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私立大学演变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反思

2013-08-15王进元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办大学办学大学

郭 波,王进元

(烟台南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265713)

西方国家私立大学的发展相比,中国私立大学不仅出生太晚①①如果从1088年创立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算起,中国私立大学产生比欧洲晚900多年;与美国相比,则晚200多年。,而且历经坎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私立大学又改称为民办大学。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私立大学的演变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因此,对其演变进行回顾和反思,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所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私立大学的演变历史

(一)演变进程

1.孕育产生

1901~1911年的晚清末期,以中国公学、复旦公学、广州光华医学堂为代表的中国私立大学孕育产生。与西方国家私立大学产生的宗教渊源不同,中国私立大学产生的动因却是“救亡图存”。1905年,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留日中国学生为抗议该规则,全体回国并组建中国第一所现代私立大学,特命名为中国公学;同年上海震旦大学的爱国学生为抗议法国天主教会操纵学校,愤而集体退学,在原震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主持下创办复旦公学;1907年,在外国人经营的往来于广州与香港的轮船上,发生了外国人无故踢死中国人的命案,由于外国人拥有治外法权致使命案不了了之。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在国人组建的广州光华医社基础上创办了广州光华医学堂。但仅有动因还是不够的,中国私立大学的产生与晚清政府“新政”②②晚清末期提倡“新政”,因此私立大学创办多获官方资助。如从1906年起,两江总督端方允每年捐银12000两,又拨吴淞公地百余亩为校地以资助中国公学;次年,中国公学又获大清银行借银10万两建筑校舍。复旦公学创办时,南洋大臣周馥奏准拨银1万两作为开办费,又拨吴淞公地70亩为建校地址并暂借吴淞提镇行辕为临时校址。而广州光华医学堂创办时,粤督张人骏不仅为其题写校匾,而且带头捐款帮助募集资金。可见,若无官方资助,初创时期的中国私立大学确实难以生存。及新型社会群体③③晚清末期,出现了由具有变法革新和救亡图强新思想的开明绅士、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式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生构成的新型社会群体,既是中国私立大学的发起人,又是支持者和参与者。支持亦密不可分。此外,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大学(如东吴大学、长沙雅礼大学、圣约翰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华南女子大学、之江大学等)和中外合办的私立大学(如由中英合办的焦作路矿学堂,为焦作工学院前身)。尽管这一时期创办的私立大学为数寥寥,但还是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留下了灿烂的一页。如复旦公学的早期毕业生中,就不乏于佑任、邵力子、陈寅格、竺可桢等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科学成果至今仍被国人所铭记[1]。

2.生长机遇

1912~1927年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是军阀混战时期,却给晚生的中国私立大学带来前所未有的生长机遇。这一时期,中国先后出现两次兴办私立大学的热潮:第一次出现于1912~1913年,新设私立大学9所;第二次于1917年至1924年达到高潮,新设私立大学32所。在这两次兴学热潮中,涌现出一批后来国内外知名的私立大学,如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以及广州大学、光华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和外国教会创办的金陵女子大学、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等。这一时期私立大学的兴起,一是得益于北洋政府宽松的教育政策;二是军阀混战为私立大学创造了发展机会。辛亥革命是对中国皇权体制的否定,自此中国的政治结构、经济组织、教育体制以及文化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私立大学生长带来适宜的体制环境。较之晚清,北洋政府具有鲜明的自治教育观念④④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即出台整理教育方案,第一条就提出“要变通从前官治的教育,注重自治的教育”,“教育本为地方人民应尽之天职,国家不过督率或助长之地位……今后方针注重自治的教育者,国家根本在于人民,唤起人民的责任心,而后学能有起色也。”正是在这具有西方民治思想色彩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北洋政府对私立学校采取了极为宽松的政策。,并推行公私并重的教育政策⑤⑤在民治教育观念指导下,北洋政府彻底放开私人办大学的权利并颁布一系列有关私立大学的法规。1912年10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准许兴办私立大学;同年11月,又公布《公立私立专门学校的规程》,规定公立、私立专门学校均一体对待;1913年1月,在公布《大学规程》的同时又公布《私立大学规程》,这是中国近代专门针对私立大学制定的第一个成文法规。毫无疑问,上述法规对中国私立大学的迅速生长提供了政策保障。,推动了私立高校的迅速发展。同时,由于民国成立后政权很快被北洋军阀控制,随之而来的军阀混战使军费耗尽国家财政收入,公立大学全部陷入财政困难,这反而为私立大学的发展腾出了空间。当然,这一时期同样因军阀混战而使政府对私立大学的办学质量疏于管理,出现相当一部分人借办学敛财,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成为这一时期私立大学迅速发展中极不和谐的一幕。

