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新新闻主义特征与现实价值考证

2013-08-15

关键词:文学性虚构主义

王 莉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艺流派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的一个反传统的新闻学流派。在西方新闻界,人们将沿用其手法的各种写作称为“新新闻”或“创造性非虚构小说”。也有说法将其称为“文学性新闻”。国内学者常将新新闻主义称之为“新新闻体”或“新新闻报道”。[1]

一、“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与“文学性新闻”(Literary Journalism)

据笔者对历史资料和文献的考证,“新新闻主义”一词最早由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在1887年提出,用以描述《帕尔摩报》(Pall Mall Gazette)一种活泼且个性化的写作风格。上个世纪60年代,汤姆·沃尔夫等人提出“新新闻报道”、“新新闻主义”,使这种写作风格再度流行,只是说法不一。之后一段时间新新闻主义被称作“文学性新闻”。关于它的解释较多。如,文学性新闻,是文学性新闻工作者运用小说的叙事模式和创作技巧写新闻,以对抗信息化、说明性、解释性的传统新闻模式。又如,R·托马斯·伯纳(R.Thomas Berner)认为,文学性新闻是深度报道和文学手段在新闻写作上的结合。这类创作手段包括以下要素:叙述、景物描写、过程和结局、观点、戏剧冲突、时间顺序、节奏、意象、暗示、暗喻、反语、对话,以及全文的结构(开端、中间、结尾)。并且强调,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必须具备这些要素。奥斯特丘尔(Altschull)确证了“新新闻”与“文学性新闻”在概念上的同一性。他提到,新新闻,即用文学的手法报道新闻,又称为文学性新闻。这种报道强调性格化描写,即注重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尤其注重细节描写。在此基础上,康纳里(Connery)界定:“文学性新闻,也被称作‘非虚构小说’①关于“非虚构小说”的提法,《新大不列颠百科词典》有明确定义:“非虚构小说是一种取材于真实事件并用小说的戏剧化技巧讲述的故事。”、‘新新闻’或‘艺术新闻’,它采用散文的笔法书写真实、现时的事件。它在风格、功能、主题、认识论上均不同于传统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2](P3~19)西奥多·切尼将其称为“创造性的纪实报道”,认为讲故事的技巧和记者的观察能力是其必备的条件。切尼进一步阐释了自己对这种报道形式的理解:这种纪实报道的创作方式给记者们提出了新的标准。他们不但要报道明确的事实,而且要善于发现事实背后深层的东西。同时,还要把深层的含义戏剧化,以有趣的方式表达,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James E.Murphy在《新新闻:一个批判的视野》一文中提到,文学性新闻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性的、以文学方式报道新闻的手法,它有三个基本要素:戏剧化的文学技巧、深度报道及一定的主观性。在国内,李良荣是这样介绍新新闻主义的:“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倾向于作者。”[3](P69)对于新新闻作者 而言,他们不是在纯客观地观察与报道新闻事件,而是“将自己变为作品中的主角,就像一个当代地狱之行的导游”[4](P12)。

笔者认为,新新闻主义,即文学性新闻,包含了两大要素——新闻形式和文学笔法,追求新闻故事模式和文学化的叙事策略。

二、新新闻主义的历史性征

新新闻主义的一些重要特质可归入新闻属性当中。学者们认为文学性新闻的两大特征是真实性与准确性。Connery认为,该文种是借助叙事和修辞技巧,与小说有一定联系,将真实的内容以小说或速描的艺术手法展现的非虚构性小说,并强调,其根本特质就是,它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的:真人、真事、真的地点且具有可考性。对准确性,盖伊·塔利斯的看法是,“创造性的纪实报道一定不能违反精确的原则。我们写出的所有的东西必须经得住检验。”[5](P97)文 学 性 新 闻 实 践 者、教 育 家 克 拉 姆(Kramer)将文学性新闻工作者在写作时需要遵循的准确性标准进行了梳理,他列出了几条必须遵守的规则:文学性新闻工作者都必须使用“非创造场景”;不可作虚伪叙述,不可伪造事实中可辨别的细节,不可捏造引用,不可对信源本人的想法做臆测,除非他本人的确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人物和角色不能完全由作者设定,也不可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真人的混合体(人物合成)。但这几项规约在当时看来有其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最早提出要用文学化的手法进行新闻报道的波兰知名记者卡普辛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就反对克拉姆制定的一些关于准确性的条条框框。他认为人物通常都是带有一定合成性的,并声称这正是自己写作的技巧所在。

