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道文化的流变与定型①
2013-08-15舒敏
舒 敏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陆羽在《茶经》中说“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此为中国茶道精神之首创。唐代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说:“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认为品茶可以悟道、得道。“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道绚丽风景。[1](P2)但现代“茶道”一词,多指日本茶道。日本茶道频频出现在文学、文艺作品中,和“武士道”等词语共同成为了解日本文化精神的关键词。与此相对,中国茶文化多样,有茶会、早晚茶、功夫茶,然鲜以茶道之名贯之。但这并不表示中国人对茶缺少精神上的审美和理解。
一、中国茶道文化:温和雅致,游心逍遥
中国是茶最早的栽培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最初,茶是一种药材。关于茶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2](P36)春秋时期,茶的功能逐渐改变,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茶而已”[3](P130)。茶已成为一种饮品。但最初的食茶方法为“吃茶”,并非如今人一般用开水冲泡,除了以水煎茶之外,还往往加以奶、糖、盐等辅料佐茶煮沸而饮。两汉时,茶自巴蜀传至长江中下游。
历经两晋和南北朝的发展,从唐代开始,茶业在社会文化经济的安定局面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轮廓。《封氏闻见记》中记载:“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4](P237)当时茶会中使用的茶具,包括铜盆、水壶等,已具有现代茶具形制的雏形。融合了仪式和过程之美的茶道文化开始形成。唐代陆羽对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完成创始之作《茶经》,被后世尊称为“茶圣”。唐代开始,逐渐对饮茶的环境提出了要求。钱起《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5](P88)描绘了一幅雅境啜茗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茶和蝉、竹一起构成了象征峻洁高志的意象,这正是文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至宋代,茶在文人雅士之间更为流行。宋徽宗以皇帝的身份著《大观茶论》。上行下效,文人间盛行斗茶之风。斗茶是品评茶水倒入碗中的形状、颜色等,要求能真正品玩鉴赏饮之“真味”,文人气息浓厚。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体察民情,为减轻百姓负担,下令贡茶改制,使制茶、饮茶方式走向简约化。穷工极巧的斗茶之风衰退,盛行了几个世纪的煎茶法也变革成用沸水冲泡的瀹饮法。因瀹饮法冲泡简便,民间茶馆兴起,饮茶在酒肆勾栏等娱乐场所开始普及。自明清以来,这种大众化的品饮方式广泛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植根于广大平民百姓之中,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艺术。据《儒林外史》记载,明清时,南京城“大小酒楼有六七百所,茶社有一千余处”[6](P254)。
在中国茶道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地区的饮茶法也逐渐吸收了地方特色而发展成为某些有独特讲究的茶文化。例如起源于宋代的功夫茶文化,至今仍盛行于广东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方式。
二、日本茶道文化:和敬清寂,一期一会
陆羽写下《茶经》之时,日本尚无人饮茶。日本饮茶,至今不过800余年的历史。日本茶道从形成伊始,便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茶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吉社神道秘密记》记载,日本僧人最澄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入唐学习,回国后,于弘仁六年(公元815年)进奉煎茶给嵯峨天皇。此时,传统日本茶道的形式还没有形成,饮茶只是天皇、贵族、高级僧侣等上层社会模仿唐风的一种高雅之事。
镰仓幕府时代,日本禅师荣西到中国学佛,同时学习了有关茶树、茶具、点茶方法的知识,回国时带回了茶籽,而且带回了《茶经》手抄本。受中国宋朝的末茶冲饮法影响,日本茶文化的内容丰富起来。在镰仓新佛教的影响下,茶与禅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日本茶道完成了它的草创期。室町时代,日本茶道得到飞速发展。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设计了地面用榻榻米铺就的茶室,形成了茶室的传统。室町时代末期,奈良僧人村田珠光创立了新型的点茶法“茶之汤”。其后,日本茶道经由村田珠光的弟子武野绍鸥的进一步推进而达到“茶中有禅”、“茶禅一体”的意境。通过禅,茶道提升为一种艺术、哲学和宗教。
江户时代日本的茶道艺术达到巅峰。村田珠光的第三代弟子千利休创立了“陀茶道”。他将日本的饮茶文化与禅宗、神道等宗教理念相结合,对原有的茶道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对冲茶、献茶等规定了固有的程序。日本茶道有专用茶室,茶室中只有茶具和简单的装饰,茶室中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谈笑喧哗。“茶道中的茶庭,不是供人们欣赏的,而是修行的道场,人们进入茶庭以后就要忘却俗世中的烦恼、私欲,洗清心中的尘埃,露出自由的佛心。”[7](P152)千利休希望通过茶道营造一种礼敬、寂静的环境,使人们随时反省、自律,以期消弭纷争。他提出的“和、敬、清、寂”四字,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和”指人与茶事的自然融合,“敬”指敬爱之心,“清”源于禅宗的“六根清净”,“寂”即“本来无一物”。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都是紧密联系的。
到了20世纪,日本茶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茶人们的发展,日本茶道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等。同时,茶道在平民中也逐渐普及。
三、中日茶道文化之异趣
中日两国人都喜欢品茶,但在品饮方式上完全不同,对茶艺的诠释也各有千秋。日本茶道一举手、一投足的精心苦练,都是在追求禅境的寂灭与超越。“和中国那种旷达任性、不拘礼节的煮茗清谈式的饮茶风习恰好是相反的。”[8](P236)细观中国和日本茶道的发展轨迹,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二者同源殊途的原因。
茶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由药用到食用、饮用的过程,在历史上也曾受到佛教的影响。但中日茶道文化对禅的参悟之道并不相同。李泽厚指出,中国禅的特点是“由禅而返归儒道”[9](P191)。中国茶道伴随文人们的身影,他们将洒脱不羁、品茗悟道的逍遥的精髓融入了茶中。正如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中曰:“(饮茶)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茶道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人重“生”的特性,使得饮茶具有了较多的现实目的。相对于品茶本身,更注重通过品茶达到娱情舒性、交友的目的。并不注重品茶形式,而是充分地享受品茶过程所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及精神的愉悦。汉语以茶字当头的四字熟语“以茶会友”、“以茶代酒”等无不反映了茶道文化的社会功能。
茶被引入日本后,没有历经药用、食用、饮用的发展过程,一开始就被看作是一种奢侈品和文化的载体。日本茶道在中国宋代禅院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创立伊始就与禅有着紧密的联系。禅宗认为“生为梦幻,死为常住”,茶道文化对禅的解释迎合了武士“勇武”、“无畏而死”的心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茶道受到统治阶层的推崇,与权势和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茶道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如村田珠光、千利休、片桐石州、松平不昧、井伊直弼等,大多具有政治家和茶人的双重身份。
到了现代,日本茶道则成为了一种以身体动作为媒介进行表演的艺术。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规则和仪式,茶道提倡的“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等宗旨,强调了日本茶道修身养性的功能。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文化在发展中受到了社会各阶层和多民族文化的广泛影响;而日本茶道的发展则始终与佛教及统治阶层有着密切联系。中日茶道文化同源,但由于受两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二者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1]杨昆宁.中国茶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2]张登本.全注全译神农本草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3]廖明春,邹新民.晏子春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5]黄钧,等,校注.全唐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6]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8]李泽厚.乙卯五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9]李泽厚.华夏美学[M].台北:三民书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