3.持续发展

1927~1949年是中国私立大学持续发展的时期。尽管其间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磨难,但由于当时政府扶持,私立大学并未停止发展脚步:在抗日战争前的10年(1927~1937年)中,全国新增私立大学9所;抗战八年(1937~1945年)期间,私立大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13所;而在战后(1945~1949年),尽管通货膨胀严重,全国高校普遍陷入财政危机,但私立大学又新增了26所;到1948年,私立大学已由原来只存在少数省市扩展到全国的17个省市,并在办学规模上与公立大学平分秋色。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中国私立大学在数量上有长足发展,在质量上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从外部办学环境看,一是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扩大了对私立大学的人才需求和经济资助;二是南京国民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对私立大学严格管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后者,是中国私立大学长足进步的关键因素。而从内部运行机制看,当时私立大学的办学体制亦有效地保证了其健康发展。1927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并大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以巩固自己的统治。由于教育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且中国当时高等教育十分落后⑥⑥在193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制的《28国高等教育—览表》中,中国列倒数第二位:每万人中只有1名大学生,而列倒数第一位的是印度。,所以国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并依重私人办学资源,为此对私立大学采取严格管理⑦⑦鉴于北洋政府时期私立大学鱼龙混杂的办学状况,国民政府大力整顿私立高等教育,并按1929年8月颁布的《私立学校规程》中办学标准(主要包括经营、师资、生源、设备、遵章等方面),强制办理私立大学立案登记审查,坚持淘汰不合格的学校。同时,国民政府又制定与私立大学相关的较为完备的法规并建立了视导制度,由教育主管机构派员督导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办学情况。视察不合格者,以降低学校规格、停办和取缔为惩戒,从而督促私立大学提高办学质量。和大力扶持⑧⑧南京国民政府对私立大学的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a.专款补助,从1934年起,国民政府设立专款用于补助办学成绩优良但经费困难的私立大学,专款专用,成为制度;b.重金奖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重点私立大学给予大力资助。如1929-1937年,南开大学的办学经费中来自中央与地方政府资助占三分之一,同期的厦门大学,有的年度高达40%;c.战时补助,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教育部一方面帮助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一起迁往内地,同时给予的经费支持远超战前。对内迁高校的学生享受贷学金补助或免收学费,对教师则发放福利金与奖助金,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没有差别;d.担保贷款.194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官方身份,为京沪两地的私立大学向银行贷款,以帮助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困难。并重的政策,推动中国私立大学进入规范化的持续发展时期。当然,这一时期中国私立大学合理的办学体制⑨⑨这一时期,中国私立大学的办学体制有以下特点:a.在学校地位上.具有自主办学权,且与公立大学享有同等权利;b.在治理结构上,实行大学自治,按照校董事会,以校长为首的校行政部门以及教授委员会三权分治,各负其责;c.在经费来源上。通过学费、公助、企业捐赠、国外募捐、经营收入等多渠道筹资;d.在教育管理上.认真组织教学治动,严把考试关.实行淘汰制以确保学业水平。,也有效地保证了其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

4.全面夭折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的体制下中国私立大学渐成萎缩之势。1952年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高校改造,史称“院系调整”,曾在中国历经40多年发展的私立大学被关、停、并、转,从此销声匿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如果从1952年算起,到80年代初开始创办民办大学,期间整整空了30多年,这几乎与中国现代私立高等教育的早期历史一样长!究其原因,当首推政治因素。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在指导理论上严重失误:不顾中国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现实,企图通过生产关系(所有制)的不断革命一步实现共产主义。于是,从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私有制的革命一浪高过一浪,私立大学的厄运自然在所难免。与此同时,又全面引进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和高等教育制度。自此,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进步成果被彻底抛弃,代之以高度计划且效率低下的苏式高等教育体制,并形成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垄断。到了1966年,甚至公办大学亦被认为是“培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摇篮”而停止招生,其间竟长达12年之久!

