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律动教育”思想的构建

2013-08-15

未来教育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巴蜀杜威律动

马 宏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

“学习一直都是人心灵旅行的方式。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让我更清晰地理解和感悟到每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特色来源并扎根于它由来已久的教育使命和一方水土的文化滋养,彰显于每一位倾情办学的为人师者坚持不懈的教育实践和每一个孩子生命舒展成长的过程。我和一大批有情怀、有思想、有实践的巴蜀人,正生动地传递着巴蜀律动教育的美好境界……”

巴蜀小学是一所历经80年岁月洗礼,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办学传统的历史名校。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充满律动气息的教育史。学校于1933年由王缵绪创建,首任校长是周勖成。学校创办之际,通过《巴蜀日报》向社会发表办学总方针——《重庆市私立巴蜀小学宣言》,明确提出了“创造一个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的建校宗旨,以及“头脑是科学的,身手是劳工的”的育人目标,并先后吸引了周恩来、邓小平、叶圣陶、黄炎培、沈钧儒等一批名人的参与和关注。今天,我们试图在先贤们思想的观照下,将学校发展的璀璨明珠镶嵌到当下的教育理想之中,赋予其更深远的时代内涵,提出并系统构建了“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律动教育”思想体系。

理论的基础

从巴蜀小学的历史与实践来看,“律动教育”打上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烙印。它以儿童中心论为主线,实现了从儿童本位的教育原则向儿童思维的工作原则的转变。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夸美纽斯从教育学的视角指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一是教育应模仿自然。自然界通过它自身向人们指出了应当遵循的规律,即教育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来进行。二是要严格遵守学生的天性、年龄、个性等来进行教育活动。卢梭在夸美纽斯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思想原则,确立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他在其著作《爱弥尔》一书中集中论述了这一思想体系。裴斯泰洛齐则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他认为教育要建立在儿童的心理发展基础上,不能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后期教育家第斯多惠也继承了这一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在杜威看来,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每个学校都应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把现实的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周勖成十分认同杜威的观点,指出,“我们的能力,不能使社会生活转成教育,但我们可以使学校生活社会化。杜威说:‘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我们应当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儿童思维的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观点,虽未能道尽教育的全部内涵,但对我们今天的小学教育不乏重要的警醒和启示意义。正是因为我们还不懂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所以就更应该按照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实施教育行为,尊重孩子的兴趣,遵从孩子的愿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为此,律动教育秉持的是儿童思维的教育思想。

内涵的凝炼

律动教育,就是通过尊重儿童、研究儿童、发现儿童的真实需要,以共同经历、彼此滋养为途径,使儿童获得灵动发展的活动。简言之,“因生而动,美美与共”的教育就是律动教育。律动教育根植于巴蜀小学的历史与文化之中,既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又是现实与前瞻的统一。对律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加以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尊重儿童、研磨儿童、发现儿童”。律动教育秉持的是一种“儿童思维”。一是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存在,尊重儿童的生活规律,认识儿童的内心世界。杜威认为,不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教育便会造成浪费。“我为什么再三申明天然本能的重要?因为有许多教育学者把这个不学而知的本能看得太轻了,……他们总想把儿童期缩短,将成人的知识经验硬装进去。他们以为儿童期是完全白费了的,并不知道这是真正的教育基础!”二是形成一种生命、生动的状态。这种生命、生动的状态是巴蜀人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并由此演变成一种生活与工作形式。它是“因生而动”的具体写照。

第二,“共同经历、彼此滋养”。律动教育,既是对历史的传承,又是对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巴蜀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模式,教师和学生一同生活、实习,教师学着当学生的保姆、家人、朋友,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老师。“共同经历、彼此滋养”具体表现为处理好三段关系:一是学生与自己的关系,即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二是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即让学生通过学习去发现每个人都同等重要,都有自己鲜活的生命和价值,使学生能够接纳同龄人、尊重同龄人和关爱同龄人;三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自主,与学生展开生命的对话,达成共生智慧的境界;四是学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环境,爱护社会环境,关注社会环境,尊重和关心所有人;五是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接触大自然,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对未来充满抱负和希望,奠定学生一生的品格素养。可见,“共同经历、彼此滋养”就是灵魂对灵魂的呼唤,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更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它是新时期巴蜀小学人才培养的方式,是“因生而动”通向“美美与共”的桥梁。

第三,“使儿童获得灵动发展的活动”是律动教育的最终追求。“动”始终是巴蜀教育的主旋律。其蕴藏的内涵:一是指学生培养的品质,“灵动”是巴蜀学生内在的特质;二是一种生长,生生不息的发展;三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那就是共生共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从而达到美美与共;四是由此促进学校主动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时代发展。总之,它指向的是“美美与共”,是巴蜀的一种教育生态。

可见,“尊重儿童、研磨儿童、发现儿童”是律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共同经历、彼此滋养”是律动教育实现的路径,“使儿童获得灵动发展的活动”是律动教育的追求。“因生而动”就是因生命、生动的状态,因生活、生态的规律,因生长、生生不息的发展而指向学生发展的灵动,学校发展的主动,时代发展的推动。

思想的体系

律动教育思想,是新时期对巴蜀教育理念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其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办学宗旨:为学生而办学校

育人目标:培养“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合格公民

发展愿景:创思想型百年老校

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价值追求:小学教育就是陪伴儿童快乐健康地生活,见证成长,享受生命增值的过程。

教育元素:尊重,激发,共生

学校文化:“精神与行动并举”的管理文化;“创造与个性共生”的课程文化;“科学与人文统整”的服务文化

行动策略:先进的思想立校,创新的实践强师,厚重的文化育人

学校魅力:走进巴蜀园,走进快乐园;走进巴蜀园,走进创造园;走进巴蜀园,走进成功园。

如果“创造教育”追求的是师生在律动中和谐共生;“激活教育”搭建的是师生以及家长律动、追梦的平台,那么,“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就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尽管它们各有侧重,但它们共同的特质就在于“因生而动”,就在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美美与共”。这样,以“因生而动,美美与共”为内核的律动教育便呼之欲出,成为新时期巴蜀教育的主旋律。

猜你喜欢

巴蜀杜威律动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让我们摇起橹来