用、学会够用的目标。

1.共同制定课堂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摆脱畏难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共同参与则是提高兴趣的有效途径,老师可以把教学周、学时和单元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共同参与制定每一堂课具体的学习任务,并且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适宜的可达到的目标。这样,学生在参与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了解和对课堂内容的熟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很容易摆脱畏难心理。

2.课前三分钟演讲,做到常演常练,摆脱紧张心理。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设置,是摆脱学生紧张心理的最有效办法。每堂课都有两至四名学生到台前演讲,演讲的内容遵循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个学生演讲结束后,由两名学生进行点评,学生体验了从准备到演讲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在思考如何点评他人的过程中也达到了自省、自检、自我提高的目的,紧张情绪在进步中逐渐消失。

3.课上多板块融合教学,做到心中有底,摆脱自卑心理。我们按照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口才训练》课程中一些互相关联的内容有机地组成基础板块、专业板块和素质板块,每个板块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需要设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我们会将基础板块中的即兴演讲与专业板块中的自我介绍、以及素质板块中的介绍与交谈三方面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训练,学生可以直观地学到真正用得着的技巧和知识,增强了学习的动力,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知道在具体的情境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做到了心中有底,摆脱了自卑心理。

4.运用模拟教学法,做到真实演练,摆脱胆怯心理。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会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充分发挥口才能力,达到应付自如、表达流畅的目的。同学和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现场表现评定分数,学生在场景中真实表现自己的同时也是检视自己的一个过程,能为其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也能在相互参照中了解自己,逐渐摆脱胆怯心理。

5.多种形式的考核机制,做到公平公正,摆脱懈怠心理。《口才训练》课程的考核贯穿在每节课上,如三分钟演讲、目标制定、点评次数、模拟表现、课堂参与等多个环节,所以学生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并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会有二到四次的互评,改变了传统一卷定分数和老师一人评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充分感觉到课堂公平公正的民主气氛,也摆脱了懈怠、懒惰的心理。

6.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做到互为补充,摆脱厌烦心理。为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我们会把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以及团委等部门举办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与课堂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把测试等级与比赛结果和考核成绩挂钩,学生可以在课外展示自我的同时得到课内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一劳双收,进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动力,摆脱厌烦心理。

二、运用心理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

1.妙用门坎效应,引领上进心。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刚开始制定自己的目标时,教师要放低门槛,学生自己也会有所保留,目标往往与实际能力比起来要低一些,但教师不要急,随着以后课堂内容的学习和各种教学形式的开展,学生会引领自己的上进心,逐渐提高自己的目标,不断进行自我潜能的挖掘。

2.巧用鲶鱼效应,激发竞争意识 。 所谓“鲶鱼效应”。 就是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引发群体竞争,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在某堂课上找来外班的同学,与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比赛”,共同排名次,在这位同学名次前边的学生考核成绩会更加突出,在其后的考核成绩会适当降低,通过这样的比赛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班级形成浓厚的比、超、赶的学习氛围。

3.善用共生效应,形成共赢意识。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我们会在课堂上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小组的整体成绩来考核每个成员,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向小组中口语能力最强的人看齐,不断提高自己,最终达到全班共同成长的共赢目的。

4.活用反馈效应,树立自信心。心理学借用物理学中的概念,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口才训练》课堂上的师生点评和课外活动的名次都是及时反馈结果的,这样学生在不断反馈和比较中,随时了解自己的口语水平,对其今后的学习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同时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了自信心。

总之,在《口才训练》课程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摆脱各种不良心态、培养良好的心态是保证课程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未来工作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将继续把心理学知识有效、有针对性地融入到《口才训练》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1]王京军,邹亚超,曾玉衡,何晓薇,刘湘兰.市场营销类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2]赵丽颖.浅谈巧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J].学周刊,2012,(21)

[3]赖晓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

[4]秦晓梅.高职文秘《演讲与口才》课程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7)

猜你喜欢

口才口语效应
哲理漫画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懒马效应
酒中的口语诗
语言就是力量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口语对对碰
《演讲与口才》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