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
2013-08-15孙红林
孙红林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在党的十八大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被写入政治报告,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由“四位一体”升华为“五位一体”。从实践上分析,这是彰显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从理论上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理论,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都是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理论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本文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两部分内容:一是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人和自然界的基本关系,这种关系和社会的性质无关;二是揭示了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社会生产方式对待自然的态度,并且通过驳斥他们的态度,反证了在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论述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但是,如果没有猿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猿是不可能演化成人类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证了植物和肉食对猿演化成人的重要性。关于植物的重要性,恩格斯指出:“在智力和适应能力远远高于其他一切猿种的某个猿种中,这种掠夺行为必然造成的结果就是食用植物的数目越来越扩大,随之摄入身体内的物质,即向人转变的化学条件,也越来越多样化。”[5]555关于肉食在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恩格斯指出:“肉类食物几乎现成地含有身体的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各种最重要的物质;它缩短了消化过程以及身体内其他植物性过程,即同植物生活相应的过程的时间,因此为过真正动物的生活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物质和更多的精力。这种正在生成中的人离植物界越远,他超出动物界的程度也就越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肉食对于脑的影响;脑因此得到了比过去丰富得多的为脑本身的营养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因而它就能够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发育起来。”[1]556所以说,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第二,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人和动物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存在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不过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可以认识自然规律,并且可以运用自然规律有目的地改变自然界。但是,需要指明的是,我们不能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这是因为我们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比如,恩格斯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集聚中心和贮藏库。所以,恩格斯指出:“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560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社会对待自然界方式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生产方式都着眼于眼前的、最直接的利益,至于由此带来的结果,却完全不予理会。所以,恩格斯指出:“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1]562在谈到资本主义这种生产方式对自然界的影响时,恩格斯指出:“关于这些行为在自然方面的影响,情况也是这样的。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利用一个时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保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1]562-563从恩格斯的批判中,我们可以推知,在未来的社会中,人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考虑到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新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布局由“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虽然我国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早已就有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就指出,要保证国民经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发展,必须加强能源开发,大力节约能源消耗。报告还强调,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党的十三大上又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这个战略的基本要求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归根到底,就是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到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党的十六大报告论述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通过回顾这一阶段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注重自然的承受能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直贯彻的思想。所以说,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
综上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并且,通过深刻剖析“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