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植文学作品与其政治地位变化之关系
2013-08-15程刚
程 刚
(南京大学 历史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2746章学诚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身之所处,固有荣辱,隐显屈伸,优乐之不齐,而言之有所为而言者……今则第为文人论古必先设身,以是为文德之恕而已尔。”[2]336孟子和章学诚都认为作者的生活经历与其文学作品关系紧密。作者的生活经历包括其政治地位的变化,会影响作者文学作品的创作,而文学作品也表露了作者政治地位的变化。通过曹植的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为国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及其在政治斗争中的各种坎坷。如胡治洪认为曹植的作品中具有强烈的统一天下的政治思想,[3]71-76但是胡文没有谈到曹植文学作品同其政治地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徐天祥的《论曹植的政治悲剧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论述了曹植悲惨的政治遭遇成就促就了其文学上的地位,[4]但没有详细论述曹植作品同其政治地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拟在前人观点和今人论述的基础上,将曹植文学作品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论证其文学作品同其政治地位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曹操时期:曹植政治地位起伏,文学作品由激情转为失落
曹操时期,曹植的政治活动可分为前、中期和后期。前、中期的曹植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以此来博得功名。这一时期,曹植的文学作品大多表达了对于政治时局的关注。其五言诗《送应氏》:“步登北邙坂,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穹天……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5]292描述的是战争对洛阳都城的破坏程度,并表达了对生民惨遭涂炭的同情。积极的政治态度,促使曹植文学作品基本上服务于曹操的政治措施。如曹操在建安十五年颁布了《求贤令》,曹植写了《七启》赋,来颂扬曹操“唯才是举”的措施。作品通过玄微子和镜机子之间的相互问答,提出政治清明之时,士人应该出来从仕,为国君服务。如“镜机子曰:‘世有圣宰,翼帝霸世……惠泽播於黎苗……举不遗才,进各异方……采英奇於仄陋,宣皇明於岩穴……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 ’於是玄微子攘袂而兴曰:‘至闻天下穆清,明君莅国……身轻若飞,故反初服,从子而归。’”[5]11-12曹植还为其父广结天下英才,勉励他们积极参与政治。如《王粲》:“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5]29以“重阴”来比喻曹操。《徐干》:“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良田无晚岁,高泽多丰年。”[5]42鼓励士人出来入仕。王巍也认为:“(曹植)提出了‘举不遗才’的用人准则,继承了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6]174此时的曹植政治上得志,报国的志愿十分强烈。杰出的文学才能是曹植受曹操青睐的部分原因。如“(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耶? ’ 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奈何倩人? ’”[7]557“时铜雀台新成,太祖悉诸子登台,使各为诗,植援笔立成,太祖甚异之。”[7]557但是曹植能够利用文学为政治服务及其政治才能,才是曹植政治地位的提升关键。如“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二十三矣。可不勉与。”[7]557曹操留曹植镇守邺都,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再加上曹植为人平和,生活较为朴实、平淡,博才多识,几乎被立为太子,“(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狐疑,几为太子数矣! ”[7]557然而曹植最终在争夺太子的政治斗争中败北。史载曹植失败的原因是:“而植任性而为,不自雕励,饮酒无节。”[7]557“任性而为,不自雕励。”说明他为人性格率真,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表露,如其《感婚》赋:“阳气动兮淑清,百卉郁兮含英……顾有怀兮妩娆,用搔道兮屏营……非良媒不顾,惧欢媔已不成”[5]31赵幼文先生认为这首赋“似为曹植青年时期,有所恋慕而志不遂,发为篇章,以抒写内心苦闷情绪之作。”[5]32
