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3-08-15王敏
王 敏
浅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王 敏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观念和教学特色,基本和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类似,不能针对高职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特点来实施培养,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应站在我国国情和地区经济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本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对高职院校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构建
王敏/山西工商学院助教,硕士(山西太原030006)。
一、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各个国家(地区)通过实践都确立了本国(地区)适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美国、加拿大首先实践了CBE模式;英国、澳大利亚采用的CBET模式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另外还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台湾的“建教合作”模式等。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总结他国模式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探索制定出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已经在多个地区、多个城市和多所学校中进行了实践。主张生产、学习、研究三方结合,注重学校与企业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较为成功的模式。
这些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到新的阶段,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新环境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高职院校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模式、优化过程,满足大众化教育阶段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通过借鉴国外教育中的“引导教学”思想,将“导学”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着眼于学生的现实需要,努力培养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沿用过去传统的 “缩本科套”模式,这种模式显然与改革发展的要求不同步,具有滞后性,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设计的老旧和教学模式的枯燥两方面。其中,课程体系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以理论为中心的“老三段”模式;而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做法。这种落后的模式造成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脱节、教师授课与学生受教之间脱节的情况。
(二)人才培养特色欠缺
高职教育根据其性质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更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然而事实却是,多数高职院校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的设置和管理等方面都与本科教育无明显差别,甚至沿用专科教育的模式。这种情况说明这些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没有掌握高职教育的技术性和实践意义。没有将高职教育专业的特色体现出来,而实际上,社会对高职人员的技术性有一定要求和需要。
(三)人才培养经费不足
经费投入困难一直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影响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特色课程的建立。我国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直相对落后,现代科技含量低,不符合当前生产实际,无法满足职业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一直提倡校企结合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但事实是院校与企业合作流于形式,难以建立真正的实训基地。无法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且实践的内容往往与理论教学脱节较大,时间短暂。
(四)人才培养结构不佳
这里所说的培养结构主要是指师资结构。高职院校中的教师一部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并且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大多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还有一部分是近年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理论研究水平较高,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无法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指导。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人才的缺乏和师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发展缓慢,无法适应社会进步。部分教师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很难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从学生的能力训练和素质拓展入手,达到三个方面的有效结合,努力培养适合我国发展建设的新型人才。
(一)知识方面的培养
知识的掌握是一切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说明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就在于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求学。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应以以下两方面为目标。
1.基础化目标。基础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和基础,学生应以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为基点,再通过自学不断扩展知识面,这样有助于学生丰富和优化基础知识,并对知识进行更新,只有不断更新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要以此为基础提高专业教育,既不能只强调专业知识,也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两者在教学中要讲求比例。基础课的设置关键在于定位要准确,要配合专业课的设置。不求面面俱到,但使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2.综合化目标。一直以来国内高职教学都以综合化为目标,但却出现了简单的课程叠加现象。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学科整合、渗透,以达到1+1>2的效果,而不是盲目地添加或叠加。
所谓综合化目标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两方面的相互渗透:一是要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所教授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切忌脱离现实;二是要注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教师应注意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切忌死板教学。
(二)能力方面的培养
能力是指一种保证人能够顺利地开展实际活动的较为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因此,能力与心理活动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实践表明,具备各种综合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完成工作任务。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这四个方面展开。
1.获取知识能力。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应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性。这就要求在课程的选择和设置上要以学生为核心,并且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学生的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应锻炼学生自己主动挖掘更多更深的知识,而不是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同时,要在学习中构建整体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实用价值。这样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智能素质,特别是有助于获取知识与促进知识更新,为学生的不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运用知识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是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是给学生创造在校期间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并进行适当的工作体验,以实践实务教学代替课堂教学,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学校要注意体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岗位技术的特点,结合社会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两者结合不仅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创造实践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工作的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发明。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问题,敢于突破常规。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求,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激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更多的选课机会。对学生的考核制度以常规测试为基础,同时结合能力考核和技能测试,并将学生的成绩与实训实验挂钩,努力营造创新的学习氛围。
4.岗位职业能力。岗位职业能力主要是学生未来承担工作、履行职责的能力。目前是部分企业中仍然缺乏中等以上学历的人员,人员学历过低造成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含量偏低,甚至影响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造成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应注重在职业岗位环境中培养人才,针对不同岗位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步入正式岗位打好基础。
(三)素质方面的培养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主要从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两方面入手。
1.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与个性素质。其中,认知素质会对人的智力水平、思维水平、情感素质和意志素质产生影响,因此,认知素质关系到个人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关系到个人的成就动机。另一方面,人的心理素质一旦受到负面影响,容易造成一部分难以预料的后果,这方面国内高职院校仍存在忽视学生心理问题的现象。因此,高职学校管理者应认识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控制情绪能力,要直面问题和困难,不逃避、不惧怕。
2.社会素质。社会素质不同于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更多取决于先天因素,而社会素质则在于后天的培养。在整个素质结构框架中社会素质是起调节作用的,是以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结合社会因素所构成的一种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对学生社会素质的培养教育工作,要在社会中寻找真实的、正面的人物案例,以现实教育为主,充分发挥正面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向正面典型学习。针对部分学生对基础课和专业课偏科的问题,学校应注意纠正学生的片面认识,并在教学中注意改良方法,将基础课也设计得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尽量避免学生出现偏科或认识不清的情况,否则轻则会造成他们对事物认识的偏差,重则会造成学生人格的移位,影响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
:
[1]许殿生.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2)
[2]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徐挺,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2)
[4]熊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5)
[5]蒋卫国,徐凯.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与启示[J].管理观察,2010(4)
[6]狄成杰.成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全国商科教育科研 “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项目:“高等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批准号:SKKT—12008)
G71
B
1671-6531(2013)18-0133-01
责任编辑:姚 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