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的思考*

2013-08-15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群体体育大学生

孙 阳

(鸡西大学,黑龙江 鸡西158100)

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全体学生都能自愿地参加活动,需要优秀的组织者来组织、管理、监督和指导.它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与特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基础是人的体质,而群体体育活动是增强体质最有实效的方法[1].随着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校内体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人生有益的娱乐经验和方法.只有丰富学校的群体体育活动,增强体育的健身性、趣味性、休闲性和娱乐性,才能满足学生天生的游戏欲望,从而避免他们参加不健康的社会活动,有效地提高民族素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创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2].

1 高校大学生群体体育活动的现状

1.1 大学生群体对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

大学生群体对“终身体育”、“体育人口”的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未能深层次意识到“终身体育”对未来生活的影响.积极发展体育人口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的有效途径.参与体育活动是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手段,要对大学生群体积极引导,采用各种途径让学生更加自觉、积极、主动、持久地参与体育活动,终身享受体育.

1.2 高校大学生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

大学生群体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强烈愿望,并以此来宣泄自我的情绪和缓解自身压力.他们精力旺盛,需要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此时的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恢复机能,能够高频率的参与体育活动.

1.3 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

男学生倾向于选择乒乓球、排球、篮球、游泳、羽毛球、跆拳道等具有娱乐性、竞争性的项目,女学生倾向于选择慢跑、健美操、跳绳、羽毛球等简单、轻松、对抗性较弱的项目.高校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最佳时期,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和思想,在参与体育活动上体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培养一项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运动项目对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很大帮助.

2 高校组织体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体育教学分普修与专修两种形式,重点教学内容专修课较多、份量大,可是,一年的体育课时仅有七十学时,除去理论课和因天气原因不能进行的实践课,实际完成70%的体育课就已经非常高了,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掌握和运用体育技术、技能,自我开展第二课堂,这样才能达到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的要求,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2.2 与自身热爱的项目相结合的原则

群体活动的另一种特点是在满足学生个人的爱好和发挥个人特长方面,比体育课更有优势.因此,群体活动对锻炼身体的实效性,具有优势,注意选择学生终生都能参加的运动项目.学生常常发现,他们学习了某项体育活动的技术后,在实际的比赛中不容易运用,如果群体体育安排合理,就能鼓励学生们继续练习,巩固提高技术、技能,使学生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技术只不过是某项运动技术的一部分,这种强化使学生毕业后仍能坚持活动,从而终生受益[3].

2.3 充分发挥各级体育管理组织作用的原则

组织完成群体体育活动计划要有称职的管理人员,在校队训练期间,体育教师几乎不可避免地忽视群体体育活动,无人管理,学生放任自流.应当把时间、地点、内容,通过学校教务处排入总课表中,指明每一年级、班级的具体活动时间、场地器材、活动内容及负责人,使体育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组织体活非常紧要的是大量细节问题要完成,它是整个计划的结构,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划的目标方向[4].体育教师辅导工作要做到以下八个方面:

①体育教师不能只立足于上好体育课,应该转变观念,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体体育活动.乐于奉献,责任心要强,通过组织群体体育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②建立体育档案,准确记录每一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及人数,并向校主管领导汇报情况.③当活动安排在校外时,带队参赛.④了解省、市比赛情况,与省、市体育局密切联系,参加省、市的体育活动,掌握新的体育制度、竞赛规则.⑤制定计划,安排时间表,组织及指派工作人员,编制预算.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取得各方面的支持,让大学生参加意外保险,与保险公司建立优惠关系.⑦每个院系都有些特别爱好体育,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应该成立院系代表队,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热情,带动更多学生自觉加入到体育中来.每个院系也有些体育成绩稍差、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对这些学生要耐心讲道理,通过运动处方等形式使他们从中获益.挑选学生辅导员,完成体活计划,记录每天的比赛成绩,记录器材和用具供应及使用,让教师有能干的助手.⑧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训学生骨干的工作不容忽视.每个班都有体育委员,每个院系的学生会都有体育部长,这些人应该是大学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力军.体育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指导,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由学生自行组织管理等.指派单项负责人及运动队队长,处理活动中的问题.

3 如何科学地组织体育活动

3.1 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高校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具有开放的特点,不应局限在学校的场馆、器材,还应该延伸到社会和大自然当中去,学校场馆不足时,可以合理运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来组织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比如一些野外体育项目等.而学校制定的校内体育活动计划,需要周密考虑,单纯地组织一次球赛,组织几个队参加是不够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3.2 有组织的校内体育活动

多数的校内体活计划,都应该加大宣传和感染力度,充分利用休闲娱乐体育来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方法.筛选实用价值高、教学方法简单、学生喜欢并且容易掌握的项目来进行.使学生意识到终身体育的价值和意义.

3.3 自我指导的校内体育活动

自我指导的体育活动是非正式的,是为所有想运动但没有机会参加比赛的大学生准备的.强调无论水平高低,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参加,不需要集体配合的项目如:乒乓球颠球,足球对墙传球、踢准,体操倒立,单双杠,篮球的定点投篮、三人篮球赛,排球的传、垫及键球,跳绳,举重物,慢跑,武术项目等,很多学生愿意参加这些非正式的活动[5].

3.4 群体体育活动的时间

学校群体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学生需要足够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而这些活动必须与学校的总体安排不发生冲突,应采用不同的时间安排.例如:课余时间、早晨、课间、午间、节假日等.

3.5 群体体育活动的竞赛方法

运动竞赛是实现学校教育方针和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检查学校教学和训练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是选才的有效途径.通过运动竞赛活跃大学生的文体生活,宣传体育的功能,施展大学生的运动才能,检验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质,加强校与校、院系、班与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团结一致,共同发展[6].

在校园举行的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与校外比赛,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比赛.如,单项赛(一日赛)、对抗赛、友谊赛(邀请赛)、测验赛、选拔赛、表演赛、等级赛、及格赛、循环赛、淘汰赛、运动会等.

大学生体育活动需求的变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影响的结果,而高校群体体育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体育知识,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水平等有其特殊的作用.学校均可根据自己的师资条件、场地器材设备和学生的需求,选择一两项运动,长期开展.高校群体体育活动要形成一种氛围、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传统、一种特色.搞好群体体育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的需要,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愿广大体育工作者、爱好者努力工作,为大学的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鲍恩荣.大众体育指南[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2]丁建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J].江苏大学学报,2005,(1):89-92.

[3]殷晓旺.试论全民健身的心理效应[J].体育与科学,1997,(3):62-64.

[4]黄世昌.大学生特殊群体体育权利保护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6):8 -12,16.

[5]王胜超.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休闲活动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7):106 -110.

[6]王林.建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5):71 -74.

猜你喜欢

群体体育大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