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30年代摇摆爵士乐流行轨迹的观察

2013-08-15

关键词:古德曼爵士乐白人

孙 熠

一、20世纪30年代摇摆爵士乐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摇摆爵士乐(Swing music)是美国的一种流行音乐类型,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相对于早期小乐队形式的爵士乐,摇摆爵士乐的乐队编制相对较大,由低音大提琴和鼓组成的节奏低音组,由小号、长号等铜管乐器,萨克斯、单簧管等木管乐器,小提琴、吉他,班卓琴等弦乐器组成旋律与和声组。由于这种音乐强调小节的后半拍或弱拍,并且曲调动听、节奏鲜明活泼,又有很强的艺术性,人们听到后不禁会随着节奏和韵律,扭摆身体翩翩起舞,体验摇摆的感觉,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摇摆乐”。

最初,摇摆乐实际上是一种伴舞音乐,在20世纪30年代它成为爵士乐的主流风格,也最终将爵士乐推向其在全美普遍流行的发展阶段。摇摆爵士乐的产生与发展,与当时美国社会的流行风尚密切相关。30年代动荡的社会经济环境,促使爵士乐的发展风向发生转变,爵士乐开始与伴舞乐队相结合,从此进入摇摆乐风格盛行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摇摆爵士乐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的变迁。两者具体的关联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观察:

(一)“大萧条”的社会环境下大型伴舞乐队的盛行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爵士乐的演奏形式以小型乐队为主,表演场所主要是夜总会,酒吧等娱乐场所。在整个20年代,美国经济都保持着上升的趋势,美国民众享受着“黄金的十年”。直到1929年春天,股市仍大幅度上扬,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观和自信。但是,股票市场在1929年10月份突然崩溃,引发了美国有史以来的一次经济危机。从此美国进入震惊世界的“大萧条时期”,经济形势每况日下。在经济大萧条沉重打击下的美国人民对胡佛政府丧失了信心。灰心绝望的人们渴望通过娱乐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擅长演奏华丽舞曲风格和制造欢快气氛的摇摆乐正符合这个要求[1]。这一时期,纽约的各大舞厅依然生意兴隆,美国老百姓开始把去舞厅跳舞看作是最好最经济的娱乐方式,通过跳舞来暂时忘却经济萧条给他们带来的生活磨难。许多爵士乐队只有通过改变演奏风格,演奏商业化的舞曲才能维持生存。这样,爵士乐转向了华丽的舞曲风格,采用大型乐队的形式[2],使摇摆爵士乐所拥有的听众数量大大增加,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

(二)社会经济的的动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爵士乐的发展模式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基础,从而造成了整个美国的社会动荡。在20年代曾经流行的小乐队编制的爵士乐队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纷纷解散。同时,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唱片业的销售萎缩,“1932年唱片销售量降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仅占1927年的6%,唱机销售也跌倒类似程度。”[3]小乐队的生存危机和唱片业的销售困难使得爵士乐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摇摆乐风格的大乐队编制的爵士乐团由于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便吸引众多爵士乐手纷纷加盟。在“大萧条”的社会环境下,大乐队形式(Big Band)的摇摆乐成为爵士乐继续向前发展的最好载体。

(三)经济复苏后民众对娱乐的需求再次刺激了摇摆乐的发展

1933年,随着罗斯福新政的有效开展,美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普通居民生活也逐渐改善。新兴的白人中产阶级已经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来自这一阶层的青年一代开始成为爵士乐新的欣赏群体。同时禁酒令的取缔使得美国青年在大型摇摆乐队的音乐声中尽情狂舞,这与60年代初甲壳虫乐队的摇滚乐让西方世界青年如痴如狂的情景相似。美国青年整天排队买票听摇摆舞音乐,还热心的搜集所崇拜的摇摆舞音乐大师的照片,爵士乐师第一次成为众多年轻白人观众的崇拜偶像。因为大乐队摇摆乐既有新颖的爵士乐风格又有体育舞蹈的风格,它在心理上迎合了当时年轻人对舞曲音乐和流行音乐文化的需求,使摇摆乐很快成为各大夜总会,舞厅,酒吧、餐厅和俱乐部等形形色色娱乐场所的主流音乐风格。

