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浒传》人物称呼语内涵研究*

2013-08-15岑泽丽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鲁达潘金莲武松

岑泽丽

(武汉商学院 思政课部,武汉430056)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最早的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在民间艺人“说话”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修饰、加工和编纂而形成的,带有浓郁的口语色彩,它的语言准确精炼、明快生活,特别是其中的人物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展现了人物不同的心理,塑造了人物典型的性格,历来为广大文学评论家和人民群众所称道。人物对话少不了人物的互相指称,即人物称呼语。人物称呼语指的是人际交流中指称自己、对方或他人的用语,它不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还可以表达人特定的情感,不同地域、民族的人物称呼语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本文对《水浒传》①本文参考《水浒传》(施耐庵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此版为金圣叹批改过的贯华堂刊本第五才子书七十回《水浒传》白文本。人物称呼语的内涵进行研究,旨在探寻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文化传统和交际特色,并揭示《水浒传》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心路历程。

1 《水浒传》人物称呼语分析

1.1 尊称和谦称

1.1.1 尊称

《水浒传》中称呼对方或他人一般用尊称,称呼自己一般用谦称,有着贬己尊人的交际特色。尊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行的称呼,如“官人”、“大人”等,一种是称呼别人的官职。例句如下:

(1)这官人是谁?素不相识,缘何便拜洒家?(鲁达称呼赵员外。第三回)

(2)官人将天比地。(潘金莲称呼西门庆。第二十三回)

(3)提辖但吃不妨,只顾去。(茶博士称呼鲁达。第二回)

(4)押司,此间请坐拜茶。(何涛称呼宋江。第十七回)

可见,在宋元时期社会生活中,称呼别人的时候一般会用尊称,如果知道对方的官职便以官职呼之,如“提辖”、“押司”等,不知道别人的具体情况,对稍有体面的男性一般以“官人”等来称呼。

1.1.2 谦称

《水浒传》中称呼自己以及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一般用谦称。例如“小人”、“小可”、“小子”、“小生”等指称自己,“拙荆”、“浑家”等指称自己的妻子,“拙夫”等指称自己的丈夫。例句如:

(5)小人大胆,敢问官人高姓大名?(史进自称。第二回)

(6)小可久闻教头大名,不期今日来踏贱地,足称平生渴仰之愿!(柴进自称。第八回)

(7)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称自己的妻子。第六回)

《水浒传》中的女性一般自称“奴”、“奴家”等,展现出低眉顺眼、小鸟依人的情态。例句如:

(8)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金翠莲自称。第二回)

(9)叔叔,折杀奴家!(潘金莲自称。第二十三回)

1.2 爱称和贬称

1.2.1 爱称

《水浒传》中夫妻互称“大哥”、“大嫂”、“大姐”等,以这些亲属称谓词来表达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亲密感情。对有恩于自己的人或自己所尊崇的上级则亲切地称为“恩公”、“恩相”等。例句如:

(10)大哥,少饮早归。/大嫂!开门!(林冲和妻子互称。第六回)

(11)恩人,上楼去请坐。(金翠莲称呼鲁达。第三回)

(12)深谢恩相抬举。(杨志称呼梁中书。第十五回)

1.2.2 贬称

贬称指的是贬低或辱骂别人的称呼用语。《水浒传》中“这厮”、“那厮”中的“厮”有轻蔑意味,对于自己极度愤恨或不屑一顾的人则辱骂为“腌臜泼才”、“直娘贼”、“撮鸟”、“泼贼”、“奸贼”等。例句如:

(13)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鲁达急躁骂酒保。第二回)

(14)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鲁达骂押送林冲的公人。第七回)

《水浒传》中的女人一旦违背封建社会的道德伦常,就会遭到男性的唾弃和辱骂。如武松骂潘金莲“淫妇”,骂王婆“老猪狗”;杨雄骂潘巧云“贱人”、“贼贱人”等。

1.3 亲属称呼语和社交称呼语

1.3.1 亲属称呼语

亲属称呼语包括血亲之间的称呼和姻亲之间的称呼。如武大郎和武松之间的称呼“哥哥”、“家兄”、“二哥”,张教头和林冲之间的互称“泰山”、“贤婿”等。

1.3.2 社交称呼语

社交称呼语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非亲属关系的人之间的称呼用语。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根据职业来称呼,一种是根据身份职务来称呼,另一种是用亲属称呼语来代替。例句如:

(15)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客官,要肉便添来。(酒家和顾客互称。第二十二回)

(16)茶博士,将两杯茶来(指茶楼服务生。第十四回)

(17)却待正要来请先生到敝庄商议句话。(吴用是教书先生。第十三回)