在曹操统治后期,任性而为、使酒误事的曹植让曹操很是失望,如“(曹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坐死。为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7]556但曹植政治地位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其政治立场,即曹植不支持其父篡夺东汉政权,如周一良先生所说“宋翔凤《过庭录》一五刘公干条推论之云:‘子建三良诗云,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此谓人生不可觊觎非分,功名自有天定,惟当以忠义自勉。至其它作……无系恋富贵之意……魏武於建安十五年令,以桓文自比,中言子植兄弟,则以为植意于己同也。其后势不容已,而植必尚执前意,故其宠寝衰。至建安二十二年,始以丕为太子尔,’……曹植闻魏文篡汉而‘发服悲哭’(苏则传),亦是一证。”[8]7曹植在诗中写了什么呢?《文选》载:“功名不可为,忧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9]296由于曹植在诗文中表达了对东汉政权忠心的思想,致使其父最终传位于曹丕,并打击了曹植亲信与其党羽,如“植妻(崔琰之兄女也)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7]369崔琰之死与其身为曹植的亲戚有关,当然,不可否认崔琰不支持曹操篡夺东汉政权,也是其最终被曹操借故处死的原因之一。[10]15-18曹操还除掉了曹植的羽翼杨修,“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7]560曹植的《柳颂序》通过抨击当世之士(赵幼文认为:指具有政治权利而陷害杨修者[9]197),以怀恋好友杨修之,也表达了曹植由于政治地位下降的无奈心理。“予以闲暇,驾言出游,过友人杨德祖之家,视其屋宇寥廓。庭中有一柳树,聊戏刊其枝叶。古著斯文,表以遗翰,遂因辞势,以讥当世之士。”[5]197
二、曹丕时期:曹植政治地位低落,文学作品悲怆
曹植因在太子继承问题上和曹丕多有摩擦,曹丕深忌之,因而对其多方迫害。他首先杀掉了曹植的朋友丁仪、丁廙兄弟。并令曹植还其封国。[7]561此时的曹植自身难保,只能通过诗歌表达对朋友的愧疚,如《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手,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 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5]206赵幼文先生解释此诗:“疑植此篇,盖因仪之被囚,而希有权力者为之营救而作也,故多比兴之词。”[5]207这与史书记载相符,甚有道理。
曹植在曹丕当政时期意志消沉,度日如年,如履薄冰。为了讨好曹丕,缓和彼此之间的矛盾,改变不利的政治处境,曹植写了很多称颂和奉承曹丕的作品。在曹丕篡汉登基时,曹植上奏章《庆文帝受禅表》 以示庆贺,“陛下以圣德龙飞,顺天革命,冗答神符,诞作居主……保大定功,海内为一,岂不休哉! ”[5]212又《上九尾狐尾表》:“黄初元年十一月二十日於城县北……然后知九尾狐,斯诚圣王德政和气所应也.”[5]235-236但曹植的阿谀之文并没有消除曹丕对他的嫉恨,“黄初三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候。”[7]561曹植异常悲恐,被贬后忙上奏章称恩。这就是《谢初封安乡候表》:“臣抱罪即道,忧惶恐怖,不知刑罪当所限制齐……臣自知罪深责重,受恩天量,精魄飞散,亡躯殒命。”[5]237语气很是诚恐!《玄畅赋》:“侥余生生之幸禄,遘九二之嘉祥……匪逞迈之短修,长全贞而保素。”[5]242从赋中可以看出曹植只求能够保全性命,不奢求在什么政治地位了。黄初三年,曹植被封为鄄城王,比其他兄弟被封王的时间晚了一个月有余,“(黄初三年)三月乙丑,立齐公叡为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四月戊申,立鄄城侯植为鄄城王。”[7]80同时曹丕禁止诸王交往,取消朝聘,派遣监国谒者控制诸王。“(史臣)评曰:‘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於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棠棣之义废。”[7]591又“袁子曰:‘魏兴……於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7]591-592曹植的《杂诗》表达了其被囚禁之时,思恋兄弟之情。“高台多北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5]251此时的曹植政治处境很悲惨。其后,“黄初四年,植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师。”[1]562在京城,曹植上了奏章,语气仍很恐慌,“臣自保衅归藩,刻饥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形影相吊,五情愧赧……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泽而不能自弃者也。”[7]562-563并表达了效忠之心,“危躯授命,知足免戾,甘赴江、湘,奋戈吴、越。”[7]564就在这一年,同时进京的曹彰,在京暴死,且死因不明。[7]556曹彰虽死因不明,但他和曹丕争夺皇位,矛盾尖锐,却是史实,如“初,(曹)彰问玺绶,将由异志,故来朝不得见,彰忿怒暴薨。”[1]557曹彰之死无疑是对曹植的又一次深重的打击。他写了《任城王诔》,表达对兄长曹彰的哀思。诔中的语气很隐讳,看不出任何曹彰死因的表述。同样在《洛神赋》中,曹植很含蓄地表达了对曹彰的思念,繆钺先生认为《洛神赋》是纪念曹彰冤死之作,批驳了通行的“感甄之说”。如“曹植洛神赋,惊采绝艳,传诵百代,后人玩其华藻,辄思探其微旨,最通行者有感甄之说……然细按之,实多可疑。”[11]47-53“任城王之薨,曹植曾为作诔,此盖公开示众之作,故仅抒伤悼之情,未便深言隐曲。其《赠白马王彪诗》……盖白马生离之悲,可以明说,而任城死别之痛,难以显言,然中怀凄怆,弗能自已,故复作《洛神赋》……而在黄初四年秋作《洛神赋》之时,最触动曹植心情者,即任城王冤死之事,古余有此臆测也。”[11]53在曹丕的政治高压下,生命尚且难保,曹植只能保持缄默。
曹植朝觐后,在归藩途中写了名作《赠白马王彪》,诗中借指责监国谒者,其意在于抨击曹丕残害手足,不顾友于之情的暴行。诗句十分感伤,催人泪下。“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5]300其五言诗《鹞雀赋》中通过鹞雀之间的对话,将以强凌弱的政治现实暴露的很深刻[5]302-303纵观这一时期曹植的文学作品,多为悲哀、隐晦之作,还有则为保全性命,歌颂曹丕之作,这些作品传递了作者处于政治生活的最低谷的信号。
三、曹睿时期:曹植政治地位有所改善,文学作品壮怀激烈