5.重新起步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走上复兴之路,也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了重建过程。在恢复高考后的80年代初期,中国高等教育的有限规模与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突出矛盾⑩⑩据统计,198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8%。而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1980年各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世界平均水平为11%,其中发达国家为30.3%,发展中国家为5.1%,最不发达国家为1.9%。。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重建私立大学以缓解入学矛盾被提上中国政府的议事日程。此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民办教育的政策和法规: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表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地方要鼓励和引导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为中国民办大学兴办打开了一条门缝;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5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而使民办教育正式得到国家教育最高法规的认可和支持;2002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从而明确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2010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则进一步指明了民办教育的意义和发展方向。正是在以上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下,中国民办大学重新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中不乏像烟台南山学院、西安翻译学院、海南三亚学院等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民办高校。

(二)社会贡献

1.普及高等教育

鸦片战争失败,使传统封建教育空疏无用的弊端暴露无遗,废科举、兴西学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官立大学,1901年后各省也开始设立省立大学堂。由于中国历届政府财力所限,公办大学一直数量很少,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私立大学在普及高等教育方面起到重大作用。1917年,中国私立大学的学生占全国大学学生人数的80%;1937年,各类私立大学的数量则占中国大学总数的51.6%;2010年,全国共创办民办高校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占同期公办高校(2035所)的33.2%。另外,私立大学往往根据社会需求开办特色专业和学科,在填补地区、类型高等教育的空白上拾遗补缺,弥补了公立大学的不足。可见,在经济发展落后的中国,通过兴办私立大学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普及高等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而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大学的创建对于缓解“上大学难”的困境,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

2.引进大学制度

中国传统教育建立在私塾制和科举制基础上,学习和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为主,教育目标则是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1282年间共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十多万名进士和839名状元(其中文状元654人,武状元185人),但因教育制度和学习内容陈腐落后,其中却鲜有业绩昭著的经世治国之才。晚清末期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汇的扩大,中国出现了一批外国人独办和中外合办的私立大学。这些大学直接将西方各国的大学制度(包括建立在现代科学体系基础上的大学课程体系、大学学位制度和大学治理结构等)引入中国,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建立提供了示范并充实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力量,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缩小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外的差距。在新中国成立前的40多年里,这些私立大学不仅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独立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提高教育效率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形成了公立(官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并存的格局。而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民族危机的刺激,是受益于重教兴学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由于私立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自筹,这就迫使其努力节省开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特别在近代中国,由于办学经费极度短缺,私立大学在投入产出上的效率之高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而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一批民办大学又在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为社会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适用人才。因此可以认为,办学经费使用上的高效率是中国私立(民办)大学的群体特征,这犹如镜子一样映照出中国公立大学的办学之低效。另外,私立(民办)大学市场反应灵敏、办学机制灵活,往往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使学生学有所用,这与公立大学因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滞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形成了鲜明对照。

4.推进社会转型

在中国传统的大一统专制制度下,政治与教育合二为一,即以政治为“体”,教育为“用”,学校是教化的摇篮,是贯彻官方意识形态的工具。中国近现代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相比,政治色彩相对较弱,倡导“自由、自主、自立”,同时由于经费自筹,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对政治的超然,加上私立大学作为一项社会事业,给了学生一种特殊的熏陶,对于促进中国传统社会的解体和走向社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市民社会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生力量,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而相对独立的私人文化团体、事业机构和经济组织是市民社会的构成要素。中国私立大学是私人文化团体和市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市民社会的力量,在推动中国由“有政府、无社会”的传统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社会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中国民办大学的发展困境

