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30例
2013-08-15朱春来
朱春来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甘肃 平凉 744699)
急性肝炎发病急,病程短,大多经1-3个月康复,一般不超过半年。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可见乏力、纳呆、恶心、腹胀、发热、有或无身目黄染(发热、黄疸以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为多见)。急性肝炎的体征以肝脏肿大(表面光滑)为主,且多有压痛或触痛,肝脏质地软或充实,仅少数患者有脾脏肿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作者2008年2月~2012年2月跟踪治疗的病人,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0~40岁,平均25岁;病程1~5月(0.5±4)月。服药1月以上者5例,2~3周10例,1~2周15例。急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急性肝炎白细胞常稍低和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肝功能试验,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正常,常大于正常最高值4倍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B超:急性肝炎为肝细胞光点增粗、增强改变为主。
1.2 方法
1.2.1 5%GS250ml+清开灵4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1.2.2 10%GS500ml+VC2g+VB60.1g+COA100u+ATP20mg+肝泰乐0.266g+病毒唑5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1.2.3 5%GS250ml+促肝细胞生长素8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2.4 (水牛角30g,生地15g,丹皮10g,赤芍10g,茵陈15g,二花20g,连翘10g,丹参10g,板蓝根15g)水煎服200ml每日两次。
2 结果
30例中显效20例,有效8例,有效率94%。跟踪治疗观察1~5月,平均2月,28例患者服药有效,2例患者因有合并症治疗失败。
3 讨论
3.1 黄疸前期:约数日至2周。多数症状缓慢出现,多数病人最早的感觉是全身乏力,继而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甚至不能进食。小儿常伴有低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度发热,亦有高热伴寒战者,呈弛张热。由于各个病人表现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并以起病时突出的临床症状出现为主分为:有的病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开始的流感型;以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寒战、高热、黄疸、白细胞增高起病的胆道疾患型;早期以关节酸痛兼发热的风湿型;还有恶寒、弛张热、迅速见黄疸的败血症型。还有部分患者起病类似疟疾或脑炎;4%-5%的患者可见荨麻疹、丘疹及红斑样皮诊。儿童可见颈后淋巴结肿大。这些说明肝炎病人的症状极为复杂,除有共同性外,尚有各自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肝炎急性期发病的复杂性,才能作出早期诊断。
3.2 黄疸期:约为2-6周。主要表现为黄疸的出现和加深。首先出现尿色黄染,继之见巩膜及皮肤的黄染。黄疸加深在1-2周内达高峰。随着黄疸的加深,部分病人还会继续明显存在约2-6周,然后才逐渐消失。此时多数病人不再发热。患者大便色泽变浅,肝肿大并有叩痛,皮肤瘙痒和心动徐缓。某些患者可有短期梗阻性黄疸表现,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多有明显损害。黄疸达高峰并开始消退,消化道症状表现改善,如食欲开始恢复,其他症状也开始减轻。在临床上可根据黄疸的情况特点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即轻型黄疸、普通型黄疸、长期型黄疸、反复发作型黄疸。
3.3 恢复期:一旦黄疸消退,就进入了恢复期。约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以上各种症状多在2周左右开始消失,儿童病程较短,恢复快,约1-2个月即康复。成人中约5%长期留有肝区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及乏力,常称之为肝炎后综合征。
根据多年来对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临床观察治疗,用中药犀角地黄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因本病多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蕰蒸以及气机郁滞,胆失疏泄,胆液渗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运用本方发挥了清热利湿解毒,滋阴凉血散瘀之功效,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