曹丕死后,其子曹睿继承皇位。此时的曹植虽然屡遭曹丕迫害,但他一心报国的志愿和要在政治中有一番作为的雄心没有泯灭。其《杂诗》“夫仆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优。”[5]379-380一心报国的曹植在太和二年(228 年)上了《求自试表》:“植常自愤怨,报利器而无所施,上书求自试曰:‘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效臣锥刀之用,使得两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舟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峰,为士卒先……”[7]565-567这次上表也表达了曹植想改变自身的政治处境,并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太和五年(231 年)曹植又上了《求通亲表》:“五年,夏,上书求存问亲戚,因致其意曰:‘臣闻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诚骨肉之恩爽而不离,亲亲之义实在敦固……伏惟陛下……惠洽淑房,恩昭九族……愿陛下沛然垂诏,使诸国庆问,四节得展,以叙骨肉之欢恩,全怡怡之笃义……”[7]565-567试图改变诸王包括自己,被禁锢的尴尬境遇。此时的曹睿也感觉到禁锢诸王对曹氏政权统治不利,於是在太和六年(232 年)“其改封诸王,皆以郡为国。”[7]99恢复了“以郡为国”的旧制,此举想通过提高了诸侯的政治地位,达到以诸侯拱卫京师的目的。曹睿恢复“以郡为国”多少得力于曹植的奏表。不久曹睿在当年的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王……”[7]576而诸侯朝聘也得以恢复。“(太和五年)八月,诏曰:‘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适子一人入朝……”[7]98不久曹植又上了《陈审举表》表示了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并提出了治国方略。“……而数年以来,水旱不时,民困衣食,师徒之发,岁岁增调,加之东有覆败之军,西有殛没之将……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固……固谋能移主,咸能慑下,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今公族疏而异族亲,臣窃感焉!”[7]574曹植以其锐利的政治远见,已觉察到异臣擅权必是移主之兆,并将危及曹魏的政权。可惜曹植由于长期被压抑,郁郁不得志,且曹睿对其还是不太信任,因为曹植在当时的政局中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史载:“是时伪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城自卞太后群公尽惧。及帝还,皆私察颜色。”[7]95此事致使曹睿不得不提防曹植。刘蓉也认为:“魏明帝太和年间禁浮华,这主要是从政治着眼,其真实意义在于严禁朋党……主要是针对曹植的,曹植死后,紧浮华也便由显著激烈而归于平静。”[12]138史书也载:“然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即近,怅然绝望。”[7]576曹植长期郁郁不得志,政治抱负无法施展,“又(曹)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是年四十一。”[7]576而这时的曹睿“似乎便停止进一步强亲树藩的工作”,[13]154以后,正如曹植在 《陈审举表》中所料,司马氏集团最终篡夺曹魏,建立了晋朝。
总之,曹植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地位变化很大,可谓波澜起伏,对其文学作品的创作影响很大。同时,曹植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对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多有表露,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
[1]十三经注疏(下)·孟子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章学诚.文史通义全译[M].严杰,吴秀成,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3]胡治洪.曹植政治思想纵横谈[J].河南大学学报,1985(5):71-76.
[4]徐天祥.论曹植的政治悲剧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江淮论坛,1994(3):100-107.
[5]曹植.曹植集校注[M].赵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王巍.三曹评传[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885.
[7]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周一良.魏晋南北史札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萧统编 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李乐民.崔琰被杀原因考辨—兼论曹操的用人[J].史学月刊1991(2):15-18.
[11]缪钺.缪钺全集(第二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刘蓉.析魏明帝禁浮华[J].北京大学学报,2004(5).
[13]孔祥军.曹魏封王变革政治过程之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4):14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