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失恋大学生异常心理的疏导与调适研究
2013-08-15蒋萃
蒋 萃
当代大学生恋爱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某调查显示:有48.9%的大学生谈过恋爱;约有64%的大学生失恋过;其中又有54%的人是很难过的。经过某些高校的实际调查发现,约有80%以上的大学生正处在恋爱中。对恋爱的认识和恋爱心理知识的缺乏,没有正确的教导和指引,没有科学的认识,无疑是大学生频繁失恋重要原因。
一、失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突如其来的失恋往往会使他们感到措手不及,在心理方面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当然每个失恋者的反应是不同的,这与他们自身的性格、人生价值观、对恋爱所持的态度以及交往时间的长短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让他们能够尽快走出失恋的不适应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因此,失恋者在面对失恋后长时间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的心理和行为主要有:
1.自卑心理。失恋者首先会想到是自己没有能力,才会被别人抛弃。然后便会觉得很自卑,内心的失落感就越来越消沉。尤其是那种自尊心较强而且他们的恋爱关系很多人都知晓的人,这种自卑心理就更加明显。因为失恋,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都比较敏感,觉得别人会瞧不起自己,渐渐地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内心郁闷和痛苦,严重的可能表现为精神失常和精神分裂。
2.痛苦的心理。这种感觉与失恋者对于这份感情付出的努力成正比,因为觉得自己很失败,心里很痛苦,并且被这种悲伤气氛一直笼罩着,心里的压抑就可能导致大脑皮层中的兴奋和抑制调节不均,使得大脑神经系统出现错乱,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为了减轻痛苦,有的大学生会选择麻木的态度来面对生活,觉得这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但很有可能会使自己身体的免疫力下降。[1]
3.失落心理。因为恋爱时的轰轰烈烈,所以无法承受失恋后的平淡生活,觉得生活很空虚,对于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内心感到焦灼不安又极度悲伤,尤其是恋爱时觉得能天长地久,失恋后的反应越发强烈。他们有的不愿面对现实,心里又充满了焦虑和痛苦,会更加消极地面对生活,严重者可能自暴自弃,荒废学业,甚至是内心的自我摧残。
4.记仇心理。因为失恋后所产生的记仇报复心理的事例,我们屡见不鲜。有的失恋者因为无法排解内心的郁闷,从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比如拿硫酸泼向对方的男女朋友,用武力威胁吓唬对方,造成身体伤害,或者去揭发对方的隐私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
二、大学生失恋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学习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让大学生感受到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上了大学就“解放”了,可以自由了,就是大人了,自己的事情就可以自己做主了。诸如此类的说法也是从小听到大。更主要的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过去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无疑引发了大学生恋爱的一系列伦理问题。
2.过度自信自主 。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现在大学生又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宠溺,大都过度自信,使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另外,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其恋爱动机属于“情感寄托型”,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2]
3.对恋爱认识不清。大学生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多问题想不周到。在恋爱时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婚姻,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是因为认为将来社会复杂,难以找到纯洁的爱情,只有在神圣的象牙塔中才存在纯真的爱情。
4.占有欲望强烈。许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恋爱就是占有,从自己的爱人那里得到某种物质财富,或者是占有爱人的身体,或者占有他们的时间,他们并不是想找一个终生的伴侣,而只是抱着玩乐的态度。这对于被占有人的伤害是最大的,对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5.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有许多大学生在学校谈恋爱,有的甚至是从大一就开始了。可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心智、阅历、思想等方面都还不成熟。对自己的未来以及人生目标没有规划,在对待恋爱中出现的问题也显得很稚嫩,看重享受的过程而忽略了彼此的责任,在恋爱过程中的表现也显得很轻浮,在选择对象上往往以形象论好坏。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失恋。
6.对自己认识不清。许多大学生分不清楚友情和爱情,错把与异性的友情当做爱情,而真正在一起时才知道自己对对方的感情并不是爱情,而造成感情纠葛。有些同学则有单相思或者暗恋的问题。严重的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3]
三、对大学生失恋的疏导与调适
爱情是美好的,两个人在恋爱中所经历的一点一滴都如梦境一般美好,所有的酸甜苦辣都会在以后变成美好的回忆。正是由于过程太过于美好,所以在失去的时候会让人放不下。
失恋的大学生往往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情感混乱,内心沮丧,抑郁,愤怒等。这些不良情绪不但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内心的消极和自卑感,还会使事情变得更坏,甚至可能导致产生自杀的念头。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平均每五个大学生自杀者中就有一个是因为失恋打击。大学生失恋后,有的能够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有的人选择报复别人,有的人选择伤害自己等等。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失恋应对策略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学者陈旭认为,应对是个体为了缓解内外压力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即个体对内外环境要求引起的压力感受做出的有意识的认知与行为反应的过程。
通过调查研究,专家发现失恋大学生可能会通过攻击、逃避、沉溺、合理化、寻求转移、寻求社会支持、情绪宣泄、认知重建、退缩行为、升华的方法来应对。
那么,怎么样才能科学应对失恋,使自己尽快走出失恋的阴影呢?