虽然2002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然而在现实中却一直未得到真正落实。中国的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相比,在办学上处于明显的政策困境而举步维艰,这主要表现在:

1.招生制度

目前,中国大学招生是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程序进行的。根据现行招生法规,中国民办大学的招生分为“计划内统招”和“计划外自招”两部分:能纳入“计划内统招”的民办大学数量较少,且名额有限只能限定于“三本”层次,大部分民办大学只能以高考落榜生为招生对象。这种歧视性的招生制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民办大学的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大大压缩了民办大学的生存空间。随着近年来生源逐年减少和大学录取率不断提高,许多民办大学已难以为继。

2.学历认定

目前,中国大学的学历认定亦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实施并与招生制度紧密联系:只有纳入“计划内统招”的学生才能获得“国家承认学历”。按此规定,中国民办大学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由于能被纳入“计划内统招”进而获得“学历教育”的民办大学是少数,所以很多“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大学或者组织学生参加“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考试”以获取“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或者投靠公办大学成为其独立学院以获得“计划内统招”名额和“学历教育”地位。

3.经费来源

与公办大学享有财政拨款不同,现有中国民办大学的办学经费来源一靠学费二靠大企业资助,而且前者居多。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使得相当多的民办高校往往靠扩大招生规模来增加收入,靠压低教师工资和教学、科研投入来减少支出。结果事与愿违,导致优秀师资流失和教学质量下降使得学校更难招生。

4.教学管理

按照现行规定,既然学历由国家认定,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公共基础课部分)及课程安排都由相关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民办大学也概莫能外。这实际上是剥夺了民办大学的教学自主权,限制了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和课程的自由,造成学习与应用的脱节,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5.治理结构

在大一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许多民办高校也在向公办高校看齐,其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行政权力在学校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学术权力往往被行政权力所绑架。在这种集权的治理结构下,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只能是一句空话,又何谈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用办学体制的标准衡量,中国现有的民办大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而现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仍然是国家限制民办大学发展政策的产物。这种制度构建的内在弱点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趋势是抵触的,与现代大学制度也是不相容的。

三、几点反思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私立大学的演变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高等教育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是经济发展与市场动力呼唤出来的[3];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则是洋务运动以后完全从西方移植而来。由于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后的发展如同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一样,步履艰难,一波三折。时至今日,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教育质量尚不及民国时期的水准。200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在温家宝总理探望他时发出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有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认为,回答“钱学森之问”需要从大学使命、大学精神、大学制度等深层次上,对新中国建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

反思之一:关于大学使命

大学使命是什么?如果从一个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大学有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四项历史使命:首先,大学担负着积淀与传承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就决定了大学是世界上非常特殊的社会组织,是一种独立性极强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其次,大学的特殊性还在于它有学生,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任务。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大学所要教的就是把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系统化、规范化,将其转化为课程教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更受到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为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再次,大学还必须进行思想、文化和学术的创造,对已有的社会发展形态、文化知识体系以及人类本身,不断进行深刻反省与批判;最后,大学作为知识的积淀者、生产者和传播者,还应对社会发展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卫生、国际关系等诸多现实问题,依靠综合的知识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服务于社会,以此获得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支持[4]。但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大学的发展恰恰在这个根本目标上发生了重大偏差,先后走入“政治化”和“市场化”两个误区: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奉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方针,结果导致大学成为阶级斗争的前沿阵地和文化浩劫的重灾区;而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又以市场化为导向,实行“就业率一票否决”,放弃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结果导致大学沦为技能培训场所和文凭批发机构。显然,这两种导向都有违大学的历史使命,只能使中国大学离正确的发展目标渐行渐远。