二、本·古德曼的巨大成功推动摇摆爵士乐的全面流行

(一)本·古德曼乐队的“摇摆”风格迎合当时美国社会青年一代的欣赏心理

在摇摆爵士乐风格盛行的时期,最成功的爵士乐手是犹太裔黑管演奏家本·古德曼 (Benny Goodman),他被称为“摇摆乐之王”,他拥有一支大型的摇摆爵士乐队。古德曼生长在芝加哥,对20年代白人演奏的芝加哥风格的爵士乐接触较多(所谓的“白人芝加哥风格”是根据白人狄克西兰爵士乐和黑人新奥尔良风格发展而来的,这种风格采用了更加激烈的摇摆节奏,而不像新奥尔良风格爵士乐那样节奏松弛缓慢。这样,富有动感的摇摆节奏更有利于激起舞者对于跳舞的心理渴望),因此他总是力图在他的乐队演奏中追求较强的节奏感,使他的音乐充满“摇摆感”,并减少了黑人爵士乐中过分自由即兴和忧郁怪诞的“非洲音乐”成分;同时,古德曼乐队的音乐各段落之间又富有变化与对比,这也避免了普通白人伴舞乐队的呆板与乏味。他的乐队多演奏以流行音乐风格为基础的爵士乐,这种风格的音乐很适合青年一代对娱乐与跳舞的需求,而敢于追求新风尚的青年人又是追捧流行音乐最为积极的群体。此时的美国年轻人,喜欢在舞厅浓艳的摇摆舞曲声中翩翩起舞,感受着摇摆爵士乐所带来的欢愉与激情。

(二)古德曼乐队的跨种族组合扩大了受众群体

音乐是表达共同的信仰、伦理、态度以及人们在其社会或其亚群体中的价值的极为有利的途径[4]。特定音乐风格所表现出来的演出形式也对观众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古德曼乐队在人员组合上,打破了传统爵士乐队演奏的种族界限,这有利于当时美国社会的族群融合与和解,也使得听众圈子大大扩展。在30年代以前,黑人与白人乐队很少交流,白人与黑人有各自的欣赏圈子。20年代唱片公司发行的黑人爵士乐唱片被贬为“种族唱片”,主要销售对象也是黑人,黑人爵士乐队在广播电台或其他传播媒体演奏的圈子很小;白人听众所听到的爵士乐大部分是经过白人音乐家改良过的非“纯正风格”爵士乐。甚至部分白人听众对黑人爵士乐嗤之以鼻。只有当30年代摇摆乐风格兴起的时候,爵士乐演艺界种族歧视的状况才有所改观。古德曼的大乐队中吸收了很多优秀的黑人爵士音乐家,他的举措极大的冲击了当时美国种族歧视的社会状态。他创建了一支由不同肤色音乐家组成的爵士大乐队,为白人黑人联手组建爵士乐队开了先河。他的乐队中既有技艺高超的黑人乐师来加强黑人爵士乐风格的韵味,同时又不失去白人乐队的演奏风范,使他的乐队演奏既充满新鲜感又能同时吸引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各类听众,极大地提升了摇摆爵士乐的社会影响力。

(三)古德曼使摇摆爵士乐登堂入室,进入其发展的巅峰期

毋庸置疑,爵士乐之所以能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30年代流行音乐的主导力量,古德曼的贡献是巨大的。作为一个白人爵士乐队领班,虽然他的乐队所演奏爵士乐并非原汁原味的黑人爵士乐,虽然他为了迎合听众对爵士乐作了商业化改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提升了爵士乐的身份与地位。他将爵士乐、流行音乐与舞蹈音乐完美结合,使他的乐队成为30年代美国最流行的摇摆乐大乐队。1934年,古德曼乐队开始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在著名的广播系列节目“让我们跳舞吧”中,古德曼乐队演奏的《让我们跳舞吧》成为这个节目的开始曲。随后他率乐队全国巡演。1935年8月,古德曼乐队在洛杉矶取得空前成功,跳舞者兴奋异常,踏着“摇摆舞”节奏跳舞直到通宵。古德曼的巨大成功,使摇摆爵士乐在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时的爵士乐不再被美国主流社会看作是 “黑人的娱乐产品”,而成为时髦又新奇的摩登时尚。古德曼的音乐在全美不同种族的各色人群中都产生了巨大的魅力,美国人民就是在那个摇摆时代的尽情狂舞中度过了经济低潮时期。最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1月16日,古德曼的乐队在象征美国音乐最高殿堂的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的一系列爵士音乐会,这也被公认是爵士乐进入巅峰时代的一个标志性演出。

