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过程为导向的《标识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探析

2013-08-15詹文瑶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图形符号标志符号

詹文瑶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0053)

标识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视觉传达专业“专业基础课程”结束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在以往的标识设计课程教学中,通常以标志设计作为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标志设计知识的讲授,用一个完整的课堂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导致学生很难自觉地进入专业学习的状态。学生因此常常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混淆,以致用基础知识代替专业设计,或者在专业设计中不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而强调过程的教学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内容,而且能够延续课程之前学习的基础知识,并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做好铺垫,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到专业学习的状态。这样的课程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一、按照循序渐进原则组织课程内容

以过程为导向的标识设计课程教学首先强调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克服以结果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弊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达成此目的,需要在基本教学理论大纲的基础上,对标识课程内容组织和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对结构性内容进行补充,形成由浅到深的教学知识内容的结构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几个教学单元内容的前后关系进行课程的组织。

标识可以解释为标准的、规则的,用以识别的图形符号。从符号的角度,标识可以分为导向符号、安全符号、产品符号、指明事物的符号等,具体的标识设计又包括导视设计、商标设计、品牌标志设计、活动标志设计等。标识内容的构成关系对应的是课堂教学内容实际设计的联系性,单元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安排的先后逻辑关系,能够在具体的教学前后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标识的符号特点与具体设计内容涉及的难易程度,标识设计过程课程的单元内容可以依次划分为:导视符号设计、活动标志设计、商业标志设计。

导视系统是在空间内寻找方向,识别空间物象的符号设计体系,由文字、箭头符号、导视符号构成。导视符号是导视系统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一般由生动形象的具象图形构成,具有识别空间和物象的功能,在导视系统内起导读的作用。导视符号的功能是为寻找方向和物象而存在,具象的图形更能准确地确定方向和位置,在导视符号设计中选择具象的图形符号作为表意的方式比较普遍。具象图形符号比较写实图形符号和抽象图形符号其造型手法难度更大,但传达信息更清晰、更明确。具象图形符号的信息设计具体到导识系统里,作为寻找空间和方向的信息体,其信息设计的难度比较标识设计的其他设计内容就相对简单。在第一教学单元安排导识符号作为教学内容,具象图形符号的造型学习可以与基础教学相连接,使基础图形课程的知识在专业设计课程中得以延续,导识符号的信息设计可以让学生初步接受专业的设计知识,完成信息设计的训练。因此,把导视符号内容从导视系统中分离出来,作为标识教学结构层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不仅可以传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为第二单元的教学打好基础。

政府、事业、企业单位举办的公共性活动,像奥运会、城运会、大学生运动会、歌唱演出、节庆活动等等,均以一定的视觉形象作为推广的手段,为此而设计的符号为活动标志。活动标志是由图形符号和宣传概念的信息功能构成,活动标志的图形符号表象是抽象的、具象的、写实的,活动标志的信息设计是根据活动的宗旨和相关的其他要求提炼为概念进行信息的传递。活动标志与导视符号相比较,不仅在内容上载荷的视觉元素更多,更具有表现力,相对图形难度也更大。在信息的表达上,活动标志的信息是很不确定的并且是多变的,一个活动标志应该有多种信息交织在一起。在众多的信息中,怎么运用图形进行信息的表现,是要在不断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使载体和信息集合化,才可以实现最佳的表现方案。针对活动标志的特点,把活动标志的教学内容安排在标识教学中的第二个环节,深化了导视符号教学内容,同时衔接了上下两个单元教学。

商业标志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为目的的图形符号设计。商业标志一般指商品标志、品牌标志,商业标志设计的内容由图形符号和商业信息构成。商业标志的图形符号表象可以呈现为抽象的、或者是具象的、写实的形态,商业标志的信息是有关产品属性和企业文化建设、营销推广的策略提炼出来的信息表征。商业标志的表意难度与活动标志的设计方法相似,商业标志的信息表征其难度要大得多。商业标志不仅要表现产品的属性、企业的文化推广和经营理念,而且必须带有实践性,其设计必须通过实践的手段获得被市场认可。因此,学生进行商业标志设计时,必须走向市场,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其设计的标识才不是单纯的图形符号,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经验的视觉化。将商业标志放在标识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就完成了走向实践的学习过程。

