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优秀儒家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三个维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视角

2013-08-15王新红

大连干部学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价值体系儒家

王新红

(昆明学院 社会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14)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优秀的儒家文化应当成为思考的重心。笔者试从内容维度、表达维度和接受维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视角就如何建设优秀儒家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儒家文化作些思考。

一、内容维度:内蕴诠释的常态化

建设优秀儒家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并弘扬之有一个前提就是认定 “何为优秀的儒家文化”?对于这个问题目前的学界理解、阐释不一,可谓众说纷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源于儒家文化本身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异常复杂和丰富,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儒家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对儒家文化内蕴的诠释也不同。在一定程度上 “中国传统儒学在诠释中生长”[1],诠释是儒家文化生命延续的方式。

按照诠释学的看法,理解总有一个前理解的问题,对儒家意义的解读取决于诠释者的视阈和诠释者的境域,不管如何最终是诠释者赋予儒家核心概念、范畴以具体的意义。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也是依据当时的主导意识形态对儒家文化进行阐释从而发展了儒学。在当下文化多元的中国,诠释者的境域和视阈无疑当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与其是一致的。换言之,在理解 “何为优秀的儒家文化”时,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视角来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本质价值向度的彰显,一些学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成内核、层次、外延等是有积极意义的,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保持内核稳定的基础上呈现出变动性的特征,尤其是作为其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指导思想,我们先后根据外部情势的变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又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这样的情境下,对儒家文化的现代诠释当然也不会是静止的,而应当是与时俱进的。总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适应,优秀儒家文化内蕴的挖掘和诠释也应当呈现出常态化的特点。惟此,儒家文化才能保持时代性和生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同时,儒家文化与外来马克思主义之间具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也是需要深入挖掘的。美籍华裔学者窦宗仪主要是从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思维方法方面去找二者的相似性;冯俊教授则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知行观、民本观、和谐观、德治观和社会理想等方面具有一致性;有的学者则更加注重儒学中的某些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性的思想内容,认为这些是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主要之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审视和开掘优秀儒家文化资源的内蕴,对其进行现代诠释,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是连接传统和现代的桥梁,一方面,它有利于儒家文化的现代转换, “梳理、使用传统儒学中的重要概念范畴,并通过诠释赋予新的内容,这是传统新生的方式,亦是民族精神家园存续与构建的方式。”[2]另一方面,它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儒家文化作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 “集体无意识”,其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无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儒家文化的现代诠释与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是不同的,儒家的精华和糟粕是比较复杂地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的,即使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杆将其精华内蕴挖掘了出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应用中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 “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等为转移。换言之,要将优秀儒家文化放在具体的环境下、具体问题上来分析,不能抽象地或者简单就理论上来谈它的精华。否则,精华也会成为糟粕。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儒家文化的现代诠释只是 “万里长征走过的第一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实践应用将更为复杂和艰难。

二、表达维度:话语转换的民族化

话语在20世纪90年代由国外引进,从文学的概念逐步进入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在 《知识考古学》中提出著名的话语建构知识的话语观,指出话语造就知识,知识在话语中得以生成。特定文本的意义需要通过一定的话语来表达,通过一定的话语言说,特定的文本才呈现出自己的意义世界,脱离了一定的话语,特定的文本也就丧失了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呈现出一定的意义世界,其最终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认同、理解和外化不仅在于其内容的科学性、真理性,还取决于其话语、言说方式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需要通过特定的话语来表达。 “按照话语理论的解释,一种话语一旦形成,它便拥有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规范和概念,构建了自己的言说方式,它们一般都要回答 ‘谁在说’、‘说什么’、 ‘怎么说’这样三个问题”[3]就目前的话语体系来说,西方明显占有优势的地位。现在讲价值体系,我们更多地想起的是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这些价值范畴简单、通俗,很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一直延续到现在,涤荡着中世纪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激励着西方社会的文明进步,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赢得了大半个世界。相比之下,我们尽管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理论化,深奥,能不能象西方那样总结出对世界产生影响的我们民族的价值范畴呢?现在除了 “和谐”以外好象没有什么印象深刻或者对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这与我们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不符合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提炼、浓缩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要体现出我们的本土特色,只有价值范畴具有本土特色,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才能最终被百姓所接受,只有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绝不应当仅仅是个“和谐”,还应当有其他的范畴。换言之,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进而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发出我们的声音。

实际上,将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象的话语体系的过程。焦国成在 《道德与文明》上发表《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一文,指出应当将 “人本”、 “公忠”、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将儒家文化运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上,一方面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角度进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的优越性。另一方面要使话语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基于此,从传统儒家优秀文化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是 “仁爱”、 “富裕”、 “公正”、 “中庸”、 “和谐”。当然,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范畴,是对传统道德观的继承和超越。换言之,这五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范畴既扬弃了传统的内蕴,又融入了时代的特色。具体来说, “仁爱”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要以人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富裕”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于社会物质基础的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正”即公平正义,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社会政治伦理及其规则的制度要求,比太阳还要光辉; “中庸”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的要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极高明而道中庸”;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要求。

“仁爱”、 “富裕”、 “公正”、 “中庸”、 “和谐”五位一体,彼此依赖、相互渗透、互为前提,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体系,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予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原则和目标。首先,这样的价值范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不仅仅是黑头发,黄皮肤等自然属性,更在于其身上流淌的文化基因、价值观念,是中国人区别于外国人的本质之所在;其次,简单、易记、顺口等特点适应了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等背景中人们日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话语体系更容易进入精英阶层、中等阶层和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进而对其产生影响;最后,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将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将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本土特色的核心价值范畴需要不断调整,也就是说,为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体系需要不断创新。

