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建设思路 构筑人才高地
2013-08-15张涛涛
张涛涛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教育局局长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新时期,面对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期盼,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笔者认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三方面着手:规划先行、措施扎实、激励到位。
规划先行,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纵观当下的教师队伍建设,往往存在着“四缺”现象:一是缺乏系统性。教师队伍建设缺乏规划,教师发展“顺其自然”,教师队伍就像懒汉地里的庄稼,良莠不齐。二是缺乏可行性。有的学校虽然有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但缺少对规划的科学论证,目标过大、过远,不切实际。三是缺乏执行力。许多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只是“计划计划,墙上一挂”,计划是一套,执行的却是另一套,计划和执行是“两张皮”。四是缺乏传承性。一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虽然有了,但缺少执行计划的衔接性,校长一动,规划“重弄”,校长一调,规划“萧条”,教师队伍建设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求解”:
首先,认识为先。教师是教育的脊梁,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规划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其次,优化为要。要结合校情,制定出符合本校教师发展的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还要能够体现科学性、发展性、激励性,做到长计划,短安排,落实到学校的年度、学期计划中,细化到周工作安排中。规划制定出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应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完善,不断优化。规划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师德修养、业务水平、薪资待遇等,要能够调动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学校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持久的动力。
再次,接续为重。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今天,一些学校的领导更换频繁,其办学思想也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更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执行力。因为任何一个成熟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都要经历调研、论证、成型、实施、完善等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因为领导的更换导致之前科学的规划猝然夭折,那将是教育资源的一大浪费。
强化措施,在过程优化上“做文章”
规划是发展的蓝本。要将教师发展蓝图变成现实,关键靠落实。在落实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四无”现象:一是缺少应有的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处于“无目的地”的状态;二是缺少应有的机构,教师队伍建设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三是缺少有效的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四是缺少应有的项目,教师队伍建设处于“无依无靠”的状态。
针对“四无”现象,结合多年来我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需要着重打好“八张牌”:
1.“目标牌”
规划是奋斗方向,目标是行动指引。就像盖房先要设计图纸 一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必须注重规划。教师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一个学校教师群体的发展具有方向性、导向性的功能。一个好的教师发展规划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因素。学校要根据国家、省市县的教育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和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特点,站在学校整体发展高度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进行设计、规划和引领,才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既符合国家总体发展规划精神,又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从而获得教师的认同,促进教师以此为依据,自觉地将学校的大目标内化在个人的小目标中,围绕总体大目标与个体所制定的阶段性目标开展各项活动。
泗洪县作为欠发达地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从建设教育强县的高度出发,着力解决教师编制、经费投入、教师待遇等重大问题。2012年9月下发了《关于推进教育发展三年振兴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根本,在教师学历、人事改革、教师培训和名特优教师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目标清晰,有效激活教师敬业爱岗的内生动力。据此,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县各校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校校制定教师发展规划,人人制定成长计划,通过“师德修养培育工程”、“教师阅读促进工程”、“教育培训提升工程”、“教学技能强化工程”等四大工程,教师的教育理想得到充分激发,教育理念得到全盘优化。
2.“底色牌”
西汉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教师从教之基、为师之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底线”。有专家说,社会发展中的一切动力都可以从教育中找到源头,发展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教育中找到症结。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可以说,学生成长中的点滴轨迹都可以从教师身上找到痕迹,一切文明习惯都可以从教师中找到“影子”。我们应该看到,高尚师德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磨练,年复一年的修炼。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面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象,教师更要怀揣教育梦想,坚守理想信念,不断修炼自身的人格、气质、能力、心理等素质,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基于此,我县坚守“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古训,以“三大活动”为载体,大力强化师德建设。一抓主题教育修身立德。以开展“树师德、铸师魂、提师能”主题教育活动为总抓手,通过举办专家报告会,开展师德、师风征文比赛,在县电视台和泗洪教育网开设“名师风采”、“走进名师名校长”专栏,开展“为人 为师 为学”的“三为”演讲等举措,凝聚修身立德正效应。二抓学习讨论为生树德。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省五严规定、最美教师先进事迹,组建师德讲师团深入学校巡回演讲,开展百名班主任风采大赛等。三抓考评活动廉洁养德。把“以内心平和养德”作为教师的道德准则,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在各类教师岗前培训、职称评定、评奖评先等环节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每年开展一次“家长评教师、教师评校长、社会评学校、学校评机关”的“四评”活动,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3.“舞台牌”
正如演员需要舞台来展现自己的风采一样,教师也需要舞台来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教师的舞台是什么?那就是三尺讲台写春秋,教学大赛展风采。我们的教师一方面要有敢上“舞台”的意识,敢登“舞台”的梦想;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实行分年龄、分层次、分阶段培养,点燃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教学大赛为舞台,以专业成长为根本”的教师成长思路,根据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特点,相继开展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大赛、百节好课展示、同课异构联片教研,以及百名教师推新人大赛、千名教师现场备课竞赛、万名教师基本功竞赛的“百、千、万”活动;承办了华东“三省六市”教学研讨会等省市级学科竞赛、研讨活动二十多场次。
