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顺应论指导下的口译视译训练

2013-08-15

关键词:索尔译语顺应性

宋 维

(兰州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987年维索尔伦首次提出并详细阐述了语言顺应论。语言顺应论借鉴了皮亚杰认知心理学中“反应理论”的概念,也受到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的功能主义语用观的影响。[1]在维索尔伦的理论框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其语用综观论,即语言的运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应从认知、文化、社会的角度加以审视。维索尔伦指出,人类语言之所以要不断进行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三大特征。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是指这种选择不是机械的或既定的,而是灵活、机动的;顺应性是指语言交流的双方可以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变通和顺应。[2]在这三大特征当中,顺应性对口译教学具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指导意义。

口译教学中,视译训练需要考虑语境、结构以及动态的影响因素。笔者将从教学所采用的视译材料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剖析,从语境顺应、结构顺应两个方面阐述视译是如何实现从形式到意义的顺应的。

一、语境顺应

视译训练作为口译入门非常重要的一环,以提高学生对口译材料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为主,兼顾口译思维习惯的培养。在笔者的教学中,视译材料大多选自《北京周报》的“governments documents”,主要是考虑到这些材料真实且具有时效性。笔者在本文中所分析的材料选自2012年6月20~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的成果文件“The Future We Want”。当然,选取这样的材料并不意味着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对口译学习的诉求是掌握联合国会议等大型会议的口译规范和流程,而是因为,“governments documents”一类的材料无论是从行文布局还是思想性等方面都比较上乘,对训练本身来说具有指导意义。

语境顺应,是指源语(ST)和译语(TT)在语境关系上的顺应。维索尔伦的语境观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是,语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生成,是顺应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选择的结果。例如:

(1)We reaffirm the importance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as well as other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s relating to human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law.We emphasiz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all states,in conformity with the Charter of the UN,to respect,protect and promote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 for all,without distinc-tion of any kind as to race,color,sex,language,religion,political or other opinion,national or social origin,property,birth,disability or other status.

译文:我们重申这一重要性,《联合国人权宣言》,以及其他的国际文件,有关人权和国际法的国际文件的重要性。我们强调责任,所有国家的责任,遵照《联合国宪章》,尊重、保护和推动人权及基本自由,惠及所有人群,不区别对待任何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国家或社会背景、财产状况、出身、残疾或其他情况。

受口译在口语语体上的倾向性和口译本身的时效性的限制,笔译当中的语序调整以及更显正式的语体对于口译来说都是应该避免的。具体到视译中,这些也都是需要规避的问题。在这一段落中,如何流畅地呈现译语,在并列部分词语的译语选取上如何兼顾整个段落的节奏,都非常重要。这个段落只有两句话,然而并列成分在两句话中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前一句话中两个并列成分嵌套了另外两个并列成分;后一句话中的并列成分更为复杂,3个动词词组并列,而后面的非谓语部分的并列多达13个。从语境的角度看,如何正确地解码源语,合理分配好注意力,平衡庞杂的并列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比较例(1)中的原文和译文,我们不难发现,把握英语和汉语的不同语言语境,对于处理好信息传达和整体的节奏,是很重要的。即便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汉语语体用重复的方式来呈现一个或一组并列关系,也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在“importance”这个词的处理上,充分考虑到这一语言语境的差别,译语中“重要性”被重复了一次。但对“responsibilities”这个词的处理,主要是出于语序顺应的需要,而语序习惯的差别其实也是两种语言在语境布局和安排上的差别。在该片段非谓语部分,语境上的差别又体现在,英语中一个单词的汉语意义通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才能保证其较为完整的表达。在极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例如,该片段中的“property”译为“财产状况”,“political or other opinion”译为“政见”。

二、结构顺应

视译一直被视为同声传译的入门技巧。在本科口译教学中,视译训练被用作辅助手段来提高学生对口译译文结构的掌控能力,视译中“顺句推移”和“不做大的语序调整”的基本原则和语言的顺应性这一特征不谋而合。尽管绝大部分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后都没有机会成为职业口译员或担任大型会议口译,但是不断深入的对外交流却促生了很多口译机会(尤其是视译)给在中小型企业担任翻译一职的毕业生,如产品宣传册现场介绍、PPT辅助推介等。这就使得视译成为英语专业本科生所必备的一项基本职场技能。[3](P133~135)

由于英汉语在语言整体架构层面的差异,译者在口译时通常需要从词义和句法两个层面做顺应,如,英语中频繁使用的被动结构,在英汉口译中变成汉语主动结构;由于汉语中从句结构(如定语从句)的缺失,在英汉口译的转换中,要适时地增补主语,以保持译语句子结构的平衡。这就使得结构顺应成为视译练习中的必然选择。例如:

(2)We recognize that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to influence their lives and future,participate in decision-making and voice their concerns are fundament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e underscore t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s concrete and urgent action.It can only be achieved with a broad alliance of people,governments,civil society and the private sector,all working together to secure the future we want for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在这个片段中,“It can only be achieved…”被译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将被动转换成主动,而且突显了“it”的词义,更符合口译语体的要求。

从以上译例我们可以看出,视译过程中的顺应对整体上提升译语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顺应论对口译活动,尤其是视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视译过程的全貌得以完整呈现,尤其是为译者把握译语语境和结构提供了可行、可靠的理论依据。语言顺应论的语用观对于构建更广泛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口译实践都有重大意义。

[1]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调查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2]钱冠连.论维索尔伦的元语用选择[J].外国语,1990(4).

[3]秦亚青,何群.英汉视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索尔译语顺应性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南非萨索尔公司宣称在莫桑比克南部近海发现石油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索尔·贝娄创作中的“大屠杀”阴影及其反思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解读
英语专业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