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建设美丽中国”看生态文明建设

2013-08-15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陈 羽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并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为国际生态安全做出贡献”[1]。这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利益至上、人们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不公正等因素造成我国环境 “总体恶化,局部改善”的局面下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它既关系到我国经济继续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也关系到我国发展的战略前景和国际形象。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推进的过程中,坚决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决策,它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一个新部署。

自上世纪90年代生态文明概念提出以后,学术界便对其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学术界对其科学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2)生态文明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总结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文明发展进程。(3)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

从以上观点不难看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层次的产物,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利益取向,以尊重和爱护生态环境为主旨,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速发展阶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使之成为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建设目标,是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我国生态面临重大挑战的体现,也是我国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在建设美丽中国被提上日程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中国发展的题中之义,体现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必将推动全社会形成善待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从而为建成美丽中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着良好生存环境的中国。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脆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一个山清水秀的诗意中国必将成为现实。

然而,美丽中国不仅仅是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中国,一个山川秀美、生态环境良好的中国,更是建设一个包括人民民主、物质丰富、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等必备因素的精神佳园。生态文明建设在以上各要素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上各要素的稳步发展正是建设美丽中国所必备的条件。

1.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发展。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倘若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生态代价,支撑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好又快发展。正如不可能有单兵突进的经济发展,也不可能有跛足的生态文明。

2.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政治文明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而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下的政治建设,就是要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干预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和以公众为主体的社会机制的相互制衡,就是要构建以别无选择的强制性机制、权衡利弊的选择性机制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机制的相互协同,破除政治障碍,如政治考核机制的扭曲,强调经济至上;公众环境权益的受损,无法参与自身环境权的实施。

3.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我们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就是要把生态文明贯穿于文化建设过程当中。反过来说,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禀承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的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从先进文化建设的范畴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着力在文化建设中融入生态理念,努力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建设的生活时尚,生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4.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社会和谐。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无数事实证明,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只有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高度和谐的中国无疑是美丽中国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1.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国土资源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尽管全国耕地总量基本稳定,但个别省份补充耕地困难不容忽视。“尽管建设用地保障有力,但我国用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尽管批而未用土地清理效果明显,但我国土地利用仍有挖潜空间;尽管我国规范用地水平不断提高,但村镇用地未批先建情况,折射出深层次体制改革问题再也不能回避。”[2]针对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国土资源保护应做到:一要充分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二要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防止这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则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全面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节约能源是指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减少所需能源(或能量)的消耗。我国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能源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深层次的能源开发与利用问题: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能源消费总量断增长,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消费以国内供应为主,环境污染状况加剧,优质能源供应不足。尽管中国远景一次能源资源总储量估计为4万亿吨标准煤。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需要我们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总量,加强节能降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到节约用电、低碳烹调、节约用水、家电产品的节能使用、循环再利用资源、采用节能的健身方式、节省取暖和制冷的能源、使用经济型汽车、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少用一次性制品、合理使用电脑和打印机等,把节约能源体现在生活的点滴。

3.建设生态文明约束机制。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规范约束方式,包括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道德约束是意识层面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它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即“自律”。这就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先进理念。根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可知,正确的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也必须解决的问题即是人们从意识层面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这就必须加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其中,生态忧患意识是指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真实地向人们说明生态问题地严重性,引起人们地注意和关切,使其对生态问题的忧患之心自然而生;生态责任意识是指全球生态问题的产生并日趋严重,主要是人之所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难辞其咎,生态保护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生态道德意识是要求人们把对待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态度提高到道德和法律高度,从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思考和对待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意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良心,自觉地规范自己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

法律规范是一种“硬约束”,以其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形成不得不遵循或服从的意识。法律维持的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属于“他律”。健全的法律体制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维护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道德所不可代替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包括环境法、海洋环保法、森林法等6部环境保护法和9部与之相关的资源法,还有120多件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这对于防止生态严重污染、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法律,虽然可以将人们的生态行为强制性的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约束和制止道德底线以下的违规行为,但决不能代替道德的社会调试功能。只有将法治与德治相统一,才能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自觉的社会公民,从本质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一切生态失范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社会生态文明程度。既从优化国土资源及节约能源资源做出努力,从意识方面即加强内在因素的建设,也从制度方面即外在因素的约束方面加强制约。在内外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得到深入,行动上就有了科学思想的指导。在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有了法律的约束,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纵深发展,为建设更高层次的物质文明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更为子孙后代建造一个美好家园,以此共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伟大梦想得到实现。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8.

[2]国土资源部.中国耕地保护面临四大矛盾问题中国情报网[EB/OL].http://www.askci.com/news/201212/14/145639_73.shtml.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