(18)都头有甚公干到这里?(雷横的职务。第十三回)

(19)阿哥,明日再得相会。(鲁达称呼林冲。第六回)

(20)哥哥休怪!铁牛闲常只是赌直。(李逵称呼宋江。第三十七回)

例句(15)和(16)是根据社会上不同的职业来进行称呼,(17)、(18)是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职务来进行称呼,(19)、(20)是梁山泊好汉之间的称呼,他们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故以亲属称呼语来代替社交称呼语。

2 《水浒传》人物称呼语的文化内涵

2.1 表现出贬己尊人的文化传统和交际特点

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的礼教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礼”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人在人际交往中,崇尚贬己尊人的原则,即涉及到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要“贬”,要压,对别人和与别人有关的事物,要“尊”,要抬。《水浒传》中的人物称呼语体现了这种贬己尊人的文化传统和交际特点,如称自己为“小人”、“小子”等,称对方为“官人”、“大人”等。例如,林冲在刺配沧州的途中,遇到了柴进柴大官人,柴进是大周柴世宗的子孙,身份显贵,他对林冲说:“小可久闻教头大名,不期今日来踏贱地,足称平生渴仰之愿!”林冲答道:“微贱林冲,闻大人名传播海宇,谁人不敬!”一个皇胄对一个囚徒自称“小可”,一方面可见柴进对林冲的敬重以及柴进本身所具有的英雄气,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社会的交际习惯使然。林冲更是口口声声称“小人”、“微贱林冲”以表自谦,称对方为“大人”以表敬仰。再例如,宋江和李逵初次见面,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责怪李逵粗鲁,认为他应该这样问“这位官人是谁?”后来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可见戴宗认为李逵在说话时称呼别人(宋江)的时候没有遵守贬己尊人的原则,是非常不礼貌的,是不合时宜的。这种人物称呼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传统和交际特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

2.2 非对等式称呼语表现出的权势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不平等的。《水浒传》中的非对等式称呼语反映了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表现了封建社会“官本位”、“男权中心”的权势取向。如上级对下级可以直呼其名,下级这样做就是大逆不道。例如,高太尉引诱林冲误入白虎节堂,高太尉呵斥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著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此时林冲已明白他被人陷害,但还是一口一个“恩相”来为自己辩解。高俅和林冲互相的称呼语呈现出非对等的关系,反映了两者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和“官本位”的文化传统。再例如阎婆和宋江的一段对话(第二十回),阎婆惜是宋江的外室,阎婆按理说应该是宋江的岳母,但是古代外室因不是明媒正娶,所以没有什么家庭地位,这种不对等的家庭关系在人物称呼语中有非常明显的反映。阎婆称呼宋江用的是尊称“押司”,骂自己的女儿“小贱人”,她的用语充满了讨好和谄媚,因为她们母女要靠宋江来养活。从她的称呼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以男权为中心的本质,女人没有经济地位,往往沦为男人的附庸。

2.3 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

《水浒传》对女性的态度总体来说是歧视的,除了个别的好女人,如林冲的妻子,其余的要么是淫妇,如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等,要么是男人婆形象,如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等,其中一丈青扈三娘是这种类型中稍带女性色彩的形象。《水浒传》中女人说话的类型有三种:一种是和男人一样说话,如孙二娘和顾大嫂等;一种是基本不说话,如扈三娘等;一种是说着女人的话,如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等。分析《水浒传》中这些有女人味的女人(如金翠莲、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等)的语言,更能还原当时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这些女人在男人面前口口声声称自己为“奴”、“奴家”等,表现出低眉顺眼、小鸟依人的情态。“奴”本义是指有罪的人,《说文解字·女部》:“奴、婢,皆古之罪人也。”《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后引申指丧失自由、受人役使的人。从女人的自称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的女性在男人面前总是保持着谦卑的姿态,甚至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因为男尊女卑,以男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水浒传》中经典的“淫妇”形象潘金莲在叔叔武松面前一口一个“奴家”,在丈夫武大面前却从来不这样自称,相反表现得较强势,这说明女人在自己认同或喜欢的男性面前潜意识里希望通过表现自己的柔弱和谦卑来获得对方的关注和爱怜。在封建社会,女性必须遵守“妇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能有过多的情感需求,否则就会被男性社会所排斥和否定,“淫妇”、“贱人”等恶毒的字眼就是男性对那些不安分的女人的愤恨和辱骂。从《水浒传》中女人的自称和男人对女人的贬称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和封建文化[1]。

3 《水浒传》人物称呼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1 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