事实上,新新闻报道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其一是学术传统承袭使然。纪实性的写作传统在文学界和新闻界都早已有之。丹尼尔·笛福18世纪初期便开始纪实性写作;现实主义大家马克·吐温有过记者职业经历,他的作品对美国社会的黑暗现实有深入的揭露,其作品《密西西比河上》可谓是新新闻主义的滥觞;小说家杰克·伦敦历尽艰辛深入到贫民窟采访的作品《深渊中的人们》也可视为新新闻主义的萌芽。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令主体参与性、纪实性、深度访谈性介入新闻写作变得理所当然。其二是历史现实使然。在当时的美国,总统被刺、黑人暴动、反战游行,还有吸毒和性解放等社会问题交织,“现实与虚构相混合”①1961年,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思的《美国小说的写作》一文提出了“现实与虚构相混合”理论。该理论认为,20世纪中期,美国的现实变得比任何小说家所虚构的情节还要离奇,因此,“作家要做的,只是对美国的大部分现实先理解,再描绘,然后使它变得真实可信”。使文人和记者们都开始思考反映现实的最佳方法。以汤姆·沃尔夫、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琼·迪迪恩、吉米·布雷斯林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都将这种全新的报道理念付诸实施并在文学界和新闻界表现不俗。1979年普利策奖颁奖委员会开始为新闻特写设置奖项,《巴尔的摩晚太阳报》(Baltimore Evening Sun)的科普作家乔恩·富兰克林(Jon Franklin)获此殊荣。该奖项一直延续至今。随后,新新闻主义的影响开始传入欧洲。当时,法国、英国、西德、瑞典、前苏联等国家的不少作家纷纷深入到工厂、学校、农村去体验生活,进行实地调研,陆续推出了一批富有影响的纪实性报告文学,继而出现了“六一社”、“七零社”等倡导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写作的文学流派。现在看来,依然难以界定是新闻将文学纳入视野,还是文学借新闻撑起了另一片天。

新新闻主义与传统新闻理念截然不同。传统新闻理念强调公正、以事实说话,反对在新闻中夹叙夹议,加入个人情绪,认为只要把事实发生的“5W”交待清楚就行了。其基本原则是“单纯的纪事,意见必须与新闻分开”[6](P7)。新新闻报道者却指出,“记者与作家的混合才是新闻的新哲学,只有用艺术手法写新闻,才能高于事实,进行真正的艺术概括。”[7](P81)他们认为,文学性新闻追求的是意义,而传统新闻只在说明事件。在文学性新闻工作者看来,这种艺术的报道方式不仅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主观的、直觉的、自觉的和浪漫的体验。其写作强调可读性与感染力,主张通过戏剧性的场景、完整的对话记录、对人物的细致刻画、深入细致的心理和背景分析、角色拼合等一系列方式启发读者的想象力。

三、新新闻主义的现实价值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新新闻主义(或称文学性新闻)的理论和报道方法开始逐渐渗透到新闻领域。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查理斯·哈维1994年撰文疾呼:“新新闻主义复苏了,汤姆·沃尔夫曾大力提倡的一些‘新新闻主义’要素在今天的很多报纸上确实已像百分比示意图一样常见。这些报纸中不乏名牌大报如《纽约时报》……”1995年,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开设“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的研究生课程,提出新闻是“描写,描写,再描写”。国际文学新闻学研究协会(IALJS)的成立及学术杂志《文学新闻学研究》(Literary Journalism Studies)的公开出版,均标志着文学性的新闻报道手法开始受到西方学界与业界的重视。

重新审视客观性,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绝对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就美国主流媒介的新闻运作而言,其信条是“报道与意见分离”的原则,新闻部门与评论部门分立。应运而生的是关于客观性的一套具体的操作规范。但无数实证研究证明,“客观性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和难于实现的神话”[8](P14~15)。既然客观性不能被视作规律,那么主观性也不能被视作违背规律。在恪守真实性的前提下,主观性的表达体现了记者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美国文艺评论家约翰·霍洛韦尔说:“新新闻记者对那些控制新闻的统治势力是持公开批评态度的,通过表露个人的倾向观点,新新闻记者为一个更高的‘客观性’而努力。以公开承认自己有偏见的方式来戳穿任何报道都可以客观的神话。”[4]

四、结语

新新闻主义主张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描述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这在当时是对传统新闻的一种颠覆,但时下的一些新闻体式如调查性新闻、体验式报道、深度报道等都或多或少地引入了一些新新闻主义元素。其实,能从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方法去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是新闻的追求。将深度报道的方法、要求与客观新闻区分开来,以深度、细致、场景、对话矛盾和冲突凸现作品的张力是可行的。只是如果让冗长的叙事和缓慢的节奏干扰了读者的信息接收,就会适得其反。因此,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和内涵至关重要。新新闻主义为新闻报道的改良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路径。

[1]张素珍.试论新新闻主义的由来、形成和发展[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2]Connery,Thomas B.A Source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Journalism:Representative Writers in an Emerging Genre[M].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2.

[3]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美)约翰·霍洛韦尔.非虚构小说的写作[M].仲大军,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5](美)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M].李丽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美)韦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7]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8](美)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M].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文学性虚构主义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新写意主义
虚构的钥匙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近光灯主义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