二、设计将知识点对接的连续的单元实验课题

标识设计课程是由几个连续的教学单元内容组成,每一个教学单元内容都有几个知识点。课程单元内容知识点的组织关系对应的是课程知识点的连接性和系统性,针对标识设计课程技术设计与思想设计的跨度,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连接,从而解决学生如何从“技术”设计转向“思想”设计的难题。

标识设计课程涉及的无论是专业内容还是所处的教学环节,包含着两个层次的解读:即“技术”和“思想”。“技术”在标识设计专业内容里指图形符号,在教学环节是指实现图形符号的构成技法。“思想”在标识设计专业内容里指标识设计,在教学环节指实现标识设计的思维和实践观念。标识设计的教学就是一个从“技术”到“思想”解读的过程。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者以“技术”替代“思想”,即利用图形与标识在造型形式和审美内涵的共性原理,重视造型表现和图形表意,设计出来的作品最终只是图形创意;或者强调“思想”忽略“技术”,即标识的“思想”是一个思维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经验提炼的过程,以图形的造型形式进行呈现,割裂“技术”和“思想”的关系。没有“技术”的支持,设计的标识一是出现审美问题,二是不能清晰进行视觉表达。

图形符号的造型是标识设计视觉呈现的方式,图形符号的表意方式与标识设计具有共性,标识设计是图形符号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产物。梳理图形造型与标识造型、图形造型与造型技法、标识技法与思维、思维与实践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把解决同一个教学目的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设计为连续的训练课题,在具体的教学前后之间环环相扣,有机联系的课题训练能够让学生实现从“技术”跨入“思想”的创造。

具体而言,在第一阶段的导视符号教学内容中把课题设计为超市导视专题,超市有众多的产品类别,为了方便顾客寻找产品和便于产品归类管理,在超市空间内对各类产品都要设计分类图形符号,超市的分类图形符号应对的是具体的形象内容,表意方式是以形象符号替代物象的直接语意表征方式,知识点就是把握标识设计具象形态的设计手法和直接的语言表征方式,图形的造型提炼和标识语言的思维训练把“技术”与“思想”连接为一个自然的设计整体。

第二个阶段的文化性活动标志的教学内容可以把课题设计为运动会专题或节庆活动专题。运动会或者节庆活动一般是整体性的策划活动,为了树立形象和具有号召力,需要把相关活动提供的价值给予体现,这就决定了运动会或者节庆活动标志的信息是多样的,运动会或者节庆活动标志对应的图形符号是抽象的、具象的、写实的,表意方法是象征的、比喻的、直接的,这个阶段的知识点是运用视觉语言的多种手法进行标识设计信息表现的探索,抽象的、具象的、写实的造型手法与具象的造型手法,象征的、比喻的、直接的与直接的语言表现成为训练的阶梯,形成“技术”与“思想”交叉循环的训练结构。

第三个阶段的商业标志教学内容可以把课题设计为品牌标志。品牌标志一般是为了塑造产品或者企业的形象而设计的图形符号,用图形符号来代表品质,显示产品和企业的号召力。品牌标志设计的图形造型方法和语言表现呈现的状态已经跨越了图形符号本质的内涵,有关社会的、心理的、消费的因素都是品牌符号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品牌标志的设计中必贯穿实践的提炼,设计的品牌标志才是一个完整的设计案例。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已有的品牌作为教学的训练课题,对原有视觉因素进行剖析,针对原有标识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拿出视觉设计方案,在比较中找到最适合的设计表现。品牌标志课题的知识重心已经转移到对实践经验的再现,这个阶段的知识点是学习如何利用标识语言服务于设计实践,知识点的连接从图形造型和语言的连接转向了课堂经验到实践经验的连接。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设计教学的目的最终是满足实践的需要,标识设计课程除了夯实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需要让学生从课堂知识自然过渡到实践设计的状态。因此,标识设计课程教学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知识点和课题的设计,选择实验的方法,针对每一个课题设计不同的实践方法,帮助学生自然的过渡到现实设计中,实现课堂与实践之间跨度的融合与穿插,解决以往教学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