此时的摇摆爵士乐已风靡全美,许多白人音乐家领导的爵士乐队也纷纷效法古德曼。同时,摇摆乐队还与著名的流行歌星合作,演唱(奏)当时最著名的流行歌曲。摇摆乐也成为美国好莱坞电影中重要的音乐元素。当时许多美国影片都有爵士音乐家的身影,甚至有的影片就是以某个大型摇摆爵士乐队的活动为主题,或请来著名歌星与影星与之合作。例如影片《出水芙蓉》,由小号演奏家亨瑞·杰姆斯与影星伊莎·威廉斯合作演出。从电影情节的进行中,穿插了摇摆爵士乐队演奏的多首名曲。通过电影传媒,观众也能领略到爵士小号手高超、神奇的演奏技巧与摇摆爵士乐队华丽的舞曲风格。雍容华贵的摇摆爵士乐与奢华的舞美设计相结合,营造出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三、摇摆爵士乐的音乐风格

在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的主要欣赏群体是黑人,爵士乐还没有在白人群体中普遍流行。而白人群体毕竟是美国最大的族群,掌握着主流社会的话语权,他们能够完全接受乃至喜爱爵士乐,才是爵士乐真正走向其在美国全面流行“试金石”。正是30年代的摇摆爵士乐,通过其自身演奏风格的演变,将白人群体也纳入到自己的主要欣赏群体当中,完成了爵士乐从一般流行到全面流行的转变。以下从五个方面对摇摆爵士乐的音乐风格加以概括:

1.表演模式。30年代大乐队编制的摇摆乐采用事先已谱好的乐谱进行演奏,整个乐队的音响效果是靠预先编排乐曲而取得的,而非早期黑人爵士乐队采用的仅仅以一个草拟的主题为中心,靠几个人的相互默契,集体即兴自由发挥的演奏模式。乐队演奏时铜管乐组与木管乐组在音乐行进中交相呼应,产生摇摆不定的舞曲风格,使舞者不由得伴随音乐而翩翩起舞。

2.配器。摇摆乐队雇佣专职音乐家根据乐队编制,结合乐曲细节与不同乐器的性能编配固定的管弦乐总谱。大乐队各乐器组之间音响均衡,各声部组内部音响整齐划一,声部排列有序,分工明晰。

3.乐队协同性。摇摆乐的独奏乐器手主要起到领奏的作用,即兴成分有限,乐队整体音响效果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限制了在原先黑人爵士乐队中过分突出独奏乐手自我表演的特点。摇摆乐队中有一名主要独奏乐手也兼任大乐队指挥的角色,这有利于乐队演奏的统一与协调。这样便消除了原先黑人爵士乐队各乐器手以炫耀各自技艺为主,表演自由、整体协调性相对较差的特点。

4.节奏节拍。摇摆乐的速度刻板严谨,多采用在中板的4/4拍子或圆舞曲节奏的3/4拍子,剔除了原先黑人爵士乐演奏中自由不稳定的因素。

5.音乐形式。摇摆乐舞曲多采用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曲调为主题的变奏曲式或三部曲式,并沿袭传统欧洲音乐呈示-展开-再现的三部式发展逻辑,其段落层次分明,乐曲整体结构均衡,并配以线条明快、华丽流畅的和声织体。

对于听惯了欧洲古典音乐的白人听众来说,演奏形式与乐队编制的“正规化”使他们从视觉上更能接受这种“白人化”舞曲风格的爵士乐;乐队协同性的改进也迎合了白人听众对乐曲音响和谐规范的审美心理;规整的乐曲结构、流畅的旋律、稳定的节奏节拍适合于舞者在和谐完整的舞曲音乐伴奏下酣畅淋漓地跳舞的需求。这种具有欧洲古典音乐化倾向的摇摆乐,迎合了大部分白人听众的欣赏趣味,使爵士乐全面走向美国大众,走向其发展的巅峰阶段。

[1]王珉.美国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415.

[2]格雷厄姆·瓦里美.爵士乐[M].王秋海,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7:46.

[3]托马斯.英奇.美国通俗文化简史[M].任越,译.南宁:广西漓江出版社,1988.

[4]多纳得·霍杰斯.音乐心理学手册[M].刘沛,任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136.

猜你喜欢

古德曼爵士乐白人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新西兰杀戮事件凸显白人极端主义在全球影响之广
影史上第一个黑人与白人接吻的镜头,是他剪辑的!
全语言法在二语习得中的运用
论爵士乐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浅谈爵士乐的过去与未来
当代音乐宝库中的瑰宝:爵士乐
《爵士乐》中的“创伤重演”和“创伤消解”
保罗·古德曼的教育改革设想
奥巴马赌城遭遇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