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对安徽省休宁县新课程实施状况的调研
2013-08-15周靖毅
周靖毅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1 休宁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的调研背景与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和实施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主题,为解决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3年9月,国务院就农村教育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强调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一费制”;从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等,确立了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据中国教育统计网数据显示,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多达1.17亿,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61.9%,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通过完善义务教育长效机制,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初中工程等项目,缩小中西部地区城乡、区域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在教育公平的新背景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安徽省休宁县是全国第三批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地区,于2004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当地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休宁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推进实施的几点建议。
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对象是休宁县农村小学及初中的部分教师以及校长。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0份。
2 休宁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的现状
为了对新课程实施现状有一个较为真实和系统的了解,笔者对调查项目进行了细化。根据问卷和访谈的内容,将按以下几个维度来调查和分析:(1)课程结构;(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3)教师培训;(4)教师教学过程。
2.1 课程结构基本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其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课程。”而且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通过调查发现,在新课改之前,虽然学校开设了艺术类课程,但课时基本被语文、数学占用,从未开设过外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在新课改之后,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不仅正常开设艺术类、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还开设了安全法制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环保教育、心理教育、经典诵读等地方与校本课程,也开展了少年宫活动、图书阅览活动等课外活动。课程结构基本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
2.2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逐步加强
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学校在课程资源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现在已逐步接近当地县城水平。“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人力和环境等资源就是如此。”自从实施新课程以来,休宁县就提出“做大做强城区教育,扶优扶好农村教育”的口号。2011年在全县范围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2012年开始改进薄弱学校计划。农村中小学已有微机室、图书室、舞蹈室等教学场所,并于2013年在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联网享受教学资源),实现了班级教学网络化、数字化。
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在于更新条件性课程资源,最重要的是改善教师。“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内生性,它可以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在课程资源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各种层次的教育研究人员,乃至学生和社会人士等作为这种具有内生性的课程资源的主要生命载体形式,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实现,是课程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
2.3 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培养和培训一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调查发现,从实施新课程伊始,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多种教师培训活动。除了校本培训、校际交流、外出听课考察、假期函授学习等方式外,学校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方式,让教师足不出户也能得到专家指导。
参加正式或非正式访谈的教师都表示,在培训中,通过专家指导以及与同事交流、分享经验,自己的教学能力的确得到提升。这几位老师都有丰富的从教经历,他们认为新课程带给他们最大的变化在于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学手段的改进以及课程资源的丰富也让他们感受到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2.4 教师教学有所创新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以讲为主,教师利用权威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过去教育资源匮乏,学校也面临升学压力,教学手段和方式单一,学生“死记硬背”。而在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从以讲为主转变为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也多种多样,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活动教学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和学习效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2004年在学校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2007年在学校建成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并覆盖网络;2012年安装“班班通”系统,实现了教学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都发生深刻的变化。
3 休宁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成为实施新课程的最大困难。据了解,不止调研的学校,县区内大多数农村学校均存在这个问题。
3.1 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小学教师中有20.5%的最终学历为大学本科学历,79.5%为大学专科学历;初中教师中29.6%为大学本科学历,70.4%为大学专科学历。教师的学历较低、素质不高,教育教学观念成为课程改革的“抵触者”或者“被动执行者”。
3.2 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
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教师老龄化现象,比如所调查的某所小学28名教师中有15名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比例高达54%。老教师不仅学历偏低(学历在大专以下的教师都是50岁以上的老教师),而且在教学中也少有革新之举。
3.3 优秀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尤其是优秀的年轻教师
在对校长的访谈中,笔者发现,老教师因为熟悉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课程适,而年轻教师适应比较快,但是年轻教师往往在农村学校教几年就离开,或是被县城学校“挖”走,或是寻找机会调走。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村条件差、学校偏远、待遇低。优秀青年教师流失严重,也是造成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的一个原因。
3.4 农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
虽然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上已得到很大的改善,却出现“有器材,无人员”的尴尬局面,教学器材利用率不高。即便是英语课程,也很少有英语专业教师任教。
3.5 教师培训力度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有80%的教师参加过新课程培训,可是在参加过培训的这些教师中,仅有20%的教师参加过省级新课程培训,没有教师参加过国家级新课程培训,一位语文教师明确地告诉笔者,她没有听说过校本课程。而且调查中还发现,仅有的培训也往往流于形式。
4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的建议
4.1 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调研发现,师资力量薄弱成为该县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的掣肘。为了改变这种境况,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使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愿意到农村工作,留住农村优秀教师;要多向农村学校选派英语、艺术、计算机等专业教师,改善教师学科结构,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对农村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能顺利掌握和实施新课程,聘请专家和研究人员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观摩骨干教师的公开课,举办名师报告会,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4.2 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适合的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休宁县历史文化厚重,名人辈出,是徽州文化宝地。自古以来,休宁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名闻遐迩,被誉为“东南邹鲁”。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居全国各县之首,有“状元县”之称。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文人墨客中广有“休宁山色横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的赞誉。拥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该县地处“三江”源头,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作为驰名中外的“屯绿”主产地和国家绿茶产品出口基地县之一,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
县教育部门可以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因地制宜,开发适合当地需要的地方课程,并协助各学校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怀,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人民教育,2001(9).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4]郝文武.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当代教师教育,2008(1).
[5]王嘉毅,赵志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