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滑公体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2013-08-15尹燕涛梁广辉张爱福

关键词:学时学期教学内容

尹燕涛,梁广辉,张爱福

重庆科技学院体育部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满足大学生追求自由、展现风采、表现个性的需要,于2012年9月份开设了轮滑选项课,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轮滑公选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本研究通过对选修轮滑课的学生进行尝试教学和实验,总结一学期的经验,旨在摸索出一套适合高校轮滑公体课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轮滑教学抛砖引玉,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重庆科技学院2012-2013学年的上半学期,选择轮滑课的6个班级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知网上关于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40余篇文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本研究提供了思路。

2.问卷调查法

一学期结束后,对6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轮滑公选课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

3.教学实践法

重庆科技学院2012-2013学年的上半学期,选择轮滑课的6个班级进行教学实践,根据构建的轮滑公选课教学模式,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与运用。

4.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 2003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笔者查阅了期刊文献以及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书籍,发现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多,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先前的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引用肖焕禹教授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而形成的规范化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1]从上述定义中看出:体育教学模式由指导思想+教学程序+教法体系组成。其中,教学程序和教法体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试内容和方法5部分组成[2]。因此,本文关于轮滑公体课教学模式就是基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试内容方式5大部分进行构建,探索适合轮滑公体教学的模式框架。

(二)轮滑教学模式的实施

1.制定指导思想

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并根据轮滑项目的特点,确定轮滑公选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社会意识的能力,注重人格的教育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

2.制定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应与现代教育一致,具有指导性、层次性、系统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3]。体育教学目标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在突出体育的健身功能后,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也要挖掘体育对学生人格的作用,体育工作者要树立“塑造人格,重在体育”的理念,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师要特别重视体育的人文精神。本研究按照布鲁姆对体育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三类[4],轮滑公选课的教学目标也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三类。

认知目标分为识记领会与运用三个层次。通过32学时的轮滑理论与实践教学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国内外轮滑运动的发展概况以及轮滑运动的特点与作用;(2)掌握运动休闲轮滑进行锻炼身体的原理以及休闲轮滑滑行的基本技术动作和动作原理;(3)掌握平地花式的动作要领和动作名称,理解动作技术的原理,并熟练掌握动作技术;(4)了解速度轮滑的动作技术阶段并能简单说出动作技术原理。

技能目标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一门体育技能。根据学生调查以及同学们的水平,将技能目标分为:(1)掌握休闲轮滑基本滑行动作,前滑、后滑、转弯以及刹车的技术;(2)掌握最基本的平地花式动作,双脚正S、单蛇滑行、前剪、后剪、玛丽滑行、单脚S过桩、前剪和后剪的组成动作、倒双脚正S以及倒单蛇等;(3)能模仿速度轮滑的技术动作。

情感目标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格,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1)培养学生的超越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公平竞争的精神、团结友爱的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精神;(2)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及知我情绪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他人的情绪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教学目标及对学生的调查为依据,通过对学生希望学习的内容调查发现:62.4%的学生希望学习平地花式轮滑,26.5%学生希望学习休闲轮滑,11.1%的学生希望学习速度轮滑。因此,轮滑公体课的教学内容由休闲轮滑、平地花式轮滑以及速度轮滑三部分组成。2012-2013学年的上半学期体育公选课一共32学时,根据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确定出:休闲轮滑安排8课时,平地花式轮滑18学时,速度轮滑2学时,考试2学时,身体素质测试2学时。其中,每次课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脚下熟练情况安排轮滑游戏,培养学生对轮滑的兴趣,增加课堂中的气氛,让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进课堂中来。

4.选择教学方法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逐渐深入,课堂中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5]。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是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的重要手段[6]。

轮滑运动是一项容易掌握的项目,青少年完全可以达到无师自通。轮滑具有观赏性、工具性、刺激性、娱乐性以及健身性等特点。青少年学习轮滑感觉很酷,在轮滑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风采。基于选取教学方法的原则以及轮滑运动的特点,在教学中分为指导和练习两部分,其中指导法主要采用:语言法、示范法(完整示范、分解示范并用以及让学生的示范)、纠正错误法。练习方法主要采用:游戏练习法、比赛练习法、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变化练习法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时刻围绕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是具体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教师可以直接观察到学生的掌握情况。情感目标具有主观性,不能量化的指标,在轮滑公体课上借鉴户外拓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学习过每个技术动作或者一个教学过程后,加强对活动后的分享环节。通过借鉴户外拓展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性格。

5.考试内容及方法

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何全面反映出学生的教学效果,要通过对考试测验内容进行认真规划。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考试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通过文献资料以及其他高校调查发现,现在的体育课程的考试还是以动作技术和身体素质两大块组成,体育考试内容基本是沿用以前的旧模式。重庆科技学院轮滑公选课也基于动作技术和身体素质两大块,由于教学目标中特别突出了情感目标,期中和期末让同学们交两次轮滑课后学习到了什么?内容中不仅涉及到具体的技术动作还要有情感方面的内容,把这一块作为平时表现的重要依据,也是对情感目标的简单测评。

(三)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对重庆科技学院选轮滑的6个班级进行为期一学期32学时的教学实践,并对6个班级中20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轮滑公选课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具体调查结果为:喜欢上轮滑的学生186人,占92.1%;动作技术熟练的165人,占81.7%;动作要领以及动作原理清晰的174人,占86.1%;愿意与人合作的161人,占79.7%;喜欢与人公共竞争的157人,占77.7%;愿意通过轮滑进行锻炼身体的167人,占82.7%;愿意与人分享的149人,占73.8%。在每周几次轮滑练习的调查中,每周1次的占31.2%,每周2次的占26.5%,每周三次及以上的占33.2%,只有轮滑课上练习的占9.1%。可见,同学们对轮滑公选课教学模式还是比较满意的,通过一学期轮滑教学能够把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同学们了解轮滑运动,参与轮滑运动,在轮滑中锻炼了身体,塑造了良好性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由于轮滑是一门新开设的项目,本教学模式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试内容分别进行了构建。

(2)通过构建轮滑公选课教学模式并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成功的,同样是有必要的。

(三)建议

由于轮滑是一门新开设的项目,该教学模式只进行了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应逐步改善、完善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轮滑运动中,锻炼身体,锻炼良好性格。

[1]肖焕禹.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类型及应用条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张博.瑜伽选项课教学模式构建的实验与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9).

[3]李建军.现代体育教育目标的特点与构建[J].体育学刊,2002(5).

[4]1997年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研究综述[J].辽宁体育科技,2005(4).

[5]王顺堂.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高嵘,李书玲.试论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

猜你喜欢

学时学期教学内容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