4.“交流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和校内教师的交流互动,实施开放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既是时代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更加开放的新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融合度、宽广度的应然要求。一朵云可以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可以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成长亦然。开展教师交流、学习的方式很多,其中“请进来”、“走出去”、校内研讨、网上交流等都是经过实践证明且行之有效的策略。
加强教育交流是我县一直坚持的做法。在这方面,我们重点培育“四朵金花”。一是请得来。2012年以来,我们邀请了二十多名专家、学者讲学,内容涉及课程建设、队伍管理、校园文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等诸多方面。我们还邀请来自美国、挪威、加拿大等国家的外教与英语教师面对面交流,城区半数以上学校都聘请了外教。全县各校也主动邀请名师名家到校讲学。 二是出得去。我县遴选三十多人赴国外进修,选派28名校长到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学习,挑选校级领导到常熟等地学校挂职锻炼,每年都选派60名以上教师组团到南通、南京等地名校观摩学习。三是流得动。我县相继开展了南北跨区交流、援助农村教育、共同体建设“三大行动”,确保教师学得好,研得透。2007年,我县借力江苏省千校万师工程,42所农村学校得到了苏州32所中小学结对支援;2011年,20所学校与太仓市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我们每年将新录用的大部分毕业生和部分优秀教师安排到农村学校支教;抽调一百多名教师到城区学校定岗学习,一批农村教师在援助行动中快速成长。四是网得深。利用省市网络培训平台,采取案例分析、专题论坛、课题研究等形式,积极开展网络培训,全县教师读、写、思、议蔚然成风,月撰写博文超过3000篇。
5.“核心牌”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则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来开展,要突出课堂的主体地位,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开展活动,如优课评比、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演课竞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让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
我县牢牢抓住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采取多种举措,让教师倾心扎根课堂,体验并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我们重点将教学质量有成绩、教学大赛有位次、核心期刊有名字、经验交流有身影、课题研究有成果、专业领域有影响的“六有”确定为教师发展目标,全面启动“岗位大练兵”活动,积极搭建教师成长新载体,促进了教师教学业务和教育技能双提高。
6.“引领牌”
名师,顾名思义是有名气、有威望、有成就的老师。名师之名,名在思想境界高,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名在勤于刻苦钻研,善于总结反思,乐于教学研究,能干出成果;名在不心浮气躁,能够瞄准方向,持之以恒,“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地区都有一群这样的教师,每所学校都有这样的群体存在。虽然能力有强弱,但因与大家形影不离,其经验更为真实可学。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示范作用、辐射功效,这将是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
为发挥本土名师效应,全县认真落实《泗洪县关于推动教育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一是实施“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发挥工程的培养和示范效应。二是实施“963”人才成长计划,构建骨干教师梯队。三是实施教师能级制度,实现教师分层动态管理。为促进教师持续进步,我们构建了从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名师的能级成长制度,逐级评选,两年一评,避免终身制,形成了全县教师动态管理新机制。
7.“团队牌”
大家耳熟能详的《天鹅、大虾和梭鱼》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合作。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群体合作。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团队力量的激发。首先,要凝聚团队意识。将团队精神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绩效考核等制度建设之中,让团队精神融入每位教师的工作中。其次,要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教师学习共同体、实施“青蓝工程”等,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再者,还要营造团队氛围。借助学术沙龙、读书小组、教师俱乐部等形式,让团队学习、共同进步成为教师工作、学习的一部分。
打好“团队牌”,是我县加强教师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以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师德作风正派”的教师团队为目标,大力推进名师发展研讨班、青蓝工程、教育共同体建设、名师工作站等品牌团队建设行动,为促进教师特色发展开辟新路。每年选派一批有潜质的教师参加省市级高端研修,有计划地选拔教育后备人才到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宿迁学院等高校进修学习。
8.“激励牌”
教师成长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激励。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现有人才,更好地发挥出其潜能,是教育管理者必须考虑和解决的课题。学校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建立教师发展专项基金,做到待遇留人。要加强制度建设,让制度约束人、管理人、激励人,促进教师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提升自我,实现制度留人。要实行分层培养,给予优秀教师发展的舞台,展示的平台,鼓励外出学习、继续深造,让其发挥正能量;对于成长中的教师,要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在不断努力中获得发展和提升,做到事业留人。要加强人文关怀,对教师的工作、生活甚至家庭予以关心爱护,力所能及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和心理困惑,排忧解难,化解问题,让教师心无旁骛地工作,一门心思专研教学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创新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积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氛围,逐步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重点实施“三项激励”:待遇激励、成长激励和文化激励。
严格考核,在奖惩机制上“动脑筋”
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是学校能否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当下学校的考核机制呈现出以下问题:考核机制重激励、轻处罚;考核机制不科学,难以发挥导向作用;考核习惯于“平均主义”,无具体可操作的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是学校管理者孜孜以求的。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第一,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考核制度的初稿,经过教代会集体讨论通过,以真正发挥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考核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应认真总结反馈,对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进行充实完善,让其成为学校良性发展的助推器。
第二,坚持考核面前人人平等。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和执行考核制度。要把好制度关,制度拟定要保证人人都有发言权;把好执行关,不搞“特权主义”、“个人主义”。只有做到了考核面前人人平等,做到以制度服人、以实绩服人,才能真正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拥护与支持。
第三,奖惩并举,适度拉开分配差距。考核机制要能够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要适度拉开分配差距,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奖励,让其有继续上进的动力;对表现不佳的,要进行惩罚,让其有及时改善的压力。奖优罚劣,利用好考核杠杆,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助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