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本科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

2013-08-15张立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男女生问卷变化

张立新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90后大学生的一些新特点,高等教育正在接受空前的挑战。进一步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我们对症下药有效地实施教育干涉的基础。埃里克森(Erik.H.Eriksson)“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同一性形成到同一性扩散。个体在面对人生发展危机时,都要重新调整自我,要整合过去的经验与现在的发展任务以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所以青少年都要面临自我同一性问题。在大学期间,个体的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变化首次汇合在一起,自我同一性任务在这一时期变得特别迫切,个体需要通过对童年期获得的同一性进行重新整合和修正,建立起新的自我同一性,由此顺利过渡到成年期。

自我同一性形成指的是个体能够明确自己是谁,能正确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对未来形成明确的目标并积极行动的状态;而同一性的扩散就是个体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或从没有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因此不知道自己是谁,对未来也没有自己明确的认识,一切都是模糊不确定的状态。

自我同一性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进一步测查90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对于我们丰富青年同一性的研究和服务于我们的高等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二、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选取7所大学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发送问卷900份,收回问卷831份,有效问卷637份。

(二)研究工具

采用加藤厚1983年编制,张日昇教授1989年修订的自我同一性地位问卷。该量表的信度(分半信度0.88-0.91)和结构效度均达到了满意水平,并用于国内青年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和中日青年自我同一性的跨文化研究。

(三)施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测试工作由本文作者主持,采取团体测验的方式,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按照统一的程序进行。施测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在10分钟内完成。利用晚自习时间在不同系随机抽取班级当场发放问卷,测试完成后收回。

对问卷进行归类整理筛选,剔除无效问卷(主要是漏答项目问卷)后,将有效问卷的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本科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

本科学生同一性地位分布是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D-M地位人数最多。各地位变化未表现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年升高的趋势,而是表现出A地位是呈低-高-低变化;AF地位一二三四年级呈低-高-高变化;D地位的人数也未呈逐年减少变化,而是呈高-低-低变化;M地位呈逐年升高的变化;D-M地位呈二年级升高,三年级降低,四年级在升高的变化。

从性别上看,A地位男生呈高-低-高-低变化,女生虽然也呈高-低-高-低变化,但高低差别不大,且整体比例比男生要高;AF地位男女生比例差别不大,都呈高-低-低-高变化;D地位变化最为明显,女生表现出三四年为0数据的变化,可见男女生在从低地位向高地位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变化方式。

(二)本科学生不同年级男女生自我同一性各尺度差异检验

性别主效应上,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现在自我投入的愿望上表现出显著差异F(1,629)=10.400,p<0.01,进一步比较得知,女生现在的自我投入的愿望(17.096±0.147)高于男生(16.457±0.133)。

年级主效应上,过去的危机、现在自我投入的愿望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现在的自我投入上表现出显著差异F(3,629)=2.712,p<0.05,进一步比较得知,三年级现在的自我投入(18.745±0.340)高于四年级(18.629±.321)高于一年级(18.100±0.302)高于二年级(17.532±0.343)。

性别、年级交互作用上,过去的危机、现在自我投入的愿望未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在现在的自我投入上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F(3,629)=2.775,p<0.05,需要进行简单主效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年级因素主要效果表现在女生上,三年级的女生现在的自我投入高于四年级高于二年级高于一年级;性别因素主要效果表现在三年级学生上,三年级的女生比男生现在的自我投入要高。

(三)本科学生不同年级男女生自我同一性各地位差异检验

性别主效应,A地位、AF地位、F地位都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D 地位表现出显著差异 F(1,629)=7.519,p<0.01,DM 地位表现出显著差异F(1,629)=4.090,p<0.05,M地位表现出显著差异F(1,629)=11.187,p<0.01。进一步比较主效应得知,同一性扩散地位(D 地位)男生(0.368±0.064)高于女生(0.109±0.070),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DM地位)男生(2.377±0.133)高于女生(1.977±0.146),积极延缓地位(M 地位)女生(0.398±0.056)高于男生(0.146±0.051)。

年级主效应,只有积极延缓地位(M地位)表现出显著差异F(3,629)=4.500,p<0.01,其它各地位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主效应得知,三年级积极的延缓地位 (0.378±0.078)高于四年级(0.347±0.074)高于二年级(0.316±0.079)高于一年级(0.047±0.070)。

年级、性别交互作用上,只有M地位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F(3,629)=3.444,p<0.05,需要做简单效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年级因素主要效应男女生都表现出显著效果。事后比较结果是,四年级的男生在积极的延缓M地位上高于二年级高于三年级高于一年级,三年级女生积极的M延缓地位高于二年级女生高于四年级女生高于一年级女生;性别因素主要效果表现在三年级学生上,三年级的女生积极的延缓M地位高于三年级男生。

四、讨论分析

(一)本科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本科学生同一性地位分布不均衡,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D-M地位人数最多。同一性扩散D地位的人数呈高-低-低变化,成为分布比例第二大群体,一二三四年级呈低-高-高变化。同一性形成A地位也未呈逐年升高变化,而是呈低-高-低变化。另外,在测查中发现了年级性别差异变化。结果显示,在现在自我投入上女生要高于男生,而且表现在三年级上。

这是因为大一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与父母的分离、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学习方式,面临新的人际关系、不同地区气候、文化的差异,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适应和解决,自然会出现较多的同一性危机,渡过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后,二年级更多地开始思考自己,认识自己、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就是说,大学生到二年级后才开始真正面对同一性的问题,经过探索和思考,进入三年级的许多学生都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具备了丰富的大学经验,对自己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确立了比较明确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三年级的大学生中处于同一性A地位的人数显著增多。但是四年级以后,A地位同一性减少,DM地位增多.

(二)自我同一性与职务、单亲和独生关系分析

Grotevant(1987)也认为某个领域的同一性形成是由个体特征、环境因素和其他领域中当前的同一性形成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的,他描述了影响同一性形成的三类环境因素:首先是社会文化环境,其次是家庭,最后是同伴、学校和工作环境,并强调同一性形成过程的交互作用特点,环境持续地影响人,同时也被发展中的人不断地影响着。

Austin(1993)发现师生关系、学校对学生的投入和学生自身的投入是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学校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发现,在学校是否担任过职务分别在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两个尺度上和A地位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证实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在学校自身的努力追求能够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在学校担任职务的学生经受着更大的师生关系和工作压力冲突,一方面要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另一方面职务自身的责任、义务和榜样的作用,同时伴随着与一般同学微妙的同伴关系,这一切不管是否自身有努力的愿望,担任职务本身就会驱使着比普通学生付出更大努力。

五、结论

(一)本科生同一性地位分布不均衡,处于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D-M地位)人数最多,随着年级的升高,M地位、F地位、AF地位、A地位比一年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二)本科生同一性发展存在着年级差别,男女生同一性地位随着年级发展,不同性别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向前发展趋势。

(三)在学校是否担任职务、是否是单亲家庭对同一性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

[1]郭金山,车文博.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J].心理科学,2004,27(5):1266-1267

[2]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2

[3]李文道.大学生同一性发展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4]张日昇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心理科学,2000,23(4):430-434

猜你喜欢

男女生问卷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这五年的变化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问卷网
鸟的变化系列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大学男女生相互评价测验的内容与结构效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