在导视符号设计的实践教学中,实地体验是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链接的一个重要方式。实际教学中应当选定一个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课题,比如,超市的公共空间符号包括存储物件处、咨询处、休息区、吸烟区、卫生间等等作为作业训练,即可以解决图形符号的造型和语意问题,又能疏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在相关理论讲授完毕后,应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作品设想,到超市去做实地调查,查看现场场景和收集相关的物象,然后从消费者的角度体验设计内容在现场的状况,用真实的感悟去确定设计表现。完成作品后,还要求学生回到超市现场,用一个消费者的身份到市场去体验所设计的内容的真实性和实际性。用一个消费者的身份到市场去感悟所设计的内容,设计的作品才能清晰地展示信息。一个设计导视符号不能只是设计者的创意表现,还应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能够识别的图形符号。

第二个教学单元的实践教学,可根据活动标志教学内容的要求来设定方法,角色转换是实践教学中关键的步骤。比如,运动会的标志是一个综合的信息设计体,一般设计单位都要设定相应的设计要求,如体现运动会的宗旨、主办方的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从主办城市的文化、经济、地域风貌等特征来提取视觉元素。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实地体现设计的实际性,设计的作品能够满足设计主体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到图书馆和网络上查询运动会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视觉素材,然后到相似的举办地点去实地感受,学生再回到教室进行设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角色,学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设计者,而是以一个主办方审查者的身份出现,他的角色已经具有双重性,设计思维必然发生变化。他在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的时候,不再以自我的价值取向为标准,而是以主办方和设计者多维的理念进行作品设计,他所设计的作品不再只是一个理论的结果,而是体现实践真实的需要。

品牌标志的实践教学是通过市场调查进入图形符号设计的过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性的训练。比如,品牌标志的设计不仅包括企业文化的建设,品牌标志的商业营销策略是设计最终的目的。因此,品牌标志的设计思维不是单向的线性构成,而是多维度的、可交叉的创造性过程,教学方法上更多的采用市场调查、文献取证、产品设定、讨论、分析等实践性的模式。学生开展课题时,鼓励学生走向市场,对相关品牌的视觉设计因素,同类产品的市场情况,自身品牌在市场的认可度进行调查,并寻找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献资料和视觉参考样本。回到教室后可根据市场和文献的材料做分析,找到企业品牌建设需要的内涵。如果是新建品牌还需要对品牌进行定位分析,在确定了定位的前提下,学生就可以华丽转身为设计者,对品牌标志进行视觉表现。品牌的市场调查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对生活的体验和客观世界的反应都是一个真实的再现,将会打破假设思维和表达的惯性。

四、结束语

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坚持“厚基础、通专业、重实践”的指导思想,对教学计划实施“过程控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坚持学生对造型、语言进行再学习和提升,打好视觉设计的造型和语言表现基础;以专业知识为核心,扩大知识面,注重对专业设计知识的培养;以应用能力为重点,增加适应性,强调实践性的锻炼;以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动向,突出实际设计能力的培养,发展多角思维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多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在当前设计背景下,过程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可行的。该模式顺应了当下设计的变革,解决了视觉设计教学中众多突出而又难以调解的矛盾,为现代视觉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值得在更大范围推广。

猜你喜欢

图形符号标志符号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学符号,比多少
GB/T《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图形符号和回路图 第1部分:图形符号》征求意见
“+”“-”符号的由来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川鄂盐道白菜柱头图形符号意义分析
变符号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