1.应当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当代大学生有的误解了恋爱的含义。其实,恋爱不是单纯的为自己排解寂寞、寻找新鲜感,更不是对性的渴望。恋爱是为了找到一个和自己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能够白头到老的终身伴侣。所以在选择对象时要考虑经济、政治、文化、性格等因素,有着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现代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做到理想、情感和学业的相互融合。
2.应该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业事业放在首位,树立远大的理想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当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唯一时,爱情就是一株温室中的花朵,会变得脆弱,并且不会长久。[4]
3.应该正视现实,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并且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回忆,但是不要沉溺,因为我们所能沉溺的只有痛苦。”当对方不再爱的时候,自己就不应该再活在回忆里,那是虚幻的,生活在继续,如果不及早正视现实,只会让自己和家人更加痛苦。
4.感情宣泄。人是情感动物,会有感性的一面,当负面情绪产生时,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宣泄。通常宣泄的方法有: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3)转移注意。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4)文饰法。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挫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5)诉说。找自己比较信任的朋友、同学和老师沟通,还可以写信或记日记的方式,甚至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
5.转换环境。在恋爱的过程中两人朝夕相处,生活各方面的细节都和彼此有关。突然间的失恋,两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看着熟悉的环境往往会触景生情,换一个新的环境,可以减轻一定的痛苦。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可以用工作或其他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有空余的实间胡思乱想。
6.升华。不要一直被失恋的阴影所笼罩,从此自暴自弃,对生活和学习失去了信心。要化悲痛为力量,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尽快摆脱这种抑郁的氛围。恋爱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不能让恋爱完全占据我们的生活,要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调正好自己的心态。[5]
7.认清自我。失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伤心痛苦也只是一时的,只要理性战胜了感性,失恋的不良影响也就会渐渐消除。分析失恋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减少痛苦。如果是因为对方另有新欢,我们就应该庆幸自己趁早退出;如果两情相悦,爱情根基不牢靠,还不如早点分开;如果害怕压力,就应该明白与其和他一起无聊度日还不如早日分开;如果是性格不和,就应该继续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人;如果是自己的心理素质问题,就应该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改正错误,重新收获美好的爱情。
四、总结
每位大学生都应当清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有对自己的梦想和未来的责任,更是对家庭乃至社会的责任。当遭遇失恋的时候,要正确处理,使其成为磨练自己的好机会,成为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财富。
[1]张丽静,宋建秀.大学生失恋后的心理调适[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0,(1)
[2]郑荣,吕慧英,陈玉娟.大学生失恋研究述评[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1,(12)
[3]郑荣,吕慧英.失恋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心理状况调查[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2,(11)
[4]刘朝晖.对失恋大学生异常心理的疏导与调适[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5]龙肖毅.大学生失恋心理及调适方法的调查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