《水浒传》中人物的语言能够生动地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其中人物所惯常使用的称呼语对展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鲁达,金圣叹评价他“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这个顶天立地、敢作敢当的英雄男儿从来都自称“洒家”或“俺”,从不像一般人谦卑地自称“小人”,即使面对自己的上司小种经略相公,自己的师父智真长老以及水泊梁山的首领宋江等,表现了他豪放潇洒、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也符合他下级军官的身份,较少受封建礼教的束缚[2]。再看林冲,在上级面前规规矩矩地称之为“恩相”,谦卑地自称“小人”。在被诬陷而刺配沧州的途中,两个公人对他百般凌辱,他还是谦卑地自称“小人”,如“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实是脚疼走不动!”“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在两个公人即将谋害他的危急时刻,他还只顾乞求“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林冲口中的人物称呼语表现了他善良谦卑、逆来顺受,受封建文化较深影响的性格,和鲁达形成鲜明的对比。再例如林冲和武松,同是牢城的囚犯,同样要面对凶神恶煞的管营和差拨,林冲谦卑地自称“小人”,恭恭敬敬地送上银子,而武松却说“你到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他自称“老爷”,对差拨的威胁不屑一顾。可见两人不同的性格,以及面对灾难时不同的态度。金圣叹便评价“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可见,人物惯常所使用的称呼语是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对人物形象塑造起着促进作用[3]。

3.2 体现人物不同的情感诉求

人物称呼语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了或者一方企图发生变化,那么人物称呼语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人物不同的情感诉求。例如,林冲和鲁达初次见面,不相识时互称“师父”、“军官”,但两人一见如故,英雄相惜,结拜为兄弟,林冲称鲁达为“师兄”,鲁达称林冲“阿哥”或“兄弟”,称呼语的变化体现了两人感情和关系的变化。再例如,潘金莲对武松一见钟情,在武松面前口口声声自称“奴家”,称武松为“叔叔”,展现温柔贤良的小女子情态,后来她因为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在一个下雪天,撩拨武松并表露自己的心迹,《水浒传》中写道:“那妇人欲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却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看著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金圣叹读到此处,便评价道:“写淫妇便是活淫妇。以上凡叫过三十九个叔叔,至此忽然换作一你字,妙心妙笔。”“叔叔”变成“你”,这种变化表现了潘金莲内心的情感诉求,她渴望得到武松的爱怜并企图改变两人的关系。

3.3 揭示深刻的人性

人物称呼语表现着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有时候可以揭示深刻的人性。例如林冲初到沧州牢城,见到差拨没有及时拿出银子,差拨便破口大骂“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后来林冲递上银子,差拨说话的口气马上就变了:“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比较差拨前后称呼语的变化,“贼配军”、“这厮”、“顽囚”、“贼骨头”都是贬称,“林教头”、“好男子”、“大名”都是尊称或褒称,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贪赃枉法、见钱眼开的腐败社会风气和差拨等人见风使舵、势利无耻的丑陋人性。封建社会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官职代表的是光宗耀祖,是权势和身份的象征。林冲、鲁达、武松等都做过官,鲁达和武松做的还是下级军官,但做官的荣耀久久留存于他们的心中。如武松被刺配孟州牢城营,在路上遭遇菜园子张青夫妇,他介绍自己“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林冲在刺配沧州牢城营的路中遇到柴进,他介绍自己“小人是东京禁军教头,姓林,名冲。为因恶了高太尉,寻事发下开封府,问罪断遣,刺配此沧州。”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菜园子里管事时,他介绍自己“洒家是关西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只为杀得人多,因此情愿出家。”其实他们介绍自己的时候早已不是什么都头、教头、提辖官了,这样来称呼自己表明“官本位”的思想对他们影响很深和虚荣心作祟的人性。

《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著作,它高超的语言艺术向来为人所称道。特别是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各有风采,金圣叹便评价他们各有各的性格、身份、面孔,他们说的话谁也代替不了谁。这些人物说话时所使用的人物称呼语便是研究《水浒传》人物语言的一个小视角,它们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对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推动作用。

[1] 周彬.《水浒传》和《红楼梦》性别歧视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中文系,2004.

[2] 龚红林.论《水浒》语境中“粗卤”的美学效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33-34.

[3] 徐金城.论《水浒传》的语言特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86-89.

猜你喜欢

鲁达潘金莲武松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兄弟成了生意伙伴:那呼啸而来的信任危机
他举刀刺向前姐夫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卖肉郑屠惨死街头 鲁达提辖“义”救民女
我家里的武松
武松:喝酒好赚钱
《水浒传》中潘金莲形象的深层思考
武松的醉与不醉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