三、接受维度:形式载体的系统化

传承、弘扬优秀儒家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深入研究大众的接受机制、接受心理和接受路径,在可操作层面下工夫。然而,目前在文化宣传、大众传媒和教育的可操作层面,还缺乏有效的机制、手段、方法和途径。如何传承、弘扬优秀儒家文化?借鉴儒家文化在古代的实现手段、措施和途径是必要的。陈寅恪曾指出: “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而 “秦之法制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汉承秦制, “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 《周官》之学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4]。从这段话中我们会发现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的实现与封建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有很大关系的,甚至可以说封建制度就是儒家的制度,是儒家思想的表现。儒家文化古代之所以能得到很好地践行尽管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有很大的关系,但其围绕着接受主体——“人”而展开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中国哲人关注人在生存世界中如何能够安身立命、如何修道成性以完善自己的人格。在这样的背景下,古人对道德在人身上的践行作了很多努力:首先就是将 “人道”与 “天道”结合在一起,对道德合法性进行论证,使人们树立起对道德的信仰、对道德的敬畏;其次,立足于人趋利避害的心理设计出了一整套赏善罚恶的措施,诸如将道德与法律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封建社会的法典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法;再次,立足于人既是感性动物又是理性动物的特点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促进行为主体接受和践行道德要求。 《孝经》是典型代表;再次,立足于人的社会性采用劝喻与垂范的形式进行道德教化,前者诸如古代朱元璋颁发的 “圣谕六言”,康熙的 “上谕十六条”,雍正的 《圣谕广训》等,后者比如将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亦不改其乐的道德风范树立为榜样等;最后,立足与人们追求长寿的普遍心理将修德与养生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孔子的 “仁者寿”(《论语·雍也》),到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 “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千金要方》),说的都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其健康和寿命的影响。这是古人很高明的地方,成为促进中国古代儒家道德践履的强大动力。

尽管现代社会与古代的环境有天壤之别,但立足于人的特点来建设优秀儒家文化传承体系,弘扬儒家文化应当是相通的。笔者认为至少应当有以下方式、手段和途径:

首先,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将儒家文化与国家制度相结合,将优秀儒家文化嵌入到教育制度中,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继续教育合理安排一定的课程内容,这应当是建设优秀儒家传统文化体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现在的小学生已经在读诸如 《弟子规》等,实际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当然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关于精华和糟粕如何区分的争论,但从幼年接触、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角度上看是有积极意义的,也是应当提倡的。

其次,在传承方式上将优秀儒家文化的经典推向市场,进入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世界,使儒家文化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感受结合起来,使其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实际收益。国学走向市场,我们的眼界还不够宽广,手段还不够灵活。应当积极鼓励以现代传播手段,如动漫、诗歌、小说、电影、戏剧等形式传播儒家文化、创新儒家文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市场监管。

再次,在传承载体上在发挥传统媒体诸如报刊、电视、杂志等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要更注重加强对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利用,争取构建一个灵活快捷、覆盖广泛、全方位、立体式的大众化传播体系。

最后,在传承客体上要注意区分重点人群特别是加强对政治精英、企业精英和知识精英等的引导。

四、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

内容维度、形式维度和接受维度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统一于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对儒家文化进行现代诠释是前提和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合理的中国文化的内核,话语转换的民族化是将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具体表现,接受维度是将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保证。

1.内蕴诠释与话语转换的内在统一

将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不仅要求对儒家文化进行现代诠释,扬弃旧义,而且也要考虑理论能否在实践中应用,换言之,对儒家文化的诠释能否为社会各个阶层所普遍接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将儒家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现实中经常有人抱怨理论在现实中受到冷遇,实际上除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原因外,也有理论本身的原因,即理论脱离于实际,落后于现实。对儒家文化进行理论诠释是必须的,但这种理论诠释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要考虑全球化语境及在这种语境下作为受众本身的特点,只有这样,理论与实际才可能统一起来,否则理论只能束之高阁。这就要求经过诠释的儒家文化必须从理论语境转化为大众的语境,适应大众的要求和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全球化情势、文化多元的背景下,特别是面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强势影响的情况下,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希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将儒家优秀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本身在于使其内容更丰富,更符合现实情况 (这种现实即西方文化已经对我们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十分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归为 “仁爱”、 “富裕”、 “公正”、“中庸”、 “和谐”首先就是满足这种需要的体现,同时这样的话语体系也适应了快节奏的时代特点,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2.内蕴诠释与形式载体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并为内容服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用儒家优秀文化,必须考虑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视阈,对儒家优秀文化进行现代诠释是对大众进行理想信念信仰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人格教育的资源性内容,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内容传递给大众需要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采用适合的形式。当下社会处于多元化多样化的情态中,大众的接受心理和接收方式也明显分化,所选择的媒体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科学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背景受众的心理特征,准确把握他们不同的理论需求和接受方式,及时调整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内容及传播方式,作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媒体比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作为传播载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在内容选择上应当与其适应。

3.话语转换与形式载体的内在统一

特定文本的意义需要通过特定的话语体系表达,特定话语体系的表达需要通过特定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话语体系的选择要考虑现实情况的需要,要考虑传播方式、载体和受众的特点。另一方面,传播方式和载体的选择也要考虑话语体系的内容和话语转换的程度。

[1]高兆明.民族道德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哲学研究,2010,(4).

[2]高兆明.民族道德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哲学研究,2010(4).

[3]刘妍,王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维度[J].社会主义研究, 2010(1).

[4]陈寅格.审查报告三 [R]//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附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价值体系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