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2013-08-15张文瑞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区中原河南

张文瑞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目前,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非遗的分布十分广泛,非遗的保护、传承、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已在全省全面展开。

一、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中原经济区非遗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河南省拥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到372项,其中有95个项目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民俗等多种艺术形式。河南省18个省辖市已全部建立了市级名录体系,147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名录体系。

(二)中原经济区非遗的保护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 号)“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河南省对地域特色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主要成果有:

1.立法保护。2006年12月出台了《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及措施。2012年6月25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确定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展演保护。2004年10月30日晚,郑州荥阳市举办了“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汇演”,2005年举办了 “河南省第二届濒危戏曲汇演”。从2008年 6月起,河南利用“文化遗产日”这个载体,在省会郑州以及周口市淮阳县多次举办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3.展馆保护。截至2012年6月,河南已命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2个;设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1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30个,并对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此外,许多社会团体和个人成立了相应的推广中心、协会等,有力地推动了非遗的保护与发展。

4.学术研究。“非遗”热也带动了学术界的讨论和研究热潮,河南省内许多高校纷纷成立相关机构,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使非遗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2010年7月 13-14日,河南省文化厅在信阳主办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论建设研讨会召开。2010年10月12日,新乡市举办首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牧野论坛”。

二、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却在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开展其保护和传承工作。

(一)中原经济区非遗的文化价值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涉及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游艺、民间手工艺、民间习俗、民间节令等多方面。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是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政治资源、道德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

(二)中原经济区非遗的商业价值

首先,非遗都有着显著的旅游商品资源开发价值,适宜打造成动态的文化旅游项目,有利于增强河南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以戏曲同旅游景区的结合为例,新乡辉县市八里沟景区举办《朝阳沟》豫剧大赛、鹤壁市淇县古灵山风景区邀请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举办演唱会,既为景区赢得了人气,带来了经济效益,又宣传了河南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一举数得。文化实景演出,是旅游和文化结合的另一种形式。登封嵩山景区的大型实景演出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使游客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留下深刻印象。河南电视台以豫剧等传统戏曲为主的电视栏目《梨园春》、以武术为主的电视栏目《武林风》,太昊伏羲祭典、马街书会、洛阳牡丹花会、黄帝祭典等,皆是非遗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范例。

其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许多目光敏锐的商家瞅准了非遗的金字招牌,纷纷抢注有关商标,为自己的商品做免费广告。少林功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少林”或“少林寺”为商标共注册有117项,国内有百余家企业、54个“少林”商标正在使用。某些传统手工艺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由实用性走向观赏性、艺术性,开发成为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如皮影、剪纸、木版年画、唐三彩、砚台等都可以设计成为有特色的商品。

三、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不容忽视的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部分正在消亡。南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1/3非遗“死亡”。河南省也存在着同样的困局。

(一)中原经济区非遗“在保护中传承”

随着文化生态剧烈变化,有些非遗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有些非遗消失,是因其失去了生存环境,如城镇化进程导致自然村落的消失。而有些非遗消失,则是因“人亡”。

1.非遗传承人需要改变观念。传统技艺无人继承的原因,一是目前的非遗传承人多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具有中国人的“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的保守思想,随着他们的去世,手艺一代代衰减;二是他们的后代未必愿意学习祖辈吃饭的本事。这样一来,传承人自己的儿孙不愿意学,外人想学,无处拜师学艺,很难进入这个门槛,造成了传承的断层。如果传承人能改变观念,打开门户之见,广收学徒,使得非遗永续存在,善莫大焉。

2.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和认定制度有待完善。2011年开始,国家对传承人的经费补贴,每年增加到1万元。截至2012年,河南省有85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采取逐级认可制,然而申报的程序存在漏洞,造成部分传承人受利益驱使欺世盗名。面对可能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刻不容缓。

(二)中原经济区非遗“在创新中发展”

中原经济区既要做好“非遗”的保护,又要注重对其开发和利用,在保护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建议可通过静态和动态两种不同的方式,齐头并进。

1.静态的保存和记录。首先,对各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期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普查,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的形式进行调查、登记、采录、建档工作。其次,建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再次,拍摄高清纪录片,专门宣传非遗的电视专题片和电影,编辑出版相关图书和音像制品。最后,可以在省会郑州或周口淮阳等地建立非遗主题广场或主题公园,专门用于非遗的展示。

2.动态的再现和创新。非遗是活态的文化形式,“只记录,不存活”远远不够。非遗应该自发寻求内部突围,不能单纯依赖政府的资金、政策等外部保护,要致力于实现动态的再现,走创新发展之路。只有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赋予非遗新的时代内涵,使其长久地存在下去,重新焕发活力和光彩,才是保护、传承非遗的根本方法。

[1]邓雷.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下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社科论坛,2012,(06):82-83

[2]李孝敏.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析[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理论研究),2012,4:18-19

[3]田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3(3):15-18

[4]宋军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构想[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46-49

[5]汪振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传承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1):1-2

[6]石素真.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3):106-108

[7]王磊彬.河南非遗集体突围[N].经济视点报,2012-6-21(003)

[8]白慧颖.知识产权视角下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4):101

[9]张先飞.理论辨析与实践反思———国内“非遗”保护工作的反思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6):19-21

[10]夏挽群,陈江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及抢救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1):35-37

猜你喜欢

经济区中原河南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出彩河南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