反思之二:关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什么?如果追溯来源,从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看,大学精神体现为自由、科学与独立。无论是外国的现代大学,还是中国的近代大学,继承的都是欧洲中世纪大学创立的这一精神。大学之“大”,不在于规模和名声之大,而在于大学目标的伟大和大学精神的崇高。大学作为社会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以传播、探求真理为其宗旨和灵魂所在,而真理的发现和坚持离不开自由的学术氛围、科学的研究态度以及独立的社会地位。正因如此,现代社会需要大学不仅因为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更因为大学是精神的守护者和理想的发源地。一旦大学与社会之间必须保持的精神距离丧失,就会导致社会道德和学术精神的消解。从历史上看,中国从西方移植大学教育制度仍未摆脱清末维新变法时的思想局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技以制夷”,既未摆脱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又未吸收那些支撑大学发展的先进思想文化理念。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大学的这一先天不足在“政治化”和“市场化”的导向下进一步放大:在改革开放的前3年里,对领袖的盲从与迷信取代了对真理的坚持与探索;而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对名利的膜拜又冲击着对现实的关注和对学术的追求。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对终极真理和终极价值的追求,这就需要一种公共理性,将其延伸到社会公共领域则嬗变为公民意识和现代宪政精神。试看今日之中国,公民意识淡漠、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而在本应引导社会潮流的大学校园,大学精神正在日益消解,考试作弊、学术造假、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现象层出不穷,已成为教育之耻和教育之殇!

反思之三:关于大学制度

大学精神的实现需要大学制度作为保障。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大学办学具有较大的自治权,即大学机构本身不受外来干涉而享有自我管理的权限。这种权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双方是平等的而非管理与被管理的上下级关系,政府对大学只有宏观规划与政策指导的责任而无干涉办学活动的权力;二是大学内部的关系,实行校董事会、校长与学术委员会的三权分立,通过校内不同利益群体的权力制衡,实现“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目标;三是大学之间的关系,无论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在法律上都处于平等地位,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与高效利用;四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大学通过向社会提供知识和人才以获得社会(包括政府、企业与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大学的办学质量亦由社会行业机构认证以获得办学资格。中国的大学虽然历经改革,但在涉及大学制度方面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结果导致目前的中国大学像个怪物:它像政府,有行政级别和大量行政人员,却不能提供公共服务;它又像公司,推行产业经营和企业管理,却大批生产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产品并背负2500亿元的巨额债务;但它唯独不像学校,因为缺乏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目前,大学办学中两项最重要的权力—招生权和学历认定权仍然由教育部牢牢把持,使得大学不能自主招生,也不能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而在大学内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职称评定这类本应实行教育与学术管理的事务,却被行政和各种利益因素操纵而沦为一种交易,教育与学术的尊严早已荡然无存!

反思之四:关于大学改革

新中国建立以来,正是由于在大学使命、大学精神、大学制度等基本问题上存在重大失误,所以中国大学的发展道路充满坎坷。2000年以来随着大学连续扩招,尽管办学规模一再扩大,校园大楼越盖越多,但是教育质量明显下滑。根据英国职业与调查公司公布的“2010年亚洲大学前20名排行榜”,代表中国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北大和清华均未进入前十,远不如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大学,已沦为亚洲二流;而在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北大和清华甚至连前200名都未进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尽管办学条件很差,但当时中国大学培养的学生却群星灿烂,既有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和杨振宁,又有一大批新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其教育成果之卓著,足以令今天的中国大学汗颜。从根本上说,中国高等教育上述种种弊端的根源,就在于大学产权结构的单一国有化。在这种产权制度安排下,公办大学一统天下,而代表国家投资者身份的政府当然有权任命校长,有权对大学的所有办学活动进行干预。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学尚达不到义务教育,因此中国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公办与民办大学并举的方针。而中国的大学要想真正去行政化,也必须首先改革大学的产权制度,即国家只出资兴办少数教育部直属和省属重点大学,而将大部分一般公办大学逐步推向市场,通过服务社会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包括政府资助,企业、个人甚至国外赞助),以实现大学的产权结构多元化。唯有如此,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并重塑大学精神。而国内现有一些优秀的民办大学,由于产权明晰并与企业结盟,正好可以作为大学改革的突破口。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政策放开,中国大学改革的希望很有可能首先在民办大学身上实现。

[1]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0-14.

[2]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0-25.

[3]唐晓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质量保障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B):26.

[4]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6.

猜你喜欢

民办大学办学大学
多源流理论视野下我国营利性民办大学的政策过程及未来思考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民办大学国际化教育50强出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夺冠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